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若是都瞧不起你,那你就做最争气的那个。”弘历温声安慰着,苏绿筠心里好受了许多。
她用自己的帕子擦干净眼泪,就是声音还有些哑:“元寿...”
弘历挥挥手,潘宜立马眼疾手快地端上一盏茶。
“喝点水。”
苏绿筠委屈地接过来抿了好几口,才觉得嗓子没有那样难受了,期期艾艾地抬起小鹿眼看着眼前人:“我也可以吗?”
“自然。”弘历笑起来:“你虽然无法建功立业,但是也有很多其他努力的地方....之后,我请福晋叫你算账吧。你做她的小小学生,为她分忧解难,也是很好的啊。”
苏绿筠终于破涕为笑,撒娇似地抱住弘历:“元寿....谢谢你。”
“这有什么。”弘历心底忽然被一股巨大的满足感包裹,原来...有人能这样全心全意地依赖自己,真的让人无比欢欣。
这些事情对于他来说不过都是随手而为的小事,可对于有些人来说就是巨大的恩赐。
难怪从古至今,人们都那般渴求皇权。
他挥手,李玉便恭敬上前。
弘历侧身亲手打开那盒子,就见里头是一张做工精致的古琴,苏绿筠顿时眼睛都亮了,揪着他的衣服欣喜道:“这是给我的吗?”
“是啊。”弘历笑着回答:“以前皇阿玛送给了额娘一张焦尾古琴,我虽然没办法给你寻来那样稀有的,但是这张秋籁,琴声悠扬,也是很好的。”
“我不在乎什么珍稀不珍稀的。”苏绿筠牵着弘历的手,心中是那么甜蜜:“只要是你给我的,我就都喜欢、都高兴。”
弘历笑着摸摸她的脸,温言哄她:“那我就安心了。好了,你好好休息,我还有事,就不陪你了。”
“嗯。”苏绿筠哄着脸从他怀里起来,真要起身行礼却被他按了回去:“你不用送。”
“那让潘妹妹送送王爷吧。”既然弘历这样说,直脑子的苏绿筠便乖乖地坐着了。
“好。”
潘宜闻言连忙跟上弘历的步伐,谁知就快走到门口了,弘历又猛地转头看着她:“你若想入宫,翻过年和绿筠说便是;若是不愿意入宫,等再过两年,我提前向额娘请个恩典,将你放出宫去许个好人家。”
她愣在原地,没想到王爷还记得她:“王爷....”
“你们都是一直陪着我的,我自然不会薄待你们。”弘历就像在说一件平平无奇的小事,脸上也没什么表情:“留你在绿筠身边,就是因为以你们之前的情谊在,无人会欺负你....怎么选,你自己想吧。”
说罢他便止了潘宜的跟随,快步离开院子。
“怎么选....”
而潘宜呆呆地站在原地,脑中一片混乱。
她不知道。
暗香院。
阿箬被打的两边脸颊都肿了起来,此时正跪在弘历和青樱面前低低哭泣。
“你说你,和绿筠争什么气?”弘历瞧青樱噘着嘴,笑着劝她:“绿筠就是个实心眼儿的,说话做事都直来直去,你不必和她生气啊。再说了,答应过你的,就一定是你的,旁人抢不走。”
青樱这才转过头,略有些倔强地看着弘历:“弘历哥哥也觉得我在欺负人吗?”
弘历一瞧她这样就笑了:“怎么会,只是你刚刚入府,身边侍女就辱骂格格,难免落人口实还惹得福晋不悦。”
青樱听见他这么说,心中暗喜,樱唇撅起无声地笑了。
她的弘历哥哥还是向着自己的,自己果然是不一样的。
弘历瞧青樱这样就是不计较昨夜的事情了。
说到底那事情自己也有错,一听见那琴声和琵琶声,思绪就不自觉被拐跑了。想着自己在这里,那被冷落的心里到底会难受,可谁知她们不仅不伤心,还越弹越起劲,他心里又不舒服起来。
她们怎么能不在乎自己呢?
“得了,起来吧。”叹口气,看向跪在地上的人,弘历蹙眉叫起:“脸好之前,不要再出现在外头,免得给你家主子又惹事。”
“是。”阿箬伤心地退下。
弘历又转头深情款款地看着青樱:“好了,你也别生气了,今夜我还来你这里。”
青樱红着脸娇嗔起来:“大白天的.....”
“就这么说定了,我还有些事.....晚上见。”弘历笑着起身,上前摸摸青樱的脸颊,离开了她这里。
说实话,刚刚成亲的弘历还是很享受妾室为他争风吃醋的,并且陷在里头大有一种乐此不疲的架势。
当府里每一个妾室用那种仰望的目光看着自己的时候,他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也乐得花时间去哄她们。
弘历走在种满各种鲜妍花卉的园子中间,高兴地轻声哼起小曲。
但愿.....
她们都是识时务的。
好在这一场小闹剧过去了就过去了,苏绿筠本就不是一个咄咄逼人的,阿箬被罚后她也没有再追究;而青樱得到了她心心念念的“初夜”,心里头圆满,大度地原谅了不择手段的妾室。
至于富察琅嬅,则获得了她最需要的名。被弘历夸赞处事公正,不愧是宝亲王府的嫡福晋、富察家的女儿,西二所上下对她生出不少敬佩。
一切皆大欢喜。
直到富察诸瑛被太医诊出来有了一个月的身孕。
“富察氏一直伺候四阿哥,如今有孕也不让人意外呢。”熹贵妃站在一旁替雍正研墨、陪他聊天。
“哈哈哈。”雍正爽朗畅快地笑起来,没想到他子嗣不丰,内定的太子却很有子嗣缘。想着想着他直起身子,有些怅惘地看着窗外,不知道想起了谁:
“弘时的永珅一岁...便夭折了。这算起来竟然是朕的第一个孙子,想来肯定是个有福气的。”
说到这里他放下笔,有些不高兴地甩起青翠手钏:“可惜,那富察氏辛者库的出身实在是太低了。若真的诞下长子,也不配做弘历的侧福晋。”
熹贵妃放下墨,抽出腰间手帕安慰雍正:“不论皇上给什么嘉奖,富察氏都会感谢皇上大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