1被扫地出门的总裁雨水砸在写字楼前的台阶上,像无数根针扎进我的骨头缝里。
我站在玻璃门前,西装湿透,领带歪斜,手里攥着那张被撕碎又拼回去的工牌——“陈砚之,
行政总裁,立即解除职务”。门内,中央空调吹着暖风,江临川端坐在会议室主位,
脚翘在桌上,手机直播正对着我:“家人们看好了,这就是咱们公司曾经的‘天选之子’,
现在嘛……扫地出门咯!”弹幕飞起:“哈哈哈真被开除了?”“听说挪用公款几个亿?
”“这脸打得啪啪响啊。”没人知道,那笔账目是江临川亲手做的局。而我,
是他从孤儿院捡回来、养了二十年的替身。二十年前,陈氏集团董事长夫妇车祸身亡,
唯一的儿子失踪。江家收养了一个流浪儿,取名江临川。可十年后,
DNA检测显示——他不是亲生的。真正的陈家血脉,是我。但我没资格认祖归宗。
因为早在五岁那年,我就被调包了。原名陈砚之的孩子死在火灾中,而我这个乡野孤儿,
顶着他的名字活了下来。江临川恨我,不仅仅因为我占了本不属于我的位置,
更因为……他母亲临终前说了一句:“如果当年救的是你,该多好。”于是,等他掌权那天,
第一件事就是把我赶出陈氏。雨水顺着发梢流进眼睛,**辣的疼。
年来偷偷收集的证据链:虚假合同、洗钱路径、境外账户流水、还有他伪造股东决议的录音。
我知道,只要把它交出去,江临川会倒台。但我也知道,一旦引爆,整个陈氏将陷入震荡,
上千员工失业,股价崩盘,而我……将成为众矢之的。可就在这时,
一辆黑色轿车缓缓停在我面前。车窗降下,露出一张冷艳的脸。“陈先生,”她说,
“我是《财经观察》记者沈昭。“你手里的东西,能改变一切。”我没说话。
她又补了一句:“你父亲临死前,留了一封信。他说——‘若有一日山河易主,
唯有一人可信,便是砚之’。”我怔住。父亲?我不是那个真正的陈砚之吗?
怎么会……“你搞错了。”我说,“我不是陈家的人。”她笑了:“那你猜,
为什么你五岁时会被‘救’出来?为什么所有档案都恰好缺失?又为什么,
你左肩胛骨上有枚火焰形胎记?”我猛地抬头。她轻轻道:“那是陈家嫡系血脉的印记。
真正的继承人,从来就不是江临川。”雨还在下。我握紧了U盘,指甲嵌进掌心。
他们让我当替身二十年,如今又要我背锅走人?好啊。那就看看,
到底谁才是那个该被扫进垃圾堆的人。---2真相勿启雨水渐歇,城市灯火重新亮起。
我走进街角一家24小时便利店,买了一杯热咖啡,坐在角落打开笔记本。
U盘**去的瞬间,文件自动解压,跳出一个加密文件夹,标题是:【真相·勿启】。
点开视频,画面晃动,是一个昏暗的地下室。镜头前站着一位白发老人,
面容憔悴却眼神坚定。“砚之,如果你看到这段影像,说明我已经不在了。
”“我是你亲生父亲,陈维舟。当年那场车祸,并非意外。”“有人想灭口,因为他们知道,
我在查一笔百亿资金的去向——那是国家拨给西部扶贫项目的专款,却被层层截留,
最终流入私人海外账户。”“而主导这一切的,正是你名义上的‘兄长’,江临川的父亲,
江振邦。”我屏住呼吸。“我试图举报,但他们先动手了。我和你母亲被设计撞车,
你被人从医院抱走,我以为你死了……直到三年前,我才得知你还活着,
而且就在陈氏集团任职。”“我派人接近你,给你安排职位,
就是为了让你有一天能揭开这一切。”“但你要小心,江临川已经完全继承了他父亲的手段。
他会利用舆论、法律、甚至你的良心,把你一步步逼入绝境。”“记住,不要相信任何人。
包括那些看似帮你的人。”“唯一能救你的,是你自己。”视频结束。我盯着屏幕,
浑身发抖。我不是替身。我是真的陈砚之。而江临川,才是那个冒名顶替者。
他不仅夺走了我的身份,还借着这个身份,继续着他父亲未完成的罪行。我合上电脑,
走出便利店。夜风吹过脸颊,带着刺骨寒意。手机震动,一条新闻推送跳出来:【突发!
陈氏集团前总裁陈砚之涉嫌巨额贪污,已被警方立案调查】配图是我的照片,
标题加粗红字:**“伪君子落网!”**我冷笑。来得正好。你们要演戏?那我就陪你们,
把这场大戏唱到落幕。---3谁才是真正的骗子第二天清晨,
我出现在市中心地铁站出口,穿着最普通的灰色卫衣和牛仔裤,背着双肩包,
像个刚毕业的打工仔。我走进一家连锁打印店,花了八百块,印了五百份传单。
标题只有八个字:**“谁才是真正的骗子?
宴上微笑捐款的照片;右边是同一笔款项的资金流向截图——钱进了他情人名下的空壳公司。
附言写着:“你说他是慈善家?可这笔扶贫基金,连一毛都没到贫困户手里。
”我把传单塞进每一个路过的人手中,有人皱眉扔掉,也有人停下来看。第三天,
我在社交平台注册了一个匿名账号,发布第一条动态:“听说陈氏前总裁被抓了?
可你们知道吗,真正卷款跑路的,正在直播间打赏女主播呢。
”配图是江临川昨晚直播的画面,右下角显示总打赏金额:**¥3,876,000**。
评论区炸了。“不会吧?这么离谱?”“等等,这钱是不是就是最近曝光的那笔扶贫款?
”“有没有实锤?别造谣啊。”我回复:“三天后,我会放出全部证据。”第四天,
股市开始波动。陈氏股价下跌7%。董事会紧急召开会议。第五天,
我收到一条陌生短信:“你想毁了他,就得用他的方式。”发信人号码归属地:云南边境。
我没回。但我知道,有人在暗中推波助澜。第六天,我租下一间小型发布会厅,
在网上公开预约入场名额。主题定为:**《关于陈氏集团腐败链的公开说明》**。
报名人数突破三千。主办方通知我必须更换更大场地。第七天,发布会当天。
我站在聚光灯下,
段段视频证据:银行流水、内部邮件、通话录音、甚至还有江临川与某高官密会的监控片段。
全场寂静。当我放出最后一段录音——江临川亲口对财务总监说:“把账做干净点,
反正那个替身会背锅”时,观众席爆发出惊呼。记者冲上前追问:“你说的替身,
是指你自己吗?”我摘下眼镜,平静道:“我不是替身。我才是真正的陈砚之。
”“而江临川,从头到尾,都是假的。”话音落下,门外传来骚动。警察来了。
但他们不是抓我。而是带走了刚刚冲进来的江临川。他满脸通红,指着我嘶吼:“你放屁!
你才是冒牌货!DNA都能造假!”我没有反驳。只是轻声说:“要不要再测一次?这次,
用你父亲江振邦的遗体样本比对?”他愣住了。全场哗然。我知道,这一局,我赢了。
但我也知道——这才刚刚开始。---4篡改的名单接下来的两周,
媒体铺天盖地报道“陈氏惊天骗局”。江临川被正式逮捕,
涉嫌职务侵占、洗钱、行贿等多项罪名。陈氏股价暴跌,监管介入,多名高管被协查。而我,
在舆论风暴中心,始终保持沉默。直到某天深夜,一个女人敲响我家门。是沈昭。
她递给我一份文件:“这是你父亲当年提交的举报材料副本。原本藏在老家书房地板下,
我找了整整两年。”我翻开第一页,手止不住地抖。
上面赫然写着一行字:**“涉案人员名单:江振邦、周秉义、林鹤年、许国栋……以及,
陈砚之。”**我猛地抬头:“什么意思?我爸写我自己是共犯?”沈昭摇头:“不,
你看名字顺序。最后一个‘陈砚之’,笔迹和其他不同。是后来加进去的。
”“也就是说……有人篡改了名单。”“目的只有一个:让你成为替罪羊。”我闭上眼。
原来,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打算让我活着走出这场棋局。而此刻,手机突然响起。
来电显示:未知号码。接通后,是一个沙哑的声音:“砚之……我是叔叔。
”我全身血液凝固。叔叔?我根本没有叔叔。除非……那个在我童年记忆里,
每逢下雨夜就会出现的男人——穿黑风衣,戴手套,总在窗外望着我。
他曾对我说:“别信他们,你不是你以为的那个人。”我以为那是梦。但现在,
电话那头的人说:“你父亲没死。”“他还活着。”---(第一章完,
字数:2150)5死而复生的父亲电话挂断的那一刻,我整个人瘫坐在沙发上,
手机滑落在地毯上,嗡鸣声还在持续震动。“你父亲没死。”这句话像一把钝刀,
反复切割我的神经。不可能。那场车祸,新闻全程直播。两具烧焦的尸体被抬出来,
DNA鉴定结果公布,举国哀悼。我亲眼看着他们的骨灰盒放进陵园,每年清明都去祭拜。
可现在有人说——他们都活着?我捡起手机,回拨过去,提示关机。沈昭坐在我对面,
神情复杂:“你觉得是谁?”“我不知道。”我嗓音干涩,“但从我记事起,
就有个男人偶尔出现。他从不靠近,只远远看着我,有时留下一本书,或一张纸条。
”“写什么?”我苦笑:“第一次是八个字——‘真相未熄,火种犹存’。
”她瞳孔微缩:“这风格……像你父亲的手笔。”我们翻遍那份举报材料,试图找出线索。
在最后一页边缘,有一串模糊的数字:**EY-7913**。不像电话号码,
也不像身份证号。“航班编号?”沈昭猜测。我们查了国内近二十年所有航班记录,
终于找到匹配项:**EY-7913,阿布扎比航空,2003年12月17日,
由北京飞往迪拜,乘客名单中有两个名字被涂黑,仅剩姓氏:陈、周。**周?
名单上那个被篡改添加的“周秉义”,是不是也牵涉其中?我立刻联系机场档案室,
谎称是家属查询遗物。经过三天等待,
对方回复:该航班确实有两名特殊乘客登记为“医疗转运”,使用外交通道登机,
无**息。“医疗转运?”我喃喃,“难道他们当时根本没死?只是伪装死亡?
”沈昭点头:“完全有可能。那种级别的车祸现场,只要提前安排好替身尸体,
再配合内部人员操作DNA样本,就能制造假死。”“可为什么要逃?为什么不揭发?
”“因为你母亲怀了二胎。”她低声说,
“我们在旧档案里发现一份产检记录——车祸前三个月,她确诊怀孕。”我怔住。
我……还有个弟弟?“如果这个孩子活下来,就意味着陈家仍有直系继承人。江家不敢冒险,
所以必须让你们全家‘消失’。”我忽然想起小时候,
福利院老师说我“是从医院废墟里扒出来的”,而其他孩子都有父母信息。原来,
我不是被遗弃。我是被“救”出来的。为了保命。---6被抹去的血脉三天后,
我决定主动出击。我以“受害者家属”身份向**递交补充证据,
要求重启对陈氏集团的全面审计。同时,
我在社交平台发布一篇长文:《我所知道的陈氏黑暗三十年》。
我详细描述了江家如何通过政商勾结掌控资源、如何侵吞扶贫资金、如何利用慈善项目洗钱,
并首次公开提及“另有幸存者”的可能性。文章一夜爆火。
热搜第一:#陈氏背后还有隐情##真正的陈砚之回来了##被抹去的血脉#舆论压力骤增,
监管部门宣布成立专项调查组。而就在我以为局势已控之时,变故突生。凌晨三点,
我家门铃响了。监控画面里,站着一个佝偻的身影,披着黑色雨衣,脸上戴着口罩,
手里提着一只老旧皮箱。是他。那个童年时常出现的男人。我开门前,悄悄打开了录音笔。
门开的一瞬,他摘下口罩,露出一张布满疤痕的脸。左眼失明,右耳缺了一半。“砚之。
”他声音沙哑,“十年了,你终于长大了。”“你是谁?”我问。“我是你父亲的贴身保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