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嫁个老好人,谁知他是连环杀手

再婚嫁个老好人,谁知他是连环杀手

主角:周文斌沈雨晴
作者:佩佩的靖哥哥

再婚嫁个老好人,谁知他是连环杀手第3章

更新时间:2025-11-04
全文阅读>>

油焖大虾红亮诱人,摆在我面前,香气扑鼻。

我妈一边给我夹菜,一边絮叨:“老周特意去买的活虾,新鲜着呢!快尝尝,你周叔的手艺,比饭店大厨都不差!”

周文斌解下围裙,温和地笑:“小晚学习辛苦,该补补。”

我盯着碗里那只弯曲的虾,它通红的壳像某种诡异的警告。胃里一阵翻江倒海,别说吃,光是看着就想吐。

“怎么了?没胃口?”我妈察觉到我的异样。

“可能……昨天没睡好,有点反胃。”我勉强找了个借口,把虾拨到一边。

周文斌的目光落在我脸上,带着探究:“脸色是不太好。要不要喝点热水?或者,我帮你按一下太阳穴?能缓解疲劳。”他说着,竟真的站起身,朝我走过来。

那只骨节分明、刚刚处理过鲜虾的手,朝着我的额头伸过来。

我像被毒蛇盯上,猛地向后一仰,椅子腿在地板上刮出刺耳的响声。“不用!”

声音尖利得我自己都吓了一跳。

餐厅里的气氛瞬间凝固。

我妈愣住了。周文斌的手僵在半空,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眼神里闪过一丝极快的不悦,但立刻被担忧覆盖:“怎么了小晚?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吓到你了?”

他演得可**好。

“没、没有。”我心脏狂跳,努力平复呼吸,“我就是……突然有点头晕,可能低血糖。我回房躺会儿就好。”

我不敢再看他们,几乎是逃也似的冲回了二楼房间,锁上门。

背靠着门板,我能听到楼下我妈压低声音的抱怨:“这孩子,越来越不懂事了……你好心好意……”

还有周文斌一如既往的“宽容”:“没事,孩子可能真不舒服,让她静静吧。”

宽容?我只觉得毛骨悚然。他越是这样,越证明他所图甚大。那种暴风雨前的平静,压得我快要窒息。

沈雨晴还活着,在精神病院。这是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突破口。我必须找到她!只有她知道二十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有她能揭开周文斌的真面目!

可是,全市,甚至邻市,精神病院那么多,我上哪儿去找一个消失了二十年、名字都可能是假的人?

等等……名字?

我猛地想起书房里那张老照片背后的字——“文斌与雨晴,摄于1998年夏。”

1998年夏天。沈雨晴就是在那个时间点附近失踪的。

如果……如果她的失踪并非意外,而是和周文斌有关,那会不会……有案底?

警察!对,找警察!找当年经办这个案子的警察!

这个念头让我看到一丝曙光。但怎么找?我一个普通学生,跑去派出所问一桩二十年前的悬案,人家会理我才怪。

需要技巧。

第二天,我借口去图书馆查资料,溜出了家门。我没去市图书馆(那是周文斌的地盘),而是去了市档案馆。这里保存着一些旧的报纸合订本。

我想查查1998年夏天,本地报纸对沈雨晴失踪案的报道。公开的报道或许能提供更多细节,比如当年办案人员的姓氏,或者案件编号之类的线索。

档案馆里弥漫着旧纸和灰尘的味道。我在管理员狐疑的目光下,翻出了1998年下半年的地方报纸合订本。

一页一页,小心翼翼地翻过。社会新闻版,寻人启事栏……

终于,在1998年9月的一份报纸角落,我看到了一则不大的启事:

“寻人:沈雨晴,女,19岁,于1998年8月25日晚离家后失踪。身高163cm,失踪时穿白色连衣裙……有知其下落者,请联系XX派出所,联系电话……”

启事旁边,配了一张小小的、像素很低的照片。但即便如此,我也能认出,那就是老照片上的女孩,也就是……镜子里的我。

8月25日。这个日期像烧红的烙铁,烫了我一下。

我努力回忆,周文斌有没有什么特别在意这个日期的表现?好像……每年快到八月底的时候,他情绪会有些微妙的变化,有时会一个人关在书房很久。我妈还说他是快到开学季,工作忙。

现在看来,恐怕是在“纪念”什么。

我记下派出所的名字和当年的联系电话(虽然大概率已经失效),然后继续翻看之后几个月的报纸。关于沈雨晴的报道几乎没有后续,就像一颗小石子投入大海,悄无声息。在那个信息不发达的年代,一个人的消失,太容易了。

失望地合上报纸,我正准备离开,目光却被另一则不起眼的报道吸引住了。时间是1999年初。

“本市破获一流窜作案团伙,涉嫌多起盗窃案,主犯王某落网。”

报道很短,但里面提到一句:“……该团伙曾于去年夏季在本市活动,其作案手法与当时几起未结悬案有相似之处,警方正进一步调查……”

去年夏季?就是1998年夏天!未结悬案?会不会包括沈雨晴失踪案?

报道里提到了一个办案警官的姓氏:陈。

陈警官。

这是唯一的线索了。

我拿出手机,犹豫再三,拨通了114,查询那个XX派出所的电话。果然,号码早已变更。我试着打了新号码过去,接线的是个年轻警员。

“你好,我想咨询一下一件很多年前的旧案,关于1998年一个叫沈雨晴的女孩失踪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APP,阅读更加方便 立即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