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江激活蒸汽灵炉,逆转宗门颓势》 在线阅读<<<<
断云峰的晨雾带着刺骨的寒意,林江缩了缩脖子,将打满补丁的灰布道袍又紧了紧。
他望着山门外那条被雨水冲刷得坑洼不平的土路,第三十七次叹了口气。三个月了,
自从山下的坊市被玄水门强行接管后,青云宗就彻底断了进项。
往日里靠着贩卖低阶符箓和采集灵草换来的微薄灵石,
如今连维持宗门最基本的丹药供应都成了奢望。“林师弟,又在发呆?
”一个略显沙哑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林江回头,见是负责看守藏经阁的王师兄。
这位年近四十的内门弟子鬓角已染风霜,原本该泛着灵光的道袍比林江的还要破旧,
袖口磨得露出了里面的粗麻布。“王师兄,”林江勉强笑了笑,
“想着要不要再去后山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挖到几株凝气草。
”王师兄苦笑摇头:“后山早就被翻遍了,别说凝气草,就是一阶的赤叶花也难寻踪迹。
昨日李师弟去西边的黑风谷采药,回来时被一头二阶妖狼伤了腿,现在还躺着呢。
”林江的心沉了下去。青云宗曾是方圆百里有名的修仙小派,巅峰时期有三位筑基长老坐镇,
弟子逾百。可十年前那场与玄水门的宗门大战,掌门和两位长老为护山门陨落,
仅存的三长老修为大损,宗门从此一蹶不振。如今算上看门的杂役,
整个青云宗也只剩二十七人,其中能引气入体的不过十一人,
像林江这样卡在炼气三层多年的,已是宗门的中流砥柱。“三长老又咳血了,
”王师兄压低声音,眼中满是忧虑,“昨日让我去库房取枚清灵丹,可库房里……早就空了。
”林江喉咙发紧,说不出话来。三长老是宗门最后的支柱,若是连他也撑不住……“对了,
”王师兄像是想起了什么,从怀里掏出一本泛黄的线装书,“前几日整理藏经阁角落,
发现了这个,看着像是本杂记,或许对你有用。”书皮上没有书名,只有三个模糊的篆字,
林江辨认了许久才认出是“天工录”。他随手翻开,里面的字迹潦草难辨,
画着许多奇奇怪怪的图形——大小不一的齿轮、盘旋的管道、冒着浓烟的铁炉,
还有一些标注着“压强”“灵力转化率”等陌生词汇的公式。“这是什么?”林江皱眉,
“看着不像功法秘籍啊。”“谁知道呢,”王师兄摆摆手,
“许是哪位前辈闲来无事的涂鸦吧。你要是不想要,就还我,我回去烧了引火。”“别!
”林江连忙把书揣进怀里,“说不定……说不定里面藏着什么玄机呢。我回去好好研究研究。
”王师兄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转身往藏经阁走去。他佝偻的背影在晨雾中渐行渐远,
像一株在寒风中摇摇欲坠的枯木。林江握紧了怀里的《天工录》,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他不能眼睁睁看着青云宗就此覆灭。回到自己那间四面漏风的木屋,林江立刻关上门,
借着从窗棂透进来的微光,仔细研读起《天工录》。起初他看得一头雾水,
那些复杂的机械结构图和陌生的术语让他头昏脑涨。但当他翻到后半部分,
看到一幅标注着“蒸汽灵炉”的详图时,瞳孔猛地一缩。
图上画着一个由精铁打造的圆柱形炉子,炉底连接着灵力传导阵盘,
炉身缠绕着螺旋状的铜管,顶部有一个可以开合的阀门,旁边用小字写着:“以灵晶为引,
聚天地灵气,燃蒸汽之力,可代人力、可驱法器,灵力转化率三成,
需精铁百斤、铜管十丈、下品灵晶五十枚……”林江的心脏狂跳起来。
用灵晶驱动炉子产生蒸汽?这简直闻所未闻!传统法器要么是修士以自身灵力催动,
要么是铭刻聚灵阵自行吸收灵气,从未听说过用蒸汽这种凡俗之物作为动力的。
但……如果这蒸汽灵炉真能像书上说的那样“代人力、驱法器”,
那青云宗的困境不就有解了吗?采集灵草需要人力,
他们可以造蒸汽驱动的挖掘器械;炼制符箓需要稳定的灵力输出,
蒸汽灵炉或许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甚至……打造法器时最耗费心神的淬炼环节,
是不是也能用蒸汽压力来完成?越想越激动,林江猛地一拍大腿,
却因为动作太急牵动了腹中的饥饿感,胃里一阵绞痛。他摸了摸干瘪的肚子,
从床头摸出半块硬得像石头的麦饼,用力咬了一口,粗糙的麸皮剌得喉咙生疼。“必须试试!
”林江含着麦饼,含糊不清地自语,“就算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也得试试!
”要造蒸汽灵炉,首先得凑齐材料。
精铁、铜管、灵晶……每一样都是现在的青云宗拿不出来的奢侈品。
林江想到了后山的废弃矿洞。据说几十年前,那里曾出产过低阶铁矿,
后来因为矿脉枯竭被废弃了。或许……还能剩下些能用的废铁?说干就干,
林江拿起墙角那把豁了口的铁镐,直奔后山矿洞。矿洞入口被藤蔓遮掩,散发着潮湿的霉味。
他点燃一支自制的火把,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进去。洞内阴暗潮湿,不时有碎石从头顶落下。
林江小心翼翼地探查着,在矿洞深处的一个拐角,发现了一堆被遗弃的废铁。
这些铁块锈迹斑斑,大小不一,但敲掉表面的锈层,里面依然是坚硬的铁石。“有了!
”林江欣喜若狂,连忙拿起铁镐敲打起来。他将相对完整的铁块一块块搬到洞口,
来来**跑了十几趟,直到夕阳西下,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木屋。接下来的几天,
林江几乎住在了矿洞里。他的手掌被磨出了血泡,血泡破了又结成茧子,
镐头的木柄被汗水浸得发亮。终于,他凑齐了足够的废铁。但铜管和灵晶还是没着落。
这天傍晚,林江正在用一块磨石打磨铁块,王师兄突然推门进来,
手里拿着一卷铜皮和三枚黯淡无光的下品灵晶。“王师兄,这是……”林江惊讶地看着他。
“藏经阁的铜制书架坏了,我拆下来些能用的铜皮,”王师兄把东西放在桌上,
声音有些沙哑,“灵晶是我这几年攒下的,虽然灵气快耗尽了,但或许能起点作用。
”林江看着那三枚几乎变成灰白色的灵晶,鼻子一酸,眼眶瞬间红了。
他知道王师兄一直想凑齐五枚下品灵晶冲击炼气四层,这些灵晶对他来说有多重要。“师兄,
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拿着!”王师兄打断他,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宗门都快没了,我突破又有什么用?林江,我知道你想做什么,
虽然我不知道那东西能不能成,但……这是我们最后的希望了。”林江紧紧攥着那三枚灵晶,
指尖微微颤抖。他用力点头:“师兄放心,我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的!”有了铜皮和灵晶,
林江立刻开始**蒸汽灵炉。他没有合适的工具,就用烧红的铁块反复敲打铜皮,
将其弯成螺旋状的铜管;没有精密的量具,就用绳子和木尺一点点丈量;没有熔炉,
就用几块巨石搭了个简易的土灶,以灵草为燃料,艰难地熔炼废铁。日子一天天过去,
林江几乎到了不眠不休的地步。他的眼睛布满血丝,脸颊凹陷下去,
原本就单薄的身体更显瘦弱。但他的眼神却越来越亮,仿佛有一团火在里面燃烧。
其他弟子起初并不理解,甚至有人觉得他是走火入魔了。
但当他们看到林江真的将一堆废铁和铜皮慢慢拼凑成一个奇形怪状的铁炉子时,
好奇渐渐取代了质疑。“林师弟,这东西真能行?”负责做饭的张婶端来一碗稀粥,
看着那布满管道和阀门的铁炉子,满脸疑惑。“快了,张婶,马上就能试试了!
”林江接过粥碗,三两口就喝了下去。终于,在第七天的清晨,
蒸汽灵炉的最后一个零件被安装完毕。这个由废铁和旧铜皮打造的炉子高约丈许,
炉身刻满了林江按照《天工录》描绘的灵力传导符文,螺旋铜管缠绕其上,
连接着顶部的阀门,底部则镶嵌着那三枚下品灵晶。林江深吸一口气,
将手按在炉底的阵盘上,缓缓注入自己微薄的灵力。嗡——灵晶微微发亮,
散发出微弱的灵气,顺着阵盘流入炉身。符文被激活,泛起淡淡的白光,将灵气导入炉内。
林江按照书上的记载,小心地调整着阀门的开合度。片刻后,炉身开始微微发烫,
发出“滋滋”的轻响。又过了一会儿,一股白色的蒸汽从阀门处喷涌而出,
带着丝丝缕缕的灵力波动。“动了!它动了!”一直守在旁边的王师兄激动地喊道。
林江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他强压着激动,继续注入灵力,同时密切关注着炉内的压力。
随着灵气的不断输入,蒸汽越来越多,炉身震动得越来越厉害,发出“轰隆轰隆”的声响,
仿佛一头沉睡的巨兽正在苏醒。突然,一声刺耳的“咔嚓”声响起,
一根铜管接口处因为压力过大而裂开,滚烫的蒸汽瞬间喷涌而出,溅在林江的手臂上。
“嘶——”林江疼得倒吸一口凉气,手臂上立刻起了一串水泡。“林师弟!
”王师兄连忙上前想拉他。“别碰我!”林江甩开他的手,眼神死死盯着灵炉,
“压力还不够,符文的灵力传导效率太低了……”他忍着剧痛,从怀里掏出那本《天工录》,
飞快地翻到关于灵力传导阵盘的章节,一边看一边对照着灵炉上的符文修改。
汗水混合着蒸汽从他额头滑落,滴在滚烫的炉身上,瞬间蒸发。不知过了多久,
当第一缕阳光透过云层照在断云峰上时,林江猛地站起身,重新将手按在阵盘上。这一次,
他对符文进行了改良,将原本串联的传导路径改成了并联,大大提升了灵气的流通速度。轰!
蒸汽灵炉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鸣,炉身剧烈震动,
大量的白色蒸汽如同巨龙般从阀门处咆哮而出,带着磅礴的灵力波动,
将周围的空气都蒸腾得扭曲起来。成功了!林江看着那滚滚蒸汽,突然双腿一软,瘫倒在地,
眼前一黑,失去了知觉。在他昏迷前,耳边似乎传来了王师兄惊喜的呼喊声。
当林江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温暖的床铺上,手臂上的烫伤已经被涂上了药膏,
清凉的感觉缓解了不少疼痛。三长老坐在床边,浑浊的眼睛里带着一丝欣慰。“醒了?
”三长老的声音依旧虚弱,但比往日多了几分生气。“长老……”林江挣扎着想坐起来。
“躺着吧,”三长老按住他,“你小子,真是给了老夫一个天大的惊喜。
”林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侥幸成功了。”“不是侥幸,”三长老摇摇头,
“老夫刚才去看过那蒸汽灵炉了,构思之巧妙,符文运用之奇特,前所未有。
只是……这东西真的能像你说的那样,驱动法器,替代人力?”“能!”林江肯定地点头,
“书上说,蒸汽灵炉可以提供持续稳定的动力,无论是挖矿、炼丹、炼器,甚至是驱动飞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