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让欺负我的人都社死了

重生后我让欺负我的人都社死了

主角:林雨欣张德华
作者:静待花开88

重生后我让欺负我的人都社死了第3章

更新时间:2025-09-06

第二天上班,整个公司的气氛都变了。

王建军的被捕成了全公司的大新闻,人事部正式宣布他被开除,并将面临法律诉讼。更让人震惊的是,刘志强竟然主动推荐我接任部门经理的职位。

"李浩升职了?开什么玩笑?"

"他不是一直被王建军压着吗?怎么突然翻身了?"

"听说他手里有王建军犯罪的证据,刘总对他刮目相看呢。"

同事们的议论声不绝于耳,有羡慕的,有嫉妒的,也有不服气的。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我现在要做的,是利用这个职位为自己积累资源,为三年后的创业做准备。

正当我整理办公桌时,财务部的小张跑了过来。

"李经理,这是王建军移交的项目资料,还有一份紧急文件需要您处理。"小张恭敬地说道。

我接过文件一看,心里顿时明了。这是一份关于公司新产品研发的投资计划,涉及金额五千万。而在原来的时间线里,这个项目最终失败了,导致公司损失惨重。

但我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项目的技术路线选择错了,如果按照我的方案来做,不仅不会亏损,还能带来十倍的回报。

"小张,帮我约一下技术部的陈总工,就说我想和他讨论一下这个项目。"我吩咐道。

"好的,李经理。"

一个小时后,**来到了我的办公室。他是公司的技术总监,也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

"李经理,您找我有什么事?"**客气地问道。

"陈总工,我仔细研究了新产品的技术方案,发现了一些问题。"我开门见山地说道。

"什么问题?"**有些不悦。毕竟技术方案是他制定的,现在被一个新上任的经理质疑,面子上有些挂不住。

"您看这里。"我指着技术方案中的一个关键参数,"这个算法的复杂度太高了,会导致处理速度变慢。如果改用分布式架构,配合机器学习算法,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降低成本。"

**愣了一下。他没想到李浩竟然能提出这么专业的建议。

"你怎么会懂这些?"他疑惑地问道。

"我业余时间一直在学习相关技术。"我随便找了个借口,"陈总工,您觉得我的建议怎么样?"

**仔细考虑了一下,眼睛逐渐亮了起来:"你说得对!这个方案确实比我原来的设计要好。李经理,你在技术方面很有天赋啊。"

"谢谢陈总工的夸奖。"我谦虚地说道,"那这个项目的技术方案是不是可以做一些调整?"

"当然可以!我马上组织团队重新设计。"**兴奋地说道。

就这样,我成功地改变了这个项目的技术路线。按照我的预测,这个项目将在六个月后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公司带来巨额利润。

而这,也将成为我在公司站稳脚跟的重要资本。

处理完项目的事情,我开始思考下一步的计划。

张氏集团的资金链危机即将爆发,而我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给张浩天一个教训。

我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特殊的号码。

"喂,是华信投资吗?我想了解一下张氏集团的投资情况。"

华信投资是国内知名的私募基金,在原来的时间线里,正是他们在张氏集团最困难的时候落井下石,导致张氏集团最终破产。

"请问您是?"电话那头的声音很谨慎。

"我是盛世科技的李浩,我们公司正在考虑一些投资机会。"我报出了公司的名字。

"哦,李先生。请问您想了解什么?"

"我听说张氏集团最近的财务状况不太好,想了解一下具体情况。"我装作随意地问道。

"这个...李先生,这种信息比较敏感,不太方便在电话里说。如果您真的有投资意向,我们可以约个时间详谈。"

"好的,那就明天下午三点,在咖啡厅见面。"我定下了见面的时间。

挂断电话后,我开始制定详细的计划。

张氏集团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积累了很多年的。张浩天的父亲张德华虽然是个成功的商人,但在投资决策上过于激进,导致公司负债累累。

现在,他们最大的债权人是国外的一家银行,贷款金额高达十亿美元。如果不能按时还款,张氏集团就会面临破产清算。

而我要做的,就是在关键时刻给他们致命一击。

正当我思考着计划的细节时,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是一个陌生号码。

"喂,请问是李浩先生吗?"电话里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

"我是,请问您是?"

"我是张氏集团的秘书,我们张总想约您见面。"

张德华要见我?

这倒是意外之喜。看来张浩天已经把昨天的事情告诉了他父亲,而张德华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敏锐地察觉到了什么。

"什么时间?"我问道。

"今天晚上七点,在海天大酒店。"

"好的,我会准时到达。"

挂断电话后,我不禁冷笑起来。

张德华这是想摸清我的底细。但他不知道的是,我对他们家的情况比他们自己都清楚。

今晚的这场会面,将决定张氏集团的命运。

而我,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准备。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晚上七点。

海天大酒店是市里最顶级的商务酒店,张德华选择在这里见面,显然是想彰显自己的实力和地位。

我穿着一身普通的西装,准时来到了酒店的包厢。

推门而入,只见张德华正坐在主位上,张浩天坐在他旁边。两人都穿着名牌西装,珠光宝气的。

"李先生,请坐。"张德华站起身,客气地招呼我。

他看起来五十多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眼神锐利,确实有成功企业家的气质。

"张总客气了。"我坐了下来。

"李先生年轻有为啊。"张德华打量着我,"听浩天说,你对我们集团的情况很了解?"

"略知一二。"我淡淡地说道。

"那请李先生指教,我们集团现在面临什么困境?"张德华直接问道。

我知道这是试探。他想看看我到底知道多少,是不是在虚张声势。

"张总,既然您问了,那我就直说了。"我放下茶杯,严肃地说道,"您的集团现在有三个致命问题:第一,负债率过高,已经达到85%;第二,现金流紧张,下个月需要偿还的债务超过十亿;第三,主营业务利润率下降,无法覆盖财务成本。"

张德华的脸色逐渐变了。这些数据都是绝对机密,就连公司内部知道的人都不超过五个。

"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张浩天忍不住问道。

"张少爷,在商场上,信息就是金钱。"我看了他一眼,"有些消息,只要肯花钱,总是能买到的。"

张德华深深地看了我一眼:"李先生,你想要什么?"

"我想要的很简单。"我笑了笑,"我想收购张氏集团。"

包厢里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

张德华和张浩天都震惊地看着我,仿佛听到了世界上最荒谬的笑话。

"李浩,你疯了吗?"张浩天忍不住笑出声来,"你一个打工的,也想收购我们集团?"

"为什么不可以?"我平静地反问,"商场如战场,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张德华沉思了一会儿,然后问道:"李先生,就算你真的有这个想法,你拿什么来收购?张氏集团的净资产超过五十亿。"

"张总,您说的是账面净资产。"我纠正道,"但如果考虑到您的债务问题,实际价值可能只有十亿左右。"

"你..."张德华被我说中了要害,脸色有些难看。

"张总,我是带着诚意来的。"我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这是我的收购方案,您可以考虑一下。"

张德华接过文件,快速浏览了一遍,脸色越来越难看。

因为我的方案非常详细,不仅分析了张氏集团的真实财务状况,还提出了债务重组的具体方案。这种专业程度,绝不是一个普通员工能够达到的。

"李先生,您到底是什么人?"张德华严肃地问道。

"我只是一个想要成功的人。"我站起身,"张总,这份方案您可以慢慢考虑。但我要提醒您,时间不多了。"

说完,我转身准备离开。

"等等!"张德华叫住了我,"李先生,假设我同意你的方案,你打算怎么解决资金问题?"

我转过身,露出了胸有成竹的笑容:"张总,您觉得华信投资会不会有兴趣参与这个项目?"

离开海天大酒店后,我直接驱车前往市中心的华信投资大厦。

虽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但我知道华信投资的合伙人赵明还在办公室。在原来的时间线里,正是他主导了对张氏集团的收购行动。

华信投资位于大厦的三十五层,整个楼层都被他们包下了。透过落地窗,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的夜景。

"李先生,您来了。"赵明的助理早就在电梯口等候,"赵总正在办公室等您。"

我跟着助理来到赵明的办公室。这是一个宽敞豪华的空间,墙上挂着各种艺术品,书架上摆满了财经类书籍。

"李先生,请坐。"赵明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很精明。

"赵总,感谢您抽出时间见我。"我坐了下来。

"不客气。听您下午电话里的意思,是想了解张氏集团的情况?"赵明开门见山地问道。

"是的。我刚刚和张德华见过面,他们的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糟糕。"我如实说道。

赵明的眼睛亮了一下:"哦?您能具体说说吗?"

我知道赵明对张氏集团早就虎视眈眈,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切入机会。现在我主动送上门来,他当然很感兴趣。

"张氏集团下个月就要面临十亿美元的债务到期,而他们的现金流根本无法覆盖。"我详细分析道,"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主营业务房地产开发受政策影响,利润率大幅下降。"

"您的信息很准确。"赵明点点头,"那您想怎么合作?"

"我想收购张氏集团,但需要资金支持。"我直截了当地说道。

赵明愣了一下,然后笑了起来:"李先生,据我了解,您只是盛世科技的一个部门经理。就算张氏集团现在有困难,收购价格也得几十亿。您拿什么来收购?"

"赵总,您觉得如果我能拿到张氏集团20%的股权,作为收购的启动资金,您会考虑投资吗?"我反问道。

"20%的股权?"赵明诧异地看着我,"您怎么可能拿到?"

"这个您不用担心。我有我的办法。"我神秘地笑了笑,"关键是,如果我真的能拿到,华信投资愿不愿意做我的合作伙伴?"

赵明沉思了一会儿。华信投资一直想进入房地产领域,张氏集团确实是个不错的标的。而且现在张氏集团陷入困境,正是低价收购的好时机。

"如果您真的能拿到20%的股权,我们可以考虑合作。"赵明说道,"但我需要知道您的具体计划。"

"很简单。"我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这是我制定的收购方案。我们先通过债务重组的方式,让张氏集团破产重整,然后以低价收购其核心资产。"

赵明仔细看了看方案,眼神越来越亮。这个方案不仅合法合规,而且操作性很强。如果成功,华信投资至少能获得三倍的投资回报。

"李先生,您的方案很有创意。"赵明赞许地说道,"但有一个问题,张德华不是傻子,他不会轻易同意债务重组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安装APP,阅读更加方便 立即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