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渣攻今天也在跪着求原谅

重生之渣攻今天也在跪着求原谅

主角:沈瑜楚明昭
作者:咩啊咩不爱吃草

重生之渣攻今天也在跪着求原谅精选章节

更新时间:2025-05-22

第一章重生楚明昭从噩梦中惊醒时,窗外正下着绵绵春雨。他猛地坐起身,

冷汗浸透了雪白的中衣,胸口剧烈起伏着,

仿佛还停留在那个刻骨铭心的场景——沈瑜倒在他怀中,鲜血从苍白的唇角溢出,

那双总是含着温柔笑意的眼睛渐渐失去神采..."侯爷?"门外传来侍从小心翼翼的询问,

"可是梦魇了?要准备安神汤吗?"楚明昭怔了怔,这声音...是墨竹?

可他记得墨竹早在三年前就...他环顾四周,熟悉的陈设让他瞳孔骤缩。

这不是镇北侯府的寝殿吗?但这座府邸明明在两年前就被皇帝收回..."现在是什么年份?

"楚明昭猛地拉开门,吓得墨竹后退半步。"回、回侯爷,

是承平十七年啊..."承平十七年!楚明昭的手指深深掐入门框。他竟然回到了五年前,

回到了与沈瑜初识的那一年!镜中映出一张年轻五岁的面容,剑眉星目,轮廓分明,

只是眼中多了前世的沧桑与痛楚。"备朝服。"他声音沙哑,"今日是大朝会。

"楚明昭站在金銮殿上,目光死死盯着文官队列中的某个身影。沈瑜。

年轻的户部尚书一袭靛蓝官服,身姿如修竹般挺拔。他正专注地聆听工部汇报,

侧脸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清俊。那熟悉的眉眼,微微抿起的薄唇,一切都与记忆中分毫不差。

楚明昭的心脏剧烈跳动,几乎要冲破胸腔。活生生的沈瑜,

不是梦中那个渐渐冰冷的身躯..."江南水患,臣认为应当疏浚吴淞江下游,

修筑堤坝..."沈瑜出列奏道,声音清润如玉。前世这个时候,楚明昭是怎么做的?

他记得自己冷眼旁观,任由其他官员驳斥沈瑜的方案,最后让二皇子的人接手了这个肥差。

而沈瑜后来花了整整三个月时间,暗中为他整理了一份更完善的治水方略。"臣附议。

"楚明昭一步跨出武官队列,声音响彻大殿,"此为良策,臣提议由他全权负责。

"满朝哗然。镇北侯向来与文官队列不和,今日竟为沈瑜说话?沈瑜也明显怔住了,

他微微侧首,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恢复平静,向楚明昭拱手致谢。

楚明昭贪婪地看着这副容颜。沈瑜眼下有一颗很小的泪痣,前世他总爱用指尖轻抚,

如今这颗泪痣就在眼前,他却不能触碰。朝会散去,雨势渐大。楚明昭站在廊下,

看着沈瑜正要冒雨离开,急忙上前:"沈尚书留步。"沈瑜转身,

神色恭敬而疏离:"侯爷有何指教?

"楚明昭从侍从手中接过一把精致的油纸伞:"春雨寒凉,沈尚书当心身体。

"沈瑜眼中警惕一闪而过,但还是恭敬接过:"多谢侯爷关怀。""治水之事若有需要,

尽管来侯府寻我。"楚明昭克制着上前为他撑伞的冲动,

"江南百姓...…就托付给沈尚书了。"沈瑜微微颔首,撑开伞步入雨中。

楚明昭站在原地,看着那抹蓝色身影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雨雾中。

他的指尖还残留着递伞时不经意触碰到的温度。这一次,他发誓绝不会再让那把伞,

变成前世刺穿沈瑜胸膛的利剑。第2章疑云暗生沈瑜回到尚书府,

一进门便将那柄油纸伞递给管家:"查查这伞。"管家沈福接过伞,

手指在伞骨处轻轻摩挲:"大人怀疑伞有问题?""镇北侯今日在朝堂上为我说话,

又赠伞示好,太过反常。"沈瑜解开官服领口,眉间浮现一丝倦意,"去查查他近日动向,

特别是与二皇子那边的往来。"沈福躬身应是,正要退下,又被叫住。"等等,

"沈瑜顿了顿,"查仔细些,包括他平日见什么人,读什么书,甚至饮食起居。

"待沈福退下,沈瑜独自走入书房。雨滴敲打在窗棂上,如同他纷乱的思绪。

他取出暗格中的密册,翻到记载楚明昭的那一页,指尖在"性情冷酷,手段狠厉,

与二皇子过从甚密"一行字上轻轻划过。前世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时的楚明昭,

何曾正眼瞧过他这个六品小官?直到发现他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和理财之能,才假意亲近,

一步步将他引入精心编织的陷阱。沈瑜猛地合上册子,胸口微微起伏。他重生回到五年前,

本已发誓远离楚明昭,专心对付二皇子一党。可今日朝堂上,楚明昭那双眼中的热切,

递伞时指尖的微颤,都与他记忆中的镇北侯判若两人。"大人,林大人来访。

"门外小厮通报。沈瑜收敛心神:"请进来。"兵部侍郎林修远大步走入,

青色官服下摆沾了雨水:"听说了今日朝会的事,特来道贺。江南治水可是个肥差,

多少人眼红呢。"沈瑜为他斟茶:"多亏镇北侯出言相助。""怪就怪在这里。

"林修远凑近,压低声音,"楚明昭向来与文官不和,今日为何独独为你说话?

我怀疑其中有诈。"沈瑜指尖轻叩桌面:"我也觉得蹊跷。

""你可记得去年工部李侍郎的事?"林修远眼中闪过警惕,"当时楚明昭也是先示好,

后来李侍郎就莫名其妙卷入了军械贪腐案...""我明白。"沈瑜打断他,

"我会小心应对。"送走林修远后,沈瑜站在窗前沉思。

他当然记得李侍郎的下场——流放三千里,病死途中。

但更记得前世自己是如何一步步落入楚明昭的温柔陷阱,最终万劫不复。雨停了,

沈瑜的目光落在墙角那把油纸伞上。沈福已经检查过,伞没有问题,

伞面上的墨梅甚至是京城最有名的画师手笔——正是他前世最爱的风格。太巧合了。

沈瑜眯起眼,心中疑云更浓。半月后,江南治水方案初步拟定,

沈瑜却发现一个棘手问题:吴淞江下游的疏浚需要经过宁王别院的领地。

这位王爷是今上的叔父,向来跋扈,绝不会允许民工踏入他的地盘。"大人,

宁王府送来回信,还是不肯通融。"沈福呈上一封信札。沈瑜蹙眉。前世他也遇到这个难题,

花了大量时间周旋,最后还是楚明昭出面解决的。当然,

那是在他已成为楚明昭的"知己"之后。"备轿,我亲自去一趟宁王府。"刚出府门,

却见一骑快马疾驰而来,马上之人翻身而下:"沈大人,宁王已经同意开放别院地段,

这是他的手谕。"沈瑜接过手谕,上面盖着宁王印信,千真万确:"这是怎么回事?

""听说是镇北侯亲自去说的情。"来人答道,"侯爷说,治水利国利民,

宁王殿下深明大义。"沈瑜手指一紧,险些将手谕捏皱。楚明昭为何要帮他?

而且解决的正是前世让他头疼的难题?"替我谢过侯爷。"他平静道,心中却掀起惊涛骇浪。

三日后,又一个难题迎刃而解——户部拨付的治水银两不足,沈瑜正打算上书陈情,

却接到消息说已额外拨付二十万两。一打听,又是楚明昭在御前进言。沈瑜坐不住了。

他换上便服,亲自前往城南一家不起眼的茶楼。因为那里是楚明昭经常独处的地方。

茶楼二楼雅间,沈瑜要了临窗的位置。从这里可以看到楚明昭常坐的角落,此刻却空无一人。

"这位爷是第一次来吧?"小二热情招呼着。沈瑜点头,随口问道:"听说镇北侯常来此处?

"小二笑容一僵:"这个...侯爷确实常来,但从不让人打扰...""我不打扰,

只是好奇。"沈瑜放下一块碎银,"侯爷平日都做些什么?""就是喝茶,看书,弹琴。

"小二收了银子,压低声音,"说来也怪,侯爷近来却总弹些伤感的调子,

有次小的还看见他对着棋盘发呆..."沈瑜心头一震。前世的楚明昭确实爱下棋,

常与他对弈到深夜。而那些"伤感的调子",正是他前世最爱的几首古曲。离开茶楼时,

沈瑜的心绪比来时更加纷乱。他拐进一条暗巷,低声唤道:"夜枭。

"一个黑影悄然出现:"大人。""楚明昭近三个月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举动,

特别是他与什么人有过来往,可曾受过伤,生过病。""回大人,"夜枭打断他,

"属下已经详查过。侯爷三个月前曾从马上摔下,昏迷一日,醒来后性情确有变化。

太医诊断为轻微脑伤,无大碍。"沈瑜瞳孔微缩:"三个月前?具体是哪一日?

""二月十二。"沈瑜呼吸一滞。二月十二——正是他重生醒来的那一天!又过了几日,

沈瑜正在衙门处理公务,林修远匆匆赶来:"出事了!二皇子参了你一本,

说你治水方案劳民伤财,皇上已命都察院核查。"沈瑜冷笑。前世也是如此,

二皇子处处阻挠,最终是楚明昭..."不必担忧。"一个熟悉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楚明昭一身玄色锦袍,大步走入,"我已经向皇上递了折子,

附上沿江七州府百姓的联名**书。"沈瑜起身行礼,心中惊疑不定:"多谢侯爷。

""沈尚书一心为国,岂容小人诋毁。"楚明昭目光灼灼,声音却放得极轻,"二皇子那边,

我自有应对。"这句话如惊雷炸在沈瑜耳边。前世的楚明昭,可是二皇子的左膀右臂!

如今竟称二皇子为"小人"?林修远也变了脸色,待楚明昭离开后,

立刻拉住沈瑜:"你听见了吗?楚明昭竟公然与二皇子对立!

这太不对劲了..."沈瑜没有回答。

他想起夜枭的最新报告:楚明昭近日秘密调查二皇子党羽,

还派人盯住了几个前世曾参与陷害他的官员。

这一切都指向一个荒谬的可能——楚明昭也重生了,而且...似乎在弥补前世的过错?

"不管他有什么目的,"林修远严肃地说,"离镇北侯远一点。朝中谁不知道他心狠手辣,

翻脸无情?"沈瑜望着楚明昭离去的方向,轻声道:"或许我们都看错了他。"话一出口,

他自己也愣住了。为何要为楚明昭辩解?明明前世血淋淋的教训还刻骨铭心。

可若楚明昭真的也重生了,真的在悔改...沈瑜摇摇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这很可能是楚明昭的新手段,他绝不能重蹈覆辙。但心底有个微弱的声音在问:如果这一次,

是真的呢?第3章梅林琴音朝堂上,沈瑜立于文官队列中,

今日是江南治水方案的审议之日,二皇子党羽早已摩拳擦掌。"臣有本奏!

"工部侍郎赵德元跨步出列,"沈尚书所提吴淞江疏浚方案,需征调民夫五万,耗时半年,

恐误农时,劳民伤财!"沈瑜闭了闭眼。赵德元是二皇子的人,

前世就是他在治水工程中做手脚,导致堤坝崩塌,淹了三县良田。"臣附议。

"又一名官员出列,"沈尚书年少气盛,不谙实务,所提方案过于理想化。

"沈瑜深吸一口气,正要反驳,一个清冷的声音从武官队列中传来。"哦?

赵大人说沈尚书不谙实务?"楚明昭缓步走出,玄色官袍上的麒麟纹在晨光中熠熠生辉,

"那赵大人可知,沈尚书为制定此方案,亲赴江南勘察月余,走访沿岸七州县?

"赵德元脸色一变:"这...""至于劳民伤财,"楚明昭转向皇帝,"臣算过,

沈尚书的方案比常规工期缩短两月,长远看可减少水患损失每年约三十万两白银。若说伤财,

不治水才是真伤财。"沈瑜微微睁大眼睛。楚明昭说的这些数据,

正是他奏折中刻意隐去的内容,只有他的亲信幕僚才知晓。"镇北侯此言差矣!

"二皇子突然开口,"治水固然重要,但眼下国库...""二殿下,"沈瑜抓住时机出列,

"户部已筹措足额银两,无需动用国库储备。具体账目在此,请陛下御览。

"他从袖中取出早已备好的奏折,由太监呈上。这是他精心准备的后手,

本打算在关键时刻抛出,没想到楚明昭先一步为他创造了机会。皇帝翻阅奏折,

面露赞许:"沈爱卿考虑周全,朕心甚慰。"二皇子脸色铁青,赵德元等人也讪讪退下。

沈瑜余光瞥见楚明昭唇角微扬,朝他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那一刻,沈瑜心头涌起一丝异样。

前世的楚明昭,何曾这样公开站在他一边?更别说与二皇子针锋相对了。散朝后,

沈瑜刚走出宫门,就被楚明昭的贴身侍卫拦下。"沈大人,侯爷邀您过府一叙,

说是得了些好茶,想请您品鉴。"沈瑜本想拒绝,却听侍卫补充道:"侯爷还说,

那茶是'青峰雾芽',与梅最配。"沈瑜指尖一颤。青峰雾芽——这是他前世最爱的茶,

因产量稀少,每年只得二三两。更重要的是,前世他与楚明昭初识,就是在梅林中品此茶。

"带路吧。"沈瑜听见自己说。镇北侯府的梅林比记忆中更加茂盛,

楚明昭已在亭中备好茶具,见他到来,起身相迎。"沈尚书肯赏光,蓬荜生辉。

"沈瑜行礼:"侯爷相邀,下官荣幸。"亭中陈设简单,一几两凳,一炉一壶。

唯一显眼的是角落里的那张古琴。沈瑜一眼便认出,那是前世的自己最珍爱的琴。

"沈尚书识得此琴?"楚明昭顺着他的目光问道。"似曾相识。"沈瑜谨慎回答。

楚明昭轻笑,手指抚过琴弦:"偶然所得,音色尚可。沈尚书可要一试?""下官不擅此道。

""那我献丑了。"楚明昭坐下,指尖轻拨,一曲《梅花三弄》流淌而出。

沈瑜端茶的手顿在半空。这指法,这韵律处理与前世楚明昭惯常的刚劲风格截然不同,

反倒像极了他自己的演奏习惯。一曲终了,楚明昭抬头:"如何?""侯爷琴艺高超。

"沈瑜勉强道,"只是这曲风...不似您平日的风格。"楚明昭目光深邃:"人总会变的。

有些错,犯过一次就足够了。"这句话像一根针,轻轻刺入沈瑜心底。他低头饮茶,

掩饰眼中的波动。"江南治水进展如何?"楚明昭转移话题。"托侯爷的福,挺顺利的。

"楚明昭轻描淡写,"二皇子那边,你要当心。赵德元不会善罢甘休。

"沈瑜抬眼:"侯爷似乎...很了解二皇子一党的行事风格?""朝堂沉浮多年,

多少有些了解。"楚明昭为他续茶,"沈尚书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难免招人嫉恨。

""下官不明白,"沈瑜直视对方,"侯爷为何对下官如此关照?"亭中一时寂静,

只有茶香袅袅。楚明昭放下茶壶,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或许是因为...我欠你的。

"欠我的?沈瑜心头剧震。夜深人静,沈瑜换上夜行衣,悄然离开尚书府。

他需要更多证据来验证那个疯狂的猜想。楚明昭可能也跟他一样重生了。

侯府的守卫比想象中松懈。沈瑜轻松潜入书房,借着月光搜寻线索。书案上堆满公文,

墙上挂着边境地图,一切都寻常无奇。他的目光落在书柜旁的一个小柜子上。

前世他曾来过这个书房,记得那里有个暗格..."找什么呢?"沈瑜浑身一僵,缓缓转身。

楚明昭倚在门框上,手中提着一盏灯笼,脸上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侯爷。

"沈瑜强自镇定,"下官...""夜探侯府,按律当杖五十,流放三千里。

"楚明昭缓步走近,"不过..."他忽然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坛子:"正好我睡不着,

想喝两杯。沈尚书可愿作陪?"沈瑜愕然。这反应完全出乎意料。

楚明昭已经自顾自地走到院中石桌旁坐下,拍开泥封,酒香顿时四溢:"三十年陈的梨花酿,

京城只此一坛。"沈瑜犹豫片刻,还是走了过去。这酒是他前世与楚明昭结拜时喝的。

月光如水,倾泻在两人身上。楚明昭斟满两杯,推过一杯:"沈尚书夜访寒舍,想必有所求。

"沈瑜接过酒杯:"下官只是好奇,侯爷近来为何对下官另眼相待。""我说了,我欠你的。

"楚明昭仰头饮尽,"不过沈尚书不信也是应当。毕竟我们并不熟识。

"这句话听在沈瑜耳中,却别有深意。若楚明昭真的重生,

那么"这一世"的他们确实"不熟"。"侯爷说欠我,不知欠我什么?"沈瑜试探道。

"沈尚书可曾做过一些...似曾相识的梦?"楚明昭突然问。"梦?

""比如梦见一些从未发生过,却又无比真实的事。"楚明昭的目光如炬,

"或者梦见...自己死了。"沈瑜手中的酒杯差点滑落。他强自镇定:"侯爷说笑了。

生死大事,岂会在梦中儿戏。""是啊,说笑而已。"楚明昭轻笑,又斟了一杯,

"不过沈尚书若真做了这样的梦,不妨来找我聊聊。

毕竟...…"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沈瑜一眼,"梦境有时比现实更真实。"夜风拂过,

带来一丝凉意。沈瑜忽然意识到,这场对话看似随意,实则步步惊心。

楚明昭的每一句话都像在试探,又像在暗示。"时候不早,下官告退。"沈瑜起身。

楚明昭也不挽留:"我让人备了马车,送沈尚书回府。"他顿了顿,"下次若想参观侯府,

直接正门来便是,不必如此费周折。"沈瑜耳根发热,匆匆告辞。回府的马车上,

他心绪难平。楚明昭的言行举止,处处透着古怪。那些试探若真如他所想,楚明昭也重生了,

那么这一世的变化就解释得通了。但若真是如此,楚明昭为何不直接挑明?他在等什么?

还是说这又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沈瑜闭上眼,前世的记忆与今生的见闻在脑海中交织。

那个在朝堂上为他说话的楚明昭,那个弹奏他最爱曲子的楚明昭,

那个说着"我欠你的"的楚明昭,根本就与记忆中冷酷无情的镇北侯判若两人。

马车颠簸了一下,沈瑜睁开眼,忽然注意到座位下露出一角纸张。他弯腰拾起,

发现是一张折叠的纸条,上面密密麻麻记着一些人名和日期。沈瑜仔细辨认,心头一震。

这些人名全是二皇子党羽,而日期...正是前世他们设计陷害自己的关键时间点!

更令人心惊的是,每个名字旁边都标注了应对策略,有些已经被划掉,旁边写着"已解决"。

这是楚明昭的手笔。他不仅在防备二皇子,更是在...保护自己?沈瑜攥紧纸条,

心中的天平再次倾斜。若这也是演戏,未免太过逼真。但若真心悔改...他摇摇头,

将纸条收入袖中。无论如何,他需要更多证据。这场生死博弈,才刚刚开始。

第4章瘟疫无言六月的京城,本该是荷花盛放的时节,却迎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

沈瑜站在户部衙门内,听着各地递上来的急报,眉头越皱越紧。城南难民区最先爆发瘟疫,

患病之人先是高热不退,继而皮肤出现紫黑色斑块,最后吐血而亡。不过五日,

死者已逾百人。"大人,太医署已经查明,是鼠疫。"沈福匆匆进来,

脸上蒙着浸过醋的布巾,"皇上命您即刻前往灾区,统筹防疫事宜。"沈瑜心头一紧。

前世这场瘟疫夺走了数千条性命,而他因为被二皇子设计调往外地,并未亲身经历。

只记得回京时,满城白幡,哭声不绝。"备马,去城南。"刚出衙门,

却见一队骑兵疾驰而来,为首的正是楚明昭。他一身玄色劲装,腰间配剑,英气逼人。

"沈尚书。"楚明昭勒住马,"皇上命我协助你处理瘟疫一事。"沈瑜诧异。

前世楚明昭明明避之唯恐不及,称病在家,直到疫情结束才露面。"侯爷金贵之躯,

不宜涉险。"沈瑜婉拒,"下官一人足矣。"楚明昭翻身下马,走到沈瑜面前,

声音压得极低:"城南的疫情比你想象的更严重,这场瘟疫死了近乎几千人,

其中大半是因为初期处置不当。"沈瑜瞳孔骤缩。楚明昭竟然知道这场瘟疫死亡人数。

"侯爷此言...""时间紧迫。"楚明昭打断他,"我已命人封锁城南,设立隔离区。

太医署那边也准备好了药方,虽然不能根治,但能缓解症状。"沈瑜深深看了楚明昭一眼,

不再多言:"那就请侯爷带路。"城南的景象比沈瑜想象的更为凄惨。

街道上横七竖八躺着病患,**声、哭喊声不绝于耳。

空气中弥漫着腐臭与草药混合的刺鼻气味。楚明昭显然早有准备。

他带来的士兵迅速将健康居民与病患分开,搭建临时医棚,焚烧死者尸体。

沈瑜则负责调配物资,安抚民众。"大人,药材不够了。"一个满脸烟灰的小吏跑来报告,

"特别是黄连,各药铺都已售罄。"沈瑜正要开口,

楚明昭已经走过来:"我府上存有百斤黄连,已经派人去取了。另外,西山别院有口深井,

水质清冽,适合煎药,我已命人将病重者送往那里。"沈瑜惊讶于楚明昭的细致安排,

更惊讶于他亲力亲为的态度。堂堂镇北侯,此刻竟亲自为病患递水送药,

毫不避讳污秽与危险。"水渠已经派人疏通了。"沈瑜顺着他的话说,

"只是不知道这次能否避免...那几千人的死亡。""能。"楚明昭斩钉截铁,

"只要我们提前烧掉那批染疫的粮食。"沈瑜浑身一震。前世瘟疫后期才查明,

源头是一批从江南运来的粮食,在仓库中被老鼠污染。这个真相直到一个月后才被发现,

而现在...疫情才刚开始!"侯爷怎么知道是粮食的问题?

"楚明昭似乎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沉默片刻,才低声道:"你我心知肚明。

"两人目光相接,电光火石间,沈瑜确认了一件事——楚明昭确实重生了,

而且知道他同样也重生了。"我去查那批粮食。"沈瑜最终说道,转身离去时,

手心已经沁出冷汗。连续三日的奔波劳累,加上频繁接触病患,沈瑜终于支撑不住了。

第四日清晨,他刚起身就感到一阵天旋地转,随即栽倒在地。恍惚中,他感觉自己被人抱起,

耳边传来楚明昭焦急的呼喊。再醒来时,已置身于一间陌生的卧房。"烧退了些。

"一个温和的女声说。沈瑜费力地睁开眼,看到一位中年妇人正在为他诊脉。"这是哪里?

"他的声音嘶哑得吓人。"西山别院。"回答的是楚明昭,他从门外快步走进,

眼下挂着浓重的青黑,"你染上疫病了,沈瑜。"沈瑜想坐起来,

却被楚明昭轻轻按回床上:"别动,太医说你需要静养。

""难民区那边...""都安排好了。"楚明昭递来一碗黑糊糊的药汁,

"那批染疫的粮食已经烧毁,病例也开始减少。""多谢侯爷。"沈瑜接过药碗,

强忍苦涩一饮而尽。"侯爷不必亲自照顾我,派个下人就好。""不行。"楚明昭断然拒绝,

"这病传染性极强。"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下来,"况且...我欠你的。"又是这句话。

沈瑜想说些什么,却抵不过药力带来的困倦,沉沉睡去。接下来的日子,

沈瑜时而清醒时而昏沉。每次醒来,都能看到楚明昭守在床边,或看书,或处理公文,

但从未离开过这个房间。最严重的那晚,沈瑜高烧不退,浑身疼痛难忍。半梦半醒间,

他感觉有人用湿布不断擦拭他的身体。"坚持住,

沈瑜..."楚明昭的声音从很远的地方传来,"这一次,我绝不会再让你死在我面前。

"沈瑜想回应,却发不出声音。恍惚中,他仿佛回到了前世临死的时刻,楚明昭抱着他,

泪如雨下...但那怎么可能?"前世我错了..."楚明昭的声音断断续续地传入耳中,

"若能重来..."沈瑜奋力睁开眼,看到楚明昭跪在床边,握着他的手抵在额头,

肩膀微微颤抖。月光透过窗棂,在那张向来刚毅的脸上投下斑驳的泪痕。这一刻,

沈瑜心中有什么东西悄然崩塌了。七日后,沈瑜的病情终于好转。房门轻响,

楚明昭端着药碗进来,看到沈瑜坐起,眼中闪过惊喜:"你能起身了?""嗯,好多了。

"沈瑜注视着他憔悴的面容,"这些天,辛苦侯爷了。"楚明昭摇摇头,

递过药碗:"太医说再服三日药,就能恢复了。"沈瑜接过药碗,

突然问道:"侯爷在我昏迷时说这一次不会让我死在你面前...是什么意思?

"房间内一片死寂。楚明昭站在原地,面色变幻不定,最终苦笑一声:"你早就知道了,

不是吗?""知道什么?""知道我也是重生回来的。"楚明昭直视沈瑜的眼睛,

"就像你一样。"虽然已经有所猜测,但亲耳听到楚明昭承认,沈瑜还是感到一阵眩晕。

他放下药碗,努力保持声音平稳:"什么时候确定的?"楚明昭目光柔和下来,

"你看到那把琴时的眼神。""所以这一世侯爷处处维护我,是为了弥补前世的过错?

"楚明昭的表情变得严肃:"不止如此。我是想弥补,但更想重来一次。"他深吸一口气,

"不过你不必现在回应。我知道要你相信一个曾经背叛过你的人有多难。"沈瑜沉默。

他确实无法立刻放下防备,但也不再像最初那样充满敌意。这些日子楚明昭所做的一切,

他都看在眼里。"瘟疫情况如何?"他最终转移了话题。

楚明昭顺着他的意思接话:"已经控制住了。死亡人数...不到三百。

"三百对比前世的三千多。沈瑜心中一动,若没有楚明昭的提前干预,

这场灾难恐怕会重蹈覆辙。"侯爷救了很多人。""我们一起救的。"楚明昭纠正道,

"如果没有你协调各方,光靠我也做不到。"沈瑜忽然想起一事:"二皇子那边有什么动静?

""他本想借瘟疫打击太子一党,但计划被打乱了。"楚明昭冷笑,

"他安插在太医署的人也被我调走了。"沈瑜若有所思。前世的瘟疫中,

二皇子确实借机除掉了几个太子心腹。看来楚明昭不仅改变了对待他的方式,

还在全力阻止前世的悲剧重演。"侯爷变了很多。"沈瑜轻声说。

楚明昭看向窗外:"人总会变的,特别是...当你知道自己错得有多离谱的时候。

"第5章寿宴暗流七月初七,皇帝六十寿诞,宫中大摆筵席。沈瑜立于文官队列中。

自从瘟疫平息后,他与楚明昭之间那层重生的窗户纸被捅破,

两人陷入一种微妙的默契——彼此心知肚明,却谁也不主动点破。"沈大人气色好多了。

"林修远凑过来低声道,"听说你染病时,是镇北侯亲自照料?

"沈瑜微微点头:"侯爷仁厚。""仁厚?"林修远差点笑出声,

"满朝文武谁不知道镇北侯心狠手辣?唯独对你..."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沈瑜一眼,

"侯爷怕是另有所图。"沈瑜笑而不答。

若林修远知道楚明昭为他熬药擦身、彻夜守候的样子,怕是要惊掉下巴。钟鼓齐鸣,

皇帝驾到。众臣按品级入席,沈瑜的位置恰好在楚明昭斜对面,稍一抬眼就能看到对方。

上一章 章节目录 APP阅读
安装APP,阅读更加方便 立即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