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归乡路难夏末的蝉鸣裹挟着热浪,将青山村笼罩在一片黏稠的闷热中。
姜晓兰拖着半人高的行李箱,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熟悉的乡间小路上。
锃亮的高跟鞋不断陷进松软的泥土,鞋跟处早已沾满了黄褐色的泥点,
每走一步都像是在与地心引力较劲。行李箱的轮子在坑洼不平的土路上磕磕绊绊,
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像是在为她此刻的心境伴奏。三个月前那场突如其来的裁员,
至今仍像一场挥之不去的噩梦。在北京打拼五年,
她从最初挤在地下室、每天通勤三小时的实习生,一路做到部门骨干,
加班加点换来的业绩单还没焐热,就被人力资源部那张冰冷的辞退通知书砸得晕头转向。
当她抱着纸箱走出灯火通明的写字楼时,
连晚高峰的车水马龙都显得格外刺眼——这座承载了她青春与梦想的城市,
终究没能给她一个安稳的容身之所。失业后的一个月里,她投了上百份简历,
面试了二十多家公司,要么石沉大海,要么就是薪资被压到连房租都不够。
奶奶去世的消息传来时,她正在出租屋里吃着最便宜的泡面,那一刻,所有的坚墙轰然倒塌。
“哟,这不是老姜家的晓兰吗?怎么回来了?”路边菜地里传来带着浓重乡音的问话,
王大娘直起佝偻的腰,用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汗,眯着眼睛上下打量她,
“听说你在北京大公司上班啊?一个月挣不少吧?怎么还穿得这么...朴素?
”王大娘的目光在她沾着泥点的高跟鞋和洗得发白的衬衫上打转,
嘴角撇出一丝若有若无的讥讽。姜晓兰扯了扯被汗水浸湿的衬衫,
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回来看看老宅,奶奶走后一直没人打理。
”她能感觉到自己的身音有些发颤,连日来的奔波和内心的委屈让她疲惫不堪。“哎呀,
你奶奶走了有小半年了吧?”王大娘拄着锄头凑过来,眼神里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幸灾乐祸,
“房子空着也是白瞎。现在年轻人谁还愿意回这穷山沟啊?怕是在城里混不下去了吧?
”村里早就传遍了她奶奶去世的消息,只是那时她还在北京焦头烂额地处理离职事宜,
没能及时回来。尖锐的话语像针一样扎在心上,姜晓兰攥紧了行李箱的拉杆,指节泛白。
她没再接话,只是低着头加快脚步,朝着村尾那栋灰瓦老屋走去。
身后传来王大娘和其他村民的窃窃私语,那些议论声像苍蝇一样嗡嗡作响,
“读那么多书有啥用,还不是得回村里”“听说北京房价高得很,
她肯定是买不起房才回来的”“老老姜家这算是断了进城的念想咯”,
这些话让她浑身不自在,却又无力反驳。推开那扇斑驳脱漆的木门,
“吱呀”一声闷响划破了午后的宁静。一股混合着霉味和尘土的气息扑面而来,
呛得她忍不住咳嗽了两声。院子里的杂草已经长到了膝盖高,几棵老槐树的叶子蔫蔫地打卷,
显然很久没有得到照料。客厅正中的八仙桌上,奶奶的遗像还摆在原来的位置,
相框玻璃上落着薄薄一层灰。照片里的老人穿着蓝色斜襟布衫,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
正静静地望着她,仿佛在无声地安慰。“奶奶,我回来了。”姜晓兰轻声呢喃,
眼眶突然一热,积压多日的委屈和疲惫在这一刻汹涌而上。她伸出手,
轻轻拂去相框上的灰尘,指尖触到冰凉的玻璃,仿佛还能感受到奶奶温暖的体温。小时候,
她就是这样依偎在奶奶怀里,听她讲过去的故事,闻着她身上淡淡的艾草香入睡。奶奶总说,
青山村的土地是有灵性的,只要肯用心,就不会饿肚子。那时她不懂,总向往着城市的繁华,
如今兜兜转转,却还是回到了起点。放下行李,姜晓兰开始收拾屋子。
老屋是典型的农村瓦房,三间正房带一个后院,墙角已经有些斑驳,
墙皮剥落的地方露出里面的黄土。墙角的蛛网在穿堂风里轻轻晃动,
几只蜘蛛在网上悠闲地爬着。奶奶的卧室还保持着老人在世时的模样,
蓝布印花的床单叠得整整齐齐,床头柜上放着针线筐和几本边角卷起的农历,
针线筐里还插着几根磨得发亮的银针。梳妆台上,
一个掉了漆的铁皮盒里装着奶奶的老花镜和几枚用红绳串着的铜钱。
当她掀开床单准备换洗时,一个绣着缠枝牡丹纹样的红布包从枕头下滚落出来,
“啪嗒”一声掉在地上。姜晓兰弯腰捡起,布包沉甸甸的,边角处已经被摩挲得发亮,
针脚细密,显然是经常被人拿在手里。她记得奶奶晚年时,总爱在没事的时候摩挲这个布包,
像是在与什么珍宝对话。“这是...”她好奇地解开系得严严实实的布结,
里面露出一枚温润的羊脂玉佩。玉佩约莫巴掌大小,雕着精致的莲花纹样,花瓣层层叠叠,
花蕊处还嵌着一颗细小的绿珠,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柔和的光泽。玉佩触手生温,
表面光滑细腻,显然是经过了长年累月的佩戴。她隐约记得这是奶奶最珍视的物件,
小时候她好奇想去摸,还被奶奶轻轻打了手心,说这是传家宝,不能随便碰,
等她长大了自然会交给她。2灵泉初现指尖触到玉佩的瞬间,
一股清凉的气息突然从掌心窜入体内,顺着血液流遍四肢百骸。姜晓兰只觉得眼前一黑,
天旋地转,仿佛掉进了一个无底的旋涡。耳边传来潺潺的流水声和清新的草木气息,
让她原本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下来。等她再次睁开眼睛时,
整个人都愣住了——她竟然站在一片陌生的空间里!眼前是约莫半亩大小的土地,
黑黢黢的泥土散发着清新的草木气息,肥沃得仿佛一捏就能挤出油来。泥土的纹理清晰可见,
还带着湿润的光泽,像是刚刚被精心翻耕过。空间中央有一眼汩汩冒水的清泉,
泉水清澈见底,泛着晶莹的光泽,泉眼周围氤氲着淡淡的白雾,如同仙境一般。
泉水汇成一条小溪,蜿蜒着流向空间深处,溪边还长着几株她从未见过的植物,
叶片呈翠绿色,边缘泛着金边,散发着奇异的清香,闻起来让人神清气爽。
空间的边缘笼罩着一层厚厚的薄雾,看不真切外面的景象,
但隐约能感觉到雾气后面似乎还有更广阔的天地,只是被什么无形的力量阻隔了。
“这是...空间?”姜晓兰用力掐了自己一把,胳膊上传来清晰的痛感,
让她瞬间清醒——这不是梦!她蹲下身,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捧起一汪泉水。泉水触手冰凉,
带着淡淡的甜香,她忍不住喝了一小口,甘甜清冽的滋味顺着喉咙滑下,
瞬间驱散了身体的疲惫,连这些天因为熬夜投简历熬出的黑眼圈似乎都淡了不少,
头脑也变得格外清醒。她试着在心里默念“出去”,眼前又是一阵眩晕,
再睁眼时已经回到了奶奶的卧室,手里还紧紧攥着那枚玉佩。姜晓兰反复进出几次空间,
终于确认了这个匪夷所思的事实——她真的获得了一个传说中的灵泉空间!
她摩挲着温润的玉佩,想起奶奶生前常坐在门槛上念叨的“祖上有仙人庇佑,
危难时自有天助”,难道这就是家族世代相传的秘密?奶奶一直说等她长大就交给她,
是不是早就知道玉佩的秘密,只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巨大的惊喜让她暂时忘记了失业的烦恼,心里燃起了一丝希望。
她将玉佩小心翼翼地贴身戴好,像是握住了救命稻草。也许,回到青山村并不是绝境,
这枚玉佩和灵泉空间,会给她的人生带来新的转机。第二天一早,天色微亮,
公鸡的啼鸣声打破了村庄的宁静。姜晓兰就拿着锄头来到荒废已久的后院菜地。
曾经生机勃勃的菜地如今长满了半人高的杂草,狗尾草、牛筋草、马齿苋肆意生长,
几乎看不到土壤的颜色。几棵奄奄一息的西红柿苗在杂草丛中艰难地挺立着,叶子枯黄卷曲,
布满了虫洞,毫无生气,仿佛下一秒就会彻底枯萎。她叹了口气,挥起锄头开始除草,
锄头很重,她的手臂很快就酸麻起来,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进泥土里,很快就被吸收了。
汗水浸湿了后背,黏糊糊地贴在身上,很不舒服,但她没有停下,心里充满了莫名的动力。
忙活了大半天才清理出一小块空地,姜晓兰看着那几棵可怜的西红柿苗,
突然想起了空间里的灵泉。她左右看了看,确认院子里没人,才悄悄从口袋里摸出玉佩,
心里默念“进入”,瞬间就出现在了空间里。她找了个竹筒装满泉水,
又悄无声息地回到菜地,小心地将泉水浇在西红柿苗的根部。
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枯萎的叶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舒展开来,
原本泛黄的茎干渐渐变得翠绿挺拔,叶脉清晰可见,充满了生命力。
甚至在顶端开出了几朵嫩黄的小花,花瓣娇嫩,仿佛轻轻一碰就会掉落!姜晓兰瞪大眼睛,
嘴巴微张,差点叫出声来。她蹲下身,轻轻触摸着新生的嫩叶,指尖传来饱满的触感,
上面还带着晶莹的水珠,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灵泉的功效竟然如此神奇,
简直超出了她的想象!“晓兰?你这是在干啥呢?”突如其来的声音吓得姜晓兰手一抖,
竹筒“哐当”一声掉在地上,里面的泉水洒了一地。她慌忙转过头,
看见发小李强正站在篱笆外,黝黑的脸上带着几分好奇。李强比她大两岁,
小时候经常带着她在山里掏鸟窝、摘野果,后来一直在村里务农,皮肤被晒得黝黑,
手上布满了老茧,肩膀宽阔,看起来很结实。“我...我想把菜地收拾出来,种点蔬菜。
”姜晓兰一边说一边用脚挡住地上的竹筒,试图掩饰刚才的秘密。她的心跳得飞快,
生怕被李强发现异常。李强咧嘴笑了,露出一口白牙:“你一个大学生还会种地?
别糟蹋种子了。要我说,你不如把房子租出去,回城里找个工作。村里哪有什么前途,
一年到头累死累活也挣不了几个钱。”他是真心为姜晓兰着想,在他看来,
女孩子就该在城里找个轻松的工作,而不是在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我想试试。
”姜晓兰弯腰捡起竹筒,发现里面的水已经洒光了,心里松了口气,
“现在有机蔬菜很受欢迎,城里人愿意花大价钱买。说不定我能靠这个做出点成绩呢。
”灵泉的出现让她看到了希望,她不想再回到那个让她失望的城市,
她想在这片生养她的土地上闯出一条路来。“那你得先问问王老板同不同意。
”李强的笑容收敛了些,压低声音说道,“去年张叔想搞生态种植,
结果被他找人把大棚都掀了。人家可是咱县里最大的蔬菜批发商,他姐夫还是乡长,
在这一带没人敢得罪。你一个女孩子家,可别硬碰硬。”李强的语气里带着担忧,
他知道王富贵的为人,仗势欺人,睚眦必报。姜晓兰皱起眉头。她记得这个王老板,
名叫王富贵,是邻村人,以前见过几次,总是挺着个啤酒肚,说话嚣张跋扈。仗着亲戚当官,
垄断了附近几个村的蔬菜收购,每年都把价格压得很低,村民们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忍受。
如果自己真的要大规模种植蔬菜,恐怕迟早会和他发生冲突。“我先小规模试试,
应该不碍他事。”姜晓兰说着,目光落在那株奇迹般复苏的西红柿上,心里渐渐有了主意。
即使不能大规模发展,靠着灵泉的功效,种点蔬菜自己吃或者拿到镇上去卖,也能维持生计,
总比在城里看人脸色强。李强见她态度坚决,也不再劝说,
只是挠了挠头:“那你有啥需要帮忙的就吱声,我别的没有,力气有的是。”说完,
他又叮嘱了几句注意安全,才转身离开。3田园新生接下来的日子,
姜晓兰开始了规律的生活。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先去空间里看看,
用灵泉水浇灌空间里的土地,然后再开始打理院子里的菜地。白天她整理菜地,
翻土、施肥、播种,虽然累得腰酸背痛,手上磨出了水泡,但看着亲手种下的种子冒出嫩芽,
心里就充满了成就感。晚上她则深入研究灵泉空间的特性,发现这个空间不仅能种植作物,
时间流速似乎也和外界不同——空间里的一天大约相当于外界的六个小时。
这意味着她可以利用空间快速培育作物,大大缩短生长周期。
而且灵泉水的功效远不止促进植物生长,她试着用泉水浇了浇院子里的一棵老桂花树,
原本快要枯死的桂花树竟然在几天内抽出了新枝,还开出了零星的花朵,香气扑鼻,
整个院子都弥漫着甜美的花香。她又用灵泉水泡了一杯茶,茶水的味道变得格外醇厚甘甜,
比她在北京喝的几百块一斤的茶叶还要好喝。她还发现灵泉水对动物也有效果。
村里的流浪狗小黑经常来她家门口转悠,那是一只黑色的土狗,瘦得皮包骨头,
毛发杂乱无光,身上还有几处伤口。姜晓兰看着可怜,就用灵泉水泡了些剩饭喂它。
没过几天,原本瘦骨嶙峋、毛色杂乱的小黑就变得油光水滑,精神抖擞,伤口也愈合了,
每天都守在她家门口,成了她的“守护神”。只要有人靠近院子,小黑就会警惕地吠叫,
有了它的守护,姜晓兰安心了不少。随着对空间的探索越来越深入,
姜晓兰的信心也越来越足。她规划着未来的发展:先在自家菜地里种植一些见效快的蔬菜,
比如西红柿、黄瓜、青菜等,用灵泉水浇灌,提高品质和产量;等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