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小说《最后的闺秀》主角许云深清辞全文在线完本阅读

发表时间:2025-11-13 15:43:32

>>>>点击查看详情<<<<

>>>>点击阅读全文<<<<

1头很痛,像被一柄钝器反复敲击。意识沉浮在黑暗的潮水里,

耳边是模糊的、带着哭腔的女声:“**,

**您醒醒啊……您可不能丢下阿娣一个人……”**?阿娣?我费力地睁开眼,

视线花了片刻才聚焦。映入眼帘的是雕花的木质床顶,挂着浅粉色的纱帐,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类似樟脑和茉莉花混合的陈旧香气。这不是医院消毒水的味道。

我猛地坐起身,动作牵动了手腕上一阵刺痛。低头看去,白皙的手腕上缠着厚厚的纱布。

记忆碎片如同潮水般涌入——我是沈清辞,现代中国的一名外交官,

在随团出访时遭遇了意外……然后呢?然后,我就在这里了。“**!您醒了!老天爷,

您吓死阿娣了!”一个穿着蓝布印花旗袍、梳着双丫髻的小丫头扑到床边,

眼睛哭得又红又肿。我看着她,看着这间充满民国风情的卧室:红木梳妆台,珐琅彩的台灯,

墙上挂着穿旗袍的女士画像……一个荒谬而惊悚的念头在我脑中形成。“现在……是哪一年?

”我的声音干涩沙哑。小丫头阿娣愣了一下,小心翼翼地回答:“**,您糊涂了?

是民国三十二年啊。”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我,沈清辞,穿越了。而且,

似乎是穿越到了一个同样名叫沈清辞的富家**身上。

从阿娣断断续续的哭诉和房间里其他下人躲闪的眼神中,

我拼凑出了现状:这位原主**的父亲,上海滩颇有名气的爱国商人沈世安,

因“通敌”罪名(阿娣偷偷告诉我,其实是暗中支持抗战),被76号特工总部抓走了。

家族企业风雨飘摇,债主和觊觎者环伺,原主承受不住压力,选择了割腕自尽。而我,

就在这个时候,进入了她的身体。2最初的震惊和恐慌过去后,

属于外交官的冷静和理智逐渐回笼。恐慌解决不了问题,无论是在哪个时代。

我必须弄清楚自己的处境。我走到梳妆台前,镜子里映出一张苍白但极其精致的脸。柳叶眉,

杏眼,挺翘的鼻梁,嘴唇因失血而缺乏血色,典型的江南闺秀模样,年纪不过十八九岁。

这是我,又不是我。“**,许先生来了,在客厅等着。

”一个穿着体面些的中年女佣进来通报,她是这里的管家,姓王。许先生?

我搜索着原主残留的、模糊的记忆碎片。许云深,父亲的世交,

上海滩有名的“亲日派”商人,据说与日本军部和76号都关系匪浅。在原主的记忆里,

这位许叔叔似乎对她家颇为关照,但在父亲出事后,态度也变得有些暧昧不明。

我深吸一口气,对阿娣说:“帮我换身见客的衣服。”既然继承了这具身体和这个身份,

我就必须面对这一切。坐以待毙,只有死路一条。3客厅里,一个穿着灰色长衫,

戴着金丝边眼镜的中年男子坐在沙发上。他大约四十岁上下,面容清癯,气质儒雅,

手指间夹着一支雪茄,烟雾袅袅,让他看起来有几分高深莫测。他看到我,立刻站起身,

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关切和悲痛:“清辞,你……你没事了吧?听到消息,我真是……唉,

世安兄他……”他叹了口气,语气沉痛。“许叔叔。”我微微颔首,

模仿着记忆中大家闺秀的仪态,在他对面的沙发坐下。手腕的伤口在衣袖下隐隐作痛,

提醒着我现实的残酷。“清辞,你要节哀,要保重身体。”许云深看着我,

眼神里充满了长辈的慈爱,“世安兄的事情,我正在多方打点。76号那边……水很深,

需要时间。眼下最要紧的,是稳住家里的局面。听说,好几家银行和供货商都在催款?

”我点了点头,没有说话。我知道他在观察我,评估我这个刚刚经历“自杀”的孤女,

是否还有利用价值,或者是否已经彻底崩溃。“许叔叔,父亲不在,家里的事,

我现在必须担起来。”我抬起眼,直视着他,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而坚定,

“我知道很难,但沈家不能就这么倒了。父亲……也不会希望看到沈家垮掉。

”许云深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似乎没料到我会说出这样的话。他沉吟片刻,

道:“你能这么想,世安兄在天之灵也会欣慰的。不过,清辞,如今的上海滩,形势复杂,

你一个女孩子……”“所以我需要许叔叔的帮助。”我接过他的话,

“我想先处理掉一部分不太重要的资产,比如城外的那处小纺织厂,还有几处闲置的房产,

套现一些资金,一方面打点关系,希望能早日救出父亲,另一方面,也要稳住家里的生意。

”这是我深思熟虑后的第一步。变卖资产合情合理,既能获得急需的现金流,也能借此机会,

试探许云深的态度,以及接触外界。一个足不出户的闺秀,什么也做不了。

许云深深深地看了我一眼,那目光似乎要穿透我的皮囊,看到我灵魂深处。半晌,

他才缓缓点头:“也好。这些事情,你一个姑娘家确实不便抛头露面。这样吧,

我来帮你牵线,找几个可靠的买主。至于76号那边,我也会继续周旋。”“多谢许叔叔。

”我低下头,掩饰住眼中的情绪。他答应得如此爽快,是真心帮忙,还是另有所图?

4接下来的几天,我以“整理父亲遗物”为由,将自己关在父亲的书房里。

这里或许是了解这个家庭,以及这个时代秘密的关键。书房很大,

红木书架上摆满了线装书和外文书籍。空气中弥漫着墨香和旧纸张的味道。

我仔细地翻阅着父亲的书信、文件,试图找到更多线索。

在一个看似普通的、用来放闲章和印泥的紫檀木盒子底部,我发现了一个极其隐秘的夹层。

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我用发簪小心翼翼地撬开夹层,里面不是金银珠宝,

而是几封用暗语写就的信件草稿,以及一份清单,

上面列着一些药品、五金和通讯器材的名称,数量不大,但很敏感。我瞬间明白了。沈世安,

这位表面上成功的商人,暗地里却在为抗日力量提供物资。他的被捕,绝非偶然。

这些发现让我既兴奋又恐惧。兴奋的是,我找到了原主父亲真正的立场,

这或许能成为我破局的关键;恐惧的是,我手中握着的,是足以让整个沈家万劫不复的证据。

76号的人如果知道这些,我们全家都会死无葬身之地。我必须更加小心。

5在许云深的“帮助”下,变卖资产的事情进行得还算顺利。

我也因此获得了一些活动的自由和一小笔可以动用的资金。一天晚上,

许云深邀请我参加一个在他公馆举行的沙龙。他说:“来的都是上海滩有头有脸的人物,

还有一些外国朋友。清辞,你也该出去走走了,多认识些人,对沈家,对营救你父亲,

或许都有帮助。”我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考验。

我精心挑选了一件素雅的墨绿色暗纹旗袍,领口别了一枚小小的珍珠胸针,头发挽成髻,

略施脂粉,掩盖了脸上的憔悴。镜子里的我,俨然一位从画中走出的旧式闺秀,但眼神里,

却藏着一个来自未来的、警惕而清醒的灵魂。许公馆的沙龙灯火辉煌,衣香鬓影。

西装革履的绅士,穿着华丽旗袍的女士,空气中混合着香水、雪茄和咖啡的味道。

流利的英语、法语、日语在耳边交织。我看到了几个在报纸上见过的面孔,有亲日的政客,

有外国领事馆的官员,也有知名的文人学者。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小世界,

是孤岛上海的一个缩影。许云深将我引荐给几位客人。我保持着得体的微笑,

用流利的英语和法语与他们寒暄。我的语言能力显然出乎他们的意料。

一位英国领事馆的秘书惊讶地说:“沈**的英语非常地道,带着牛津口音。

”我微微一笑:“家父曾希望我去英国留学,请过几位老师。”这当然是借口,

原主是否学过英文我不得而知,但此刻,这是我最好的保护色。在人群中,

我敏锐地捕捉到一些零碎的信息:某个日本商社的船期,某批物资的运输路线,

某个大人物的行程……这些信息如同散落的珍珠,被我默默地记在心里。

我看到许云深在不远处与一位日本海军军官谈笑风生,举止从容。他似乎感受到了我的目光,

转过头,对我举了举酒杯,眼神深邃。6沙龙之后,我意识到信息的重要性。在这个时代,

情报就是生命线。我开始有意识地利用我的社交身份和语言优势,主动参加各种聚会。

我成了上海滩社交圈一个新的话题——那个家逢巨变却依然镇定自若、才华出众的沈**。

这个身份给了我极大的便利。我将在不同场合听到的零碎信息,

结合我对历史大势的模糊了解(我知道二战同盟国会胜利,

但具体到1943年上海的细节却很模糊),进行筛选、分析。然后,我决定做点什么。

我不能像正式的情报人员那样传递消息,但我有我的方式。我选择了一个代号——“夜莺”。

这个名字源于原主房间里的一本安徒生童话,我觉得它隐蔽而富有诗意。第一次传递情报,

是关于一批即将被日军征用的医疗物资的存放地点。我利用一次去教堂做礼拜的机会,

将写有信息的、用特殊药水处理过的小纸条,塞进了告解室一个特定的缝隙里。

我不知道谁会取走它,这更像是一次冒险的试验。几天后,

我从报纸上看到一则不起眼的消息,那处仓库发生了“意外”火灾。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既有后怕,也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我,一个来自未来的异客,

似乎真的能在这个时代激起一丝微澜。7我与许云深的关系变得微妙而复杂。

他无疑是危险的。他与日伪高层交往密切,是很多人眼中不折不扣的汉奸。但他对沈家,

对我,却又屡屡伸出援手。他帮我化解了几次来自其他势力的刁难,甚至有一次,

一个试图勒索我的76号小特务莫名其妙地消失了,我隐约觉得与他有关。他时常来看我,

有时是谈论“正事”,有时只是带来一些新式的点心或书籍。我们会在客厅里喝茶,聊天。

他的知识渊博,谈吐风趣,对时局有独到的见解,

虽然大多时候是站在“中立”或“现实”的立场。“清辞,你很聪明,比我想象的还要聪明。

”有一次,他放下茶杯,看着我,目光锐利,“但你要知道,在这个时代,

相关资讯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