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苏晓徐璐《叩门者》全章节免费阅读

发表时间:2025-09-28 15:03:43

>>>>《叩门者》 在线阅读<<<<

雨下得毫无道理。

不是淅淅沥沥,而是那种砸在窗上嘭嘭作响的瓢泼大雨。陈默划掉文档里刚写的句子,烦躁地抓了抓头发。作为民俗学研究生,他的毕业论文正卡在"都市传说与现代性焦虑"这一章。

窗外,城市的光晕在湿漉漉的玻璃上晕开,模糊了昼夜的界限。他看了眼时间,凌晨一点十七分。就在这时,走廊的声控灯极短暂地亮了一下,又灭了。

陈默没在意。这栋教师公寓的线路老化严重,和他论文思路一样时断时续。

直到那声音响起。

咚。

咚。

咚。

不是急促的拍打,也不是试探性的轻叩,而是一种极其规律、间隔分毫不差的敲击声。每一声都精准地落在心跳的间隙上,让人莫名心悸。

"谁啊?"陈默提高声音,论文带来的烦躁让他语气不善。

门外无人应答。只有那机械般的敲门声固执地重复着。

他蹑脚走到门后,屏住呼吸贴上猫眼——一片模糊的暗红色,像是有人用什么东西从外面死死堵住了窥视孔。

敲门声还在继续,精准得令人头皮发麻。陈默突然意识到,这声音似乎完全不受他屋内动静的影响,只是在执行"敲门"这个动作本身,像一个设定好的程序。

"夜半敲门莫乱应,鬼叫门三声,一声比一声近。"奶奶的声音突然在记忆中响起。

他抓起手机,第一个拨通了表哥张浩的电话。张浩是市刑警队的,比他大五岁,从小就是他闯祸后的第一求救对象。

"耗子哥,我这边有点不对劲。"他压低声音,尽量不让颤抖泄露出来。

电话那头传来窸窣的穿衣声:"说具体点。又是论文写魔怔了?"

"有人敲门,但猫眼被堵住了,问话也不答,就一直在敲,特别规律..."陈默突然噤声,因为敲门声停了。

绝对的寂静比持续的敲门更让人毛骨悚然。他再次凑近猫眼——那片暗红色消失了,走廊空无一人。

"怎么了?说话。"张浩的声音严肃起来。

"好像...走了。"陈默长舒一口气,后背已被冷汗浸透,"可能是我太敏感了。"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落在门缝下方。一小撮盐米不知被谁从外面推了进来,在门内形成一个小小的白色沙堆。旁边地板上,几个湿漉漉的脚印清晰可见——那不是人的脚印,更小,更扭曲,像是用什么踮着脚尖长时间站立留下的。

脚印一路延伸,指向卧室。

"耗子哥,"陈默的声音干涩得吓人,"你能过来一趟吗?现在。"

四十分钟后,张浩带着一个年轻女警赶到。陈默惊讶地发现女警手里拿着一个看起来很专业的磁场测量仪。

"徐璐,技术队的。"张浩简洁介绍,"你说的情况让我想起最近几起失踪案的一些共性。"

徐璐已经蹲在地上拍照取证:"脚印长15.3厘米,前掌深后掌浅,确实像是踮着脚尖站的。但奇怪的是..."她抬头看向陈默,"门外走廊是干的,这些水渍从哪里来的?"

陈默这才注意到,门外的走廊地毯没有任何水痕,只有门内的地板上有这些清晰的脚印。

"而且这个,"徐璐戴着手套收集起那撮盐米,"粗盐和糯米混合,是民间常用的辟邪方法。谁放在这的?"

陈默摇头,突然想起什么,从床底拖出一个旧木箱:"这是我爷爷留下的,他是民俗学家。里面有些笔记可能相关..."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起,屏幕上显示"苏晓学姐"。苏晓是历史系博士,专攻地方志和民间信仰,陈默的论文没少麻烦她。

"陈默,你最近是不是在调研都市传说?"苏晓的声音有些急,"我刚整理档案时发现一些东西,可能和你有关..."

陈默开了免提,三人听着苏晓的叙述,脸色越来越凝重。

"...根据1987年的公安档案记载,城南当时发生过一系列类似事件,被称为'叩门案'。受害者都声称听到规律敲门声,猫眼被堵,事后发现屋内留有异常脚印。所有案件都发生在雨夜,而且..."苏晓顿了顿,"所有受害者都在三天内失踪了。"

张浩猛地站起身打电话回队里:"我要调所有近期失踪案的现场勘查报告,重点注意门周边是否有盐米残留物。"

徐璐则快速操作着仪器:"室内磁场异常,尤其是在脚印附近。等等...这是什么?"

仪器突然发出尖锐的蜂鸣,指针疯狂摆动后停在一个极高的读数上。而指针停下的位置,贴着一张小标签,手写着一个古老的符号——一个被圆圈包围的倒三角,中间有一只眼睛。

"守夜人之眼,"苏晓在电话那头倒吸一口凉气,"我在档案里见过这个符号!这是一个古老民间组织的标志,他们专门处理这类...异常事件。"

陈默突然想起什么,在爷爷的旧木箱里翻找起来。在一本泛黄的笔记中,他找到了相同的符号,旁边是爷爷凌厉的字迹:"三日之约,债必偿。守夜人之契,破则灾临。"

笔记详细记载了一个类似案例:事主必须在三天内找到"叩门者"所求之物并归还,否则"门将重开,人必不复"。

"就像快递签收,"陈默喃喃自语,"只不过送货的是超自然存在,而我们必须在期限内签收并返还..."

张浩皱眉:"什么意思?"

"它不是在无缘无故恐吓我们,"陈默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它是在追索某样东西。某样它认为属于它的东西。"

徐璐突然指着仪器屏幕:"又来了!磁场读数在变化——"

几乎同时,那规律到令人心悸的敲门声再次响起。

咚。

咚。

咚。

这一次,声音不再局限于门外,而是从四面八方传来——墙壁、地板、天花板,仿佛整个房间都变成了被敲击的门板。

"它不在乎有多少人在里面,"苏晓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带着惊恐的颤音,"它在提醒我们,时限已经开始。"

陈默猛地看向窗外——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一轮冷月高悬空中。距离凌晨一点十七分第一次敲门,刚刚过去三小时。

他们只剩下六十九个小时。

张浩第一个冷静下来:"好,既然要玩这个游戏,我们就按规则来。陈默,你负责从爷爷的笔记里找线索。徐璐,继续监测环境变化,尝试找出规律。我联系队里调资源。"

他看向手机:"苏晓,你需要来一趟。我们需要你的专业知识。"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我已经在路上了。而且...我可能知道它在找什么。"

一小时后,四人围坐在陈默的公寓里。苏晓带来了一本厚重的古籍复印件,书页间夹着许多手写笔记。

"这不是随机事件,"苏晓指着书中的一段记载,"'叩门者'只会找上特定血脉的人。陈默,你爷爷不是普通民俗学家——他是最后一代'守夜人'。"

她翻到一页插图,上面画着一个精致的青铜铃铛,铃身刻满了细密的符文,正是那个眼睛符号的变体。

"守夜铃,"苏晓轻声说,"传说能沟通两界,安抚游魂。你爷爷去世后,它应该传给了你父亲,然后..."

陈默脸色突然苍白:"我爸去年去世后,我整理遗物时确实见过一个旧铃铛,我以为只是普通民俗工艺品,就把它和其他研究材料一起捐给了大学民俗研究所!"

徐璐已经查到了信息:"民俗研究所的仓库三天前发生盗窃案,一批旧物失窃。值班记录显示,那晚也下雨了。"

张浩立即打电话部署警力追查失窃物品下落。陈默则陷入深深的自责:"所以这一切都是因为我?因为我无意中捐出了那个铃铛?"

"不全是坏事,"苏晓安慰道,"至少我们现在知道它在找什么了。只要我们能在期限内找到铃铛..."

她的话被突然熄灭的灯光打断。公寓陷入一片黑暗,只有徐璐的仪器屏幕发出幽幽蓝光。磁场读数再次飙升,温度骤降。

在逐渐适应黑暗的眼睛中,他们看到墙壁上慢慢渗出湿漉漉的水印——一个接一个,越来越近,形成一行清晰的脚印,从门口一路延伸向他们围坐的茶几。

咚。

咚。

咚。

敲门声再次响起,这一次近在咫尺,仿佛就在——

茶几下方。

陈默缓缓低头,看到茶几玻璃下方,正对着一小片模糊的暗红色,像是有什么东西从下面堵住了玻璃。

就在他视线落下的瞬间,敲门声停了。

一片死寂中,四人听到了一声极其轻微的、金属与木头摩擦的声音。

从茶几下方,慢慢推出来一样东西——一个巴掌大小的木盒,上面刻着那个熟悉的眼睛符号。

盒盖上放着一张泛黄的纸条,墨迹犹新:

"时限:六十八小时四十七分。

目标:守夜铃。

违约之价:四人之魂。"

张浩第一个动作,他小心地戴好手套,轻轻打开木盒。里面不是铃铛,而是一缕用红绳系着的长发,和一张老旧的城市地图。地图上某个位置被血红色的记号笔圈出,旁边写着一个时间:"明日子时"。

"它在给我们指路,"陈默深吸一口气,"或者说,它在给我们布置任务。"

徐璐突然指着仪器:"磁场在变化!读数指向东南方向——和地图上标记的位置一致。"

苏晓仔细检查那缕头发:"这是'引路发',老辈人用来指引方向的巫术道具。看来我们需要按它说的去做。"

张浩已经站起身:"我去准备车辆和装备。既然要玩,我们就玩到底。"

陈默看着地图上那个被圈出的地点——城西的老纺织厂,那里已经废弃多年,传闻不太平很久了。

雨又开始下了起来,敲打着窗户,仿佛无数手指在催促。

第一个任务即将开始。而距离时限结束,还有六十八小时三十九分。

四人互相对视一眼,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恐惧,但也看到了不容动摇的决心。

有些门一旦打开,就再也关不上了。而有些路,必须走到黑才能找到光明。

窗外的雨声中,隐约夹杂了一声极轻微的铃铛响动,清脆却冰冷,仿佛来自很远很远的地方。

相关资讯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