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倒计时牌,到落香樟树下的全家福》 在线阅读<<<<
第一章香樟树下的公式九月的风卷着夏末最后一点热意,撞在高三(1)班的窗玻璃上,
留下细碎的声响。林微趴在堆积如山的试卷上,笔尖在草稿纸边缘画着圈,
视线却越过前排同学的后脑勺,黏在斜前方那个挺直的背影上。
江砚的白衬衫领口总是系得整整齐齐,阳光从他耳后溜过,在脖颈处投下一小片柔软的阴影。
他正在解一道解析几何题,笔尖划过草稿纸的声音很轻,却像羽毛似的搔在林微心上。
她悄悄把草稿纸翻了页,铅笔尖在纸上摩挲,很快,那个低头蹙眉的侧影就跃然纸上,
连他握笔时微微凸起的指节都画得一丝不苟。“林微!”讲台上传来数学老师的粉笔头,
精准地砸在她的桌角,“这道题的离心率怎么求?”林微猛地回神,脸颊“腾”地烧起来,
慌乱中站起来,视线扫过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脑子里却全是江砚刚才转笔时,
笔杆在指尖划出的圆弧。后排传来几声低低的笑,她攥着衣角,指尖泛白,
正窘迫得说不出话,斜前方的身影忽然动了动。“用c/a,先求a和c的值。
”江砚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像冰水滴落在青石板上,
带着一种沉静的穿透力。林微愣了愣,顺着他的提示看向黑板,果然瞬间理清了思路。
老师的脸色缓和下来,摆摆手让她坐下。坐下时,她偷偷抬眼,正对上江砚转过来的目光。
他的眼睛很亮,像浸在水里的黑曜石,看了她两秒,又轻轻转了回去,继续低头做题,
只是耳尖似乎比刚才红了一点。林微的心像被投入石子的小湖,荡开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她知道江砚不是故意帮她,他只是习惯了在课堂上清晰地说出答案——他是年级第一,
是老师口中“目标清北”的种子选手,是篮球场上穿着7号球衣能引来满场欢呼的少年,
也是她从高二分班起,就悄悄放在心尖上的秘密。高二那年,林微抱着一摞书站在公告栏前,
在理科实验班的名单里找到自己名字时,指尖在“江砚”两个字上停留了很久。
阳光晒得她后背发烫,心里却像揣了块冰,又凉又颤。
她知道这个班藏着全年级最顶尖的学生,而江砚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个,像悬在夜空的北极星,
遥不可及。第一次鼓起勇气搭话,是在一次月考后的午后。林微抱着错题本,
在走廊拐角等了很久,终于等到江砚从办公室出来。他手里拿着一张物理试卷,
红色的“118”分刺得人眼睛疼。“江砚,”她几乎是咬着牙喊出这个名字,
声音抖得像秋风里的叶子,“这道题……你能给我讲讲吗?”江砚停下脚步,
低头看了眼她递过来的错题本。阳光落在他长长的睫毛上,投下一小片阴影。“这里,
”他用指尖点在一道电磁场题上,“洛伦兹力不做功,你把动能定理用错了。
”他的指尖很凉,不小心碰到她的手背,林微像被烫到似的缩回手,错题本差点掉在地上。
江砚抬头看了她一眼,眼里闪过一丝笑意,却没说什么,继续低头讲题。他的声音很好听,
像山涧里的泉水,清清凉凉的,林微却听得心不在焉,满脑子都是刚才那点微凉的触感。
从那天起,林微成了江砚座位旁的常客。她会提前把不会的题目抄在小本子上,
趁着课间假装偶遇,红着脸递过去;会在他熬夜刷题时,悄悄放一杯热牛奶在他桌角,
杯子上贴着便利贴,画着歪歪扭扭的笑脸;会在他打完球回来时,假装不经意地递上纸巾,
指尖触到他汗湿的手背就慌忙缩回。同桌晓冉是个心直口快的姑娘,
看出了她的心思:“林微,你这哪是问问题,分明是追人呢。”林微红着脸否认:“别瞎说,
我就是……数学不好。”“数学不好需要画满一本速写本的侧脸吗?
”晓冉从她书包里翻出那个藏得严实的本子,翻开一页,上面是江砚趴在桌上睡觉的样子,
阳光晒得他鼻尖发红,嘴角微微张着,像只没睡醒的猫。林微慌忙去抢,
却被晓冉举得高高的:“画得挺像啊,尤其是这睫毛,比女生的还长。”那天下午,
林微把速写本锁进了抽屉,却锁不住心里疯长的藤蔓。她开始更频繁地找江砚,有时是问题,
有时只是想听听他的声音。江砚似乎也习惯了她的存在,会在她卡住时主动提醒,
会把喝空的牛奶杯放在她桌上,会在她递纸巾时说声“谢谢”,
声音里带着点刚运动完的沙哑。第一次觉得距离拉近,是在十一月的月考后。
林微的数学考了102分,比上次进步了30分。她拿着试卷去找江砚,
眼睛亮得像星星:“你看!我做到了!”江砚正在整理错题,闻言抬头看了眼她的试卷,
嘴角弯起一个浅浅的弧度:“嗯,进步很大。”他顿了顿,从笔袋里拿出一支红笔,
“这道题的步骤可以更简洁,我给你划一下。”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脸上,
能看到他脸颊上细小的绒毛。林微看着他低头写字的样子,忽然觉得,
高三的日子好像也没那么难熬了。十二月的冬天下了场雪,校园里的香樟树挂满了雪,
像童话里的场景。课间操取消了,同学们都在教室里刷题,林微却盯着窗外发呆。她在想,
江砚会不会喜欢雪?忽然,一张纸条从前面传了过来,落在她的试卷上。林微愣了一下,
打开,是江砚的字迹,清隽有力:“别发呆,这道题的辅助线错了。
”末尾画了个小小的箭头,指向她的错题。林微的心跳漏了一拍,抬头看向江砚,
他正低头做题,侧脸在灯光下柔和得不像话。她拿起笔,按照他的提示修改,笔尖落在纸上,
却带着点说不出的甜。平安夜那天,林微用攒了很久的零花钱买了条围巾,藏蓝色的,
和江砚常穿的那件羽绒服很配。她在围巾盒里塞了张纸条,写着“谢谢你的帮助”,
却没敢署名。晚自习结束后,她趁江砚去打水,把盒子塞进了他的书包。第二天,
江砚脖子上围着那条藏蓝色的围巾,走进教室时,目光扫过林微的座位,停留了两秒。
林微的心跳瞬间加速,低下头假装刷题,耳朵却红得像番茄。“围巾很暖和。”课间时,
江砚突然走到她座位旁,声音很轻。林微猛地抬头,撞进他带着笑意的眼睛里,
慌忙低下头:“你喜欢就好。”“谢谢。”江砚顿了顿,从口袋里拿出一个苹果,
放在她桌上,“平安夜的礼物,迟到了。”苹果上贴着张便利贴,画着一个简单的笑脸,
和林微贴在牛奶杯上的很像。林微捏着那个苹果,手心沁出了汗,直到上课铃响才发现,
苹果被她攥得温热。寒假前的最后一次模拟考,
林微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年级前五十的名单上。她拿着成绩单去找江砚,
想告诉他这个好消息,却看到他被班主任叫到了办公室。她在走廊里等了很久,
听到班主任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江砚,你的目标是清华,不能被其他事分心。
”林微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像被投入冰窖。她知道班主任说的“其他事”是什么,
转身想走,却撞到了刚出来的江砚。“你怎么在这里?”他问,眼神里带着点惊讶。
“我……”林微攥着成绩单,指尖泛白,“没什么,就是想告诉你,我进步了。
”江砚看着她泛红的眼眶,沉默了几秒:“我知道,恭喜你。”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些,
“林微,等考完试,我有话想对你说。”那个寒假,林微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中。
她知道自己和江砚的差距,也知道他肩负着怎样的期望。她不想成为他的负担,
只想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离他近一点。三月的模考,林微的成绩稳定在了年级前三十。
江砚还是第一,只是眉宇间的疲惫重了些。林微看着他日渐消瘦的脸颊,心里有些疼,
却不敢多说什么,只能每天换着花样给他带早餐,包子、豆浆、三明治,都是他喜欢的。
江砚会把吃空的餐盒放在她桌上,里面偶尔会留一张小纸条,写着“这道题的解法”,
或者“注意休息”。那些纸条被林微小心翼翼地夹在笔记本里,像藏着整个春天的秘密。
四月的体育测试,林微的800米跑总是不及格。江砚知道后,
每天放学后都会陪她去操场练习。他会在她跑不动时,放慢脚步等她;会在她摔倒时,
弯腰扶她起来,替她拍掉裤子上的灰;会在她达标时,递上一瓶水,眼里带着真切的笑意。
夕阳下,两个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并肩走在跑道上,脚步声和呼吸声交织在一起,
成了林微记忆里最温柔的背景音。五月的倒计时牌上,数字变成了“30”。
教室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每个人都在为最后的冲刺做准备。林微和江砚见面的次数少了,
却会在眼神交汇时,给对方一个鼓励的微笑。高考前一天,江砚在走廊里拦住她,
递给她一个信封:“等考完再看。”林微捏着那个薄薄的信封,手心冒汗,点了点头。
第二章未拆的信封与南行的火车高考结束的那天下午,整个校园都沸腾了。
撕碎的试卷从教学楼的窗口飘下来,像一场盛大的雪。林微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
指尖反复摩挲着那个白色的信封,心跳得像要冲出胸腔。窗外传来同学的欢呼声,
有人在楼下喊着“解放了”,有人在操场放起了风筝。林微深吸一口气,终于拆开了信封。
里面只有一张信纸,江砚的字迹清隽有力,带着点不易察觉的颤抖:“林微,
从你第一次红着脸问我题开始,我就注意到你了。你画速写本时会咬着下唇,
递牛奶时会假装看窗外,跑步时马尾辫甩得像小马达。你的错题本写得比笔记本还认真,
便利贴上的笑脸歪歪扭扭,却比任何公式都让我心动。我喜欢你,很久了。等成绩出来,
我们一起去看海吧。”林微看着最后一句话,眼泪突然掉了下来,砸在信纸上,
晕开一小片墨迹。原来那些悄悄放在桌角的牛奶,那些写满解法的纸条,那些夕阳下的跑道,
从来都不是她一个人的独角戏。她攥着信纸冲出教室,在操场旁的香樟树下看到了江砚。
他穿着白衬衫,背着双肩包,站在夕阳里,风掀起他的衣角,像幅被风吹动的画。“江砚!
”林微喊他,声音带着哭腔。他转过身,看到她手里的信纸,耳尖瞬间红了。
“你……”“我也喜欢你。”林微跑过去,站在他面前,眼泪还在掉,嘴角却扬了起来,
“很久很久了。”江砚愣住了,随即笑了起来,那笑容比夕阳还要耀眼。
他伸手想替她擦眼泪,手伸到一半又缩了回去,最后只是挠了挠头:“那……等成绩出来,
去看海?”“好。”林微用力点头,眼泪掉得更凶了。
那个夏天成了林微记忆里最明亮的存在。他们一起去图书馆整理旧书,
江砚会把最高的书架让给她,自己垫着脚够最上层的书;一起去小吃街,
他会把烤串上的辣椒挑掉,再递给她;一起去江边散步,他会走在靠马路的一侧,
让她贴着栏杆看晚霞。他们像所有普通情侣一样牵手、拥抱、说悄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