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找上门时,我还是个小有名气的悬疑作家。他们说,我半年前写的一个杀人剧本,
正在城市里一比一上演。我成了头号嫌疑人。我慌了,我怕自己是下一个受害者,
更怕自己是梦游的真凶。直到我翻出一封被遗忘的投稿邮件,
才发现一个更可怕的真相——我引以为傲的创意,竟是剽窃了一个疯子的真实复仇计划。
我不是什么原创者,只是他剧本里的一个角色。最终,在废弃的工厂里,
他将我的获奖奖杯塞进我手中,命令我,用它完成最后一场谋杀。01门铃响的时候,
我正对着空白文档发呆。屏幕上的光标不知疲倦地闪烁,像在嘲笑我的大脑一片空白。
亲戚群里又有人@我,问我三十岁了怎么还不结婚。我敲了几个字:“在写,勿扰。
”然后我关掉对话框,继续和我的文档面面相觑。门**又响了一次,固执,短促。
我不是在等快递,也没有约人。我起身,通过猫眼向外看。走廊里站着两个男人。
一个穿着警服,年轻,表情严肃。另一个穿着便衣,年纪稍长,眼神锐利。
他手里拿着一个证件。我的心跳漏了一拍。我打开门,只开了一条缝。“什么事?
”年长的男人举起证件,在我眼前晃了一下。“市局,陈远。”他的声音很沉,
“我们能进去谈谈吗?”我侧身让他们进来。年轻警员的视线在我的公寓里快速扫了一圈,
最后落在我的电脑屏幕上。陈远没看我的房间,他的目光一直在我身上。
“你就是作家‘夜行者’?”他问。我点点头。这是我的笔名。“你写过一个剧本,
”陈远继续说,语气平淡得像在讨论天气,“叫《完美复刻》。”我的心脏开始往下沉。
《完美复刻》是我半年前完成的一个剧本,投给了几家影视公司,但都石沉大海。“是。
”我回答,喉咙有些干。陈远盯着我,一字一句地说:“你写的杀人剧本,
正在我们这座城市里,真实上演。”02空气凝固了。电脑风扇的嗡嗡声突然变得异常清晰。
我花了大概五秒钟来消化这句话。第一反应是荒谬。“警官,这不是什么新颖的搭讪方式。
”我说,试图用玩笑掩饰我的不安。陈远没有笑。他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个透明证物袋。
袋子里是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男人,倒在公园的长椅上,胸口插着一把匕首。
周围拉起了警戒线。我的呼吸停滞了。“昨天晚上,城南公园发现一具尸体。
”陈远的声音不带任何感情,“死者,王海涛,三十五岁,一名律师。”他顿了顿,
眼睛像鹰一样锁着我。“死法和你剧本第一幕里写的一模一样。时间,地点,甚至凶器型号,
都完全一致。”我感觉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迅速蔓延到全身。我走到桌边,拿起水杯,
喝了一大口冷水。水流过喉咙,却浇不灭心里的火。“巧合。”我说,声音有些抖。“是吗?
”陈远反问,“你的剧本里写道,凶手在现场留下了一朵蓝色的樱花。
我们也在现场发现了这个。”他又拿出一张照片。照片上,死者王海涛的胸前,
那把匕首旁边,静静地躺着一朵小小的、染成蓝色的干花。那不是樱花。是我为了戏剧效果,
自己编造出来的一种花,我叫它“蓝樱”。在我的剧本里,这是凶手的签名。
我的手开始发抖,水杯在桌上磕出清脆的响声。“这个剧本,还有谁看过?”陈远追问。
“几家影视公司的邮箱,还有我的编辑。”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但这不可能……这只是我的构思。”“构思?”年轻的警员突然开口,语气充满怀疑,
“还是预告?”我的血液一下子冲上了头顶。“你什么意思?”陈远抬手制止了他的下属。
“我们需要你跟我们回局里一趟,协助调查。”他说,语气不容置疑,“同时,把你的剧本,
完整地,发给我们一份。”03审讯室的灯光是惨白色的。
照得桌子对面的陈远和他旁边的年轻警员脸色都不太好看。我坐在冰冷的椅子上,
感觉自己像剧本里的某个角色。但我不是,这是现实。“我们再梳理一遍。
”陈远的声音很平静,但每个字都像一颗钉子,“这个剧本,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构思的?
”“去年冬天。”“灵感来源?”“看了一些社会新闻,还有一些纪录片。
都是些常见的创作手法。”我回答。“‘蓝樱’这个细节呢?”“我编的。听起来比较特别,
不是吗?”我说完就后悔了。这不是炫耀写作技巧的时候。年轻警员冷哼了一声。
陈远用笔敲了敲桌子。“你的编辑,叫什么名字?”“萧爱。”“她和你关系怎么样?
”“工作关系。偶尔一起吃个饭。”我皱起眉,“你们怀疑她?
”“我们怀疑所有接触过剧本的人。”陈远说,“包括你。”这句话像一盆冰水,
从头浇到脚。“我?”我差点笑出声,“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把自己的作品变成犯罪现场?
这对一个作者来说是荣誉吗?”“有些人渴望关注的方式比较特别。”年轻警员插话。
我盯着他,拳头在桌子下握紧。陈远没理会他,继续问:“你把剧本投给了哪些公司?
”我报了三家影视公司的名字。“都是通过公开的投稿邮箱?”“对。”陈远在本子上记下。
审讯室的门被推开,一个女警走了进来,在陈远耳边低语了几句。陈远的脸色微变。
他站起身,看着我。“今天就到这里。在我们调查清楚之前,请你不要离开本市,
保持手机畅通。”我走出市局大门,阳光有些刺眼。我掏出手机,想给萧爱打个电话,
提醒她一下。就在这时,手机屏幕亮起,一条新闻推送弹了出来。
标题很醒目:“本市再发命案,现场惊现神秘标记,疑为连环杀人。”我的心跳猛地一停。
我点开新闻,一张打了马赛克的现场照片出现在眼前。照片的角落里,
有一个东西我无比熟悉。那是一个小小的稻草人,被丢弃在血泊旁。和我的剧本第二幕,
一模一样。04我没有回家。我站在街角,看着手机上的新闻,手脚冰凉。第二个案子。
《完美复刻》的第二幕。一个网络公司的CEO,在自己的地下车库被杀。
凶器是一根高尔夫球杆。现场留下了一个稻草人。我的剧本里,死者是一个金融公司的副总。
地点,凶器,标志物,完全吻合。这不是巧合。有一个疯子,在完美地“复刻”我的剧本。
我拨通了陈远的电话。“我看到新闻了。”我的声音不受控制地颤抖,“是第二个。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我们知道了。”陈远的声音听起来很疲惫,“你现在在哪里?
”“在外面。”“回家待着。不要乱跑。”电话挂断了。我脑子里乱成一团。是谁?
谁能看到我的剧本?影视公司?投稿邮箱每天收到成百上千封邮件,
我的剧本可能早就被删了。萧爱?她是我的编辑,也是我为数不多的朋友。
她为什么要这么做?还是……我?一个荒唐的念头冒了出来。我有没有可能,在梦游的时候,
做了这一切?我甩了甩头,试图把这个可笑的想法赶出脑海。我是一个作家,
一个靠想象力为生的人。我分得清现实和虚构。但现在,界限模糊了。
我打开电脑里的剧本文件。一共五幕。五场谋杀。现在,已经发生了两起。还剩下三起。
第三幕的受害者,是一个女明星。死在自己的浴缸里,割腕。现场没有留下任何标志物,
但凶手带走了一件东西。是她获奖时戴过的一条项链。我看着屏幕上的文字,
每一个字都像在灼烧我的眼睛。我必须做点什么。我不能坐以待毙,
等着警察把我当成头号嫌疑人,或者等着那个疯子杀掉下一个人。我关掉电脑,拿出手机,
开始搜索本市最当红的女明星。05本市最炙手可热的女明星叫苏曼。
她的新闻挂在各大娱乐头条上,最近刚拿了一个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我点开她的获奖照片。
她穿着一身华丽的晚礼服,脖子上戴着一条璀璨的钻石项链。我的心脏狂跳起来。就是它。
我剧本里写的那条项链。不,这只是相似的款式。很多女明星都会戴这种项链。
我这样安慰自己,但手心已经满是冷汗。我该怎么警告她?直接打电话给她的经纪公司?
他们会把我当成疯子。报警?跟陈远说,下一个死者是苏曼?他会问我怎么知道的。
因为我的剧本就是这么写的。这听起来不像是提醒,更像是预告。我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我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我笔下的情节,一步步变成现实。手机响了,是萧爱。
我犹豫了一下,接通了。“你还好吗?我听说警察找你了。”她的声音听起来很担忧。
“我没事。”“到底怎么回事?我听他们说,和你的剧本有关?”“萧爱,”我打断她,
“我们的剧本,除了我们两个,还有谁看过?”“就是你投的那几家公司啊。怎么了?
”“你确定吗?”我追问,“你没有给别的朋友或者同事看过?”电话那头沉默了。“喂?
萧爱?”“……我看过。”她小声说,“我有个朋友,在飞羽娱乐做策划,
我把剧本给他看了一下,想看看有没有机会。”飞羽娱乐。我投稿的三家公司里,
没有这一家。“那个人叫什么?”我感觉自己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李哲。
”“你为什么不早说?”我的语气有些激动。“我……我怕你生气。而且警察来问的时候,
我一紧张就忘了。”萧爱的声音带着哭腔,“对不起。”我深吸一口气,压下怒火。
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把他联系方式给我。”我说,“现在,马上。
”06我没联系李哲。我把他的名字和联系方式发给了陈远。专业的事情,
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我只是一个写故事的。发完信息,我感觉一阵虚脱。
我把自己扔在沙发上,盯着天花板。公寓里静得可怕。我开始回忆关于剧本的一切。
每一个人物,每一句对白,每一个细节。我为什么要把第一个死者设定为律师?
因为我之前看过一个新闻,一个律师因为辩护了一个有争议的案子,被人网络暴力。
第二个CEO呢?因为我讨厌加班。我虚构了一个压榨员工的资本家,
让他在故事里得到“报应”。第三个女明星呢?我记不清了。
也许只是为了让故事更有戏剧性。这些看似随意的设定,如今都变成了真实的死亡。
我的想象力,成了杀人的武器。这感觉比我自己被当成凶手还要糟糕。门铃又响了。
我一个激灵从沙发上坐起来。是陈远?还是……我不敢想下去。我蹑手蹑脚地走到门边,
从猫眼里看出去。门口站着一个女人。是萧爱。她看起来很憔悴,眼睛红红的。我打开门。
“你怎么来了?”“我不放心你。”她说着,径直走进屋里,“警察没为难你吧?”“没有。
”我关上门。她转过身,看着我。“我已经把李哲的事情告诉警察了。应该很快就会有结果。
”我说。“嗯。”她点点头,欲言又止。“还有事?”“那个……”她犹豫着开口,
“剧本的第四幕,写的是什么?”我的心一沉。“你问这个干什么?”“我害怕。”她说,
“我怕那个人……会继续下去。”我看着她,试图从她脸上看出些什么。
她的表情里只有恐惧,和我一样的恐惧。也许我太多疑了。她只是一个被卷入事件的无辜者。
“第四幕的死者,”我说,声音干涩,“是一个作家。”萧爱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一个……写悬疑小说的作家。”我补充道。07萧爱走了。她走的时候,脚步踉跄,
像是随时会摔倒。我的心情没有丝毫放松。第四幕,一个悬疑小说作家,在自己的书房里,
被自己的奖杯砸中后脑,失血过多而死。凶手在现场,用作家的血,在墙上写了一行字。
“灵感枯竭”。这是我写过的,最恶毒的诅咒。现在,这个诅咒很可能会应验。
是应验在我身上,还是本市的其他悬疑作家?我不知道。这种未知,
比已知的危险更让人恐惧。我站起来,在房间里踱步。我必须自救。我检查了所有的门窗,
全部反锁。然后我走进书房,看着书架上那个孤零零的奖杯。
那是我凭第一本长篇小说拿到的一个新人奖,不值钱,但很有纪念意义。现在,它在我眼里,
变成了一个潜在的凶器。我把它取下来,用布包好,塞进了床底下最深的角落。做完这一切,
我依然无法安心。凶手是怎么知道我的剧本内容的?李哲?他有重大的嫌疑。但是,
他有动机吗?一个影视公司的策划,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搞一场连环杀人?
除非……他不是为了自己。一个念头闪过我的脑海。影视公司之间存在竞争。
如果一个公司的项目被对家提前泄露,并且用如此极端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太疯狂了。
我又想到了萧爱。她今天的反应很奇怪。她为什么那么关心第四幕的内容?只是因为害怕吗?
还是说,她想确认什么?我的大脑飞速运转,各种可能**织在一起,形成一张巨大的网。
而我,就是网中心的猎物。电话响了,是陈远。“我们找到李哲了。
”他的声音里听不出情绪,“但他昨天晚上出了车祸,现在还在医院昏迷。”我的心,
瞬间沉到了谷底。线索,断了。08“车祸?”我重复道,“是意外吗?”“还在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