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加班夜惊魂,破解“文件提交规则”晚上六点整,市场部办公区的日光灯,
在一种近乎凝滞的寂静中,齐刷刷地亮着,将每个人的脸庞映照得有些苍白。
没有了下班时的喧嚣,只剩下键盘敲击声和空调运行的微弱嗡鸣,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混合着**和打印墨粉的味道。陈默坐在自己的工位上,
手指冰凉。他的电脑屏幕上,
赫然显示着一封标题为【当日职场生存规则-市场部】的邮件,
发送方是匿名的内部系统地址,无法回复。邮件内容冰冷而简洁,
规则区域:市场部办公区及关联区域规则内容:1.必须在今日19:00前,
推广方案》终版提交至王总监邮箱:wangzongjian@company.com。
2.邮件提交后,发件箱内不得删除该邮件的任何草稿或已发送记录。
3.20:00之后,市场部办公区内只允许有一名员工停留。超出者将视为违规。
【违反以上任一条款者,将接受淘汰处理。】这封邮件,
如同昨天、前天、以及大前天一样,在六点整,精准地投递到了市场部每一个成员的邮箱里。
没有人知道这“规则游戏”从何而来,始于何时。仿佛一夜之间,
这家原本只是有些内卷和绩效压力的公司,就变成了一个无形的角斗场。所谓的“淘汰”,
并非简单的开除。首日,
不信邪的同事在规则生效期间提前离开了公司(那天的规则是“必须加班至21:00”),
第二天,他就因为被爆出“严重渎职”(证据确凿,
但时机巧合得令人心惊)而被毫不留情地辞退,行业内封杀,职业生涯几乎断送。
另一个女同事,
不小心在禁言时间段(规则:下午三点至四点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工作交流)接了客户电话,
第二天就遭到了全部门的孤立和莫名其妙的流言蜚语,精神几近崩溃,最终主动离职。
“淘汰”,轻则丢工作,重则……遭遇难以想象的职场暴力甚至“意外”。
没有人敢再掉以轻心。陈默入职刚满一年,作为职场新人,他原本处于食物链的底端。
但他有一个习惯,或者说,是一种天赋——他观察力极其敏锐,并且擅长整理和挖掘信息。
他相信,“职场规则的漏洞,往往藏在没人愿意多看一眼的旧文档和细节里。
”他的办公桌抽屉里,放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
录着他入职以来观察到的各种公司流程、部门惯例、甚至是一些被遗忘的旧通知和文件碎片。
“喂,陈默,还在研究那几条破规则啊?”一个带着几分甜腻和刻意亲近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是莉莉。比陈默早入职两年的“前辈”,长相甜美,很会来事,是部门里的“人气担当”,
也是王总监面前的红人。她此刻端着一杯刚泡好的花茶,倚在陈默的隔断板上,
脸上挂着那种惯有的、仿佛对你推心置腹的笑容。“多看看总没坏处,莉莉姐。
”陈默头也没抬,目光依旧停留在邮件那几行冰冷的文字上,
指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关键词:19:00截止、禁止删除草稿、20:00后单人留守。
他在分析可能的陷阱。“哎呀,你就是太死板,太较真了。”莉莉嗔怪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声音压低,带着一种“过来人”的优越感,“职场嘛,要懂得灵活变通!你看这规则,
明显就是上面为了逼我们提高效率搞出来的**!删个草稿怎么了?王总监日理万机,
难道还会特意去查你的发件箱有没有删除记录?”她说着,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
甚至故意操作起自己的电脑,找到那份刚刚发送出去的方案邮件,当着陈默的面,
将保存在草稿箱里的初版、修改版等几个草稿文件,一一选中,
干脆利落地点击了“永久删除”。“看见没?删了!能有什么事?”莉莉耸耸肩,
一脸不以为然,“留着还占地方。陈默,听姐的,快把你那些没用的草稿删了,
咱们抓紧时间一起再把方案细节对一下,争取做得更完美点,让王总监眼前一亮。多个人,
效率也高点嘛。”她语气热情,眼神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引导和试探。陈默心中冷笑。
莉莉的“热情”从来都不是免费的。她无非是想拉着他一起加班,既能显得自己努力,
关键时刻说不定还能让陈默帮她承担部分工作,或者……像现在这样,诱导他违反规则。
“不了,莉莉姐,我还是习惯按自己的节奏来。”陈默淡淡地拒绝,
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办公区角落那台老旧的、经常卡纸的网络打印机。
打印机旁边贴满了各种通知,层层叠叠,最下面一张边角已经泛黄卷曲。莉莉碰了个软钉子,
脸上笑容不变,眼底却掠过一丝不快,撇撇嘴:“行吧,那你慢慢研究你的‘规则’,
姐先去忙了。”说完,扭着腰肢回了自己的工位。陈默没有理会她。他起身,装作去接水,
踱步到那台打印机前。他状似随意地翻看着上面贴着的通知。
大多是近期的会议安排、行政通知。他小心翼翼地揭开上面几层,
终于看到了最底下那张泛黄的纸张。
那是一张发布于2023年的《关于公司邮件系统升级及使用规范的补充通知》,
落款是IT支持部。通知内容冗长,主要是关于新系统上线的说明。但其中有一条,
用稍微小一号的字体标注在角落里:【……特别注意:邮件系统升级后,
若在发送邮件后删除了相关草稿,系统可能会因缓存同步问题,
延迟标记该邮件为‘已发送’状态,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发送失败。如遇此情况,
或为确保万无一失,
建议重新发送一封内容为‘确认方案已提交’的确认函至收件人……】陈默的心脏猛地一跳!
规则2的陷阱在这里!“提交后不可删除草稿”并非无的放矢!删除草稿,
可能会导致系统不认为你“提交”了!
而补充规则隐藏在这张无人问津的旧通知里——需要补发“确认函”!他立刻记住关键信息,
不动声色地回到座位。时间是18:40。他先检查了自己已经发送给王总监的方案邮件,
状态显示“已送达”。但他没有删除任何一个草稿。然后,他迅速新建了一封邮件,
收件人王总监,主题:“关于《第三季度线下活动推广方案》提交确认函”,
正文只有一句话:“王总监您好,附件为方案终版,请查收。确认已提交。
——陈默”点击发送。做完这一切,他才微微松了口气。目光扫过斜对面的莉莉,
她正对着电脑屏幕皱眉,似乎还在修改她的方案,浑然不知自己已经踩入了陷阱。
19:00整点过去。一切似乎风平浪静。19:30。行政部的小李,
一个面无表情的年轻男人,拿着一个文件夹,径直走到了莉莉的工位前。“莉莉,
根据系统记录,你未在19:00前成功提交《第三季度线下活动推广方案》。
”小李的声音没有任何波澜,“根据部门规定及今日……‘特殊要求’,记大过一次。
本月绩效扣除30%,并影响年终评定。”“什么?!不可能!”莉莉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
猛地站起来,脸色瞬间煞白,“我明明发送了!你看!”她激动地指着自己的屏幕,
调出发送记录。小李只是冷漠地瞥了一眼:“系统底层日志显示,
你在18:55发送邮件后,于18:56删除了所有相关草稿。触发系统同步BUG,
该邮件状态被回滚为‘未发送’。判定为未按时提交。”莉莉如遭雷击,呆立当场,
嘴唇哆嗦着,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她猛地扭头,看向陈默的方向,
眼神中充满了震惊、怨毒,以及一丝后知后觉的恐惧。她终于明白,陈默的“死板”是对的!
陈默平静地迎上她的目光,心中没有任何波澜。自作孽,不可活。办公室里的其他同事,
也都噤若寒蝉,暗自庆幸自己没有手贱删除草稿,同时看向陈默的眼神也多了一丝复杂。
时间走向20:00。规则3即将生效。
办公区内还有包括陈默、莉莉以及另外两个同事在内,一共四人。气氛再次紧张起来。
谁留下?谁离开?留下的人,意味着要独自面对未知的风险(虽然规则没说留下会怎样,
但“淘汰”的压力无处不在),但或许也能在领导面前博个“勇于担当”的好印象?
离开的人,看似安全,但可能会被认为“逃避责任”。另外两个同事面面相觑,眼神犹豫。
莉莉因为刚被记过,情绪低落,加上对规则的恐惧,她似乎不想留下。陈默这时站了起来,
声音不大,但足够清晰:“莉莉姐,你的方案虽然系统判定提交失败,但内容还在吧?
要不你先回去,把方案重新整理一下,明天一早再补发给王总监解释一下?
我手头还有点收尾工作,我留下来吧。”他这话听起来完全是替莉莉着想,
给了她一个体面离开的台阶,同时也合情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是自己留下。
莉莉此刻心乱如麻,既不甘心,又害怕,听到陈默的话,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
连忙点头:“好,好……那我先走了,陈默,这里……就交给你了。
”她几乎是逃离般地收拾东西,另外两个同事见状,也顺势说道:“那我们也走了,
陈默你辛苦。”20:00整。办公区只剩下陈默一个人。灯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空调的嗡鸣声显得格外清晰。一种莫名的孤立感笼罩下来。他并没有多少需要收尾的工作。
但他不能立刻离开,规则要求“仅能留1人”,但没说不让留。他坐在工位上,保持着警惕,
耳朵留意着周围的任何动静。时间一分一秒过去。20:10,
20:20……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就在陈默稍微放松警惕的时候,
他的内部通讯软件突然弹出了一个消息窗口。是王总监。【王总监:陈默,还在办公室?
】【陈默:是的,王总监,还有点事情在处理。】【王总监:嗯。今天规则都清楚吧?
提交,留人。】【陈默:清楚的。】【王总监:做得不错。懂得规矩,也能灵活处理,
帮同事解围。(指他让莉莉先走)下周部门有个向总经理汇报的机会,我考虑让你上。
好好准备。】【陈默:谢谢王总监,我会努力的。】陈默看着屏幕上的对话,眼神微凝。
王总监这话,看似褒奖,实则透露着许多信息。他显然对办公室发生的一切了如指掌。
他知道莉莉被淘汰(记过),也知道是陈默留下了。而且,
他特意提到了“懂得规矩”和“灵活处理”……他是在暗示什么?
他是否知道那封“确认函”的事情?还是仅仅指他主动留下符合规则?这个王总监,
作为规则的“执行者之一”,他的偏袒(对莉莉)和此刻的“赏识”(对陈默),
都显得格外可疑。21:50,陈默确认无事发生后,收拾东西离开了办公室。
当他踏出公司大门的那一刻,手机轻微一震,那条规则邮件自动消失了。回到租住的公寓,
陈默拿出他的笔记本,
市场部办公区】规则陷阱:1.规则2(禁止删除草稿)与旧邮件系统BUG关联,
删除可能导致提交失败,需按旧通知补发“确认函”。
2.规则3(单人留守)判定可能基于监控或内部通讯状态,
留守者可能获得与“执行者”(王总监)直接沟通的机会,但风险未知。
3.莉莉因违反规则2被记过,失去汇报机会。王总监主动示好,动机存疑。
核心发现:旧文档(打印机旁通知)是关键补充规则的藏身之处。
信条验证:职场规则的“灵活”,是懂规则后的变通,不是不懂规则的侥幸。他拿出手机,
将傍晚在打印机旁拍下的那张泛黄旧通知的照片,加密存档。窗外,城市的霓虹闪烁。
陈默知道,这仅仅是第一夜。更残酷的规则,更隐秘的陷阱,还在后面。而王总监和莉莉,
一个明面上的执行者,一个伪善的竞争者,他们的真正面目,也才刚刚显露一角。
第二章:会议室暗斗,反杀“汇报陷阱”首日的“淘汰”余波未平,
市场部的气氛变得更加诡异。莉莉因为被记大过和扣除绩效,整个人阴沉了许多,
看向陈默的眼神里毫不掩饰她的怨恨,但她似乎也学乖了,不再轻易对规则发表评论,
只是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偶尔与王总监进行一些眼神交流,带着某种心照不宣的意味。
陈默则更加谨慎。他利用工作间隙,像一只勤勉的工蚁,
不断挖掘着公司各个容易被遗忘的角落。他翻看过期废弃的档案盒,
留意碎纸机里未完全粉碎的纸片(在保洁清理前),甚至借口请教问题,
去行政部和人事部套取一些非敏感的公司旧闻和流程细节。他的笔记本上,
记录的信息越来越多,像一张逐渐织就的蛛网。第二天下午,17:55,
那封令人心悸的邮件再次准时抵达。
00】规则区域:公司第三会议室(大会议室)规则内容:1.季度工作汇报顺序,
必须严格按照“入职公司年限从长到短”依次进行。2.汇报中所使用的所有数据,
必须为精确数据,严禁使用任何形式的“预估数值”、“大约”、“可能”等模糊表述。
3.所有汇报必须在12:00前完成。超时未完成汇报者,取消本月全部绩效。
【违反以上任一条款者,将接受淘汰处理。】会议室汇报!规则直接与核心工作挂钩!
陈默立刻分析:规则1:“入职年限”如何计算?是按劳动合同签署日,还是实际到岗日?
是否包含试用期?是否有中断情况(如长期病假)?规则2:“精确数据”的定义?
小数点后几位?市场数据瞬息万变,绝对精确几乎不可能,界限在哪里?
“模糊表述”是否包括“预计”、“目标”等常用词汇?规则3:时间压力。
如果有人超时,是否影响后面的人?他注意到,规则1对他极其不利。莉莉入职3年,
他只有1年。按常理,莉莉应该先汇报。但如果莉莉使绊子……第二天上午,9: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