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小说1937从德械师旅长开始-主角林风王铭在线阅读

发表时间:2025-07-29 15:55:01

>>>>《1937从德械师旅长开始》 在线阅读<<<<

往日里还算“有序”的操练声,被一种近乎狂暴的嘶吼彻底取代。空气不再是夏日的燥热,而是被汗水、尘土和一种铁腥味浸透的沉重。

第一团:赵铁柱的“炼狱”

“跑!给老子跑!腿断了用爬的!爬不动就给老子死在路上!”赵铁柱的咆哮比最响的哨子还要刺耳。他骑着一匹暴躁的军马,在尘土飞扬的操场上狂奔,手中的马鞭不是摆设,带着破空声,狠狠抽在一个踉跄着几乎要摔倒的士兵背上。

“啪!”布帛撕裂的声音伴随着一声压抑的痛哼。

“废物!这点分量就扛不住了?小鬼子炮弹砸下来,你连叫唤的机会都没有!”赵铁柱的脸膛因为暴怒和烈日而黑红,眼珠子瞪得溜圆,“全团!负重再加五斤沙袋!目标,靶场后山!最后一个到的,今晚别想吃饭!给老子爬回来!”

士兵们早已汗如雨下,沉重的德式钢盔压得脖子生疼,背上除了标准的步枪、弹药、水壶、工兵锹,现在又添了沉重的沙袋。每个人的脸色都苍白中透着不正常的红,嘴唇干裂,每一次抬腿都像拖着千斤巨石。队列早已不成形,只有一片土黄色的人影在尘土中挣扎、蠕动,伴随着粗重的喘息和压抑不住的痛苦**。赵铁柱的马鞭和咆哮,如同驱赶牲口的鞭子,抽打着他们榨干最后一丝力气。恐惧,对长官暴戾的恐惧,对落后受罚的恐惧,以及对旅长那句“血肉磨坊”的恐惧,交织在一起,成了唯一的驱动力。

第二团:李维明的“静默煎熬”

二团的靶场,气氛截然不同,却同样令人窒息。

没有震天的吼叫,只有一片死寂的、令人头皮发麻的“咔哒…咔哒…”声。士兵们趴在滚烫的砂土地上,枪托抵肩,保持着标准的瞄准姿势。汗水顺着钢盔边缘流下,在布满灰尘的脸上冲出污浊的沟壑,滴进干裂的土地,瞬间消失。没人敢动,哪怕汗水流进眼睛,刺痛难忍,也只能拼命眨眼。枪管前端,用细绳吊着一块沉重的砖头,微微晃荡,每一次晃动都牵动着士兵手臂的颤抖。

李维明背着手,脸色阴沉地在队列后方缓缓踱步。他的眼镜片反射着刺目的阳光,看不清眼神,但那份冰冷的压力如同实质。一个士兵的手臂控制不住地剧烈晃动了一下,吊着的砖头晃得厉害。

“二排三班,王德发!”李维明的声音不高,却像冰锥一样精准地刺破寂静,“姿势变形!再加十分钟!全排,因你一人,延长五分钟!”

被点到名的士兵身体猛地一僵,绝望地闭上了眼。他旁边的战友们咬着牙,腮帮子绷紧,眼神里是压抑的愤怒和无奈。枯燥、酷热、肌肉的酸痛和精神的煎熬,像钝刀子割肉。李维明要的不仅是枪法,更是那种在极限压力下、在漫长等待中保持绝对稳定和专注的意志力。靶场上的每一分钟,都漫长得像一个世纪。

第三团:孙振彪的“修罗场”

三团的操练场,则弥漫着血腥气和原始的**。

“杀!!!”

“杀!!!”

数百条喉咙发出的嘶吼汇聚成一股狂暴的声浪,震得人耳膜生疼。士兵们两两一组,手持裹着厚布、浸透桐油变得沉重坚硬的木枪,疯狂地对刺、格挡、突进!木枪撞击的闷响“砰砰”不绝,如同密集的鼓点。

孙振彪**了膀子,露出一身虬结的肌肉和几道狰狞的旧伤疤。他站在场边一块大石头上,手里拎着一根更粗的木棍,像一头巡视领地的雄狮,双眼赤红。

“没吃饭吗?!软蛋!你手里拿的是烧火棍?!”他看到一组士兵动作稍显迟滞,猛地从石头上跳下,几步冲过去,手中的粗木棍带着恶风,“砰”地一声狠狠砸在一个士兵格挡的木枪上!巨大的力量震得那士兵虎口崩裂,木枪脱手飞出。

“捡起来!”孙振彪的唾沫星子几乎喷到士兵脸上,“想想你爹娘姐妹!想想小鬼子刺刀捅过来的时候,你这熊样能护住谁?!捅回去!往死里捅!把他当小鬼子!把他当杀你全家的仇人!”

被打的士兵嘴角渗血,眼神却猛地变得凶狠起来,嚎叫一声,捡起木枪,更加疯狂地扑向对手。整个操练场如同沸腾的角斗场,士兵们喘着粗气,汗水和偶尔被打出的鼻血混合在一起,眼神凶狠,动作狂野,每一次突刺都带着同归于尽的决绝。孙振彪要的就是这股被逼出来的、足以压倒恐惧的原始凶性!

旅部直属工兵连:无声的较量

相较于几个主力团的喧嚣,旅部直属工兵连的训练区域显得有些“安静”,但紧张程度丝毫不减。

一片被划出来的空地上,林风亲自蹲在一个刚挖好的散兵坑边。坑不算深,形状也有些歪扭。连长陈石头,一个敦实憨厚的老兵,搓着手站在一旁,额头上全是汗,不知是晒的还是急的。

“陈连长,”林风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喜怒,他用手指捻了捻坑壁的土,“这土,松的。小鬼子的炮弹砸下来,冲击波一震,这坑就是你的活棺材。塌下来的土能直接把你埋了,省了鬼子给你收尸。”

陈石头的脸腾地一下红到了脖子根。周围的工兵们都停下了手里的活,紧张地看着。

林风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目光扫过工兵连的士兵:“土工作业,不是挖个坑把自己埋了就完事!是保命!是让小鬼子的炮弹、子弹打不着你!是让你能活下来,把子弹、手榴弹送进小鬼子的脑壳!”他指向旁边几处新挖的、明显更规范、深度足够、有防炮洞(猫耳洞)雏形、甚至开始用木料加固的工事,“看看!那才是活命的坑!深度!形状!加固!伪装!缺一不可!”

他走到一个已经挖得颇深的掩体旁,跳了下去,站在里面:“看到没有?从这里观察、射击,只露一个头!小鬼子想打中你,难!炮弹落旁边,这深度和弧度,能卸掉大部分冲击波!”他爬出来,语气陡然转厉:“从今天起!工兵连,全连给我练!练到闭着眼,一锹下去就知道该挖多深、该留什么角度!全旅的军官、士官,分批到你们这里来学!学不会的,没资格当班长、排长!你们工兵连挖的每一个坑,都是全旅兄弟的一条命!挖不好,就是杀人!”

陈石头猛地一个立正,声音嘶哑却斩钉截铁:“是!旅座!挖不好,我陈石头第一个把自己埋了!”他转身,对着手下兵,眼睛也红了:“都听见了吗?!挖!往死里挖!挖出能扛炮弹的坑!这是咱们的枪!是咱们的炮!”

工兵们齐声吼着,挥舞起铁锹十字镐,泥土纷飞,沉闷的挖掘声带着一种别样的沉重和决心。

旅部大院:无声的硝烟

旅部作战室旁边,一间临时腾出的屋子被改成了简易的“战术研究室”。墙上挂满了手绘的、比例粗糙却标注异常细致的地图——闸北的街道、虹口的日占区、苏州河上的桥梁、甚至一些坚固建筑物的内部结构草图。桌上摊着各种缴获的或通过特殊渠道搞来的日军手册、武器图册复印件,上面布满了林风用红蓝铅笔写下的密密麻麻的批注和箭头。

林风和王铭站在一张巨大的上海城区图前,神情凝重。

“旅座,”王铭指着地图上闸北一片密集的街区,“按您的要求,侦察排化装进去摸了三次。鬼子在主要路口都修了街垒,大多是沙包加钢板。楼顶有火力点,很隐蔽,用的应该是歪把子机枪。这些地方,”他点了几个标注红圈的区域,“是他们的核心支撑点,钢筋混凝土结构,窗户都改成了射击孔,墙很厚,迫击炮砸上去效果不大。里面肯定有重机枪,甚至可能有步兵炮。”

林风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划过,眉头紧锁:“巷战…血肉磨坊里的磨心。我们的优势是地形熟,人多。劣势是火力弱,协同差。”他拿起一支红蓝铅笔,在几处建筑群之间画出几道迂回的箭头,“‘三三制’渗透,是唯一能减少伤亡的打法。三人一组,交替掩护,利用废墟、小巷、甚至下水道,穿墙打洞,避开鬼子预设的火力走廊,摸到他们眼皮底下,用手榴弹、**包解决问题。”

他又指向地图上几条宽阔的马路:“这些地方,是鬼子的坦克最喜欢耀武扬威的通道。我们的反坦克炮…”林风苦笑了一下,“聊胜于无。集束手榴弹是唯一指望。怎么隐蔽接近?怎么避开伴随步兵的火力?怎么在近距离一击必杀?这需要专门的训练和…不怕死的兵。”

王铭看着那些林风标注的、前所未见的战术符号和箭头,努力消化着这些完全不同于以往“密集冲锋”、“死守阵地”理念的打法。他感到一种巨大的压力,但也隐隐看到了一丝在绝境中撕开裂口的可能。

“旅座,这些新打法…下面的军官,一时半会儿怕是…”王铭有些担忧。

“所以更要练!”林风斩钉截铁,“明天!**所有排以上军官!就在这里!我亲自教!用沙盘推演!模拟鬼子火力点!让他们当进攻方,尝尝被交叉火力收割的滋味!然后再教他们怎么用‘三三制’渗透拔点!实战经验不足,就用模拟和训练来补!”

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各团训练场上热火朝天(或者说水深火热)的景象,眼神凝重:“时间…我们最缺的就是时间。必须把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练!把每一个动作都练成本能!王参谋长,通知下去,三天后,全旅第一次实战化对抗演习!一团攻,二团守,三团做裁判!我要看到真东西!谁要是还给我玩花架子,别怪我林风不讲情面!”

“是!”王铭肃然领命。

林风的目光投向更远处,仿佛要穿透时空,看到那即将到来的、燃烧的闸北。训练的汗水甚至血水,最终都会汇入那片滔天的血海。他现在能做的,就是让这汇入的过程,尽可能多地,带走几个鬼子。

相关资讯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