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催债的短信又来了。辛远看着手机上那个刺眼的红色数字,把最后一口方便面汤灌进肚子。
桌上摆着一封拆开的律师函,通知他继承了一处位于市郊枫叶路的房产。
那是他远房表叔公留下的,据说是个几十年没人住的旧宅。除了这栋房子,他一无所有。
债主不会给他太多时间。他简单收拾了行李。一个背包,一个行李箱,就是他全部家当。
第二天一早,他坐上了前往市郊的公交车。车子越开越偏,
高楼大厦逐渐被低矮的平房和荒芜的田地取代。两个小时后,
他在一个连站牌都锈迹斑斑的站点下了车。按照手机地图的指引,
他沿着一条长满杂草的小路走了十几分钟,终于看到了那栋建筑。
它孤零零地矗立在一片荒草丛生的空地中央。三层楼高,外墙是暗沉的颜色,
爬满了枯死的藤蔓。铁艺大门歪斜着,锈蚀得几乎看不出原本的形状。门楣上,
“幽寂古堡”四个字模糊不清,透着一股被时光遗忘的颓败。辛远深吸一口气,
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铁门。灰尘和霉味扑面而来,让他忍不住咳嗽了几声。院子很大,
但同样荒芜。碎石小径几乎被野草淹没。主楼的门没有锁。他用力一推,
木门带着刺耳的摩擦声向内打开。光线透过积满灰尘的彩色玻璃窗,
在室内投下斑驳诡异的光影。大厅很宽敞,高挑的天花板上挂着残破的水晶吊灯。
家具都蒙着白色的防尘布,像一个个沉默的幽灵。空气里弥漫着浓重的陈腐气味,
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类似旧书本和湿泥土混合的味道。他放下行李,
粗略地在一楼转了一圈。客厅、餐厅、书房……每个房间都空荡荡,积着厚厚的灰尘。
墙纸剥落,露出下面暗色的墙体。一些老旧的肖像画歪斜地挂在墙上,画中人的眼神空洞,
仿佛在注视着这位不速之客。没有退路了。辛远心里清楚。把这里卖掉?
恐怕没人会买这种偏僻的破房子。租出去?更是天方夜谭。唯一的希望,
就是利用它本身的“特色”——这阴森恐怖的氛围,
这生人勿近的气场——把它改造成一个鬼屋。一个能吓到人,
能让人心甘情愿掏钱买票的鬼屋。这想法很疯狂。但他别无选择。他决定先从地下室看起。
或许能找到一些能用的旧物,或者至少了解一下建筑结构。通往地下室的门在厨房后面,
是一扇厚重的木门,门把手冰凉。他用力拉开,一股更阴冷、更潮湿的空气涌了出来。
门后是一段向下的石阶,深不见底。他打开手机的手电筒,小心翼翼地往下走。石阶很陡,
边缘湿滑。越往下,温度越低,空气中那股土腥味也越重。地下室比想象中要大。
手电光扫过,能看到堆积的杂物、废弃的家具,还有一些蒙着布的、形状不明的东西。
墙壁是粗糙的石块垒砌的,挂着白色的蛛网。他摸索着向前,想找到电闸。
脚下突然被一个硬物绊到,身体一个趔趄。他下意识地伸手撑地,
手掌按在了一块冰凉、表面粗糙的石板上。一阵尖锐的刺痛从指尖传来,他缩回手,
发现食指不知被什么划破了一个小口,血珠正渗出来。几滴血珠滴落,
恰好落在刚才那块石板上。他正准备找东西擦拭,目光却猛地定住了。那几滴血落在石板上,
并没有晕开,而是像被吸收了一样,迅速渗了下去。紧接着,石板上积年的灰尘无声地滑落,
露出了下面清晰的、复杂而扭曲的刻痕。那些刻痕像是某种古老的文字,又像是诡异的符号,
此刻正散发出极其微弱的幽光。光芒很淡,却在昏暗的地下室里清晰可见。
辛远感到一阵莫名的寒意从脊椎升起。他下意识地后退一步,背靠在一个旧木箱上。
就在这时,他眼角瞥见墙角那片最浓重的黑暗动了一下。那不是光影错觉。那片黑暗在蠕动,
在升高,逐渐凝聚成一个模糊的、大致是人形的轮廓。它没有固定的形态,
边缘在不断扭曲、变换,像一团活着的阴影。它没有眼睛,但辛远清晰地感觉到,
自己被“注视”了。一种冰冷的、非人的注视。一个声音直接在他脑海里响起,平静,
没有语调,却带着某种古老的回响:“老板,需要招聘员工吗?”辛远僵在原地。
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他看着那团人形阴影,看着石板上仍在微微发光的刻痕,
又想起自己银行账户里那令人绝望的负数,以及门外那些永不停歇的催债电话。
恐惧和荒谬感交织在一起。但出乎意料地,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勇气,
或者说是一种被逼到绝境后的麻木,让他没有立刻尖叫着逃跑。他舔了舔干涩的嘴唇,
声音有些发颤,却问出了一个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的问题:“你……有什么特长?
”2那团阴影,自称为“影魇”的存在,似乎对辛远的问题并不意外。
它那模糊的轮廓微微波动,脑海中的声音再次响起:“隐匿,变形,穿墙,
制造黑暗与低温场。可模拟多数认知中的恐惧形态。
”辛远听着这一连串仿佛游戏技能介绍般的词句,大脑飞速运转。隐匿?变形?穿墙?
这不就是鬼屋员工梦寐以求的能力吗?零成本特效,绝对沉浸式体验!“工资怎么算?
”辛远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像个正常的老板在面试员工,尽管面试对象是一团影子。
“情绪能量。”影魇回答,“恐惧、惊喜、紧张……强烈的情绪波动,
皆可转化为吾等存续所需之能量。此地,”它那阴影构成的“手臂”似乎微微挥动,
指向周围,“是一处节点,易于汇聚此类能量。”辛远立刻抓住了关键。不用发工资,
不用管吃住,只需要提供“吓人”的机会?这简直是为他这种破产老板量身定做的员工!
“工作时间呢?有什么要求?会不会……伤害游客?”他追问,
心里已经开始盘算鬼屋的运营细则。“遵循基本规则即可。吾等并非噬魂恶灵,
无需生命能量维系。惊吓,而非伤害,更利于能量的持续汲取。”影魇的回答条理清晰,
“具体条款,可由您通过契约拟定。”辛远看向那块仍在发光的石板。他走近一些,
忍着指尖的刺痛,再次将手按在石板上。这一次,更多的信息流涌入他的脑海。
那并非具体的文字,而是一种关于“规则”的理解。他明白了如何利用自己的意志,
结合这块契约石板,来制定具有约束力的雇佣协议。他集中精神,
想:工作内容——在鬼屋指定区域进行无物理接触的恐吓表演;工作时间——鬼屋营业期间,
产生的恐惧情绪能量按比例分配;禁令——严禁对游客造成任何物理或精神上的永久性伤害,
严禁在非工作区域及时间显形吓人……随着他的构想,石板上的刻痕光芒流转,
仿佛在记录和确认。最后,光芒稳定下来,
形成了一份无形的、但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的契约。“契约成立。
”影魇的声音似乎带上了一丝极其微弱的满意情绪。它那阴影般的身形变得更加凝实了一些,
然后缓缓沉入地面,消失不见。但辛远能感觉到,它还在附近,只是融入了环境的阴影之中。
辛远长出一口气,靠着木箱滑坐在地上。刚才的经历太过超现实,直到此刻,肾上腺素消退,
他才感到一阵虚脱般的疲惫和后怕。但他摸了摸口袋里空荡荡的钱包,眼神又重新变得坚定。
管他是什么,能帮我还债就行!接下来的几天,辛远开始了对“幽寂古堡”的改造。
他用最后的一点钱,
了一些最基础的装修材料:黑色的窗帘、惨绿色的LED灯带、一些破烂的布条和假蜘蛛网。
他清理出几条主要的参观路线,设置了一些简单的机关,比如会突然掉下来的假骷髅头,
或者踩上去会吱呀作响的地板。影魇成为了他的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员工兼顾问。
它不仅能完美地执行辛远的指令,还能提出一些基于“非人”视角的恐怖建议。
比如在哪个转角制造低温效果最让人不适,或者模拟什么样的低语最能引发心底的恐惧。
辛远发现,影魇的学习能力极强。它甚至能通过观察辛远手机里的恐怖电影,
来优化自己的“表演”。更让辛远惊喜的是,在一次尝试沟通古堡内其他微弱灵体反应时,
影魇充当了翻译和中介。那是一个能够轻微影响小物件移动的灵体,
辛远给它取名叫“念灵”。它很弱小,只能让酒杯微微晃动,或者让书本自己翻页。
另一个则能发出一种让人心率不齐、莫名焦躁的次声波,辛远称之为“低语者”。
通过影魇和契约石板,辛远成功地与它们也签订了雇佣合同。
念灵负责一些精细的“灵异现象”,而低语者则负责营造持续的心理压力。
一支初具规模的“非人员工”团队,就这样悄然组建完毕。辛远打印了简陋的宣传单,
在市区几个年轻人聚集的地方派发。
宣传语刻意写得模棱两可:“幽寂古堡——打败你对鬼屋的所有想象!绝对真实,
心跳骤停体验!”开业第一天,门可罗雀。只有几个好奇的大学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票。
但当他们从古堡里连滚爬爬、脸色惨白地出来时,
眼神里充满了真正的恐惧和难以置信的兴奋。“太……太他妈真实了!”一个男生喘着粗气,
对同伴说,“那个影子!它会追着你!还有那个声音,直接在你脑子里响!杯子自己飞起来!
**!”他们的反应,就是最好的广告。3口碑开始发酵。
关于“幽寂古堡”的诡异传说在网络上悄然流传。“那不是特效!我发誓!
那里的冷是钻骨头缝的冷!”“我被一个看不见的东西摸了下后颈,现在都不敢一个人睡!
”“里面的声音会让你想吐,不是恶心,是那种……灵魂层面的不适!
”各种夸张又带着真实恐惧的评论,吸引了越来越多寻求**的年轻人。
鬼屋的生意以惊人的速度火了起来。门票从最初的五十块,一路涨到一百、一百五,
依然供不应求。辛远不得不实行预约制,每天限制参观人数,
以确保“体验质量”和员工……呃,非人员工们不至于过度劳累。每天打烊后,
辛远会回到自己简单收拾出来的二楼卧室。他会清点当天的收入,厚厚的现金堆在桌上,
那种实实在在的触感,让他几乎要落下泪来。他终于看到了还清债务的曙光。
影魇和其他员工似乎也对收获很满意。辛远能感觉到,它们的存在感变得更稳定,
能量波动也更活跃。尤其是影魇,
它甚至能短暂地凝聚出更清晰的、带有某种拟人化细节的轮廓,
比如一双闪烁着幽光的“眼睛”,或者一个模糊的“微笑”。“老板,今日三楼走廊区域,
恐惧能量峰值达到三次,申请额外能量配额。”影魇的声音在辛远脑中响起,
带着一丝……讨好的意味?辛远看着账本,头也不抬:“准了。记得均匀分配,
别光顾着自己吃饱,念灵和低语者今天表现也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