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小时后,林小雨抱着一大把草药回到王桂花家。
"这些乱草能救人?"有村民质疑道。
林小雨没有理会,直接开始处理药材。她的手法娴熟专业,让围观的人都看呆了。这还是那个平时唯唯诺诺的林小雨吗?
"白及止血,三七活血化瘀,仙鹤草收敛止血..."林小雨一边配药一边解释,"这是祖传的止血秘方。"
王桂花怀疑地看着她:"你真的会医术?以前怎么没见你给人看过病?"
"以前是不想暴露,现在是形势所迫。"林小雨淡淡回应,开始煎药。
煎药的过程中,她观察着林建军的情况。脸色虽然还是很白,但吐血已经停止了,这是好兆头。
"好了。"林小雨端着一碗黑乎乎的药汁过来,"扶他起来喝药。"
王桂花犹豫着不敢动手。万一喝了这药有什么问题,她可承担不起责任。
"我来。"村长王大牛走过来,扶起林建军喂药。
林建军虽然半昏迷,但还能配合喝药。一碗药下肚,众人紧张地等待着。
十分钟后,林建军的脸色明显好转,呼吸也平稳了许多。
"真的有效!"有人惊呼道。
"小雨,你这医术是跟谁学的?"村长好奇地问。
"我爷爷是老中医,从小耳濡目染。"林小雨随口编了个理由,"只是平时不敢显摆罢了。"
王桂花看着逐渐好转的儿子,心情复杂。她刚才还在骂林小雨下毒,现在人家却救了她儿子的命。
"那个...小雨啊..."王桂花难得语气缓和,"刚才是婆婆误会你了。"
林小雨冷冷地看着她:"误会?你刚才可是要扒我的皮。"
"哎呀,我这不是着急嘛。"王桂花讪笑道,"你别往心里去。"
"往不往心里去是我的事。"林小雨收拾药箱,"林建军今晚要观察,如果再有不适,立即叫我。记住,这两天只能喝白粥,不准吃油腥。"
说完她转身就走,留下一屋子的人面面相觑。
回到家里,小宝正乖乖坐在床上等她。看到妈妈回来,小家伙立即扑过来:"妈妈,你去哪了?小宝害怕。"
"妈妈去救人了。"林小雨抱起儿子,"小宝饿了吗?妈妈现在就做饭。"
"妈妈,为什么奶奶总是骂你?"小宝懵懂地问道。
林小雨心里一痛,这么小的孩子就要承受这些。她轻抚着儿子的头发:"因为奶奶心情不好,以后会好的。"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敲门声。
"小雨,在家吗?"是村长王大牛的声音。
林小雨开门,发现王大牛身后还跟着几个村民,手里都拿着东西。
"小雨啊,今天多亏了你,建军才能化险为夷。"王大牛递过来一只老母鸡,"这是一点心意。"
其他村民也纷纷往前递东西:"这是我家的鸡蛋。""这是新磨的面粉。""这是我家种的白菜。"
林小雨有些意外,没想到这些朴实的村民这么重情义。
"各位叔叔婶婶,你们太客气了。"林小雨推辞道。
"拿着吧,小宝还小,需要营养。"王大牛坚持要她收下,"还有啊,村里人要是有个头疼脑热的,你可得帮忙看看。郭医生年纪大了,有时候也不在。"
"这个自然。"林小雨点头应下。
村民们走后,林小雨看着满桌子的东西,心里暖暖的。看来她的医术已经初步得到认可,这是个好开始。
"妈妈,今天能吃鸡蛋吗?"小宝眼巴巴地看着鸡蛋。
"当然!"林小雨摸摸儿子的头,"妈妈给你煮蛋羹。"
正忙活着,外面又有人敲门。这次是王桂花,手里端着一碗鸡汤。
"小雨啊,这是婆婆给你和小宝炖的鸡汤。"王桂花难得这么客气,"建军现在好多了,都是你的功劳。"
林小雨接过鸡汤,淡淡地说:"应该的,毕竟是一家人。"
"那个,小雨啊..."王桂花有些扭捏,"你看,村里人都知道你会医术了,以后要是有人来看病,咱们是不是可以收点诊费?"
林小雨瞥了她一眼,果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刚才还在道歉,现在就想着怎么赚钱了。
"婆婆,乡里乡亲的,能帮就帮,不用想着钱。"林小雨敷衍道。
"话是这么说,可咱家也不富裕啊。"王桂花嘀咕道,"建国寄回来的钱也不多,光靠种地怎么够花?"
林小雨没有接话。她心里已经有了打算,既然有医术在手,确实可以想办法改善生活条件。但绝不是和王桂花这样的人合作。
王桂花见她不响应,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讪讪地离开。
晚上,林小雨哄小宝睡着后,坐在煤油灯下思考未来的路。
1980年代,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农村的医疗条件还很落后。凭她的医术,完全可以在这里立足。不过要想真正改变现状,还需要更周全的计划。
首先,她要在村里建立口碑,让更多人信任她的医术。其次,要想办法弄到更多的药材和医疗器具。最重要的是,要保护好小宝,给他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至于感情...林小雨摇摇头。丈夫林建国在外打工,一年也回不来几次,夫妻感情早就淡了。她现在只想好好过日子,其他的以后再说。
正想着,外面突然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小雨嫂子!小雨嫂子!"是邻居家的小伙子王二柱,"快救救我妈,她快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