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染月

竹溪染月

主角:沈砚青琅
作者:梧尘埃

竹溪染月精选章节

更新时间:2025-08-20

第一章老染坊与青琅石浙西竹溪村的雨,总带着股草木腥气。民国二十一年的梅雨季,

雨丝缠了整月,把村头那座百年染坊的青瓦浸得发亮,檐下挂着的蓝布幌子湿哒哒垂着,

像条蔫了的老蓝鱼。染坊的主人叫沈砚,才二十出头,是沈家染坊的第五代传人。

此刻他正蹲在染缸前,手指捻着团靛蓝染料,眉头拧得比染缸里的褶皱还紧。

缸里的水泛着灰蓝,染出的土布发乌,不像祖辈染的布,蓝得透亮,

像把竹溪的天空揉碎了浸在布里——老辈人说,沈家染布有秘方,

染出的布经得住十年风吹雨打,颜色还能鲜得像刚摘的蓼蓝。可秘方到沈砚这儿,断了。

半年前他爹走时,只攥着他的手,指了指后院那口封了三十年的老缸,

说"青琅石......守好......"话没说完就咽了气。沈砚撬开老缸,

里头没藏染料,只有块巴掌大的石头,青幽幽的,表面像蒙着层雾,摸上去凉丝丝的,

不像玉石,倒像块浸了水的青石。他翻来覆去看,石头底刻着个模糊的"月"字,除此之外,

再无特别。"沈小哥,布染好了没?"院外传来王婶的声音,她上周送来两匹粗布,

要给出嫁的闺女做嫁妆,催了三回了。沈砚直起身,脸上发烫:"王婶,

还......还差火候,您再等等,我这就调染料。"王婶叹口气,

隔着篱笆往里瞅:"砚娃,不是婶子催,闺女下月初就出门,这布得赶制嫁衣呢。

你爹在世时,染布从不用等这么久......"话没说完,院角突然"哗啦"一声响。

是那只养了三年的老花猫,不知怎的撞翻了装靛蓝的陶瓮,染料泼了一地,

正溅在那块青琅石上。沈砚急着去捡石头,指尖刚碰到石面,

突然浑身一麻——石头竟吸走了地上的靛蓝,表面的雾气散了些,露出底下细密的纹路,

像极了染布时绞出的云纹。更奇的是,刚才还发乌的染缸,不知何时泛起了透亮的蓝,

像淬了光的湖水。沈砚愣了半晌,抓起块白布扔进缸里。不过一炷香的功夫,白布捞出来时,

蓝得匀净,风一吹,竟泛着细碎的光,比他爹当年染的布还要鲜亮。

王婶惊得张大嘴:"这......这是咋了?刚才还灰扑扑的!"沈砚看向手里的青琅石,

石头又变回了原先雾蒙蒙的样子,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他心里突突跳——难道爹说的"守好",就是这块石头?

第二章染布奇事与陌生人自那以后,沈家染坊的布突然变了样。染出的蓝布,

晴天看是天青,阴天看是靛蓝,夜里挂在院里,竟能映出淡淡的光,像落了片月光在布上。

村里人本已不怎么来沈家染布,这下又排起了队,连邻村的人都撑着船来,

说要讨块"会发光的蓝布"。沈砚试了好几次,

才摸出青琅石的门道——只要把石头浸在染缸里,再往缸里加竹溪的活水,

染料就会变得鲜亮,染出的布也带着灵气。但这石头不能常用,用一次,

表面的雾气就厚一分,像是累着了,得放在月光下晒三晚才能再用。他把这事藏在心里,

只在夜里偷偷把石头摆在院中的老桂树下。有天半夜,他被猫叫惊醒,

看见青琅石在月光下泛着柔光,石上的云纹竟在慢慢动,像有水流在纹路里淌。就在这时,

院外传来脚步声。沈砚赶紧把石头揣进怀里,躲在门后看。月光下,站着个穿长衫的男人,

四十来岁,戴顶礼帽,手里拎着个皮箱,不像村里的人。男人抬头看了眼染坊的幌子,

眉头动了动,转身往村外走了。第二天一早,村东头的李老栓慌慌张张跑来:"砚娃!

你快去看看,我家晒在院里的布,夜里被人剪了个角!"沈砚跟着去了,

李老栓家晒的是普通土布,边角被剪得整整齐齐,像用尺子量过。"不光我家,

"隔壁的张嫂也凑过来,"我家染的红布也被剪了,就剪了个小角,别的啥都没少。

"连着三天,村里总有人家的布被剪角,都是夜里丢的,没人看见是谁。有人说怕是有贼,

可贼不偷布,只剪角,怪得很。沈砚心里犯嘀咕,想起那晚的长衫男人,总觉得不对劲。

这天傍晚,王婶送来新采的蓼蓝,说要染块布给小孙子做襁褓。沈砚刚把石头放进染缸,

院外突然来了辆黑色轿车,停在篱笆外。车门打开,下来的正是那晚的长衫男人,

身后还跟着两个穿短打的壮汉。"沈先生,打扰了。"男人摘下礼帽,露出张白净的脸,

笑起来眼角有细纹,"在下姓顾,从上海来,听说沈家用特殊法子染布,特来看看。

"沈砚心里一紧:"不过是普通染布,没什么特别的。"顾先生没接话,

目光扫过院里晾晒的蓝布,眼睛亮了亮:"这布染得好,

比上海洋行里卖的阴丹士林布还鲜亮。沈先生,我出十倍价钱,包下你往后染的所有布,

如何?"沈砚愣住了,十倍价钱,足够他把染坊翻修三遍。可他爹说过,

沈家染布是给村里人用的,不能只认钱。他摇摇头:"顾先生,对不住,村里乡亲等着用布,

我不能包给你。"顾先生脸上的笑淡了些:"沈先生是嫌钱少?二十倍。""不是钱的事。

"沈砚攥紧了口袋里的青琅石。顾先生突然看向染缸,又看沈砚的口袋,

慢悠悠道:"我听说,沈家染布好,是因为有块奇石?叫......青琅石?

"沈砚心里咯噔一下——他怎么知道青琅石?没等他说话,顾先生身后的壮汉突然上前一步,

伸手就要抓沈砚的胳膊:"顾先生问话,别不识抬举。""住手!"沈砚后退一步,

挡在染缸前,"这是我家染坊,你们出去!"顾先生抬手拦住壮汉,笑了笑:"沈先生别慌,

我不是来抢东西的。只是想跟你做笔交易——我用这个换你的青琅石。

"他从皮箱里拿出个锦盒,打开,里面是块金灿灿的怀表,表壳上镶着宝石,

在屋里闪得人睁不开眼。沈砚瞥了眼怀表,别过头:"不卖。"顾先生收起锦盒,

脸色沉了:"沈先生可想好了?这石头在你手里,不过染几块好布;跟了我,

能换一辈子享不尽的荣华。"沈砚没说话,弯腰捡起根柴棍,挡在院门口。

顾先生盯着他看了半晌,突然笑了:"好,我等着沈先生改变主意。"说完,

带着人上了轿车,扬尘而去。看着轿车走远,沈砚后背都湿了。他摸出怀里的青琅石,

石头凉得像冰——这顾先生,怕是不会善罢甘休。第三章石上秘纹与老竹匠夜里,

沈砚把青琅石摆在月光下,蹲在旁边看。石头上的雾又厚了些,云纹隐约可见,

他伸手摸了摸,突然发现云纹里藏着小字,得凑得极近才能看清,是"竹溪月,染青霜,

石有灵,护一方"。这是啥意思?他正琢磨着,院外传来轻响。他赶紧把石头收起来,

抄起门边的扁担出去,却见墙根蹲着个黑影,竟是村里的老竹匠。老竹匠无儿无女,

住在村尾的破竹楼里,平时很少出门,沈砚小时候总去他那儿讨竹蜻蜓。

此刻老竹匠手里攥着把柴刀,脸色发白:"砚娃,你......你是不是惹上麻烦了?

"沈砚松了口气,扶他起来:"张伯,您咋来了?是那个顾先生?"老竹匠点点头,

往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那姓顾的,不是好人。三十年前,他爹就来村里找过青琅石,

当时你爷爷把石头藏了,他爹闹了几天,被你爷爷赶跑了,临走时说迟早要把石头拿走。

"沈砚惊得睁大眼睛:"他爹也来找过?""嗯,"老竹匠叹口气,"这青琅石,

不是普通石头。传说竹溪山下有个青琅洞,洞里住着个染神,当年山洪暴发,

染神用自己的灵气凝了这块石头,镇住了洪水,石头就留在了沈家。沈家祖辈靠它染布,

布上带着灵气,能驱蚊虫,避潮气,村里人穿了才少生病——你以为你爹为啥说要守好它?

"沈砚这才明白,难怪村里人生病总爱用沈家染的布裹着,原来不是迷信。

他想起顾先生说要包下所有布,怕是早就知道石头的用处,想拿去卖钱。

"可他咋知道石头在我家?""你爷爷当年跟我说过,顾家是做洋布生意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APP阅读
安装APP,阅读更加方便 立即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