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康熙嫡长子,系统逼我当皇帝》 在线阅读<<<<
自慈宁宫那日一语惊人之后,承祜在宫中的地位愈发超然。
康熙与赫舍里氏看着他的眼神里除了为人父母的疼爱,更添了几分惊叹与骄傲。而太皇太后更是将他当成了心尖尖上的宝贝,隔三差五便要召到慈宁宫,亲自喂他吃些点心,再听他用那还带着奶音的蒙古话讲一些从班第那里听来的草原趣事。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深秋,宫中上下都在为一件大事忙碌——太皇太后六十大寿。
这不仅是一场家宴,更是彰显国力、联络满蒙王公的重要国典。
寿宴设在宝相庄严的保和殿,殿内灯火辉煌,温暖如春。满蒙王公、文武百官按品级爵位分坐两侧,觥筹交错,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一派盛世气象。
主位之上,太皇太后身着庄重的朝服,头戴凤冠,虽年事已高,但在珠光宝气的映衬下依旧散发着不容置疑的威仪。
三岁的承祜被康熙亲自抱在膝上,他今日穿了一件特制的金线滚边红色小朝服,衬得他本就白皙的肌肤愈发晶莹剔透,仿佛上好的羊脂美玉。他已然褪去了婴儿的奶胖,五官轮廓初显,那双琉璃般的眼眸在璀璨的宫灯下流光溢彩,右耳后那颗殷红小痣为他平添了一抹近乎妖异的灵气。
只是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自带的【亲和光环】便如春风化雨,让周遭紧张肃穆的气氛都柔和了几分。
“这便是太子殿下?当真如天上的金童一般!”邻桌的蒙古王公低声赞叹。
“何止是样貌,听闻殿下天资聪颖,过目不忘,前些日子还用蒙语与太皇太后对答如流,真是咱们大清的福气啊!”一旁的汉臣亦是满脸敬服。
各国使臣、宗室王公的贺礼一一呈上,无不是奇珍异宝,惹来阵阵惊叹。但太皇太后只是微微颔首,脸上并无太多波澜。
待到礼毕,承祜忽然从康熙的腿上滑了下来,迈着稳健的小步子,走到了大殿中央。
全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这个小小的身影上。
他先是规规矩矩地朝着太皇太后行了一个无可挑剔的大礼,声音清脆响亮:“孙儿承祜,恭祝乌库玛嬷福寿安康,松柏长青!”
“好好好,我的乖孙儿,快到玛嬷这儿来。”太皇太后脸上的笑容终于真切了几分,朝他伸出了手。
承祜却没有立刻上前,而是抬起那张精致得不像凡人的小脸,眼中闪烁着纯粹的光芒:“乌库玛嬷,今日是您的大喜之日,孙儿没有奇珍异宝,但也为您备了一份寿礼,想要献给您。”
此言一出,满座皆奇。一个三岁的孩子,能有什么寿礼?
康熙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更多的是纵容与期待。他了解自己这个儿子,他从不做无的放矢之事。
“哦?”太皇太后饶有兴致地看着承祜,“我的巴鲁准备了什么好东西?快拿来给玛嬷瞧瞧。”
承祜摇了摇头,小脸上带着一丝腼腆,却又无比认真地说道:“孙儿的礼物不在手上,在心里,孙儿想为您唱一首歌。”
唱歌?
皇极殿内顿时一片寂静,随即响起一片善意的低笑,只当是小孩子的童趣之举。
然而,当承祜开口的那一瞬间,所有的笑声都凝固在了脸上,因为他唱的竟是一首古老的蒙古民谣。
那曲调悠扬而苍凉,歌词质朴而深情,讲述的是草原上的母亲如月光般守护着自己的孩子。
承祜的嗓音尚且稚嫩,却异常清澈,每一个转音,每一个蒙语单词的吐字,都精准得令人心惊。
更可怕的是,他的歌声中,似乎蕴含着一种奇异的魔力。
【共情话术】悄然发动。
这一刻,他的歌声不再仅仅是声音,而是一种情绪的介质,一种灵魂的触媒。穿透了皇极殿的富丽堂皇,绕过了满座的权势与客套,精准地击中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弦。
那些来自蒙古的王公们,仿佛瞬间回到了故乡,眼前浮现出辽阔的草原、清澈的河流、成群的牛羊。
而主位之上,太皇太后的身体微微地颤抖起来。
这首歌……
是儿时她的额吉,常常在篝火旁唱给她听的摇篮曲,那旋律早已深埋在记忆的最底层,被岁月的尘埃层层覆盖,她以为自己早就忘了。
可此刻,被她曾孙稚嫩的歌喉唤醒,那些尘封的画面竟是如此清晰。
科尔沁草原的风吹动着少女的发辫,额吉温暖的怀抱带着奶茶的馨香,还有那无忧无虑的、纵马驰骋的时光……一幕一幕,在太皇太后眼前飞速闪过。
歌声还在继续,承祜那双纯净的眼眸一瞬不瞬地望着太皇太后,里面满是孺慕与依恋。他用尽了自己三岁身体里的所有情感,通过【共情话术】的增幅,将那份“我懂您,我爱您”的心意,毫无保留地传递了过去。
这便是【共情话术】真正的力量,不是简单的说服,而是灵魂层面的共鸣。
终于一曲终了,保和殿内依旧是死一般的寂静。
一滴浑浊的泪珠从太皇太后的眼角滑落,砸在她身前的金丝桌布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印记。
她没有哭声,只是无声地流着泪,那双看透了百年风云的眼中,是褪去了所有威仪的、最纯粹的感动与追忆。
满座皆惊!
这位辅佐了三代帝王、心志如铁的太皇太后,竟被一首歌谣感动得当众落泪!
“好……好孩子……”太皇太后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得不成样子,“我的好巴鲁……快过来……”
承祜这才迈步上前,被太皇太后一把紧紧搂进怀里。
“苏麻!”太皇太后抱着承祜,对一旁的苏麻喇姑道,“去,把我妆台匣子里那柄暖玉如意取来,赏给太子!”
那柄暖玉如意,是先帝顺治爷当年寻遍天下,才为太皇太后求来的养身之物,通体温润,色泽宛如凝固的羊脂,常年佩戴可静心凝神。太皇太后珍爱异常,从未离身。
如今日竟赏给了一个三岁的孩子?这已经不是赏赐,而是某种象征,是一种无声的宣告!
苏麻喇姑很快捧来了玉如意,太皇太后亲手将它交到承祜小小的手中,“拿着,这是玛嬷给你的。以后,谁都不能欺负你。”
这一晚之后,太子承祜聪慧仁孝天命所归——这八个字,不再是宫闱间的私语,而是成了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都津津乐道的共识,如同一道无形的谕旨,在紫禁城的上空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