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醒来,顾深已经出门了。
床头柜上放着一张便条,我凑近了看,勉强辨认出几个字:"去公司,晚上回来。"
我苦笑。
从什么时候开始,连一句"记得吃早饭"都不会说了。
我摸索着下楼,厨房里有阿姨准备好的早餐。可我端起碗的时候,因为看不清边缘,滚烫的粥洒了一手。
"啊!"我下意识松手,碗摔在地上,又是一片狼藉。
阿姨闻声赶来,看到这一幕,眼神里闪过一丝无奈:"苏**,您怎么又..."
"对不起。"我打断她,蹲下来想收拾,却被她拦住。
"我来吧,您小心别被烫到。"
我站在旁边,听着她收拾碎片的声音,心里涌起一股强烈的无力感。
这就是我的未来吗?
连端个碗都做不好的废物。
我回到卧室,摸出手机。屏幕上的字已经完全看不清了,我只能靠语音助手操作。
"打开微信。"
"查看顾深的朋友圈。"
手机念出了最新的一条:
"晚晴今天的茶艺展示太精彩了,后生可畏。配图:一张女孩表演茶艺的照片。"
发布时间,昨晚十一点。
所以他昨晚没回来,是在陪林晚晴?
我的手抑制不住地颤抖,点开了他们的聊天记录。
手机开始朗读:
"林晚晴:顾老师,今天谢谢您,要不是您在旁边指导,我肯定会紧张得忘词。"
"顾深:你本来就很优秀,只是缺少信心。"
"林晚晴:您真好,对了,这是我今天表演时的照片,您看看我哪里还需要改进?"
"顾深:手势很标准,只是眼神还可以更灵动一些。"
"林晚晴:我记住了!顾老师,明天您有空吗?我想请您吃饭,感谢这段时间的指导。"
"顾深:不用那么客气,不过明天刚好有个茶叶品鉴会,要不你跟我一起去?可以多学习学习。"
"林晚晴:好呀好呀!我一定准时到!"
聊天记录还在继续,可我已经听不下去了。
我关掉手机,瘫坐在床上。
他们之间的聊天,比我和他一个月的对话还要多。
而且,那种轻松愉快的语气,那种毫不保留的耐心,我已经多久没有感受过了?
我想起顾深给林晚晴的备注。
不是"学生",不是"晚晴",而是——"小晴天"。
三个字,透着一种别样的亲昵。
我突然想看看他给我的备注是什么。
手机语音助手告诉我:"联系人'苏瓷',无备注。"
无备注。
我们在一起十二年,他连个备注都懒得给我。
可林晚晴,一个认识才三个月的人,就有了"小晴天"这样温柔的称呼。
我狠狠咬住嘴唇,强迫自己不要哭。
不能哭。
眼睛本来就不好,再哭下去,只会让视力下降得更快。
可眼泪还是不受控制地涌了出来。
手机又响了,是顾深发来的消息。
"苏瓷,今天晚上我要陪晚晴去参加一个茶文化交流会,就不回家吃饭了。你自己点外卖吧。"
我盯着那条消息,努力想看清每一个字。
可越看,那些字就越模糊,最后变成一团黑色的影子。
我回复:"好。"
一个字,就这样结束了对话。
从前,他每次有应酬,都会提前三天告诉我,问我要不要一起去。
可现在,他连晚上不回家,都是临时通知。
而且理由永远是——陪林晚晴。
我放下手机,摸索着走到工作室。
这里是我的领域,摆满了各种古董瓷器。它们每一件我都了如指掌,闭着眼睛都能分辨出来。
我走到最角落的柜子前,摸出一只青瓷盘。
这是顾深二十岁那年,陪我去景德镇淘到的第一件古董。当时我们还是穷学生,为了买下它,整整吃了一个月的泡面。
那天晚上,我们坐在出租屋的地板上,对着那只盘子傻笑了一整夜。
顾深说:"苏瓷,等我们以后有钱了,一定要开一家属于我们的古董店,你负责鉴定瓷器,我负责品茶会客。"
我说:"那我们的店叫什么?"
他想了想:"就叫'瓷与茶',怎么样?"
瓷与茶。
瓷是我,茶是他。
我们的名字,我们的一生。
可现在,这家店开起来了,也确实叫"瓷与茶"。
只是来的人,都是冲着他的茶艺来的。
至于我,那个"瓷",早就被遗忘在角落里。
我把盘子举起来,对着窗外的光线。
我想再看它一眼,清清楚楚地看一眼。
可我什么都看不见。
只有模糊的轮廓,和透过瓷器的微弱光线。
我突然用力,把盘子狠狠摔在地上!
"啪!"
清脆的碎裂声响起,那只承载着我们美好回忆的青瓷盘,碎成了无数片。
我蹲下来,摸索着那些碎片,手指被划出一道又一道血口。
疼。
真的很疼。
可心里的疼,远远超过手上的痛。
门突然被推开,阿姨冲了进来:"苏**!您怎么了?!"
她看到满地的碎片和我手上的血,立刻上前拉住我:"快,快去处理伤口!"
我被她拉着走出工作室,机械地坐在沙发上。
她拿来医药箱,小心翼翼地帮我清理伤口。
"苏**,您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我看您这段时间总是摔东西,而且..."她欲言又止。
"而且什么?"我问。
"而且您看东西的时候,总是凑得很近,好像...好像看不清的样子。"
我沉默了。
连阿姨都看出来了,可顾深呢?
和我朝夕相处十二年的顾深,他看出来了吗?
没有。
他只会觉得我在作,在闹,在用摔东西的方式博取他的注意。
"我没事。"我扯出一个笑,"就是最近太累了,休息休息就好。"
阿姨叹了口气,没再多说什么。
包扎好伤口,她就去准备午饭了。
我坐在沙发上,摸出手机,又点开了顾深的朋友圈。
他又发了新的一条:
"和晚晴在品鉴会上收获颇丰,这孩子的味觉天赋真是让人惊喜。配图:两个茶杯并排放在一起的照片。"
两个茶杯。
一个是他的,一个是林晚晴的。
而我呢?
我的杯子在哪里?
我点开评论,有很多人点赞,还有人留言:
"顾老师收了个好徒弟啊!"
"林**真是有福气,能跟顾老师学艺。"
"两个人好般配啊,都是茶文化的传承者。"
般配。
这两个字像一把刀,狠狠**我心里。
我和顾深在一起十二年,从来没有人说过我们般配。
因为我是鉴定瓷器的,他是做茶艺的,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
可林晚晴呢?
她也是茶艺师,和顾深在同一个领域,有共同的话题,共同的追求。
他们才是真正的般配。
而我,只是一个陪伴了他苦日子的旧人罢了。
现在他功成名就了,自然要换一个更合适的人。
我关掉手机,闭上眼睛。
顾深啊,你什么时候才会发现,我快要看不见了?
还是说,你根本就不在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