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宋知意。是耳鼻喉科最年轻的主任医生刀在我手里,从来不是杀人凶器,是救人的工具。
可有些人,不值得被救。我曾亲手将顶流歌姬顾珊珊从喉癌死神手中拉回。我救了她,
她却在综艺上哭诉我毁了她的嗓子。我因她一句谎言被网暴、停职。一年后,
癌症复发的她跪求我再救她一次。这一次,我递出的不是手术刀,而是她命运的判决书。
1我叫宋知意,三十岁,国内顶尖医院耳鼻喉科最年轻的主任。从穿上白大褂那天起,
我就明白手里的刀意味着什么,它能划开病变的组织,也能缝合破碎的希望,
唯独不能用来丈量人心的深浅。直到遇见顾珊珊,我才彻底看清,有些生命,
即便被从死神手里抢回来,也会亲手把自己推向深渊。上午十点,
拥有近亿粉丝的偶像顾珊珊因为晚期喉癌躺在手术台上,麻醉刚推完,呼吸平稳。
我站在无影灯下,为她进行手术主刀。旁边的年轻医生忍不住轻声问。“宋主任,
真的不能再保守治疗吗?她毕竟是顾珊珊,
粉丝要是知道……”“粉丝不会替她承受复发的痛苦。”我打断他,目光始终盯着影像。
“保守治疗用靶向药控制,短期能缓解,但肿瘤位置特殊,复发率极高,
到时候连手术的机会都没有。”“现在切,至少能让她继续开口说话,不至于变成哑巴,
这是在保她命,不是选职业。”手术全程顺利。切得干净,没伤神经,没出意外。2三天前,
VIP病房里弥漫着香水和焦虑混合的味道。顾珊珊穿着香槟色真丝睡裙,
卷发用钻石发箍固定着,脸上的浓妆没卸,显然刚结束一场线上直播。她靠在沙发上,
手里把玩着**版手机,直到我坐下,才慢悠悠地开口。“宋医生,你说的损伤,
到底有多严重?”“永久性损伤。”我把术前评估报告推到她面前。“切掉病变部分后,
你的高音区会断层,真假音转换会卡顿,以前能轻松驾驭的转音高音,都会变得困难。
”“简单说,你还能说话,也能唱歌,但不能再做顶流歌姬,只能做普通歌手。
她的手指猛地攥紧手机,屏幕亮了又暗。一时间房间内安静极了,只有空调的嗡鸣。
我看着她眼底的光芒一点点褪去,从最初的不屑变成慌乱。“就没有别的办法?
”她突然抬头,语气带着一丝急切。“我查过国外资料,有微创保喉手术,
不用切声带就能治,是不是?”“那是针对肿瘤较小的极早期病例。
”我拿出她的病理切片照片。“你的肿瘤很大,微创切不干净,残留细胞会更快扩散。
”“顾**,你现在面临的不是保嗓子,是保命!”“如果连命都没了,嗓子还有意义吗?
”她沉默了很久,当着我的面到处托关系,请那些专家给出更好的治疗方案。
得到的所有结果都是要切,而且手术之后连歌都唱不了。让我主刀,
至少还能有继续站在舞台上的机会。她指尖在报告上反复摩挲,最后突然抬头:“我签字。
”她接过笔,笔尖划过纸面时发出沙沙声。“只要能活,嗓子差点就差点,反正我还有粉丝,
还有流量,总能想到办法。”白纸黑字签下顾珊珊三个字时,她的眼神里没有丝毫犹豫。
律师在场录像,经纪人在旁边核对条款,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场理智的选择。
只有我看到她眼底一闪而过的侥幸,我的心里隐隐不安。她不是接受了嗓子受损的现实,
而是在赌总有例外。手术做了三个小时,比预期更顺利。肿瘤切得很干净,没有过度损伤。
我走出手术室时,顾珊珊的经纪人第一时间冲上来问我。“宋医生,她以后还能唱歌吗?
”我愣了愣,比起能不能唱歌,人命不是应该更重要吗?3我很快回过神来。“能,
但需要重新适应。”我摘下口罩,疲惫地靠在墙上。“术后半年内不能用嗓过度,戒烟戒酒,
不能吃辛辣**的食物,这些注意事项我会写在康复手册里,你们必须严格遵守。
”经纪人点头如捣蒜,但脸上却是一片淡然,似乎并没有将我的话听到心里去。术后第七天,
顾珊珊第一次试着发声。她坐在康复科的治疗室里,
对着喉镜小心翼翼地开口:“啊……啊……”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木头,断断续续,
连最基础的音阶都撑不起来。她的眼泪瞬间涌出来,抓起桌上的水杯就往地上砸。
“这不是我的声音!宋知意,你是不是骗我?你明明说我还能唱歌的!
”“这是术后恢复期的正常反应。”我捡起地上的碎片,语气平静。
“你的声带需要时间修复,就像受伤的肌肉要重新锻炼。我会给你制定嗓音训练计划,
半年后……”“半年?”她打断我,声音尖锐。“我等不了半年!我有演唱会要开,
有代言要拍,半年的时间我的粉丝都要被对家抢走了,我会被娱乐圈彻底遗忘的!
”“比起粉丝,你更该担心自己的命。”我把康复计划放在她面前。“如果你现在急着用嗓,
不仅会影响恢复,还可能导致声带粘连,到时候,你连说话都费劲。”她盯着计划看了很久,
最后一把抓起来揉成一团:“我知道了。”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她认真听医嘱。
三个月后她出院时,我特意去送她,反复叮嘱。“别去泡吧,别飙高音,别抽烟喝酒,
你的声带现在就像刚粘好的瓷器,一碰就碎。”她敷衍地点点头,转身钻进保姆车,
车窗升起的瞬间,我看见她助理递过去一支烟。我的心骤然一沉。4回到办公室,
我翻开下一份病历,是个在工地受伤的农民工,钢筋刺穿了喉部,需要紧急手术。
我放下顾珊珊的资料,拿起手术方案,心里突然轻松,比起那些把生命当筹码的人,
这些为了活下去拼尽全力的患者,才更值得我拿起手术刀。我以为顾珊珊会按部就班地康复,
哪怕不能再做顶流,至少能保住性命。可半年后的一个清晨,我正在查房,
护士抱着手机冲进来,脸色发白:“宋医生,你快看热搜!
”#顾珊珊失声真相#五个字挂在热搜榜首,后面跟着“爆”字。点进去,
是她前一晚参加综艺的片段,舞台中央,她穿着白色纱裙,手里攥着话筒,眼含泪光,
看上去楚楚可怜。“我一直不敢说,怕大家担心。”她的声音带着刻意的颤抖,
镜头怼在她脸上,清晰地拍到她泛红的眼眶。“其实我得的是早期喉癌,
国外早就有微创保喉手术,不用切声带就能治好。可我的主治医生宋知意,她太激进了,
说必须开刀,还说我不切就活不过一年……”说到这里,她哽咽着低下头,
台下观众发出此起彼伏的惊叹声。“她一刀下去,我的嗓子就废了。”她抬起头,
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我不是怪她,只是……我真的好想再唱歌啊。”弹幕瞬间炸了。
“宋知意是谁?怎么这么不负责任!”“草菅人命!把人家的嗓子毁了还说为了保命?
”“宋知意杀人犯!好好一个顶流歌姬就这么被毁了,必须让这个庸医付出代价!
”我站在病房门口,手里还拿着患者的病历,屏幕上的文字像针一样扎进眼里。保喉手术?
早期喉癌?这些谎言被她演绎得声情并茂,连我自己都快忘了当初她签字时的决绝。
我点开自己的社交账号,私信已经爆了,全是辱骂和威胁:“你怎么不去死?
”“毁了顾珊珊的嗓子,你也别想好过!”“等着收刀片吧!”5当天下午,
医院召开紧急会议。院长坐在主位上,手里拿着顾珊珊团队递过来的投诉材料,脸色凝重。
“宋医生,现在舆论太大。”我把术前录像、签字文件、病理报告放在桌上。
“这些都是证据!我愿意带着这些证据,接受调查组的调查,证明我的清白。
”院长支支吾吾道。“宋主任,现在网友都在骂我们医院草菅人命,
上面也施压了……你先停职”我不看向院长。“她自己选择手术保命,我明确告知风险,
现在她为了流量反过来诬陷我,你们不帮我澄清,反而让我停职?”“澄清有用吗?
”副院长叹了口气,“顾珊珊有几千万粉丝,她的眼泪比你的证据管用。我们医院要生存,
不能跟舆论对着干。”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手里的白大褂格外沉重。我救过无数人,
从死神手里抢回一条条生命,却抵不过一个明星的谎言。三天后,我递交了辞职信。
不是妥协,是失望。我不欠顾珊珊,更不欠这家只看流量不看真相的医院。离开医院那天,
我换了手机号,搬到了城东的老小区。之前合作过的研究机构向我抛来橄榄枝,
邀请我加入声带修复与神经再生实验室,薪资是原来的三倍,还能自由支配研究方向。
我答应了,不是为了钱,是为了守住自己的初心,我想救的是生命,不是被名利裹挟的人设。
6实验室的日子很安静。我带领团队做实验、写论文,偶尔刷手机时,会看到顾珊珊的新闻。
她开了线上演唱会,全程假唱,修音痕迹重到连粉丝都听不出她本来的声音。
她接了十几个代言,从护肤品到奢侈品,商业价值不降反升。每次看到这些,我都只是冷笑。
她所谓的努力,不过是拿生命换流量。我见过她的复查报告,
术后三个月就开始熬夜、泡吧、飙高音,甚至在直播里抽烟,这样的生活方式,
就算癌症不复发,她的嗓子早晚也会废掉。报应来得比我预期的还快。一年后的一个下午,
我正在实验室分析数据,手机突然响了,是个陌生号码。我犹豫了一下,接了起来。
“宋医生……”电话那头的声音沙哑得像破旧的风箱,断断续续,“是我,顾珊珊。
”我手里的笔顿了一下,语气没有波澜:“你复发了。”不是问句,是肯定。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传来压抑的哭声。“一个月前复查,原切口边缘有新生病灶,
比上次更深,……我找了全国所有的喉科专家,没人敢接,他们都说……只有你能救我。
”**在椅背上,看着窗外的梧桐树。秋风卷起落叶,像极了她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人生。
“你抽烟了?”我问。她不说话,只有粗重的呼吸声。“喝酒了?”我又问。
“我……我需要工作。”她的声音带着一丝辩解,“我有团队要养,有代言要完成,
我不能停下来。”我冷笑。“术后我跟你说过,戒烟戒酒,远离过度用嗓,你听了吗?
你在舞台上飙高音的时候,在酒吧里狂欢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今天?”7“宋知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