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把后妈养成首富

重生八零,我把后妈养成首富

主角:李素琴沈国福王丽
作者:玲珑砚磨尽春风

重生八零,我把后妈养成首富精选章节

更新时间:2025-09-15

我死在三十五岁那年的冬天。后妈李素琴走在我前头。她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浑身插满管子,

瘦得只剩一把骨头。临终前,她耗尽最后一丝力气抓住我的手,气若游丝:“嫚嫚,

别恨你爸和你妈……是我没本事……以后,要好好过……”我哭得喘不上气,

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就在这时,病房门被推开。我那个油头粉面的亲爹沈国福,

挽着我那穿金戴银的亲妈王丽,一脸不耐地走了进来。王丽捏着鼻子,满脸嫌恶:“死了没?

晦气!沈国福,我就说别来,你非要来!这股穷酸味儿,熏死我了!

”沈国福则直接走到我面前,摊开手:“沈嫚,你妈临死前,那套房子的房本呢?

赶紧交出来,王丽的儿子要结婚,正好用得上。”我猛地抬头,血红的眼睛死死瞪着他们。

那套房子,是后妈一针一线缝衣服,一分一角攒钱买下的!李素琴的眼睛还圆睁着,

身体却已经凉了。她死不瞑目。滔天的恨意淹没了我。我扑上去,

像疯了一样撕咬他们:“滚!你们两个畜生!都给我滚!”混乱中,我只觉得后脑一痛,

被沈国福狠狠推开,撞在了床头的铁栏杆上。鲜血顺着额头流下,意识沉入黑暗。

如果……如果能重来一次。我一定不会让李素琴再受半点委屈。我要让她活成最耀眼的模样,

我要让这对狗男女,跪在她面前忏悔!1“离婚!必须离婚!沈国福,你这个窝囊废,

我跟着你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尖利的女声像锥子一样扎进我的耳朵。我猛地睁开眼,

映入眼帘的是斑驳的黄泥墙,墙上贴着一张褪色的明星海报。这不是我八岁时,

在筒子楼里的家吗?屋外,我亲妈王丽的咒骂声还在继续:“还有这个拖油瓶!我可不要!

谁爱要谁要!一个丫头片子,将来也是赔钱货!”我爹沈国福唯唯诺诺的声音响起:“丽丽,

你别生气,嫚嫚她还小……”“小什么小!八岁了!能吃能喝的,我养她?我脑子有病啊!

要么你养,要么就让你那个乡下来的新相好养!”我心脏狂跳,连滚带爬地跑到门边,

透过门缝往外看。客厅里,王丽穿着一件时髦的的确良碎花衬衫,双手叉腰,唾沫横飞。

我爹沈国福缩着脖子,不敢吱声。而在他们对面,

一个穿着打着补丁的粗布褂子、身形瘦弱的女人,正局促不安地站着。她低着头,

双手绞着衣角,露出一张蜡黄但清秀的脸。是李素琴。年轻的,

还未被生活磋磨得失去所有光彩的李素琴。我的眼泪瞬间就涌了上来。前世,就是今天。

我妈王丽跟一个港商跑了,临走前闹着离婚,把我当成垃圾一样,

甩给了刚刚和我爹在一起的李素琴。那时候我年纪小,又恨又怕,

把所有的怨气都撒在了这个无辜的女人身上。我骂她,打她,

把她给我做的饭菜全部扫到地上。可她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只是默默地收拾干净,

然后笨拙地哄我:“嫚嫚不气,阿姨再给你做。”她用她单薄的肩膀,为我撑起了一个家。

她自己舍不得吃穿,却把最好的都给了我。供我读书,为我攒嫁妆。后来沈国福下岗,

染上堵伯,是她一个人没日没夜地踩着缝纫机,熬坏了眼睛,累垮了身体,

硬是撑起了整个家,还在寸土寸金的市区给我买了一套房。可她最后得到了什么?

被沈国福和回头来要钱的王丽活活气死在病床上。而我,这个她用命疼爱长大的女儿,

却连她的最后一面都没能守护好。巨大的悔恨和心痛像是要把我的胸膛撕裂。不。这一世,

绝不会了。2门外的争吵还在继续。王丽见沈国福不说话,直接把矛头对准了李素琴:“喂!

乡下来的!你不是要跟沈国福过日子吗?这个拖油瓶,你领走!以后她的吃喝拉撒,

都归你管!”李素琴吓得一哆嗦,抬起头,怯生生地看了我爹一眼。

沈国福立刻躲开她的目光,含糊道:“素琴……你看……”李素琴的眼圈一下子就红了。

她看着我,眼神里满是心疼和无措。前世的我,就是在这个时候冲出去,

指着她的鼻子大骂她是“狐狸精”,哭喊着要我妈。王丽假惺惺地抱了我一下,

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我成了整个筒子楼的笑话,也成了李素琴往后二十年苦难的开端。

这一次,我收起所有的眼泪。在所有人反应过来之前,我猛地拉开门,冲了出去。

但我没有扑向王丽,而是径直跑到了李素琴的身边,用我小小的身体,挡在了她的面前。

我仰起头,用尽全身力气,对着王丽和沈国福吼道:“我跟她走!我跟李阿姨走!

”整个房间瞬间安静了。王丽愣住了,沈国福愣住了,连李素琴都愣住了。

她难以置信地看着我,嘴唇翕动着,半天说不出一句话。王丽最先反应过来,

她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夸张地笑了起来:“哟,这丫头片子还挺有眼力见儿?行啊!

省得我费口舌了!沈国福,你听到了,是她自己选的,以后可别来找我!”她说完,

得意洋洋地瞥了我一眼,扭着腰,踩着高跟鞋,“咯咯咯”地走了。连一句告别都没有。

沈国福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他看着我,张了张嘴,

最后只憋出一句:“你……你这孩子……”我冷冷地看着他,这个男人,是我血缘上的父亲,

却是我一生的噩梦。“我要跟李阿姨走。”我又重复了一遍,声音不大,但异常坚定。然后,

我转过身,拉住了李素琴冰凉粗糙的手。“阿姨,我们走。”3李素琴还处在巨大的震惊中,

任由我拉着她。直到走出了筒子楼,

被外面八十年代特有的、混杂着煤烟和尘土气息的空气一吹,她才猛地回过神来。

“嫚嫚……你……”她看着我,眼里的情绪复杂极了,有惊讶,有感动,

但更多的是一种深切的自责和担忧,

“你不该跟我走的……你妈妈……她只是在气头上……”“她不是我妈。”我打断她,

语气平静,“她不要我了。”一句话,让李素琴瞬间红了眼眶。她蹲下身,

用那双满是薄茧的手,轻轻地、怜惜地抚摸我的头发。

“好孩子……苦了你了……”她哽咽着说,“可是阿姨……阿姨没钱,跟着我,你会吃苦的。

”我看着她真诚而担忧的眼睛,心里又酸又暖。这就是我的后妈,我的“阿姨”。

在所有人都把我当成累赘的时候,只有她,担心自己给不了我好的生活。我用力地摇了摇头,

然后从口袋里,掏出几张被揉得皱巴巴的毛票。这是我重生前,放在口袋里的零钱。

我把钱塞进她的手心,学着大人的样子,一本正经地说:“阿姨,我有钱。以后,我养你。

”李素琴愣住了。看着手心里的几毛钱,又看了看我严肃的小脸,她“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那是重逢后,她第一次对我笑。笑容里带着泪花,却像一缕阳光,瞬间照亮了我灰暗的世界。

她擦了擦眼泪,把我紧紧地抱在怀里。她的怀抱很瘦,硌得我骨头疼,

却让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心。“好,好……我们嫚嫚长大了。

”4李素琴在城郊租了一间小屋子。那是一间不足十平米的瓦房,低矮、潮湿,

屋里除了一张木板床,就只有一个掉了漆的旧柜子。这就是我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家”。

前世,我在这里度过了最叛逆、最黑暗的童年。我嫌弃这里的一切,每天都想着逃离。

但现在,看着这间陋室,我心里却无比踏实。只要能和她在一起,哪里都是家。

沈国福到底还是有点良心,或者说是怕闲话,给我们送来了一袋子米和一些旧被褥。

他把东西放下,看着这间家徒四壁的屋子,叹了口气,对我说道:“嫚嫚,你跟你李阿姨,

以后就好好过吧。爸……爸有空会来看你们的。”所谓的“有空”,

就是等他没钱堵伯的时候。我懒得理他,自顾自地帮李素琴铺床。沈国福自觉没趣,

待了一会儿就走了。屋子里只剩下我和李素琴两个人。气氛有些尴尬。

李素琴是个不爱说话的人,尤其是在这种环境下,她显得更加手足无措。她一会儿给我倒水,

一会儿给我整理衣服,嘴里不停地念叨:“嫚嫚,渴不渴?累不累?

都怪阿姨没本事……”我知道,她是在为不能给我提供好的生活而内疚。我必须做点什么,

打破这种局面,更要让她看到希望。我拉住她忙碌的手,仰头看着她:“阿姨,你饿不饿?

我们做点好吃的吧。”“好吃的?”李素琴愣了一下,随即面露难色,

“可是……我们没什么菜了。”“我来想办法!”我神秘一笑,拉着她走到屋角,

那里放着沈国福送来的米。我从米袋里,舀出半碗糯米,

又从她那个小小的、装满了各种杂物的包袱里,翻出了几个鸡蛋和一小包红糖。这些,

就是我们全部的“家当”了。李素琴不解地看着我:“嫚嫚,你这是要做什么?

”“做茶叶蛋,还有……甜米糕!”我信心满满地说道。5茶叶蛋和甜米糕,

是后妈的拿手绝活。前世,沈国福下岗后,家里断了经济来源,

就是靠着李素琴在街边摆摊卖这两样东西,才勉强渡过难关。她的茶叶蛋,用的是独家秘方,

卤得喷香入味;她的甜米糕,软糯香甜,入口即化。我到现在还记得那个味道。只是现在,

她还不知道自己有这样的天赋。“茶叶蛋?甜米糕?”李素琴一脸茫然,

“我……我不会做啊。”“我教你!”我拍着胸脯保证。然后,我凭借着前世的记忆,

开始有模有样地指挥起来。“阿姨,鸡蛋要先煮熟,然后用勺子轻轻敲裂,这样才入味。

”“煮茶叶蛋的卤水,要放酱油、盐,还有……对了,还有八角和桂皮!

”“糯米要先泡一个晚上,然后蒸熟,再趁热和红糖一起捣,捣得越久越好吃!

”李素琴虽然满心疑惑,不知道我一个八岁的孩子从哪里懂这么多,但看我一脸认真的样子,

还是顺着我的指挥,笨拙地操作起来。我们没有像样的厨房,只能在屋外的空地上,

用几块砖头搭了个简易的灶台。我负责“动口”,她负责“动手”。一个下午的时间,

很快就过去了。当第一锅茶叶蛋的香气从破旧的瓦罐里飘出来时,我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就是这个味道!李素琴也惊呆了。她小心翼翼地捞出一个茶叶蛋,剥开壳,

只见蛋白上布满了漂亮的大理石花纹,一股浓郁的茶香和卤香扑鼻而来。她轻轻咬了一口,

眼睛瞬间就亮了。“好吃!”她惊喜地看着我,“嫚嫚,这……这真的是我们做出来的?

”我得意地扬了扬下巴。接着,她又尝了一口刚刚捣好的甜米糕。糯米被捣得又软又糯,

混合着红糖的焦香,甜而不腻。李素琴彻底被征服了。她看着我,眼神里充满了不可思议,

就像在看一个什么都懂的小大人。我知道,我在她心里的形象,已经开始悄悄改变了。晚饭,

我们俩就着昏暗的灯光,吃着自己亲手做的茶叶蛋和甜米糕。虽然没有大鱼大肉,

但我却吃得心满意足。吃完饭,我看着锅里剩下的十几个茶叶蛋和一大块甜米糕,

一个大胆的念头冒了出来。“阿姨,”我看着李素琴,眼睛亮晶晶的,“我们明天,

把这些拿出去卖,好不好?”6“卖?拿出去卖?”李素琴被我的想法吓了一跳,

连连摆手:“不行不行!这怎么能行!我们自己做的东西,怎么好意思拿出去卖钱?

”她骨子里还是那个自卑、怯懦的农村妇女,觉得做生意是“投机倒把”,是丢人的事情。

我知道,想改变她根深蒂固的观念,需要时间和耐心。“阿姨,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我拉着她的手,开始给她“洗脑”,“我们凭自己的手艺赚钱,不偷不抢,光明正大!

”“你看,我们现在没钱了,总不能一直坐吃山空吧?沈……我爸送来的那点米,

也吃不了多久。”“而且,你做的东西这么好吃,别人肯定也喜欢吃!

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分享给别人,还能赚钱,这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吗?”我晓之以情,

动之以理,把前世从各种商业大佬传记里看到的“创业精神”都搬了出来。

李素琴被我说得一愣一愣的。她看着锅里香喷喷的食物,又看了看我充满期待的眼神,

脸上的犹豫和挣扎越来越明显。我知道,她在动摇。我趁热打铁,

加了最后一剂猛料:“阿姨,你不想我们以后能住上大房子,每天都能吃上肉吗?

你不想……让我过上好日子吗?”“我想!”最后一句话,彻底击中了她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她几乎是脱口而出。为了我。她愿意尝试一切。看着她终于下定决心的样子,我松了一口气。

我知道,我们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7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

我就把李素琴从床上拖了起来。我们把剩下的茶叶蛋和甜米糕用干净的布包好,

放进一个竹篮里,然后朝着镇上最热闹的菜市场走去。八十年代的清晨,充满了生机。路上,

是叮当作响的自行车流,和三三两两赶去上班的工人。李素琴抱着竹篮,跟在我身后,

紧张得手心都在冒汗。她不止一次地想打退堂鼓:“嫚嫚,要不……我们还是回去吧?

我害怕……”“阿姨,别怕,有我呢!”我回头,给了她一个鼓励的微笑。到了菜市场,

里面已经人声鼎沸。卖菜的,卖肉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我拉着李素琴,

在菜市场入口处找了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把竹篮放在地上,掀开布。茶叶蛋的香气,

瞬间就吸引了几个路人的注意。“哟,小姑娘,卖的什么啊?这么香!

”一个挎着菜篮子的大妈停下脚步,好奇地问。李素琴紧张得脸都白了,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我赶紧上前一步,用清脆的童音大声回答:“阿姨好!我们卖茶叶蛋和甜米糕!

是我阿姨亲手做的,特别好吃!茶叶蛋五分钱一个,甜米糕一毛钱一块!您要不要尝尝?

”我的声音又甜又亮,加上我长得白净可爱,一下子就博得了大妈的好感。“哟,

这小嘴甜的!行,那给我来两个茶叶蛋,一块米糕尝尝。”“好嘞!”我麻利地给她装好,

李素琴则在旁边手忙脚乱地收钱、找钱。第一笔生意,就这么开张了。大妈咬了一口茶叶蛋,

眼睛一亮:“哎哟!这味道可以啊!比国营饭店的都好吃!”她又尝了口米糕,

更是赞不绝口:“这米糕也好吃,又软又糯,还不粘牙!”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周围围观的人也开始蠢蠢欲动。“给我也来两个!”“我要三块米糕!

”生意一下子就火爆了起来。我和李素琴忙得不亦乐乎,她负责收钱,我负责吆喝和打包。

我们俩配合得越来越默契,她脸上的紧张和怯懦,也渐渐被忙碌和喜悦所取代。

不到一个小时,篮子里的东西就全部卖光了。8李素琴数着手里那一堆被汗水浸湿的毛票,

激动得手都在抖。“嫚嫚……我们……我们赚钱了!”她看着我,眼睛里闪着泪光,

“我们赚了……一块八毛五分钱!”一块八毛五!在那个工人月工资只有三四十块的年代,

这绝对算是一笔“巨款”了。我看着她喜极而泣的样子,心里也充满了成就感。“阿姨,

你看,我说我们能行吧!”“嗯!”李素琴用力地点头,她小心翼翼地把钱用手帕包好,

贴身放进怀里,那样子,像是揣着什么绝世珍宝。回家的路上,她的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路过肉铺的时候,她犹豫了很久,最后咬了咬牙,走进去,大手一挥,割了半斤猪肉。

“今天我们赚钱了!阿姨给你做红烧肉吃!”她豪气干云地对我说。

我看着她脸上那从未有过的神采飞扬,知道那个自信、能干的李素琴,正在一点点地苏醒。

回到家,李素琴用那半斤猪肉,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油光锃亮的红烧肉,

配上香喷喷的白米饭,吃得我满嘴流油。这是我们来到这个“新家”后,吃得最好的一顿。

也是从那天开始,我们的小生意,正式走上了正轨。每天清晨,我们一起去菜市场摆摊,

卖我们亲手做的茶叶蛋和甜米糕。李素琴的手艺越来越好,回头客也越来越多。

很多人都知道了,菜市场门口,有一对母女,卖的茶叶蛋和米糕,味道是一绝。我们的收入,

也从一天一两块,慢慢涨到了一天三四块。一个月下来,我们竟然攒下了一百多块钱!

当李素琴把那一沓崭新的大团结铺在床上时,她激动得好半天说不出话。

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她看着我,眼里充满了感激和依赖:“嫚嫚,

我们有钱了……这都亏了你……”我摇摇头,握住她的手:“阿姨,

这是我们一起努力的结果。以后,我们会赚更多更多的钱。”我看着窗外,

心里已经有了新的计划。摆地摊,只是第一步。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9生意稳定后,

我开始琢磨着扩大经营。总是在菜市场门口摆地摊,不仅要看天吃饭,还容易被城管追。

我们必须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店面。八十年代中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遍了神州大地。

个体户经济开始萌芽,街边也陆陆续续出现了一些私人开的小饭馆、小卖部。我拉着李素琴,

开始在镇上四处转悠,寻找合适的铺面。李素琴一开始是拒绝的:“嫚嫚,

租铺面要花好多钱的!我们好不容易才攒了点钱……”“阿姨,眼光要放长远一点。

”我耐心地给她分析,“有了店,我们就可以卖更多的东西,刮风下雨都不怕。而且,

有个正经的店面,别人才更信得过我们。”“最重要的是,”我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

“我发现了一个绝佳的商机!”“什么商机?”“做衣服!卖漂亮衣服!”这个年代,

人们的物质生活开始丰富,爱美之心也渐渐复苏。国营商店里的衣服,款式老旧,颜色单一,

根本满足不了年轻人追求时髦的需求。而我,脑子里装着未来几十年的流行趋势。

什么喇叭裤、健美裤、蝙蝠衫……只要我能做出来,就不愁卖不出去。李素琴会踩缝纫机,

她那双巧手,天生就是做这个的料。我把我的想法跟她一说,她听得眼睛都直了。

“做衣服卖?这……这能行吗?”“怎么不行!”我拉着她,走到一家国营百货商店门口,

指着橱窗里那件土得掉渣的蓝色连衣裙,“阿姨你看,就这么一件衣服,要二十多块钱,

还要布票!我们自己做,成本连一半都不要,款式还比它好看一百倍!你说能不能行?

”李素琴看着那件连衣裙,又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粗布衣服,眼神里流露出一丝向往。

没有哪个女人不爱美。她心动了。10我们最终在镇上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子里,

租下了一个小小的门面。租金很便宜,但位置也确实偏僻。李素琴有些担心:“嫚嫚,

这里这么偏,会有人来买东西吗?”“酒香不怕巷子深!”我信心十足,

“只要我们的衣服足够好,就不怕没人来。”接下来,就是紧张的筹备工作。

我们花光了大部分积蓄,买了一台二手的缝纫机,又去布料市场,

淘回来一大堆花色各异的布料。然后,我开始当起了“设计师”。

我画出了我脑海中第一款“爆款”——一条红色的连衣裙。款式很简单,高腰线,大裙摆,

领口和袖口点缀着小巧的荷叶边。这个款式,在当时绝对是开创性的。

李素琴看着我画的图纸,啧啧称奇:“嫚嫚,你这都是从哪儿学来的?也太好看了吧!

”我随口胡诌:“书上看的!”李素琴虽然惊讶,但也没有多问。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

她已经对我这个“小大人”见怪不怪了。她按照我画的图纸,开始裁布、缝制。

她的手真的很巧,一针一线,都透着一股灵气。两天后,第一条红色的连衣裙,

就挂在了我们那台老旧的缝纫机上。那鲜艳的红色,就像一团跳动的火焰,

瞬间点亮了整间灰暗的小屋。李素琴看着自己的作品,眼睛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她自己都没想到,她能做出这么漂亮的衣服。我让她试穿一下。她一开始还很害羞,

连连摆手。在我的一再坚持下,她才半推半就地换上了。当她从简陋的布帘后面走出来时,

我惊得半天说不出话。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换上红裙的李素琴,像是变了一个人。

裙子完美地勾勒出她纤细的腰身,衬得她原本蜡黄的皮肤都白皙了几分。

她有些不自在地整理着裙摆,眉眼间带着一丝少女般的羞涩。那一刻,我终于明白,

我爹沈国福为什么会看上她。她只是被贫穷和自卑,掩盖了原本的光芒。“阿姨,

”我由衷地赞叹道,“你真好看。”李素琴的脸“唰”的一下就红了,红到了耳根。

11店铺开业那天,我们给小店取名叫“素嫚时装”。我用红纸写了四个歪歪扭扭的大字,

贴在门上。店里只挂着一件衣服,就是那条红色的连衣裙。李素琴穿着一身干净的旧衣服,

紧张地站在门口,手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嫚嫚,真的会有人来吗?”她小声问我。

“会的。”我笃定地说。话音刚落,巷子口就传来了脚步声。一个穿着时髦的年轻女孩,

被我们店里那抹鲜艳的红色吸引,探头探脑地走了进来。“咦?这里什么时候开了家服装店?

”她一眼就看到了挂在墙上的红裙子,眼睛瞬间就亮了。“哇!这裙子好漂亮!”她走上前,

小心翼翼地摸了摸裙子的料子,又看了看做工,眼里满是惊喜。“老板,这裙子怎么卖?

”她回头问。李素琴紧张得说不出话,我赶紧迎上去:“姐姐,这裙子是我们自己设计的,

独一无二!只要三十块钱,不要布票!”“三十?!”女孩惊呼一声,这个价格,

比百货商店还贵。但她看着那条裙子,又实在喜欢得紧,犹豫了半天,

咬牙道:“能……能试穿一下吗?”“当然可以!”女孩换上裙子,在镜子前转了一圈,

就再也舍不得脱下来了。“太好看了!我要了!”第一笔生意,成功!送走女孩,

李素琴还像在做梦一样。“嫚嫚……我们……我们真的把衣服卖出去了?一件就卖了三十块?

”“是啊。”我笑着说,“阿姨,我们的好日子,要来了。”那条红裙子,像一个活广告。

穿出去的女孩,在她的姐妹圈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第二天,就有好几个女孩结伴而来,

指名要买那条红裙子。“素嫚时装”的名声,就这么一传十,

上一章 章节目录 APP阅读
安装APP,阅读更加方便 立即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