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议中心的空气冷得刺骨。
林晚站在巨大的投影屏前,嗓音平稳,条理清晰地阐述着她的策展方案。为期三个月的筹备,成败在此一举。
“……所以,我们认为,‘光影的叙事诗’不仅是一个展览,更是一场与观众内心的深度对话。”
最后一个音节落下,她微微鞠躬。台下响起礼貌性的掌声。
她抬起头,目光习惯性地扫向正中央的主评审席。
然后,整个世界的声音戛然而止。
时间仿佛在瞬间凝固、倒退,狠狠地将她拽回七年前那个瓢泼大雨的夜晚。
主位上的男人,穿着剪裁精良的黑色西装,身子微微后靠,指尖一支昂贵的铂金钢笔无声转动着。他神情淡漠,如同在审视一件毫无生命的物品,那双曾让她沉溺其中的深邃眼眸,此刻只剩下冰封千里的疏离。
“陆沉舟”
他怎么会在这里?主办方公布的评审名单里,明明只有……
大脑一片空白,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连呼吸都变得困难。七年筑起的所有冷静与盔甲,在这个男人面前,不堪一击。
“林**?”
旁边一位评审友善的提醒将她从冰窖中拉回现实。
林晚迅速垂眸,敛去所有情绪,再抬眼时,已恢复了之前的专业与淡然:“我的陈述完毕,谢谢各位。”
“很宏大的主题。”坐在陆沉舟右侧的一位女士率先开口,语气带着赞赏,“林**的团队对艺术的理解非常深刻。”
气氛刚刚有所缓和,一道低沉、冷冽,如同大提琴嗡鸣却淬着冰的声音响起,瞬间让温度降至冰点。
“深刻?”陆沉舟终于开口,他的目光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地落在林晚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与挑剔,“但我只看到了流于形式的堆砌和……苍白无力的内核。”
全场静默。
林晚的指甲几乎掐进掌心,疼痛让她保持清醒。
“愿闻其详,陆总。”她的声音平静得自己都惊讶。
陆沉舟身体前倾,手肘撑在桌面,双手交叠,那姿态,像一个即将宣判的法官。
“你强调‘对话’,但展陈路线设计得如此自我,考虑过普通观众的观展体验吗?你提及‘科技融合’,所谓的交互设计,不过是市面上早已泛滥的触屏点击,创新在哪里?”
他的每一个问题都尖锐得像一把刀子,直指方案中那些微小到几乎可以忽略的瑕疵。这根本不是评审,这是一场公开的、单方面的凌迟。
林晚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迎上他那冰冷的目光。她不能退,这是她回国后最重要的一仗。
“关于观展路线,我们后台有实时人流监控与智能分流系统,只是未在PPT中详细展示。至于交互设计……”她拿起讲台上的激光笔,精准地切换到备用方案页,“我们核心的‘光影共鸣’装置,是通过生物传感器捕捉观众的情绪波动,实时生成独一无二的光影图案,这才是我们技术的核心,刚才出于时间考虑,我做了简化。”
她不卑不亢,逐条反驳,用更专业、更详实的数据和构思,将他的刀锋一一挡回。
会场内响起细微的议论声,显然,她的应对赢得了部分人的认可。
陆沉舟看着她,眸色深沉,里面翻涌着她看不懂的情绪。他忽然扯了下嘴角,那笑容里没有半分暖意,只有掌控一切的冷漠。
“听起来不错。”他慢条斯理地说,“但空口无凭。这个项目投资巨大,我需要看到更实际的東西。林**,你的团队,有能力承担这份‘对话’的重量吗?”
压力再次如山般压下。
就在这时,林晚放在讲台上的手机屏幕忽然亮起,是幼儿园老师发来的信息预览:
【思琛妈妈,今天的亲子活动需要父母一起参加,思琛很期待呢。】
屏幕的光映在她瞬间苍白的脸上。
她几乎是下意识地,用指尖迅速将手机屏幕扣了过去。
这个细微的动作,没有逃过陆沉舟的眼睛。他微微眯起眼,目光在她脸上和那只手机上停留了一瞬,锐利得仿佛能穿透一切。
林晚稳住心神,重新看向陆沉舟,语气坚定:“沉舟集团以严谨著称,我们‘一念工作室’同样以专业立本。陆总的顾虑,我们可以用后续详尽的技术白皮书和模拟演示来消除。”
陆沉舟未置可否,只是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那眼神复杂难辨,最终化为一片沉寂。
评审会在一片微妙的气氛中结束。
林晚几乎是逃离了会场,高跟鞋敲击在地面的声音,凌乱地映衬着她的心跳。她走进空无一人的安全通道,靠在冰冷的墙壁上,才允许自己微微颤抖。
七年了,她以为自己已经足够强大,可以平静面对任何过往。可当陆沉舟出现的那一刻,她才明白,有些伤口,从未真正愈合。
脚步声自身后不疾不徐地响起,在空旷的楼梯间里回荡,带着一种致命的熟悉感。
林晚浑身一僵,没有回头。
那脚步在她身后停下,男人身上清冽又带着一丝压迫感的气息将她完全笼罩。
他靠近她耳边,温热的呼吸拂过她的耳廓,声音却比西伯利亚的寒风还要冷冽:
“林晚,七年不见,你倒是学会……带着我的种,跟别人玩‘亲子活动’了?”
---
(第一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