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语沈墨全文阅读最新 程语沈墨小说目录

发表时间:2025-07-24 17:08:23

>>>>《当未来遇见民国》 在线阅读<<<<

实验室的警报声尖锐刺耳,红光在密闭的空间里疯狂闪烁。程语的手指在控制面板上飞舞,

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量子对撞机的能量读数已经超出安全阈值,

但他不能停下——这次实验可能是人类时空穿越理论的关键突破。"程博士,

我们必须立即中止!系统即将崩溃!"助手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来,几乎被警报声淹没。

"再给我三十秒!"程语紧盯着显示屏上跳动的数据,

蓝色的能量漩涡在防护玻璃后越来越不稳定,"我们马上就要成功了!"突然,

一道刺目的白光从对撞核心爆发出来。程语感到一阵天旋地转,

仿佛被扔进了一个巨大的滚筒洗衣机。他的身体被撕裂又重组,每一个细胞都在尖叫。

最后的意识中,他只记得自己撞向了那团蓝光...刺耳的汽车喇叭声将程语惊醒。

他猛地坐起身,后脑勺传来剧烈的疼痛。周围的光线刺得他睁不开眼,

空气中弥漫着汽油和某种食物混合的奇怪气味。"这是...什么地方?"程语眯起眼睛,

发现自己坐在一条狭窄的巷子里,身旁是斑驳的砖墙。巷子外,

穿着奇怪服装的人们匆匆走过,男人们大多穿着长衫或西装,女人们则是旗袍或西式裙装。

一辆老式汽车——真正意义上的老式,像是博物馆里的展品——从他面前的街道驶过,

喷出一团黑烟。程语瞪大眼睛,下意识摸向手腕上的智能终端,却发现它已经碎裂,

只有零星的电火花还在闪烁。"不可能..."他喃喃自语,颤抖着站起身。

街道两旁的建筑风格明显是民国时期的,远处外滩的轮廓依稀可见,

但没有他熟悉的那座东方明珠塔。一块被雨水浸湿的报纸碎片黏在他的鞋边。程语弯腰捡起,

上面的日期赫然写着:中华民国十四年五月七日——公元1925年。"我穿越了?

真的穿越了?"程语感到一阵眩晕,不得不扶住墙壁。他的量子对撞实验成功了,

但成功得太过彻底——他直接从2045年穿越到了1925年的上海。

未来物品:一部损坏的量子通讯器、几张未来纸币、一枚全息投影戒指和一支多功能激光笔。

程语苦笑着想,这些东西在1925年恐怕比古董还古董。他需要帮助,需要了解这个时代,

更需要找到回去的方法。程语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自己格格不入的现代服装,

走向巷子外的人流。"先生,您没事吧?"一个温和的女声从身后传来。程语转身,

看见一位穿着淡蓝色旗袍的年轻女子站在几步之外。她约莫二十五六岁,

乌黑的长发挽成一个简单的发髻,手里抱着几本厚重的书籍。

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眼睛——明亮而聪慧,带着学者特有的好奇与敏锐。

"我...我有些迷路了。"程语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女子走近几步,

眉头微蹙:"您的衣服...很特别。是刚从国外回来吗?

"程语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实验室白大褂和牛仔裤,在这个时代确实怪异至极。"是的,

刚从...美国回来。"他随口编道,"还没来得及换衣服。""原来如此。"女子点点头,

似乎接受了这个解释,"我是沈墨,在复旦大学教历史。看您站在这里很久了,需要帮忙吗?

"历史教授!程语眼前一亮。也许她能帮助自己了解这个时代。"程语,量子物...呃,

物理研究者。"他差点说出"量子物理学家",及时刹住了车。

沈墨微微一笑:"物理研究者?真巧,我父亲也是研究科学的。您住在哪个旅店?

我可以帮您叫辆黄包车。""事实上..."程语犹豫了一下,"我刚到上海,

还没找到住处。所有的行李...都在船上遗失了。"沈墨惊讶地睁大眼睛:"天哪,

这可真不幸。最近的轮船公司**刚结束,乱得很。"她思考了片刻,"如果您不介意,

可以先到我父亲的老房子暂住。他在北平任教,房子空着。"程语没想到会如此顺利。

"太感谢了,沈**。您真是救了我。""举手之劳。"沈墨转身引路,"这边走。

不过..."她突然停下,意味深长地看着程语,"您确定只是行李遗失了吗?

您看起来...像是经历了什么可怕的事情。"程语心跳加速。这位历史学家的观察力惊人。

"实验事故。"他半真半假地说,"我在船上做了个小实验,出了点意外。

"沈墨似乎想追问,但最终只是点点头:"到了住处您再详细告诉我吧。这边请。

"沈墨父亲的房子位于法租界一栋老式洋房的二楼,家具简单但整洁,

书架上摆满了中英文书籍。程语注意到其中有不少科学著作。"我父亲沈钧是化学教授,

"沈墨放下书,从柜子里拿出茶具,"他总说我是家族的叛徒,

因为选择了研究历史而非科学。"程语接过茶杯,1925年的茶叶香气让他有些恍惚。

"历史很重要。事实上..."他斟酌着词句,"我对民国历史也很感兴趣。""真的?

"沈墨眼睛一亮,"您研究哪个方向?""呃...科技发展史。"程语随口编道,

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今天是五月七日?""是的,怎么了?

"程语努力回忆历史课内容:"没什么,只是...我记得这几天好像有什么重要事件?

"沈墨的表情严肃起来:"您是指日本工厂枪杀中国工人事件?还是说..."她压低声音,

"您也听说了学生们准备在五月九日国耻日**的事?"国耻日!程语猛然想起,

1925年的"五卅运动"正是由五月十五日日本纱厂枪杀工人顾正红事件引发的。

现在距离那个关键日期还有一周多时间。"我只是...随便问问。"程语赶紧转移话题,

"沈**,能借我一套衣服吗?我这样子出门太显眼了。

"沈墨笑了笑:"我父亲有些旧衣服应该合您身。

不过..."她指了指程语手腕上的智能终端残骸,"这个奇怪的手表恐怕也得摘下来。

我从没见过这样的设计。"程语下意识捂住手腕:"这是...实验设备的一部分。

""您真是个奇怪的物理研究者,程先生。"沈墨意味深长地说,转身去卧室找衣服。

换上沈墨父亲的灰色长衫后,程语看起来终于不那么突兀了。

他悄悄检查了剩下的未来物品:量子通讯器完全损坏,但全息投影戒指和激光笔还能工作。

未来纸币在这个时代毫无用处,但纸币上的防伪全息图或许能派上用场。"您饿了吗?

"沈墨从厨房走出来,"我可以做点简单的晚餐。"程语的肚子适时地咕咕作响,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吃东西了。"麻烦您了。

"晚餐是简单的米饭、青菜和一小碟红烧肉。对吃惯了分子料理和合成食物的程语来说,

这顿1925年的家常菜美味得令人想哭。"您吃饭的样子像是饿了好几天。

"沈墨好奇地观察着他。程语放下碗筷:"美国的食物...不太合胃口。

"沈墨轻笑:"您说话的方式也很奇怪,用词和发音都...很特别。"程语心头一紧。

一百年的语言演变确实会造成差异。"我在国外太久了。"饭后,沈墨坚持要洗碗,

程语则坐在客厅里,偷偷尝试修复量子通讯器。突然,一本书从架子上掉下来,

发出"砰"的声响。"怎么了?"沈墨从厨房探头。程语弯腰捡起那本书,

是一本英文的《相对论导论》,出版于1920年。书页中夹着一张发黄的纸条,

上面用中文写着一些复杂的公式。"这是...""我父亲的笔记。"沈墨擦干手走过来,

"他对爱因斯坦的理论很着迷,总说时间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她好奇地看着程语,

"您懂这些吗?"程语盯着那些公式,惊讶地发现它们竟与量子时空理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1925年,量子力学才刚刚起步,这位沈教授居然已经思考到了这种深度?

"这些理论...很超前。"程语谨慎地说。沈墨坐到他旁边,

距离近得能闻到她头发上淡淡的桂花油香气。"程先生,说实话,您到底是什么人?

"程语心跳加速:"我告诉过您,物理研究者。""但不仅仅是物理,对吗?

"沈墨的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您知道太多不该知道的事情,

对日常事物又显得太过陌生。您刚才看到电灯开关时的表情,就像第一次见到它。

"程语的手心开始冒汗。这位历史学家的洞察力太可怕了。"我..."就在这时,

程语不小心碰到了全息投影戒指的开关。一道蓝光射出,

在两人之间形成了一个微型的地球立体投影,上面标记着2045年的全球气候数据。

沈墨倒吸一口冷气,猛地后退:"这...这是什么巫术?

"程语慌忙关闭投影:"不是巫术,只是...先进技术。""什么技术能做到这个?

"沈墨的声音发颤,"我读过所有最新的科学期刊,从没听说过这种东西!

"程语知道瞒不过去了。他深吸一口气:"沈**,如果我告诉您真相,

您能保证不告诉任何人吗?"沈墨警惕地点点头。"我来自未来。确切地说,是2045年。

一次实验事故让我穿越到了这个时代。"房间里安静得可怕。

沈墨的表情从震惊逐渐变为思考,最后竟露出一丝兴奋。"证明给我看。"她突然说。

程语没想到她会如此平静地接受这个疯狂的说法。"您...相信我?""我不确定。

"沈墨诚实地说,"但如果您说的是真的,那将是最惊人的历史发现。所以,证明给我看。

"程语想了想,拿起激光笔,调整到最低功率,对准墙上的日历。

一道几乎不可见的红线闪过,日历上的日期"7"被整齐地切掉了一半。沈墨瞪大眼睛,

快步走过去检查那个切口。"没有烧焦痕迹,

切口完美平滑...这不可能...""2045年的激光技术。"程语说。沈墨转向他,

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所以您真的是...未来人?"程语点点头:"量子物理学家,

研究时空穿越。实验出了意外,我本应该只穿越几秒钟,结果穿越了一百年。

"沈墨突然激动地抓住他的手:"这太不可思议了!您必须告诉我未来是什么样子!

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变得怎样?世界大战..."程语轻轻抽回手:"沈**,

时空穿越有严格的伦理准则。我不能透露太多未来信息,那可能会改变历史。

""但您已经在这里了,这本身不就改变了历史吗?"沈墨敏锐地指出。

程语苦笑:"所以我必须尽快找到回去的方法。根据理论,

时空穿越会产生'纠偏效应'——如果我在短时间内返回,历史会自我修复,

就像我从未出现过一样。但如果停留太久...""就会造成永久性改变。"沈墨接话,

眼中闪烁着理解的光芒,"您需要什么帮助?"程语没想到会如此顺利。"首先,

我需要了解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看看有没有可能修复我的设备。其次,

需要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工作。最后..."他犹豫了一下,

"理论上我只有72小时的'窗口期'可以回去。三天后,量子通道将永久关闭。""三天!

"沈墨惊呼,"时间太紧迫了。""我知道。"程语疲惫地揉揉太阳穴,"如果回不去,

我将永远留在这个时代。"沈墨沉思片刻,突然站起身:"我父亲在复旦大学的实验室!

那里设备齐全,而且现在放假没人使用。明天一早我就带您去。

"程语感激地看着她:"为什么帮我?这对您来说风险太大了。

闪过一丝程语读不懂的情绪:"也许...因为遇见来自未来的人是我这辈子最奇妙的事情。

"她微微一笑,"或者,我只是个疯狂的历史学家,无法拒绝这样的机会。"夜深了,

沈墨为程语准备了客房。躺在陌生的床上,

处黄包车的**、偶尔的汽车喇叭、不知名的昆虫鸣叫——程语感到一种超现实的不真实感。

他想起实验室的同事们,想起2045年那个高度科技化的世界,想起自己未完成的研究。

最重要的是,他想起了量子时空理论中最可怕的警告:时间旅行者永远无法真正融入过去,

就像油永远无法溶于水。客房门被轻轻敲响。"程先生,您睡了吗?

"沈墨的声音从门外传来。程语起身开门。沈墨已经换上了睡袍,长发披散在肩上,

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我睡不着,"她有些腼腆地说,

"想请教您几个问题...关于未来的问题。不会涉及重大历史事件的,我保证。

"程语侧身让她进来。沈墨坐在窗边的椅子上,月光勾勒出她优雅的轮廓。程语突然意识到,

在2045年,像沈墨这样的人早已成为历史书上的黑白照片。而现在,

她就鲜活地坐在自己面前,呼吸、思考、充满好奇。"您想问什么?"程语坐在床边。

沈墨打开笔记本:"首先,在未来,女性可以成为科学家吗?"这个问题让程语心头一暖。

"当然。在我的时代,性别不再限制职业选择。我的研究团队中有一半是女性,

包括我的导师。"沈墨的眼睛在月光下闪闪发亮:"真好啊...那,人们还读书吗?

纸质书?""很少了。大多数知识都通过神经接口直接输入大脑。

但有些人——包括我——仍然喜欢翻页的感觉。"他们就这样聊到深夜,

沈墨询问未来生活的细节,程语则谨慎地回答不涉及历史走向的部分。谈话中,

程语发现沈墨有着超越时代的思维,她对科学和社会的理解甚至不输2045年的许多人。

"最后一个问题,"沈墨合上笔记本,声音变得轻柔,"在未来...人们还相信爱情吗?

"这个问题出乎程语的意料。他看向沈墨月光下的侧脸,突然明白了什么。

"比任何时候都相信。"他轻声回答,"科技越发达,人类越渴望真实的情感连接。

"沈墨微微一笑,站起身:"谢谢您的回答,程先生。明天一早我们就去复旦。晚安。

""晚安,沈**。"门轻轻关上,留下程语一人在月光中。他摸出那枚全息投影戒指,

轻轻激活。一个小小的2045年上海全景出现在空中,高楼林立,飞行汽车穿梭其间。

一百年的时差。程语不知道三天内能否找到回去的方法。更不知道的是,如果回不去,

他将如何在这个陌生又熟悉的时代生存下去。第二天清晨,程语被一阵轻轻的敲门声唤醒。

"程先生,早餐准备好了。"沈墨的声音从门外传来。程语睁开眼,一时间不知身在何处。

阳光透过薄纱窗帘洒进来,在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1925年的早晨,

安静得只能听见远处传来的鸟鸣和黄包车的**。他迅速穿好那件灰色长衫,走出房门。

餐桌上摆着简单的早餐:稀饭、咸菜和两个煮鸡蛋。沈墨已经穿戴整齐,一身淡青色的旗袍,

头发挽成一个简洁的发髻。"睡得还好吗?"沈墨递给他一碗冒着热气的稀饭。"还行,

就是..."程语揉了揉太阳穴,"做了些奇怪的梦。

"沈墨好奇地看着他:"关于未来的梦?"程语摇摇头:"关于回不去的梦。

"两人安静地吃完早餐。沈墨收拾碗筷时,程语检查了一下自己的未来物品。

量子通讯器依然毫无反应,全息投影戒指和激光笔则运作正常。"我们走吧,

"沈墨拿起一个小布包,"趁现在校园里人还不多。"五月的上海,

空气中已经带着初夏的湿热。街道两旁的梧桐树郁郁葱葱,

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沈墨叫了一辆黄包车,两人并肩坐着,

穿过繁华的街道。"复旦离这儿不远,"沈墨解释道,"在江湾那边。

家父的实验室在理学院,现在放假,应该没什么人。"程语点点头,

眼睛却不停地扫视着1925年的上海街景。外滩上的万国建筑群依旧壮观,

只是少了那些他熟悉的高楼大厦;南京路上,有轨电车叮叮当当地驶过,行人穿着各式服装,

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和您记忆中的上海很不一样吧?"沈墨注意到他的神情。

"天壤之别。"程语轻声说,"在我的时代,这些建筑大多都已经...呃,我是说,

变化很大。"沈墨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您差点又说漏嘴了。"黄包车穿过苏州河,

驶入一片较为安静的街区。不久,

一片红砖建筑群出现在眼前——复旦大学1925年的校园,古朴而庄重。

"我们从侧门进去,"沈墨低声说,"门房认识我,不会多问。"校园里绿树成荫,

偶尔有几个学生模样的人匆匆走过。沈墨带着程语穿过几条小路,来到一栋三层的红砖楼前。

"理学院实验楼,"沈墨掏出钥匙,"家父的实验室在二楼。

"实验室比程语想象的要先进许多。宽敞的房间里摆放着各种化学仪器和物理设备,

墙上挂着元素周期表和几张复杂的图表。最引人注目的是角落里的一台大型设备,

看起来像是某种早期的粒子加速器。"这是..."程语走近那台机器。

"家父的'时间研究'设备,"沈墨轻声说,"他一直相信时间是相对的,

可以扭曲甚至逆转。校里其他教授都笑他是痴人说梦。"程语仔细检查那台机器,

惊讶地发现它的基本原理与2045年的量子对撞机有相似之处。"您父亲...是个天才。

这些构想超前了至少一个世纪。"沈墨的眼睛亮了起来:"您真的这么认为?""毫无疑问。

"程语真诚地说,"如果有合适的材料和能源,这台机器甚至可能真的能产生小型时空扭曲。

"沈墨从抽屉里取出一本厚厚的笔记:"这是家父的研究记录。也许对您有帮助?

"程语接过笔记本,快速翻阅。沈钧教授的笔记密密麻麻,充满了复杂的公式和草图。

其中几页特别吸引了程语的注意——关于"量子纠缠与时空连续性"的论述,

几乎预言了二十一世纪中期的某些重大发现。"太不可思议了..."程语喃喃自语,

"沈**,您父亲的理论...如果我能在我的时代读到这些,

可能会节省我们几十年的研究时间。"沈墨的表情既骄傲又忧伤:"可惜没人相信他。

去年北平大学邀请他去任教,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校方希望他停止这些'不切实际'的研究。

"程语放下笔记本,开始在实验室里寻找可能用到的材料和工具。

"我需要尝试修复我的通讯器,或者至少制造一个能产生量子波动的小型装置。

如果能打开一个微型虫洞,哪怕只持续几秒钟...""我能帮上什么忙吗?"沈墨问道。

程语思考片刻:"您熟悉这个实验室的设备吗?有没有能够产生高频电磁波的装置?

"沈墨点点头,走向另一个角落:"家父的无线电实验台应该可以。

他曾经尝试用特定频率的电磁波来影响某些元素的半衰期。"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

两人埋头工作。程语尝试用1925年的技术条件修复他的量子通讯器,

同时向沈墨解释一些基本原理;沈墨则协助他操作那些老式设备,

并时不时提出一些敏锐的问题。中午时分,沈墨从布包里拿出两个油纸包:"我带了点吃的。

工作也要记得填饱肚子。"程语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饥肠辘辘。

油纸包里是几个还温热的肉包子和两块芝麻饼。他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沈墨则在一旁微笑地看着他。"您吃东西的样子,真像饿死鬼投胎。"她调侃道。

程语不好意思地擦了擦嘴:"在实验室里通宵工作惯了,经常忘记吃饭。

""未来的科学家都这样吗?""差不多吧。"程语笑了笑,

"只不过我们通常吃的是营养胶囊或3D打印食物,很少有这么...真实的美味。

"沈墨若有所思:"听起来既方便又...孤独。"程语愣了一下:"您说得对。

科技让生活更高效,但有时也会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远。"下午的工作有了突破。

程语成功利用实验室的电磁设备和他带来的未来科技残余,

制造出了一个简陋的量子信号发射器。"这个应该能向未来发送一个定位信号,

"程语解释道,"如果我的同事们在监测量子波动,他们就能锁定我的时空坐标,

尝试打开一个返回通道。

"沈墨看着那个由老式无线电设备和未来科技拼凑起来的奇怪装置:"需要多久才能有回应?

"程语的表情变得凝重:"理论上,未来那边几乎是即时就能收到。但如果他们没有在监测,

或者没有足够的能量打开通道...""那我们就需要PlanB。"沈墨接话道。

程语点点头:"PlanB就是尝试用您父亲的设备和我带来的技术,

自己制造一个小型时空通道。但这需要大量能源和精确计算,三天时间可能不够。

"沈墨突然想起什么:"家父笔记的最后几页提到过一个'能源放大器'的理论。

他说如果能找到一种特殊的晶体,就能大幅提升能量输出。"程语迅速翻到笔记最后,

果然看到了沈钧教授关于"时空共振晶体"的论述。根据笔记,

这种晶体在某些陨石中可以找到,具有放大特定频率能量的特性。

"这描述...很像2045年我们使用的量子共振晶体!"程语惊讶地说,

"沈教授是怎么知道这种物质的?"沈墨神秘地笑了笑:"家父年轻时在甘肃考察时,

曾经从一个老道士那里得到过一小块'天外奇石'。老道士说那石头能'通阴阳,贯古今'。

家父一直认为那可能是一块陨石碎片。""那块石头现在在哪里?"程语急切地问。

"在家父北平的实验室里。"沈墨的表情黯淡下来,"但他上周来信说,

那块石头在一次实验中被意外损毁了。

"程语的心沉了下去:"太可惜了...那种晶体正是我们需要的。

""不过..."沈墨犹豫了一下,"家父说那个老道士可能还有更多。

他住在甘肃敦煌附近的一个道观里。"程语看了看窗外,太阳已经开始西斜。

"敦煌...从上海过去要多久?""坐火车到西安,再转马车...至少四五天。

"沈墨计算着,"来不及的。

"程语沮丧地叹了口气:"看来只能寄希望于量子信号发射器了。"就在这时,

实验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一个穿着西装的瘦高男子站在门口,惊讶地看着他们。"沈**?

您怎么在这里?"男子的目光移向程语,"这位是..."沈墨迅速站起身,

脸上挂起礼貌的微笑:"李教授,没想到您今天会在学校。这位是程语先生,家父的朋友,

从美国回来的物理学家。"李教授——一个约莫四十岁,

戴着圆框眼镜的男人——狐疑地打量着程语:"沈钧的朋友?没听他说起过啊。

"程语站起身,伸出手:"您好,李教授。我和沈教授是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认识的。

这次来上海,特地拜访他的家人。"李教授勉强握了握手:"原来如此。沈**,

实验室现在由我暂管,您父亲没告诉您吗?"沈墨面不改色:"家父在信中提到过。

但程先生急需查阅一些资料,我想着放假期间应该不妨碍...""这些设备很贵重,

"李教授打断她,"校方有规定,外人不得擅自使用。

瞟向工作台上的量子信号发射器——那个由老式无线电设备和未来科技拼凑起来的奇怪装置。

"我们只是在查阅沈教授的资料,"程语平静地说,"这个装置是我自己带来的实验模型。

"李教授走近工作台,仔细打量着那个装置:"这是什么?我从没见过这种设计。

""一种新型的无线电发射器,"程语随口编道,"我正在申请专利。

"李教授的眼睛亮了起来:"有意思。能演示一下吗?"程语和沈墨交换了一个紧张的眼神。

相关资讯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