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方面。”蔚汐继续道,这是最棘手的一块,“我们初步构想了‘上级补助+地方配套+社会资本参与+居民合理分担’的多渠道模式,特别是针对吸引社会资金,会在项目安排上给予更灵活的合作期限和收益安排……”
“收益安排?”周聿深突然开口,打断了她的陈述。
“灵活的标准和底线在哪儿?如何确保公益属性不被利益侵蚀?以及,你方案里写的合理分担,青林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这个合理的具体标准你们测算过吗?会不会在实际操作中引发群众质疑或者抵触?”
一连串精准、直指要害的问题,如同密集的冰雹般砸了下来。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呼吸。
就连陆振江额头也冒了汗,想着也许不该冲动递交那份并不完善的方案。
这才是周聿深。
他从不满足于表面的构想,他要的是扎实的数据支撑、清晰的规则边界和真正能执行下去的具体办法。
蔚汐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但奇怪的是,当真正进入她擅长的专业领域时。
那种因身份差距带来的恐慌反而被一种专注的亢奋压下去了一些。
她迅速翻到提纲的最后几页。
这是她加班两周和祁晚一起补充修改的内容。
“回周书记,关于收益安排,我和祁晚参考了邻省三个成功案例,初步建议……”她开始逐一回答,引用数据,阐述观点。
甚至就连周聿深提出的‘合理分担’,也给出了明确的测算方式。
蔚汐的回答快速且精准,明显是用心做过背调,才会对相关方案和数据了如指掌。
周聿深听着,脸上依旧没有什么表情,只是敲击桌面的手指停了下来。
等蔚汐回答完最后一个关于低收入群体保障的问题,他沉默了几秒。
这几秒,对蔚汐而言,漫长得像一个世纪。
甚至比高考查分还要紧张……
现场异常安静,她整个人麻木得快要站不稳……
“思路方向是对的。”周聿深终于再次开口,语气依旧平淡。
这句话无疑是一颗定心丸,让紧绷的陆振江、祁晚和蔚汐都暗自松了口气。
“但论证不够充分,关键环节薄弱。”他目光扫过文件,“社会资金的风险、不同群众的不同保障,这两点,方案里过于粗疏。”
“是,周书记批评得对,的确是我忽略了。”蔚汐立刻承认不足,态度诚恳。
第三排的陆处长:“……?”
这还是蔚汐吗?
态度怎么那么好了?
上回跟他吵吵的时候,那个据理力争的劲儿呢?
“方案重做。”周聿深直接下了结论,目光落在蔚汐脸上,“给你…”
他顿了下,似乎在斟酌用词,“一周时间。陆处长牵头,省发改、财政、环保部门配合,成立专项小组。我要看到一份数据详实、风险可控的最终方案。”
“明白!”
“是,周书记。”
他的指令清晰,不容置疑,几个相关部门几乎同时应声。
会议室的凝重氛围并未完全消散。
周聿深微微后靠,目光低垂于新议题的文件,修长的手指习惯性轻点桌面,听刘明远继续汇报下一个议题。
蔚汐坐在位置上,指尖冰凉,悄悄蹭去额角的细汗。
她刚刚是扶着桌子边缘才勉强坐稳的。
这场“提问”几乎抽干了她所有的力气,卸下紧张心情后,双腿完全不受控制地发软。
在这么大的场合,总不能丢这么大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