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间,有你真好

这世间,有你真好

主角:苏清晏沈惊鸿
作者:青椒肉丝饸烙面

这世间,有你真好精选章节

更新时间:2025-11-08
全文阅读>>

第一卷:雁门雪雁门关的雪总比别处来得早,十月末的朔风裹着雪粒砸在城楼上,

玄铁盔甲被冻得发脆,沈惊鸿抬手抹去眉间积雪时,

指腹触到一片冰凉——那是她驻守雁门关的第五个冬天,也是苏清晏登基的第三个年头。

马腹下的积雪已没过马蹄,沈惊鸿勒住缰绳,仰头望着城楼顶端飘扬的玄色龙旗。

旗面上用金线绣的五爪龙在风雪里舒展,龙鳞沾着雪沫,像一头蛰伏在云端的巨兽。

十年前在太学后山,苏清晏曾指着星空对她说,“惊鸿你看,

北斗七星像不像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总有一天,我要让它们都围着我转”,

那时少女眼底的光,比此刻雪地里的日头还要亮。“来者何人?”城楼上的戍卒扯开嗓子喊,

箭尖已对准沈惊鸿的胸口。戍卒是去年刚补进来的新兵,

没见过这位传说中的女将军——镇北军统领沈惊鸿常年戴着玄铁面具,

只露出一双冷得像冰的眼睛,军中都传她是从尸堆里爬出来的战神,

连匈奴人见了她的旗帜都要退避三舍。沈惊鸿抬手解下腰间虎符,

青铜质地的符牌在雪光里泛着冷光,“镇北军统领沈惊鸿,奉召还京。”戍卒的声音顿了顿,

很快有急促的脚步声从城楼里传来。片刻后,城门缓缓开启,一辆黑色的马车从门后驶出,

车帘掀开时,一股暖融融的气息裹着龙涎香飘出来。苏清晏坐在车里,指尖捏着暖炉,

貂裘领口露出一小截白皙的脖颈,看见沈惊鸿时,眼底的疲惫像被雪融化的冰,淡了些,

“沈将军,可算等到你了。”沈惊鸿翻身下马,积雪从盔甲上簌簌落下,

在脚边堆起一小团白。她屈膝行礼时,玄铁手套叩在冻硬的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陛下为何亲自来此?京中事务繁忙,风雪天赶路凶险。”“京里比风雪天更凶险。

”苏清晏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她掀开马车帘让沈惊鸿上来,“你走后,

户部尚书周明远联合三位藩王,在朝堂上发难,说朕重用女将,坏了祖宗规矩,

还说……还说镇北军是‘妇人治军’,要朕罢免你的官职,把兵权交还给外戚。

”马车里铺着厚厚的羊绒毯,暖炉里的炭火噼啪作响,烤得人指尖发暖。

沈惊鸿看着苏清晏指尖的薄茧——那是常年握笔批奏折留下的痕迹,忽然想起十年前在太学,

苏清晏为了抄完《女诫》被罚跪,她偷偷把暖手炉塞到少女怀里,却被苏清晏扔在地上,

“我才不要学这些束缚女子的东西,将来我要让女子也能上战场、入朝堂”。

那时她只当是戏言,却没想到,十年后,苏清晏真的成了大靖第一位女帝,而她,

成了大靖第一位女将军。“臣请陛下赐兵,平定叛乱。”沈惊鸿垂眸,

声音里带着惯有的冷硬——周明远那老狐狸,十年前就克扣过镇北军的军饷,

若不是苏清晏当时偷偷从太子宫里运出三万石粮食,

镇北军早就全军覆没在匈奴人的铁蹄下了。“不必。”苏清晏摇头,她从袖中取出一卷奏折,

递到沈惊鸿面前,“朕要的不是流血,是让他们知道,这大靖的江山,

不是靠祖宗规矩撑着的。你看,这是周明远去年贪墨河工款的证据,

还有三位藩王私下与匈奴通商的密信,只要把这些摆到朝堂上,他们就翻不了天。

”沈惊鸿接过奏折,指尖拂过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忽然觉得眼眶发涩。苏清晏总是这样,

看似温和,却把所有的凶险都自己扛着,她在雁门关浴血奋战时,

这位年轻的女帝正在朝堂上与一群老狐狸斗智斗勇,用柔肩撑起整个江山。

“雁门关的战事如何?”苏清晏忽然问,她伸手拨了拨暖炉里的炭火,火星子溅起来,

映得她眼底发亮。“匈奴已经退了,但阿古拉那老东西不会善罢甘休。”沈惊鸿顿了顿,

声音放柔了些,“臣留下了三万兵力,还在关外设了三道烽火台,只要匈奴人来犯,

半个时辰内就能传信到京城。”苏清晏点头,指尖在暖炉上轻轻摩挲,“明年开春,

朕想亲自去雁门关。”沈惊鸿猛地抬头,玄铁面具下的眼睛满是震惊,“陛下不可!

雁门关凶险,臣愿为陛下镇守边疆,不必劳烦陛下亲征。”“不是亲征。”苏清晏笑了笑,

眼底闪过一丝狡黠,像极了十年前偷偷拉她去太学后山看星星的模样,

“是去看看你说的‘风吹草低见牛羊’,顺便,给镇北军的将士们颁赏。你不知道,

去年冬天,将士们的家书里都在说想尝尝宫里的梅花酥,朕特意让御膳房做了些,

等开春了带过去。”沈惊鸿看着她的眼睛,那双总是带着冷静的眸子里,

此刻竟有了几分少年人的雀跃。她忽然想起十年前的那个雪夜,苏清晏明明怕黑,

却非要拉着她去太学的后山,说“惊鸿,你看那猎户家的灯笼,像不像星星掉在了地上”,

那时她把自己的披风解下来裹在苏清晏身上,说“以后我会保护你,不让任何人欺负你”,

没想到这句话,竟成了她一生的承诺。马车在风雪里继续前行,车轮碾过积雪,

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沈惊鸿靠在车壁上,听着外面的风雪声,忽然觉得,这大靖的江山,

有苏清晏在,或许真的能不一样——不再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束缚,

不再有“女子不能上战场”的规矩,女子也能像男子一样,用自己的能力守护家国。

行至半途,马车忽然停下。侍卫长掀开帘子,脸色凝重地说:“陛下,将军,

前面路上有积雪塌方,马车过不去了。”苏清晏皱了皱眉,掀开车帘往外看。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雪下得更急了,前面的山路被积雪堵得严严实实,

连马蹄印都被埋得看不见。“陛下,不如我们先去附近的驿站歇一晚,等明天雪停了再赶路?

”沈惊鸿提议。苏清晏点头,“也好,只是委屈将士们了。”驿站不大,却很干净。

老板娘是个四十多岁的妇人,见沈惊鸿一身盔甲,又看到苏清晏身上的貂裘,知道是贵人,

连忙腾出最好的两间房。晚饭时,老板娘端来热腾腾的羊肉汤,

还特意给苏清晏煮了一碗红枣粥,“贵人看着身子弱,喝点红枣粥暖身子。

”苏清晏接过粥碗,笑着道谢,“多谢老板娘。”老板娘摆摆手,“贵人客气了,

你们是从京城来的吧?听说京城里有位女皇帝,还有位女将军,可厉害了,

把匈奴人打得落花流水。”沈惊鸿握着汤碗的手顿了顿,抬头看向苏清晏。

苏清晏眼底带着笑意,对老板娘说:“是啊,那位女皇帝和女将军,

都是为了守护大靖的百姓。”老板娘叹了口气,“要是早几年有这样的好皇帝和好将军,

我家那口子也不会死在匈奴人的手里了。”她说着,眼圈红了,“我家男人是镇北军的士兵,

三年前在雁门关战死了,临死前还说,一定要守住雁门关,

不让匈奴人进来欺负咱们中原的百姓。”沈惊鸿心里一酸,从怀里取出一块银子,放在桌上,

“老板娘,这点银子你拿着,以后有什么困难,就去镇上的镇北军驿站找他们帮忙。

”老板娘连忙推辞,“贵人,我不能要你的银子,你们为了守护我们,已经够辛苦了。

”“拿着吧。”苏清晏开口,“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也算是替那些牺牲的将士们,

照顾他们的家人。”老板娘这才收下银子,感激地说了好几声谢谢。晚上,

沈惊鸿守在苏清晏的房门外。雪还在下,风裹着雪粒打在门板上,发出呜呜的声响。

她靠在门框上,想起老板娘说的话,

忽然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守护的不仅仅是雁门关,

更是千千万万个像老板娘这样的百姓,是他们对和平的期盼。不知过了多久,

房门忽然被推开。苏清晏穿着一身月白色的寝衣,站在门口,“惊鸿,外面冷,进来吧。

”沈惊鸿愣了愣,“陛下,臣还是守在外面吧,万一有危险……”“这里很安全。

”苏清晏打断她,拉着她的手腕走进房间,“我有话跟你说。”房间里生着炭火,暖融融的。

苏清晏让沈惊鸿坐在椅子上,给她倒了杯热茶,“惊鸿,你还记得十年前,

我们在太学里第一次见面吗?”沈惊鸿点头,“当然记得。那天你穿着粉色的襦裙,

站在太学的门口,不肯进去,说《女诫》是束缚女子的东西,还跟教谕吵了起来。”“是啊。

”苏清晏笑了,眼底满是怀念,“那时候你突然站出来,说‘教谕先生,

女子也有读书的权利,为何非要学《女诫》’,我当时就觉得,你跟其他人不一样。

”沈惊鸿看着她,“陛下那时候也跟其他人不一样,明明是太子的女儿,却一点架子都没有,

还敢跟教谕顶嘴。”“那时候我总想着,要是能改变这世道就好了。”苏清晏叹了口气,

“可真等我坐上这个皇位,才知道有多难。朝堂上的老狐狸们处处刁难,藩王们虎视眈眈,

还有人说我是‘牝鸡司晨’,不配当皇帝。”沈惊鸿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很凉,“陛下,

有臣在,臣会帮您扫清所有障碍,让所有人都知道,您是一位好皇帝。”苏清晏看着她,

眼底满是感动,“惊鸿,谢谢你。有你在,我就什么都不怕了。”那天晚上,两人聊了很久,

从太学的往事,聊到现在的朝堂,再聊到未来的大靖。窗外的雪渐渐停了,

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两人身上,像一层薄薄的纱。第二天一早,雪停了。

阳光照在雪地上,刺得人睁不开眼睛。侍卫们已经清理好了路上的积雪,

马车可以继续前行了。苏清晏和沈惊鸿坐上马车,继续向京城赶去。沈惊鸿靠在车壁上,

看着苏清晏熟睡的脸庞,心里暗暗发誓:她一定要守护好这位年轻的女帝,

守护好这大靖的江山,让苏清晏的梦想,在这片土地上实现。

第二卷:京华梦回京的路走了二十天,等马车驶入京城时,已是十一月中旬。

朱雀大街上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门口都挂着红灯笼,

一派喜庆景象——再过一个月就是春节了,百姓们都在忙着准备年货。沈惊鸿掀开马车帘,

看着街上的行人。孩子们穿着新做的棉袄,在街边放着鞭炮;小贩们推着小车,

叫卖着糖葫芦和糖画;还有些妇人站在店铺门口,挑选着布料和首饰。

她忽然觉得有些陌生——她在雁门关待了五年,京城的变化,比她想象中还要大。“陛下,

前面就是宫门了。”车夫的声音传来。苏清晏从睡梦中醒来,揉了揉眼睛,“知道了。

”她对沈惊鸿说:“你先回府休整,好好洗个澡,睡一觉。明日早朝,朕会让你当众述职。

”沈惊鸿应了声,翻身下车。玄铁盔甲在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她看着苏清晏的马车驶入宫门,才转身,朝着镇北将军府走去。

将军府是苏清晏登基后特意赐给她的,位于京城的东城区,离皇宫不远。

府里的下人早已接到消息,站在门口迎接她。走进府中,看着熟悉的庭院,

沈惊鸿忽然觉得有些恍惚——五年前她离开时,院里的那棵海棠树还只有手腕粗,

如今已经枝繁叶茂,只是现在是冬天,叶子都落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将军,

您一路辛苦了,要不要先沐浴更衣?”管家恭敬地问。管家姓王,是看着沈惊鸿长大的,

当年沈惊鸿的父亲战死沙场后,王管家就一直跟着她。沈惊鸿点头,“备些吃食,我饿了。

”沐浴过后,沈惊鸿换上了一身藏青色的常服。她走到铜镜前,

看着镜中的自己——脸上的玄铁面具已经取下,露出一张清秀却带着几分英气的脸。

五年的军旅生涯,让她的皮肤变得有些粗糙,眼神也比以前更加锐利,但不变的是,

她眼底那份对家国的忠诚。走到前厅时,桌上已经摆好了饭菜。

有她最爱吃的红烧肉、糖醋鱼,还有一碗热腾腾的鸡汤。沈惊鸿拿起筷子,

刚夹起一块红烧肉,就听见外面传来脚步声。抬头一看,竟是苏清晏的贴身太监小李子。

小李子穿着一身青色的太监服,手里拿着一个食盒,恭敬地说:“沈将军,

陛下知道您一路辛苦,特意让御膳房做了您爱吃的梅花酥,让奴才给您送过来。

”沈惊鸿心里一暖,“有劳李公公了,替我多谢陛下。”小李子笑着说:“将军客气了,

这是奴才应该做的。对了,将军,陛下还有句话让奴才带给您。”“公公请讲。”“陛下说,

让您今晚好好休息,明日早朝不用紧张,她会为您撑腰的。”小李子说完,躬身行礼,

“奴才就不打扰将军用餐了,先行告退。”沈惊鸿看着小李子离去的背影,拿起一块梅花酥,

放进嘴里。梅花酥的甜味在嘴里散开,带着淡淡的梅花香,让她想起了十年前在太学里,

苏清晏偷偷给她带梅花酥的场景。吃过饭,沈惊鸿回到房间。她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

脑海里不断浮现出雁门关的战事,还有京城里的局势。她知道,明日早朝,

周明远和那些藩王肯定会找她的麻烦,一场硬仗,在所难免。第二天一早,

沈惊鸿早早地起了床。她换上一身紫色的朝服,戴上官帽,来到皇宫。此时天刚蒙蒙亮,

朝堂上已经站了不少官员。他们看到沈惊鸿,纷纷投来异样的目光——有好奇,有敬佩,

也有不屑。沈惊鸿无视那些目光,走到武将的行列里站好。没过多久,

苏清晏穿着明黄色的龙袍,在太监的簇拥下,走上龙椅。“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官员跪地行礼。“众卿平身。”苏清晏的声音清脆而有力。官员们起身,站回原位。

苏清晏看向沈惊鸿,“沈将军,你在雁门关镇守五年,辛苦了。今日当着众卿的面,

说说雁门关的情况吧。”沈惊鸿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启禀陛下,臣在雁门关镇守五年,

共击退匈奴入侵二十三次,斩杀匈奴士兵三万余人,俘虏匈奴将领十余人。

目前匈奴已退至漠北,短期内不会再犯。臣留下三万兵力驻守雁门关,

并在关外设了三道烽火台,以应对突**况。”“沈将军劳苦功高,为大靖立下了汗马功劳。

”苏清晏点头,语气里满是赞赏,“朕决定,赏沈将军黄金千两,绸缎百匹,以资鼓励。

”“臣谢陛下恩典!”沈惊鸿再次行礼。就在这时,户部尚书周明远站了出来。

他穿着一身红色的朝服,手里拿着笏板,躬身行礼,“陛下,臣有本奏。”苏清晏皱了皱眉,

“周大人请讲。”“陛下,沈将军虽在雁门关立下战功,但她毕竟是女子。

”周明远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屑,“自古以来,女子就不能担任军中要职,更不能掌握兵权。

如今沈将军手握镇北军兵权,恐对我大靖不利。臣恳请陛下,罢免沈将军的镇北军统领之职,

将兵权交还给外戚,以符合祖宗规矩。”周明远的话一出,朝堂上立刻炸开了锅。

一些保守的官员纷纷附和,“周大人说得对,女子不能掌兵,这是祖宗定下的规矩,不能破!

”沈惊鸿看着那些附和的官员,眼底满是冷意。她知道,这些人都是周明远的党羽,

平日里就处处与苏清晏作对,如今更是想借她的性别做文章,削弱苏清晏的势力。

苏清晏坐在龙椅上,脸色平静,“周大人,你说女子不能掌兵,那朕倒要问问你,

十年前匈奴入侵,你身为户部尚书,却克扣军饷,导致将士们饥寒交迫,差点丢了雁门关。

若不是沈将军父亲沈老将军以死相谏,又怎会有后来的粮草补给?”周明远脸色一白,

忙躬身道:“陛下,那都是陈年旧事,况且当时是国库空虚,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不得已?”苏清晏冷笑一声,从龙椅旁取出一卷账本,扔在周明远面前,

“这是去年的国库收支账本,上面清清楚楚记着,你挪用河工款三万两,

还私吞了给镇北军的冬衣拨款。周大人,这也是不得已?”账本掉在地上,纸页散开,

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见。官员们纷纷侧目,窃窃私语起来。周明远慌了神,连忙跪地,“陛下,

臣冤枉!这账本是伪造的,是有人陷害臣!”“陷害你?”苏清晏看向殿外,“传证人上殿。

”很快,两个穿着粗布衣裳的人被带了进来。一个是河工监工,一个是负责押送冬衣的士兵。

两人跪在地上,齐声喊道:“草民(末将)参见陛下!”苏清晏看着他们,“你们说说,

去年河工款和冬衣的事,到底是怎么回事?”监工抬起头,声音颤抖却坚定:“陛下,

去年河工款拨下来后,周大人只给了我们一半,剩下的都被他私吞了。

很多河工因为吃不饱饭,冻饿而死,河坝也因为材料不足,冬天的时候塌了一段,

淹了附近的村庄。”士兵也跟着说:“陛下,去年给镇北军的冬衣,都是粗麻布做的,

里面的棉花也都是劣等品,根本不保暖。很多将士在冬天冻坏了手脚,连握兵器都费劲。

末将去户部质问,还被周大人的手下打了一顿。”两人的话一出,朝堂上一片哗然。

官员们纷纷指责周明远,连之前附和他的几个官员也低下头,不敢再说话。

周明远瘫坐在地上,面如死灰,“陛下,臣……臣知罪。”苏清晏看着他,眼神冰冷,

“周明远,你克扣军饷,私吞公款,草菅人命,本该凌迟处死。但朕念你是三朝元老,

饶你不死,革去你的官职,抄没家产,流放三千里,永世不得回京!”“陛下饶命!

陛下饶命啊!”周明远连连磕头,却被侍卫架了出去。解决了周明远,苏清晏看向其他官员,

“还有谁对沈将军掌兵有异议?”官员们纷纷摇头,“臣等无异议!”苏清晏满意地点点头,

“沈将军,你不仅战功赫赫,还心怀百姓,这镇北军统领之职,你当之无愧。以后,

谁再敢以‘女子不能掌兵’为由,阻碍朝政,休怪朕无情!”“臣谢陛下信任!

”沈惊鸿躬身行礼,眼底满是感激。早朝结束后,沈惊鸿刚走出大殿,就被苏清晏叫住了。

“惊鸿,你跟朕来御花园,朕有话跟你说。”御花园里,腊梅开得正艳,阵阵香气扑鼻而来。

苏清晏走在前面,沈惊鸿跟在后面。两人走到一处亭子前,苏清晏停下脚步,转过身,

“惊鸿,今天朝堂上的事,委屈你了。”沈惊鸿摇头,“陛下,臣不委屈。能为陛下效力,

为大靖百姓做事,是臣的荣幸。”苏清晏看着她,眼底满是温柔,“你总是这样,

什么苦都自己扛。对了,你府里的海棠树,等春天开花了,一定要叫上朕,朕还想再看看,

就像当年在太学里一样。”沈惊鸿点头,“臣记下了。”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了春节。

除夕夜,皇宫里举办了宫宴,邀请了文武百官和他们的家眷。沈惊鸿也参加了宫宴,

她坐在武将的席位上,看着殿内的歌舞,

心里却想着雁门关的将士们——不知道他们在除夕夜,能不能吃上一顿热饭,

能不能和家人团聚。苏清晏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走到她身边,“惊鸿,

是不是在想雁门关的将士们?”沈惊鸿点头,“陛下,臣在想,他们辛苦了一年,

除夕夜却不能和家人团聚,实在是委屈他们了。”苏清晏叹了口气,“朕也想到了。

朕已经让御膳房做了很多饺子和肉食,派人送到雁门关了,还让小李子带着赏赐去慰问他们。

相信他们收到后,一定会很高兴的。”沈惊鸿心里一暖,“陛下考虑得真周到。

”宫宴进行到一半,苏清晏拉着沈惊鸿走到殿外。外面飘着雪花,月光洒在雪地上,

像一层银霜。苏清晏抬头看着天空,“惊鸿,你看,今晚的月亮真圆。

”沈惊鸿也抬头看了看,“是啊,真圆。”“记得小时候,每到除夕夜,

母妃都会带着我和哥哥在院子里看月亮,吃饺子。”苏清晏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怀念,“可惜,

母妃和哥哥都不在了。”沈惊鸿知道,苏清晏的母妃是被皇后陷害致死的,

哥哥也在争夺太子之位的斗争中被杀。她拍了拍苏清晏的肩膀,“陛下,别难过了。以后,

臣会一直陪着您,像家人一样。”苏清晏看着她,眼底满是感动,“惊鸿,有你在,真好。

”春节过后,京城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热闹。苏清晏开始推行新政,减轻百姓的赋税,

鼓励农桑,还开设了女学,让女子也能读书识字。这些新政得到了百姓的拥护,

却遭到了一些保守官员的反对。一天,沈惊鸿接到消息,说有几个保守官员联合藩王,

在暗中策划谋反,想要废除苏清晏,拥立藩王登基。沈惊鸿立刻进宫,把消息告诉了苏清晏。

苏清晏听后,脸色平静,“我早就知道他们会有这么一天。不过,

他们以为这样就能推翻朕吗?太天真了。”沈惊鸿看着她,“陛下,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要不要臣带兵去镇压他们?”苏清晏摇头,“不用。朕已经安排好了,

让锦衣卫暗中监视他们的动向,收集他们谋反的证据。等证据确凿了,再一举将他们拿下,

让他们无话可说。”沈惊鸿点头,“陛下英明。”接下来的几个月里,

锦衣卫果然收集到了那些官员和藩王谋反的证据。苏清晏在朝堂上公布了证据,

那些官员和藩王无话可说,纷纷被革职查办,有的甚至被判处了死刑。经此一事,

朝堂上再也没有人敢反对苏清晏的新政,苏清晏的地位也更加稳固了。

沈惊鸿看着苏清晏一步步把大靖治理得越来越好,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苏清晏的梦想,

正在一点点实现。四月初,沈惊鸿府里的海棠树开花了。粉色的花瓣在春风中摇曳,

像一片片粉色的云霞。沈惊鸿想起了苏清晏的话,立刻派人去皇宫,

邀请苏清晏来府里赏海棠。苏清晏接到邀请后,很快就带着小李子来到了将军府。

她走进庭院,看着满树的海棠花,笑着说:“惊鸿,你看,

这海棠花比当年在太学里开得还要美。”沈惊鸿点头,“是啊,很美。

臣已经让人备好了茶和点心,我们去亭子里坐着赏吧。”两人走到亭子里坐下,

侍女端上了茶和点心。苏清晏拿起一块海棠糕,放进嘴里,“嗯,真好吃。惊鸿,

这是你让人做的吗?”沈惊鸿点头,“是啊,臣记得陛下喜欢吃海棠糕,就特意让人做了些。

”苏清晏看着她,眼底满是笑意,“你总是这么贴心。对了,惊鸿,明年开春,

朕还想去雁门关,看看那里的将士们,看看那里的草原。”沈惊鸿笑着说:“好啊,

到时候臣陪陛下一起去。臣还会让将士们给陛下表演马术,让陛下尝尝草原上的烤羊肉。

”苏清晏点头,“好,一言为定。”两人坐在亭子里,一边赏海棠花,一边聊天,

阳光洒在她们身上,温暖而惬意。沈惊鸿看着苏清晏的笑脸,

心里暗暗发誓:她会永远守护着苏清晏,守护着这大靖的江山,让这份美好,永远延续下去。

第三卷:风起时时光荏苒,转眼就到了第二年开春。苏清晏按照约定,准备前往雁门关。

沈惊鸿为了这次出行,做了充分的准备——挑选了最精锐的侍卫随行,

准备了足够的粮草和药品,还特意为苏清晏挑选了一匹温顺的白马,取名“踏雪”。

出发那天,天气格外好。阳光明媚,微风和煦,路边的野花竞相开放,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苏清晏穿着一身轻便的银色铠甲,骑在踏雪上,显得英姿飒爽。她看着身边的沈惊鸿,

笑着说:“惊鸿,你看这天气,多适合出行。我们这一路,肯定会很顺利。”沈惊鸿点头,

“陛下说得是。不过,我们还是要小心谨慎,毕竟路途遥远,难免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

”苏清晏笑着说:“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两人催马向前,侍卫们跟在后面,

队伍浩浩荡荡地向雁门关方向进发。一路上,苏清晏兴致勃勃地欣赏着沿途的风景。

她看到农民在田里耕种,看到孩子们在路边玩耍,看到商贩们推着小车赶路,

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心里满是欣慰——这就是她想要的大靖,百姓安居乐业,

国泰民安。这天,队伍来到了一个名叫“清风镇”的小镇。小镇不大,却很热闹。

街道两旁摆满了摊位,有卖水果的、卖小吃的、卖布料的,还有杂耍艺人在表演,

引得路人阵阵喝彩。苏清晏勒住马,对沈惊鸿说:“惊鸿,我们在这小镇上歇一晚吧。

我想尝尝这里的小吃,看看这里的风土人情。”沈惊鸿点头,“好啊。臣去安排住宿,

陛下可以先在镇上逛逛,但一定要注意安全,让侍卫跟在您身边。

”苏清晏笑着说:“知道了,你放心吧。”沈惊鸿安排好住宿后,来到镇上找苏清晏。

她看到苏清晏正站在一个小吃摊前,手里拿着一串糖葫芦,吃得津津有味。

侍卫们站在她身边,警惕地看着周围的人。沈惊鸿走上前,“陛下,您吃得这么开心,

这糖葫芦很好吃吗?”苏清晏点头,递给沈惊鸿一串,“你尝尝,真的很好吃,酸酸甜甜的。

”沈惊鸿接过糖葫芦,咬了一口,“嗯,确实很好吃。没想到这小镇上还有这么美味的小吃。

”两人在镇上逛了很久,买了很多小玩意儿,还尝了很多当地的小吃。傍晚时分,

他们回到了客栈。沈惊鸿让客栈老板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两人一边吃饭,

一边聊起了白天的见闻。“惊鸿,你发现了吗?这小镇上的百姓都很幸福,脸上都带着笑容。

”苏清晏说。沈惊鸿点头,“是啊,这都是陛下推行新政的功劳。百姓们赋税减轻了,

生活好了,自然就幸福了。”苏清晏叹了口气,“可惜,还有很多地方的百姓生活得很苦。

等我们从雁门关回来,朕还要继续推行新政,让更多的百姓过上好日子。”沈惊鸿看着她,

“陛下心系百姓,是大靖百姓的福气。臣会一直支持陛下,帮陛下实现这个目标。

”第二天一早,队伍继续向雁门关进发。走了大约半个时辰,

沈惊鸿忽然觉得不对劲——前面的路上太安静了,连一声鸟鸣都没有。她勒住马,

对身边的侍卫长说:“你带几个人去前面看看,注意安全。”侍卫长领命,

带着几个侍卫向前走去。没过多久,侍卫长就跑了回来,脸色凝重地说:“将军,

前面的路上有很多尸体,都是当地的百姓,看样子是被匈奴人杀害的。

”苏清晏和沈惊鸿脸色一变,立刻催马向前。来到事发地点,

她们看到地上躺着几十具百姓的尸体,有的尸体已经僵硬,有的还在流血,场面惨不忍睹。

苏清晏看着眼前的景象,眼眶一红,“这些匈奴人,真是太残忍了!

他们为什么要杀害无辜的百姓?”沈惊鸿蹲下身,检查了一下尸体,“陛下,

这些百姓应该是昨天晚上被杀害的。匈奴人的马蹄印还很清晰,

他们应该是从雁门关附近绕过来的,想要偷袭中原。”苏清晏握紧了拳头,“这些匈奴人,

真是屡教不改!惊鸿,我们一定要为这些百姓报仇!”沈惊鸿点头,“陛下放心,

臣一定会让匈奴人付出代价。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查明匈奴人的去向,

防止他们再伤害更多的百姓。”她对侍卫长说:“你带一队人,沿着匈奴人的马蹄印追查,

一定要查明他们的去向,及时向我汇报。另外,再派一队人,留下来处理百姓的后事,

给他们找个地方安葬,不能让他们暴尸荒野。”侍卫长领命而去。

苏清晏看着那些百姓的尸体,心里满是愧疚,“都是朕不好,没有保护好他们。

”沈惊鸿拍了拍她的肩膀,“陛下,这不怪您。匈奴人狡猾狡猾的,

我们也没想到他们会绕到这里来偷袭。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快找到匈奴人,

把他们消灭掉,不让更多的百姓受到伤害。”苏清晏点了点头,擦干了眼泪,“你说得对。

我们不能沉浸在悲痛中,要尽快行动起来。”大约一个时辰后,侍卫长回来了。他跪在地上,

“将军,陛下,我们沿着马蹄印追查,发现匈奴人去了前面的‘黑石村’。村里还有百姓,

他们恐怕会有危险。”沈惊鸿立刻下令,“全体将士,加快速度,前往黑石村,

一定要保护好村里的百姓!”队伍快马加鞭,向黑石村赶去。

离黑石村还有大约一里地的时候,他们就听到了村里传来的惨叫声和匈奴人的喊杀声。

沈惊鸿脸色一沉,“将士们,跟我冲!杀了这些匈奴人,保护百姓!”她率先冲了出去,

手中的长枪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将士们也不甘示弱,纷纷拔出兵器,跟着沈惊鸿冲进了村里。

村里一片混乱。匈奴人正在烧杀抢掠,百姓们四处逃窜,哭声、惨叫声不绝于耳。

沈惊鸿看到一个匈奴人正举着刀,要砍向一个老妇人,她立刻策马冲过去,长枪一挥,

刺穿了那个匈奴人的胸膛。老妇人吓得瘫坐在地上,对着沈惊鸿连连道谢。

沈惊鸿对她说:“老人家,快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这里交给我们。”老妇人点了点头,

连忙向村后的山林跑去。苏清晏也没有闲着,她虽然没有武功,但她还是拿起一把剑,

站在村口,指挥百姓们向安全的地方转移。她看到一个孩子在哭着找妈妈,立刻跑过去,

抱起孩子,“孩子,别怕,阿姨带你找妈妈。”孩子停止了哭泣,

紧紧地抱住了苏清晏的脖子。苏清晏抱着孩子,在侍卫的保护下,

把孩子送到了村后的山林里,交给了孩子的妈妈。战斗持续了大约一个时辰。

匈奴人虽然凶悍,但在沈惊鸿和将士们的英勇抗击下,渐渐败下阵来。最后,

匈奴人的首领带着剩下的残兵败将,狼狈地逃跑了。战斗结束后,村里一片狼藉。

房屋被烧毁了很多,地上到处都是血迹和尸体。百姓们从山林里走出来,

看着自己的家园变成了这样,都忍不住哭了起来。苏清晏看着百姓们的样子,心里满是心疼。

她对沈惊鸿说:“惊鸿,我们一定要帮助百姓们重建家园。你让人去附近的城镇,

调运一些粮食和布料过来,再找些工匠,帮百姓们修复房屋。”沈惊鸿点头,

“臣这就去安排。”接下来的几天,沈惊鸿派人调运了粮食和布料,还找来了工匠,

帮助百姓们重建家园。苏清晏也亲自参与其中,她和百姓们一起搬砖、运瓦,

还安慰那些失去亲人的百姓。百姓们都很感动,纷纷称赞苏清晏是一位好皇帝。

一个老人拉着苏清晏的手,“陛下,您真是一位体恤百姓的好皇帝。有您在,

我们就有希望了。”苏清晏笑着说:“老人家,这是朕应该做的。保护百姓,是朕的责任。

”几天后,黑石村的重建工作基本完成了。百姓们都搬进了修复好的房屋,

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苏清晏和沈惊鸿看着这一切,心里都很欣慰。离开黑石村那天,

百姓们都来到村口,为他们送行。他们手里拿着鸡蛋、水果,非要塞给苏清晏和沈惊鸿。

苏清晏推辞不过,只好收下了几个鸡蛋。“陛下,将军,你们一定要保重身体!

”村口的老妇人拉着苏清晏的手,眼眶通红,“要是没有你们,我们这黑石村早就没了。

以后你们要是路过这里,一定要来家里坐坐,老婆子给你们做最拿手的杂粮饼。

”苏清晏用力点头,声音有些哽咽:“一定的,老人家。你们也要好好照顾自己,

上一章 章节目录 APP阅读
APP,阅读更加方便 立即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