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鲸周瀚海是哪本小说主角 《我把绑匪逼成了警方卧底》免费全章节阅读

发表时间:2025-09-23 17:36:29

>>>>《我把绑匪逼成了警方卧底》 在线阅读<<<<

那个被称为“老大”的男人离开后,地下室的空气似乎都变得不一样了。之前是凝滞的、绝望的死水,现在,这潭死水之下,开始有暗流涌动。他最后那句“林安先生”,像一枚深水炸弹,在我心里掀起了滔天巨浪。

他知道我的名字。

这个信息差,瞬间将我刚刚建立起来的微弱优势削去大半。我原本以为他们是“认错了人”,现在看来,情况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他们知道我的身份是林安,却又坚信我是“周老”的儿子。这矛盾背后,必然隐藏着一个我尚未触及的关键信息。

难道“周老”的儿子,也叫林安?

我强迫自己停止胡思乱想。在信息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任何猜测都毫无意义,只会徒增恐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好手头仅有的资源,走好眼前的每一步。

我的第一个资源,就是他承诺的“改善待遇”。

大约过了两三个小时,铁门再次打开。这次进来的依然是那个瘦高个。他没有戴面罩,脸上是一种复杂的神情,混合着敬畏、好奇,还有一丝掩饰不住的恐惧。他不再像之前那样把东西扔在地上,而是小心翼翼地将一个托盘放在我的床垫上。

托盘上是一份热气腾腾的盒饭,两菜一汤,甚至还有一小份水果。旁边放着一瓶未开封的品牌矿泉水,还有一个黑色的塑料袋。

“老大说,你有什么需要,可以跟我说。只要不过分。”他的语气生硬,但明显比之前多了一丝“人情味”。

我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只是打开了那个黑色的塑料袋。

里面是一份当天的《信海晚报》,还有一块电子表。

我拿起电子表,戴在手腕上。冰冷的数字亮起:18:32。我终于重新夺回了对时间的掌控权。然后,我拿起筷子,开始吃饭。我吃得很慢,很仔细,确保每一粒米饭都被充分咀嚼。我需要体力和冷静的头脑,食物是这一切的基础。

瘦高个没有离开,就那么站在门边看着我。他似乎在等我说话,又或者,是在执行“老大”的命令,观察我的一举一动。

我吃完饭,将餐盒整齐地放回托盘,然后拿起了那份报纸。

《信海晚报》,一份本地的都市报。纸张上还散发着油墨的清香。

我没有急于寻找什么,而是像一个普通的读者那样,从头版开始,一页一页地翻阅。头版是本地领导视察的新闻,然后是社会版块,接着是体育和娱乐。我的目光扫过每一个标题,每一张图片,将所有可能有用的信息都像海绵吸水一样,储存在大脑里。

瘦高个似乎对我这种“悠闲”的态度有些不解,但他没敢出声打扰,只是默默地站着。直到我翻完整份报纸,他才收走托盘,关门离开。

地下室里,只剩下我和那盏昏黄的灯,以及这份决定我命运的报纸。

二十四小时,我必须从这几十页印满文字和图片的纸张里,凭空捏造出一个足以以假乱真的“提示”。

这个提示必须满足几个条件:

第一,它必须足够隐晦,符合一个老谋深算的人(周老)的行事风格。

第二,它不能被立刻证伪。我需要给他们一个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验证的线索,为我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

第三,它必须包含某种“密码”元素,并且这个密码的“密钥”必须和我这个“儿子”的身份牢牢绑定。这样才能进一步巩固我的身份。

我将报纸平铺在床垫上,再次从头到尾,逐字逐句地审视。这一次,我的目标不再是新闻内容,而是那些容易被忽略的角落——分类广告、股市行情、天气预报,甚至是报纸的中缝。

我的专业是风险评估,对数字有着天生的敏感。很快,我的目光锁定在了财经版块的沪深股市行情表上。密密麻麻的股票名称、代码和数字,是天然的密码本。

“白鲸”计划……白鲸,生活在深海。

我的视线在行情表里快速搜索,寻找与“海洋”、“水”或“鱼”相关的股票。很快,一个名字跳入了我的眼帘——“远洋渔业”,股票代码:600888。

就是它了。

“远洋”对应着深海,“渔业”对应着捕捞,而“白鲸”正是海洋中最顶级的捕食者之一。更重要的是,600888这个代码,非常符合老一辈人对吉利数字的偏好。一个将所有身家都押在一次豪赌上的人,很可能会在细节上迷信这种彩头。

现在,股票找到了,密码该如何设定?

收盘价?开盘价?涨跌幅?这些数字太直接,太简单,不符合“周老”的人设。

我盯着“远洋渔业”那一栏的几个数字:最高价12.50,最低价12.18。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我的脑海。

我父亲(当然是我的亲生父亲,那位退休教授)曾经教过我,做学问要看“言外之意”,做投资要看“价外之物”。他说,任何交易里,真正的利润空间,往往不在于成交的那个点,而在于最高和最低之间的那个“波动区间”。

我可以把这个理念,嫁接到我虚构的“周老”身上。

一个“只有我们父子俩才知道的秘密”。

密码,就藏在最高价和最低价的差值里。

12.50-12.18=0.32。

数字32。

这个数字可以是什么?保险箱的号码?某个地址的门牌号?还是某个储物柜的编号?

储物柜是最好的选择。它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可供查找的物理地点,但又不像一个固定地址那样容易暴露。

那么,储物柜在哪儿?

我再次翻阅报纸,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不能是银行,安保太严。不能是人流密集的商场,容易引起注意。它必须是一个半公开、但又相对隐蔽的地方。

最终,我在社会新闻版块的一个小角落里,找到了一则不起眼的短讯:

《市东郊客运总站即将搬迁,旧址部分设施将予以拆除》。

东郊客运总站!

这个地方简直是天赐的。首先,它即将搬迁拆除,这意味着那里的管理会变得混乱,监控设施可能已经废弃,非常适合藏匿东西。其次,“即将”这两个字给了我巨大的操作空间。如果他们去晚了,找不到,我可以说东西已经被拆迁队当成废品处理了,责任不在我。如果他们去得早,找不到,我也可以说“周老”心思缜密,东西可能藏在更隐蔽的地方,需要进一步的提示。

一个完美的、进可攻退可守的方案在我脑中成型了。

现在,我需要将这些碎片化的元素,编织成一个天衣无缝的故事。一个充满了父子间“心照不宣”的默契,听起来又合情合理的故事。

我闭上眼睛,开始在脑海中一遍遍地预演。

……

第二天,同样的时间,那个被称作“老大”的男人准时出现了。

他还是坐在那把椅子上,姿势和昨天一模一样。那双鹰隼般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我,仿佛要将我整个人看穿。

“二十四小时到了。”他言简意赅地说,“你的开场白呢?”

我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将那份报纸拿了起来,慢慢地折叠,直到只剩下财经版块的那一小块。我将它递向他。

瘦高个上前一步,接过报纸,转交给了他。

“C3版,股市行情,远洋渔业。”我平静地说。

他接过报纸,目光落在那个名字上,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我继续说道:“我父亲生前最喜欢海钓。他常说,真正的大鱼,都藏在最深、最看不见的地方。他还教我,看一支股票,不能只看它最后停在哪个价位,要看它一整天里,游弋的范围有多大。那个范围,才是它真正的价值所在。”

我一边说,一边观察着他的表情。我的这番话,既解释了为什么选择这支股票,又为接下来的“密码”做好了铺垫,同时还在不断强化我和“周老”之间牢不可破的父子关系。

“最高价,12.50。最低价,12.18。”我顿了顿,直视着他的眼睛,“我父亲说过,差价里,藏着钥匙。”

他的眼神一凝,迅速在心里计算了一下。

“0.32。”他说。

“是32。”我纠正道,“他从不信小数点。他说,那是骗外行人的东西。”

这是一个临时想到的细节,但却至关重要。它能让我的谎言显得更加真实,更加符合一个老派、固执的人的性格。

他的手指,又开始无意识地摩挲那串佛珠。

“32是什么?”他追问。

“东郊客运总站,进门左手边第三排,自动储物柜,32号柜。”我给出了最终的答案,“钥匙,就在里面。”

我说的是“钥匙”,而不是“账本”。这也是计划的一部分。我不能一次性把底牌都交出去。我要像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地给他们信息,让他们始终对我抱有期待,始终觉得“账本”近在咫尺,却又无法一步到位。

他死死地盯着我,似乎想从我的脸上找出一丝说谎的痕迹。

但我没有。我的表情平静,眼神坦然。因为在过去的二十多个小时里,我已经将自己彻底代入了这个“周老之子”的角色。此刻,我相信我自己说的每一个字。

“报纸上说,那里很快就要拆了。”他突然说。

“所以,你们得快点。”我回答得滴水不漏,“他选择那里,就是看中了那里的混乱。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这是他一辈子的信条。”

他沉默了。

地下室里的空气紧张得仿佛一根拉到极致的弦。

许久,他站起身,将报纸折好,放进口袋。

“很好。”他看着我,嘴角第一次露出了一丝真正的、带着赞许的笑意,“我会派人去验证。如果钥匙真的在那里……”

他没有把话说完,但言外之意已经很明显。

“如果钥匙不在呢?”我反问。

“那么,林安先生,”他脸上的笑意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冰冷的杀意,“我们之间的谈话,就该换一种更直接、也更痛苦的方式了。”

说完,他转身离去。

铁门重重地关上。

我整个人像被抽空了力气,瘫倒在床垫上,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

第一步,我成功了。

我用一份报纸和一堆数字,为自己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但我也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当他们发现32号储物柜里空空如也,或者那个地方早已被夷为平地时,真正的风暴才会降临。

而我,必须在那之前,想好我的下一步。

相关资讯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