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破壁陈醒的指尖悬在咖啡杯上方三厘米处,迟迟没有落下。玻璃杯壁凝着细密的水珠,
折射着实验室走廊顶灯的冷光,在桌面上晕出一小片破碎的光斑。
这是他今天第三次走神——确切地说,是过去半个月里第无数次。
视线越过杯沿望向走廊尽头的落地窗,午后三点的阳光正斜斜地铺在街道上,
车流像被设定好程序的金属甲虫,沿着白色标线匀速移动;行人低着头走在人行道上,
耳机线从衣领里垂出来,偶尔抬手看一眼手机屏幕,表情平静得像是复制粘贴的模板。
一切都符合物理定律,一切都在“正常”的轨道里运行。可陈醒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就像隔着一层磨砂玻璃看世界,所有细节都模糊了边界,所有规律都藏着无法言说的漏洞。
他研究神经科学十五年,从本科时第一次接触“感知阈值”理论,
到博士阶段主攻大脑前额叶与认知过滤机制,始终在寻找一个答案:人类对世界的认知,
真的只停留在那4%的可见物质上吗?暗物质与暗能量占据了宇宙的96%,
它们沉默地充斥在每一寸空间里,
却从未真正进入过人类的感知体系——是它们刻意避开了我们,还是我们的大脑,
从一开始就被设定了“认知防火墙”?“又在盯着窗外发呆?”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陈醒猛地回神,指尖终于碰到了冰凉的杯壁。转身时,高天扬已经走到了他面前,
藏青色西装外套的袖口别着一枚银色袖扣,
上面刻着“视界”两个篆字——那是恩师创办的私人研究机构的标志,
也是陈醒从读博起就向往的地方。“高教授。”陈醒站直身体,
下意识地把桌上的草稿纸往回收了收。纸上画满了混乱的线条,有大脑神经元的结构图,
也有他凭直觉勾勒的、类似星云漩涡的图案——那是他试图描绘“96%世界”的徒劳尝试。
高天扬的目光扫过桌面,却没有追问草稿纸的事。这位60岁的物理学家兼神经学家,
头发已经花白了大半,却依然保持着挺拔的身姿,尤其是那双眼睛,
总像藏着穿透时空的洞察力,能轻易看穿别人内心深处的想法。
他从公文包里抽出一份烫金封面的文件,递到陈醒面前:“看看这个。
”文件封面上印着一行黑体字——“视界计划·核心成员准入协议”,
下方是机构的红色印章。陈醒的呼吸瞬间停滞了,指尖触到纸张的那一刻,
像是有电流顺着神经蔓延到全身。他知道“视界计划”,
整个神经科学界都知道这个传说中的项目——高天扬从十年前就开始秘密筹备,
声称要“突破人类感知的生理极限,让眼睛看见宇宙的全貌”,却从未对外公布过任何进展。
“您是说……让我加入?”陈醒的声音有些发颤,他甚至怀疑自己出现了幻听。
高天扬靠在走廊的栏杆上,双手交叉放在身前,
脸上露出了罕见的温和笑容:“我研究你的论文五年了,
从《认知过滤机制与暗物质感知可能性》到《前额叶神经可塑性与跨维度认知》,
你的思路比我见过的任何年轻人都更接近‘真相’。陈醒,我们都知道,
人类的大脑不是一个被动的接收器,而是一个主动的过滤器——它会删掉‘不必要’的信息,
只留下符合生存需求的部分。但如果,我们能暂时关掉这个过滤器呢?
”“关掉过滤器……”陈醒重复着这句话,心脏在胸腔里狂跳。这正是他毕生追求的目标,
是他无数个深夜在实验室里反复模拟的实验方向。“‘视界计划’的核心设备,
是我们自主研发的‘神经校准仪’。”高天扬的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一种近乎神圣的郑重,
“它能通过定向电磁波,暂时抑制大脑的认知过滤区域,
让使用者直接感知到暗物质与暗能量的存在——简单说,就是让你看见那96%的世界。
你会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睁眼’看宇宙的人,陈醒,这难道不是你一直想要的吗?
”陈醒没有立刻回答,他的目光落在文件封面上的“核心成员”四个字上,
里闪烁的仪器灯光、论文里未被验证的公式、深夜里窗外那片看似正常却总让他不安的星空。
他深吸一口气,抬起头时,眼里已经没有了犹豫:“我加入。”高天扬拍了拍他的肩膀,
眼神里充满了期待:“明天早上八点,到地下三层的主实验室报到。对了,
这次实验需要全程监控生理数据,负责数据采集的是林默,你们之前应该合作过。
”提到林默,陈醒的嘴角不自觉地向上弯了弯。他和林默是同一届的博士同学,
后来又一起进入高天扬的机构工作,从合作伙伴到恋人,
他们的关系里既有对彼此专业能力的认可,也有旁人不懂的默契。
林默是顶尖的神经工程学家,尤其擅长生理数据的实时分析,有她负责监控,
陈醒心里多了几分踏实。第二天早上七点五十分,陈醒准时出现在地下三层的实验室门口。
门禁系统扫描了他的虹膜,厚重的金属门缓缓打开,
里面的景象让他瞬间屏住了呼吸——整个实验室有半个篮球场那么大,
中央矗立着一个圆柱形的透明舱体,舱体周围布满了银色的金属支架,
上面缠绕着密密麻麻的线路,顶端的环形设备上镶嵌着数十个发出蓝光的传感器。
舱体旁边的操作台上,摆放着三台超大尺寸的显示屏,上面已经开始滚动显示各种参数。
“来得挺早。”林默的声音从操作台后传来,她穿着一身白色的实验服,头发束成马尾,
脸上戴着一副细框眼镜,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正在核对数据。看到陈醒进来,
她快步走过来,递给他一个心率监测手环:“先戴上这个,等会儿还要贴脑电电极。
”陈醒接过手环,扣在手腕上,屏幕立刻显示出他的实时心率——89次/分,
比平时快了不少。“紧张了?”林默注意到他的心率数据,笑着调侃道,
“平时在实验室里跟我争实验方案的时候,不是挺有底气的吗?”“这不一样。
”陈醒看着中央的透明舱体,语气里带着一丝激动,“这是要去看一个从未有人见过的世界,
换谁都会紧张吧。”林默收起了玩笑的表情,认真地检查着他的手环:“说正事,
仪’的原理是抑制前额叶的BA46区和BA9区——这两个区域负责认知过滤和信息筛选,
抑制后可能会出现感官过载的情况,比如视觉模糊、听觉过敏,甚至短暂的意识混乱。
如果过程中感觉不舒服,一定要立刻说,我会第一时间暂停实验,明白吗?”“明白。
”陈醒点头,他知道林默的严谨,也清楚这次实验的风险。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再次打开,
高天扬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两个穿着白大褂的助手。“准备得怎么样了?”他走到操作台旁,
目光扫过显示屏上的参数。“生理监测设备已校准,神经校准仪的电磁波频率调试完毕,
随时可以启动。”林默递过平板电脑,上面是详细的准备清单。高天扬看完清单,
抬起头看着陈醒:“准备好了吗?进去吧。”陈醒深吸一口气,走到透明舱体前。
舱门缓缓打开,里面有一个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椅背上镶嵌着数十个小巧的电极片。
他坐进去,舱门自动关闭,瞬间隔绝了外面的声音。
林默的声音通过内置的通讯器传来:“放松身体,我现在要启动电极片了,
可能会有点轻微的刺痛感。”陈醒闭上眼睛,很快就感觉到椅背上的电极片传来微弱的电流,
像是无数根细小的针轻轻刺着皮肤。他能听到舱体外面传来仪器启动的低鸣声,
显示屏上的参数开始快速变化,蓝色的光芒在舱体内闪烁,映照在他的脸上。
“神经校准仪启动,电磁波频率1.2Hz,
开始抑制BA46区……”林默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陈醒,报告你的感受。
”“目前没有异常。”陈醒回答,他能感觉到大脑里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慢慢松动,
像是一层紧绷的薄膜正在被逐渐拉开。“频率提升至1.5Hz,
抑制BA9区……”就在频率提升的瞬间,陈醒突然觉得眼前的景象变了。他睁开眼睛,
原本透明的舱体壁上,突然出现了无数条流动的彩色光线——红色、蓝色、紫色,
像是活着的藤蔓,在墙壁上缓缓蠕动。他转动眼球,发现整个实验室里都布满了这样的光线,
它们从仪器里流出来,从地面下冒出来,在空中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络,
闪烁着柔和却又充满力量的光芒。“这是……”陈醒的声音有些发颤,他知道,
这应该就是暗能量的形态——它们一直存在,只是人类的眼睛从未看见过。“感觉怎么样?
有没有不适?”林默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担忧。“没有不适,我能看到……光线,
很多彩色的光线。”陈醒的目光被吸引住了,他看着那些光线在空气中流动,
像是在演绎着某种宇宙的密码。就在这时,
他的目光无意间扫过实验室的墙壁——墙壁的另一侧,本该是走廊的地方,
却突然出现了一团模糊的阴影。那阴影像是没有固定形态的雾气,在墙壁后面缓缓蠕动着,
边缘不断地收缩、扩张,像是在呼吸。陈醒的心脏猛地一缩,他揉了揉眼睛,
以为是自己出现了幻觉,可再定睛一看,那团阴影还在那里,而且似乎比刚才更清晰了些。
“高教授,林默,你们能看到墙壁后面的东西吗?”陈醒对着通讯器喊道,
声音里带着一丝慌乱。通讯器里沉默了片刻,随后传来高天扬的声音:“陈醒,保持冷静,
那是大脑在适应新信息时产生的神经幻象——你现在正在接收超出认知范围的信息,
大脑会自动补全不存在的图像,这是正常现象。”“可是……”陈醒还想说什么,
却突然感觉到舱体的顶部传来一阵强烈的眩晕感。他抬起头,透过舱体的透明顶部,
看到了实验室的天花板——不,不是天花板。他的视线像是穿透了混凝土和钢筋,
直接看到了实验室上方的天空。天空不再是平时看到的蓝色,而是一片深邃的黑色,
无数颗星星在黑色的背景里闪烁着,却比平时看到的更加明亮、更加密集。
而在这片星空之下,漂浮着一个巨大的网状结构——它像是由无数根银色的丝线编织而成,
覆盖了大半个城市的上空,每一根丝线上都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整体看起来像是一个巨大的笼子,将整个城市笼罩在里面。
“那是什么……”陈醒的声音里充满了恐惧,他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在发抖,手心全是冷汗。
那个网状结构太大了,大到超出了人类对“物体”的认知极限,它静静地漂浮在天空中,
没有任何动作,却散发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仿佛是某种巨大生物的骨架。“陈醒!
陈醒!你还好吗?”林默的声音带着焦急,“你的心率已经超过150了,
脑电波出现异常波动,需要暂停实验吗?”陈醒想说“暂停”,
可他的目光却无法从那个网状结构上移开。他看到网状结构的缝隙里,
有无数个细小的阴影在移动,像是成群的昆虫,又像是某种无形的生物。就在这时,
他突然感觉到一阵强烈的恶心,大脑像是被塞进了无数根针,
疼痛让他忍不住发出了一声闷哼。“立刻暂停实验!”林默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随后,陈醒感觉到椅背上的电极片突然失去了电流,眼前的彩色光线开始快速消失,
墙壁后面的阴影和天空中的网状结构也像退潮一样,逐渐模糊、消散。舱门缓缓打开,
林默立刻冲了进来,扶住他摇摇欲坠的身体:“陈醒,你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陈醒靠在座椅上,大口地喘着气,额头上的冷汗顺着脸颊流下来,滴在衣服上。
他看着林默担忧的眼神,又看向站在不远处的高天扬,嘴唇动了动,
却不知道该说什么——那些景象太真实了,真实到让他无法相信那只是“神经幻象”。
高天扬走过来,递给陈醒一杯温水:“喝点水,缓一缓。”他的表情很平静,
看不出任何异样,“第一次接触超认知信息,出现这种反应很正常。
我当年第一次做模拟实验时,比你还要狼狈。”“高教授,那些不是幻象。”陈醒接过水杯,
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我看到了墙壁后面的阴影,看到了天空中的网状结构,
它们很真实,就像……就像一直存在于那里,只是我们看不见而已。
”高天扬的目光闪烁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平静:“陈醒,大脑是一个很复杂的器官,
当它接收到超出处理能力的信息时,
会自动构建出虚假的图像来保护自己——这是我们早就验证过的结论。你现在需要的是休息,
等明天再进行第二次实验,到时候你就会知道,那些只是暂时的幻觉。”陈醒没有再反驳,
他知道现在争论没有意义。他从座椅上站起来,在林默的搀扶下走出舱体,
目光再次扫过实验室的墙壁——那里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可他心里清楚,那不是幻觉。
那些阴影,那个网状结构,还有那些流动的彩色光线,已经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脑海里,
再也无法抹去。走出实验室时,外面的天已经黑了。街道上的路灯亮了起来,
温暖的黄色灯光照亮了行人的脸庞,车流依旧平稳地移动着,一切都和平时一样“正常”。
可陈醒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看待这个世界了,他知道,在这片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
隐藏着一个他从未想象过的、恐怖而宏大的真相。而他,已经一只脚踏进了那个真相的深渊。
2.深渊陈醒坐在办公桌前,指尖反复摩挲着鼠标滚轮,屏幕上的文献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窗外的天刚蒙蒙亮,凌晨五点的实验室里只有他一个人,
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和咖啡混合的味道。桌角的玻璃杯空了大半,杯壁上的水珠早已干涸,
只留下一圈圈深色的水渍——那是他昨晚喝掉的第三杯咖啡。
到的景象:墙壁后蠕动的阴影、天空中巨大的网状结构、还有那些流淌在空气中的彩色光线。
高天扬说那是“神经幻象”,可陈醒心里清楚,那不是幻觉。
那种真实的压迫感、那种视觉冲击带来的震撼,绝不是大脑补全的虚假图像能解释的。
他甚至能清晰地回忆起,那些彩色光线流动时的轨迹,像是某种有规律的脉动,
与他之前在论文里模拟的暗能量流动模型惊人地吻合。“又一夜没睡?
”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陈醒猛地回头,看到林默端着一杯热牛奶走进来,
白色的实验服下摆随着脚步轻轻晃动。她把牛奶放在陈醒面前,
目光扫过屏幕上的文献——那是一篇关于“暗物质与人类精神疾病关联性”的冷门论文,
发表在十年前的某本学术期刊上。“你怎么来了?”陈醒拿起牛奶,
温热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到全身,稍微缓解了一夜未眠的疲惫。“早上过来检查设备,
看到你的办公室还亮着灯。”林默拉过一把椅子坐在他对面,双手撑着桌面,
眼神里带着担忧,“还在想昨天的实验?”陈醒点头,没有隐瞒:“我总觉得那些不是幻象。
林默,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看到的世界,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暗物质和暗能量占据了宇宙的96%,它们不可能对人类毫无影响,
只是我们一直没找到感知它们的方法。”“我知道你的想法。”林默叹了口气,
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平板电脑,调出一组数据,“这是你昨天的生理监测报告。实验过程中,
你的前额叶活跃度下降了37%,
杏仁核活跃度却飙升了120%——杏仁核负责处理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
这说明你看到的景象触发了强烈的应激反应。高教授说,
这是大脑在接触未知信息时的正常保护机制,那些‘幻象’其实是应激反应产生的副产物。
”“可应激反应不会产生如此具体的图像。”陈醒指着屏幕上的论文,“你看这篇论文,
里面提到十年前有个研究团队做过类似的实验,
有个受试者声称看到了‘透明的触手’在吸食人的情绪,结果被当成了精神失常。现在想想,
那个受试者可能和我一样,真的感知到了暗能量的存在。”林默沉默了,她知道陈醒的固执,
也清楚他的专业判断。作为顶尖的神经工程学家,她比任何人都了解大脑的复杂性,
也明白“认知过滤机制”并非不可突破。
可高天扬的话又在耳边回响——“真相会毁掉大多数人”,
这句话让她心里始终带着一丝不安。“好了,先别想这些了。”林默收起平板电脑,
站起身拍了拍陈醒的肩膀,“高教授说今天上午十点进行第二次实验,你现在需要的是休息,
而不是在这里钻牛角尖。我给你带了三明治,吃完先在沙发上躺一会儿,
不然你的身体会扛不住的。”陈醒看着林默关切的眼神,心里涌起一阵暖流。
他知道林默是为了他好,也明白现在争论没有意义,只有通过第二次实验,
才能验证自己的判断。他点了点头,拿起桌上的三明治,大口吃了起来。上午十点,
陈醒再次走进地下三层的实验室。和昨天相比,实验室里多了几台新的监测设备,
屏幕上滚动的参数也更加复杂。林默正在调试“神经校准仪”的电极片,看到他进来,
立刻迎了上去:“准备好了吗?这次我们会降低电磁波的提升速度,尽量减少你的应激反应。
”“嗯。”陈醒点头,走到透明舱体前。他深吸一口气,坐进座椅里,舱门缓缓关闭,
熟悉的封闭感再次袭来。“神经校准仪启动,电磁波频率1.0Hz,
开始抑制BA46区……”林默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来,语气比昨天沉稳了许多,“陈醒,
报告你的感受。”“没有异常。”陈醒闭上眼睛,感受着椅背上电极片传来的微弱电流。
这一次,他没有像昨天那样紧张,而是集中注意力,仔细捕捉大脑里的每一丝变化。
“频率提升至1.2Hz,抑制BA9区……”随着频率的提升,
陈醒再次感觉到大脑里的“认知滤镜”被缓缓拉开。他睁开眼睛,
眼前的景象和昨天如出一辙——无数条彩色的光线在舱体壁上流动,
在实验室里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络。这一次,他没有急于寻找那些恐怖的景象,
而是静下心来观察这些光线的流动规律。他发现,这些光线似乎会被某种东西吸引。
靠近仪器的地方,光线更加密集;而靠近墙壁的地方,光线则变得稀疏。更奇怪的是,
当林默走过操作台时,那些靠近她的光线会微微晃动,像是在躲避什么。“林默,
你现在走到实验室中间试试。”陈醒对着通讯器说道。“怎么了?”林默有些疑惑,
但还是照做了。就在林默走到实验室中间的瞬间,陈醒清楚地看到,
围绕在她身边的彩色光线突然向后退去,形成了一个直径约两米的“空白区域”。
而在这个空白区域的边缘,
有几根透明的“触手”正缓缓蠕动着——它们像是没有实体的烟雾,一端连接着墙壁,
另一端则朝着林默的方向延伸,却被彩色光线挡住,无法靠近。“我看到了……透明的触手。
”陈醒的声音有些发颤,“它们在墙壁后面,朝着你延伸,但是被彩色光线挡住了。林默,
那些触手可能就是暗能量的形态,而彩色光线是暗物质,它们在相互作用。
”通讯器里传来林默倒吸一口凉气的声音:“你确定?我什么都看不到。”“我确定。
”陈醒的目光紧紧盯着那些透明触手,“它们很细,像是透明的塑料绳,正在慢慢蠕动。
高教授,您能看到吗?”过了几秒,高天扬的声音才传来,语气依旧平静:“陈醒,
保持冷静。那些触手和昨天的阴影一样,都是神经幻象。继续观察,
不要被主观情绪影响判断。”陈醒没有反驳,他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没用。
他继续观察着那些透明触手,发现它们似乎对情绪有反应。
当林默因为紧张而抬手整理头发时,那些触手会微微加速蠕动;而当她深呼吸放松后,
触手的蠕动速度又会变慢。“频率提升至1.5Hz,
增强感知强度……”林默的声音带着一丝犹豫,但还是按照计划提升了频率。
就在频率提升的瞬间,陈醒的感知突然变得无比清晰。
他能看到实验室墙壁后面的阴影变得更加具体——那不是一团模糊的雾气,
而是由无数个细小的、类似细胞的结构组成的巨大生物,它们紧紧贴在墙壁上,
缓慢地收缩、扩张,像是在呼吸。而天空中的网状结构也再次出现,这一次,
他能看到网状结构的节点上,附着着无数个微小的光点,像是某种信号发射器。“高教授,
我看到了暗物质的形态!”陈醒的声音里充满了激动,
“它们像是巨大的、由细胞组成的生物,贴在墙壁上,还有天空中的网状结构,
节点上有光点!这些不是幻象,是真实存在的!”“陈醒,实验到此为止。
”高天扬的声音突然变得严厉,“你的应激反应已经超出了安全范围,再继续下去会有危险。
林默,立刻暂停实验!”“不要停!”陈醒急忙喊道,“再给我几分钟,
我就能观察到更多细节!”“不行!”高天扬的语气不容置疑,“安全第一,立刻暂停!
”林默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按下了暂停按钮。彩色的光线瞬间消失,
墙壁后的阴影和天空中的网状结构也随之褪去。舱门缓缓打开,陈醒猛地站起来,
冲到高天扬面前,激动地抓住他的手臂:“您明明知道那是真实的!为什么不让我继续观察?
高教授,您是不是早就知道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存在?是不是早就知道它们对人类的影响?
”高天扬用力推开陈醒的手,脸色变得阴沉:“陈醒,注意你的态度!
我是这个计划的负责人,我有权决定实验的进度。如果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会考虑替换实验者。”说完,高天扬转身就走,留下陈醒站在原地,胸口剧烈起伏。
林默走过来,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别激动,高教授有他的考虑。我们可以慢慢说服他,
现在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陈醒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他知道高天扬在隐瞒什么,
可他没有证据,只能暂时压下心里的疑问。接下来的几天,陈醒又进行了三次实验。
每一次实验,他的感知都变得更加清晰,对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他给那些巨大的、贴在墙壁上的暗物质生物起名为“幽影”——它们像是惰性的岛屿,
缓慢地在城市里移动,对人类的活动漠不关心,却会散发出一种无形的压力,
让敏感的人感到压抑、焦虑。而那些透明的、会被负面情绪吸引的暗能量,
则被他称为“虚无之触”——它们像是贪婪的寄生虫,
会被人类的恐惧、愤怒、绝望等情绪吸引,缠绕在目标身上,“吮吸”着情绪能量,
导致受害者加速陷入抑郁、疯狂,甚至猝死。他开始无法正常生活。走在大街上,
他能看到“幽影”在高楼之间缓慢移动,巨大的阴影笼罩着整个街道;在拥挤的地铁里,
他能看到无数根“虚无之触”在人群中蠕动,缠绕在那些面带焦虑的乘客身上,
尤其是那些因为迟到而愤怒、因为失业而绝望的人,身上的“虚无之触”格外密集。
他变得越来越孤僻,不再愿意和人交流,甚至不敢直视林默的眼睛——因为他能看到,
林默的肩膀上,也缠绕着几根细小的“虚无之触”,
那是她因为担心实验而产生的焦虑情绪吸引来的。“你最近怎么总是躲着我?”一天晚上,
林默拦住正要离开实验室的陈醒,语气里带着委屈,
“我们已经快一个星期没有好好说过话了。你到底在想什么?是不是因为实验的事?
”陈醒避开她的目光,声音沙哑:“我没事,就是有点累。”“你骗人!”林默提高了声音,
眼里泛起了泪光,“你每天都躲在办公室里,不愿意和我说话,甚至不敢看我。陈醒,
我们是恋人,是合作伙伴,有什么事不能一起面对?你是不是觉得我无法理解你?
”陈醒的心像是被针扎了一下,他抬起头,看着林默泛红的眼睛,心里充满了愧疚。
他想告诉她真相,想让她知道这个世界的恐怖,可他又怕她无法承受,
怕她像那些普通人一样,被真相击垮。“我……”陈醒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怎么说。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是高天扬打来的。他接起电话,
高天扬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带着一丝急促:“陈醒,立刻来实验室,有紧急情况。
”陈醒挂了电话,对林默说:“高教授找我,我先走了。”说完,他转身就走,
留下林默一个人站在原地,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赶到实验室时,高天扬正站在操作台旁,
脸色阴沉地看着屏幕上的数据。看到陈醒进来,
他立刻说道:“‘现实滤镜’巩固计划要提前启动了。”“‘现实滤镜’巩固计划?
”陈醒愣住了,他之前听高天扬提起过这个计划,却不知道具体内容。
“‘现实滤镜’是一个全球性的认知强化系统。”高天扬调出一组复杂的模型,
“它能通过卫星发射的定向电磁波,永久强化人类大脑的认知过滤机制,
让所有人都无法感知到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存在,永远活在4%的世界里。
本来计划三个月后启动,但现在情况有变,必须提前。”“情况有变?”陈醒皱起眉头,
“什么情况?”“‘破笼者’。”高天扬的声音变得冰冷,“一个秘密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