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理异地男友的七天,他死了》颜书瑶周叙白大结局小说全章节阅读

发表时间:2025-07-19 16:48:28

>>>>《不理异地男友的七天,他死了》 在线阅读<<<<

一沉默的开始手机屏幕亮起的时候,颜书瑶正在修改明天要交的广告方案。

办公室里只剩下她一个人,头顶的日光灯发出轻微的嗡嗡声,窗外上海的夜色已经深沉。

她瞥了一眼手机,22:47,比他们约定的通话时间晚了将近两小时。

屏幕上显示着"周先生"三个字——这是她给周叙白的特别备注,

从他们第一次约会后就没改过。那时他穿着深蓝色西装,在餐厅门口等她,

彬彬有礼地递上名片说"周叙白,请多指教",她笑说"那我备注周先生好了",

他耳尖泛红的样子至今想起来都让她心头一暖。颜书瑶深吸一口气,点击了接听。

周叙白的脸出现在屏幕上,背景是办公室的玻璃隔间,显然还在加班。他头发有些乱,

眼睛里带着疲惫,嘴角却扬起熟悉的笑容。他身后的窗外是北京CBD的灯火,

与她窗外的陆家嘴夜景遥相呼应。"瑶瑶,对不起,临时有个项目出了问题,

我——""这是本月第三次了。"颜书瑶打断他,声音比自己预想的还要冷。

她下意识地摸了摸左手无名指——那里空荡荡的,虽然周叙白半年前就说过要求婚,

但至今没有实际行动。"我们上次见面是什么时候?上个月26号?还是27号?

"屏幕那头的周叙白愣了一下,随即露出歉意的表情。他身后的办公室空无一人,

只有电脑屏幕的蓝光映在他脸上,显得格外疲惫。"我知道,是我不好。

但这个项目真的很重要,下个季度我可能——""可能升职,我知道。

"颜书瑶把笔记本电脑合上一半,只露出半张脸。她不想让他看到自己发红的眼眶。

"周叙白,我们这样多久了?两年零四个月。北京到上海,高铁四小时三十六分,

我们却平均一个月才能见一次。"她想起上次见面时,周叙白在虹桥火车站接她,

手里拿着一杯她最爱的芋圆奶茶,因为怕冰化了,一直用外套裹着。

那天晚上他们在酒店里相拥而眠,他轻声说"很快就不用这样两地跑了",

她以为他指的是求婚,结果第二天一早他又被公司的电话叫走了。办公室的灯光下,

周叙白的脸色变得苍白。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却被颜书瑶再次打断。

"我需要冷静一下。"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在颤抖,

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面上他们在大理旅游时的合影。"一周时间,我们都别联系对方。

""瑶瑶,别这样——"周叙白的声音突然变得急切,他凑近屏幕,

颜书瑶能清楚地看到他眼里的血丝和下巴上没刮干净的胡茬。"我明天一早就买票去上海,

我们当面谈好不好?""不用了。"颜书瑶狠下心,"就一周。如果一周后你还想继续,

我们再谈。"她没等他说完就挂断了视频,然后迅速把他的微信设为消息免打扰,微博取关,

甚至屏蔽了他的电话号码。做完这一切,颜书瑶把手机扔到沙发另一端,

仿佛那是个烫手的炭块。窗外,上海的夜雨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来,雨滴敲打在玻璃窗上,

像无数细小的手指在轻轻叩门。二七日的煎熬第一天,颜书瑶的手机安静得反常。

她把它放在办公桌最显眼的位置,屏幕朝上,每隔几分钟就要瞥一眼。

微信对话框里最后一条消息还停留在她昨晚发出的"一周时间,我们都别联系对方",

周叙白没有回复,也没有已读提示。午休时,她鬼使神差地走到公司楼下咖啡厅,

点了一杯周叙白最爱的美式咖啡。苦涩的液体滑过喉咙时,她皱了皱眉,

想起他总说"生活已经够甜了,咖啡还是苦点好"。她盯着杯沿的咖啡渍发呆,

恍惚间好像看见他就坐在对面,正笑着往咖啡里加第三包糖。"**,您的手机响了。

"服务员的提醒让她回过神来。颜书瑶慌忙抓起手机,却发现只是10086的流量提醒。

她自嘲地笑了笑,把剩下的咖啡倒进了垃圾桶。第二天早晨的地铁上,

她第八次点开周叙白的朋友圈——依然是一片空白。他设置了三天可见,

而最近三天没有任何更新。微博同样寂静无声,

最后一条还是上周分享的一首歌《遥远的她》,配文只有一个音符符号。这不像他的风格,

往常就算再忙,他也会发个"加班中"的定位或者随手拍张天空。颜书瑶点开评论区,

犹豫着要不要留个言,最终只是默默点了个赞。手机突然震动,

是闺蜜林夏发来的消息:"周叙白找你了吗?"颜书瑶的手指悬在键盘上方,

最终回复:"没有,我们说好一周不联系。"发完又觉得心虚,补充道:"他可能很忙吧。

"林夏很快回复:"你们俩啊...算了,等你冷静下来再说。"第三天深夜,

颜书瑶从噩梦中惊醒,浑身冷汗。梦里周叙白站在月台上,无论她怎么呼喊都不回头,

最终随着列车消失在隧道尽头。她摸出枕边的手机,冰凉的机身贴着脸颊,

通讯录上周叙白的名字就在最近联系人第一位。她点开对话框,输入"你还好吗",

又一个个删掉。窗外雨声渐大,她蜷缩着抱住周叙白上次落在这里的衬衫,

领口还留着一丝淡淡的雪松香气,混着洗衣液的味道,是她唯一的安眠药。第四天上班时,

同事林姐递给她一杯热奶茶:"这两天魂不守舍的,跟男朋友吵架了?

"颜书瑶勉强扯出个笑容,低头假装整理文件。午休时她偷偷搜索"北京交通事故",

确认最近没有重大事故报道后,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她点开天气APP,北京今天暴雨,

她想起周叙白总是不记得带伞,有次淋雨后发了三天高烧。手指不听使唤地点开对话框,

输入"记得带伞",又想起自己说过一周不联系,只好一个字一个字删掉。第五天晚上,

颜书瑶翻看和周叙白的聊天记录。最早的消息停留在两年前,他发来一张虹桥机场的日落,

配文"下次一起看"。后来是热恋期数不清的"想你"和"晚安",

再后来渐渐变成简短的"在加班"和"注意休息"。她突然意识到,

他们之间的距离从来不是那四小时三十六分钟的高铁车程。手机突然震动,她心跳漏了一拍,

却是快递通知。颜书瑶苦笑着把手机扔到一边,

却看见床头柜上摆着周叙白上次忘在这里的手表,秒针正不紧不慢地走着。第七天凌晨三点,

颜书瑶终于解除了所有屏蔽。她编辑了又删,最终只发出一条:"我们谈谈好吗?

"消息气泡前的灰色时钟图标转了一圈又一圈,始终没有变成已读。天快亮时,

她又发了一条:"我很想你。"这次连时钟图标都不转了,直接显示发送失败。

颜书瑶盯着手机屏幕,

突然发现周叙白的微信头像变了——从他们俩的合照换成了一片漆黑的图片。

她的手指不受控制地发抖,拨出了那个熟记于心的号码。

冰冷的提示音响起:"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窗外的雨停了,

晨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来,在手机屏幕上投下一道刺眼的光线。颜书瑶数着时间,

距离她说的"一周时间"还有最后四小时十八分钟。

三北上的追寻颜书瑶站在北京西站的出站口,手中的登机箱轮子卡在了站台缝隙里。

她用力拽了两下,箱子纹丝不动。一个穿着铁路制服的年轻小伙帮她抬了出来,

她道谢的声音有些发抖,像被秋风吹落的枯叶。"您去哪儿?

"出租车司机从后视镜里打量她。颜书瑶这才发现自己的手指正无意识地在手机屏幕上划着,

锁屏壁纸是她和周叙白在青岛海边的合影——那天她穿着白色连衣裙,他把她举起来转圈,

两人笑得像个孩子。照片边缘显示电量只剩15%,从上海到北京这一路上,

她已经把相册翻看了无数遍。"朝阳区嘉铭中心。"她报出地址,嗓子干涩得发疼,

像是吞了一把沙子。司机打开了收音机,交通台正在播报早高峰路况。

颜书瑶盯着窗外飞驰而过的建筑,突然想起上次来北京时,周叙白特意请了半天假,

就为了带她去吃一家藏在胡同里的卤煮店。

那天他神秘兮兮地说要带她见识"真正的北京味道",

结果两个人都被卤煮里浓重的大肠味熏得直皱眉,最后偷偷溜去吃了麦当劳。想到这里,

她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随即又抿成一条直线——这样的回忆,以后再也不会有了。"姑娘,

到了。"司机的声音把她拉回现实。计价器显示48元,她递过去一张五十,

没等找零就推开了车门。冷风扑面而来,她这才意识到自己只穿了件单薄的针织衫,

而北京已经入秋了。嘉铭中心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刺得她眼睛发疼。

颜书瑶站在旋转门前,突然不敢进去。她掏出手机,第无数次拨通周叙白的电话,

依然是那个冰冷的机械女声:"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微信对话框里,

她昨晚发的最后一条消息前面有个红色的感叹号,像是一道小小的伤口。

她下意识摸了摸左手无名指——那里空荡荡的,却仿佛戴着一个看不见的枷锁。

电梯里挤满了西装革履的白领,颜书瑶缩在角落,盯着楼层数字不断跳动。

28楼的前台是个圆脸姑娘,涂着精致的橘色唇膏,正对着小镜子补妆。"您好,

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前台姑娘抬起头,露出职业化的微笑。"我找周叙白。

"颜书瑶的声音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嘶哑,"品牌部的周总监。

"前台姑娘的表情突然变得古怪,补妆的手停在半空:"您是他...?""我是他女朋友。

"这句话脱口而出,颜书瑶自己都愣了一下。她从未在公开场合这样自称过,

以前周叙白向同事介绍她时,她总是红着脸躲在他身后,

任由他揽着自己的肩膀说"这是我女朋友"。现在想来,她多希望当时能大大方方地承认,

而不是像个害羞的小女孩。前台拿起座机低声说了几句,眼神不时瞟向颜书瑶。

等待的几分钟里,颜书瑶注意到前台桌面上摆着一个相框,照片里是公司团建的合影。

她凑近了些,在人群中寻找周叙白的身影——他站在最后一排,穿着那件她送的深蓝色衬衫,

笑得温和又疏离。照片边缘的日期显示是三个月前,那时他已经拿到了上海的调职通知,

却对她只字未提。"颜**?"一个沙哑的男声响起。颜书瑶转过头,

看见一个戴黑框眼镜的中年男人快步走来。他的西装皱巴巴的,眼睛下面挂着浓重的黑眼圈,

领带松松垮垮地挂在脖子上,像是好几天没换过。"我是李明,叙白的同事。

"男人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布满血丝,"我们...找个地方说话吧。"咖啡厅里,

李明要了两杯美式。颜书瑶盯着杯中黑色的液体。"叙白他..."李明摘下眼镜擦了擦,

这个动作让他看起来突然老了许多,"上周三晚上出了车祸。

"咖啡杯在颜书瑶手中晃了一下,褐色的液体溅在桌面上,像是一滩干涸的血迹。

她想起那天晚上自己正在家里看综艺节目,笑得前仰后合时手机震动了一下,

她以为是垃圾短信,看都没看。如果当时她看一眼,如果她没有赌气屏蔽所有联系方式,

如果她早点解除那个该死的"一周冷静期"...也许现在周叙白还会坐在她对面,

抱怨咖啡太苦却还是坚持喝完整杯。"在...在哪里?"她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像是怕惊扰了什么。"京沪高速廊坊段。"李明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信封,

牛皮纸信封边缘已经起了毛边,"公司整理他办公桌时发现的,

本来要寄给他父母..."信封里滑出一张纸,

颜书瑶一眼就认出了周叙白工整的字迹——他写字时总喜欢把最后一笔微微上扬,

像是带着一个小小的期待。那是一份调动申请,接收单位是上海分公司。

申请理由栏写着:"结束异地恋,与未婚妻团聚"。日期是三个月前,

正是他们在迪士尼看烟花的那天。原来那句"等我在上海找到合适的工作,

我们就结婚"不是随口一说的情话,而是他早就开始筹划的未来。颜书瑶的视线突然模糊了。

她想起三个月前那个周末,周叙白接完电话后反常的沉默,还有他欲言又止的表情。

她当时以为只是工作上的烦心事,还开玩笑说"不想说就算了"。

原来那时他就已经在为来上海做准备了,而她却因为一次爽约就提出"一周冷静期",

把他的所有解释和道歉都挡在了门外。"他...什么时候..."她说不完这句话,

喉咙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李明递给她一张纸巾,

纸巾很快被泪水浸透:"上周三晚上11点多。医生说...没受太多苦。

"这句话说得那么轻,却像一记重锤砸在颜书瑶心上。"朝阳医院还留着他的...东西。

"李明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你要去看看吗?"颜书瑶点点头,

眼泪砸在那张调动申请上,晕开了周叙白的签名。那个总是把最后一笔写得微微上扬的签名,

现在永远停在了纸上,就像他的生命永远停在了30岁这一年。

四冰冷的告别朝阳医院的走廊长得没有尽头。颜书瑶跟在护士身后,

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双腿软得几乎支撑不住身体的重量。

消毒水的气味刺得她眼睛发疼,混合着某种说不清的化学药剂味道,

让她想起大学时和周叙白一起做实验的日子——那时候他总是把白大褂穿得整整齐齐,

认真记录每一个数据的样子格外迷人。"您要做好心理准备。"护士突然停下脚步,

转身时白大褂下摆划出一道弧线,"车祸造成的损伤比较...严重。

"她说到最后一个词时声音明显放轻了,眼神飘向别处。颜书瑶机械地点点头,

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却感觉不到疼痛。走廊尽头传来隐约的哭声,

像是从很远的地方飘来的风声,又像是医院特有的某种仪器发出的嗡鸣。

她突然想起上次来医院,是陪周叙白看感冒。那天他烧得满脸通红,

却还坚持要给她买热奶茶,说怕传染给她。推开那扇沉重的金属门,冷气扑面而来,

冻得她打了个寒颤。房间里整齐排列着几十个不锈钢柜子,每一个都闪着冷冰冰的光。

护士核对了一下号码,金属抽屉被拉开发出刺耳的声响——白布掀开的瞬间,

颜书瑶的呼吸停滞了。那是周叙白,又不是周叙白。他苍白的脸上有几处淤青,

额头贴着纱布,眼睛紧闭着,像是睡着了。那个总是对她微笑的嘴唇再也没有了血色,

微微张开的嘴角仿佛还留着未说完的话。她颤抖着伸出手,

想要抚平他眉间那道浅浅的皱纹——那是他思考时总会出现的痕迹。

但在指尖即将触碰到他脸颊的瞬间,她猛地缩了回来——太冷了,那不是活人该有的温度,

像是摸到了一块冰。"死亡时间是上周三晚上23:17。"医生在一旁平静地陈述,

声音像是从水下传来,

"主要死因是颅脑损伤和内脏破裂...抢救时发现他的手机一直亮着,

屏幕停留在短信编辑界面。"上周三23:17。

颜书瑶的大脑自动计算着时间——正是她屏蔽周叙白所有联系方式后的第28小时。

那时她在做什么?是在加班修改那个永远改不完的方案?是在公寓楼下那家面馆吃宵夜?

还是正盯着手机屏幕,一边期待着他的消息一边倔强地等着他先低头?而同一时刻,

他正独自在漆黑的雨夜中驾车南行,雨刷器在挡风玻璃上划出急促的弧线,

只为早一点见到她。护士递给她一个透明密封袋:"这是随身物品。

"袋子里有周叙白的钱包、手机和车钥匙。钱包还是她去年送他的生日礼物,

相关资讯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