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截止前一天早上7点半,徐尚就到了单位,比平时早半小时。他站在局长办公室门口,想等王建军一到就签字——按流程,得先局一把手签字、盖单位公章,再去组织部盖章,最后上传系统,每一步都不能少。可等到8点,办公室门还没开,小李路过,徐尚拉住他:“李哥,王局今天没来吗?”
“一早去溪头镇了,”小李手里拿着紧急文件,脚步匆匆,“昨天晚上养老站的消防栓坏了,王局去现场盯着修,说中午可能不回来。”
徐尚心里一沉,指尖攥着证明的边角:“那您知道他大概什么时候回吗?我得找他签报考证明,今天就截止报名了。”
小李愣了一下,压低声音,“我帮你盯着点王局的行程,他要是回来,我第一时间告诉你。”
徐尚回到座位,每隔半小时就看一次手机,报名系统的倒计时从“10小时”跳到“9小时”,他的手心渐渐出汗。李文早上发来微信:“别慌,我问了老杨,组织部下午5点前盖章都能赶得上。”老杨的话让他稍微松了点劲,他摸出钱包里多多画的画——画着市里的房子,旁边写着“爸爸加油”,纸边都快磨破了,是他天天揣在身上的。
直到中午12点,小李跑过来跟他说:“王局事情忙差不多了,下午1点左右回单位,到时候你直接去他办公室。”徐尚松了口气,赶紧去食堂买了份牛肉面,扒了两口就回办公室,把证明又核对了一遍,连“单位公章处”都折了个浅痕,方便盖章时对准位置。
下午1点,徐尚准时敲开局长办公室的门。王建军刚坐下,身上还带着点寒气,手里拿着消防整改报告,见他进来,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证明带来了?报的市住建局?”
“是,王局,离家里的房子近,也能多学东西。”徐尚递过证明。
王建军扫了一眼,没立刻签字,反而问:“市里节奏快,你确定能适应?你在局里做的调研、核查都不错,要是留下来,以后副科有机会。”
“谢谢王局,我想试试。”徐尚的声音很坚定,“不管考上考不上,我都肯定把手头的活儿放在优先位置,不耽误工作。”
王建军盯着他看了几秒,拿起笔在“负责人签字”栏写下名字,又让小李去拿公章盖上。徐尚接过证明时,手有点抖,看了眼手表,1点40分——得赶紧去组织部。
他骑着电动车往县委大院跑,组织部在老楼里,公务员管理科在三楼。推开门,小张正对着电脑核对材料,徐尚递过表格资料:“张哥,麻烦您帮我盖个章。”
小张接过材料,翻了翻,皱起眉:“还差个‘近三年年度考核合格证明’,得补。”
徐尚愣了——他之前查流程没提这个,赶紧说:“张哥,今天就截止报名了,我现在去哪补?”
“去档案科调考核表,我跟李科长说一声,你赶紧去。”小张指了指走廊尽头,“5点前回来,还能盖章。”
徐尚看了眼手表,2点10分。他谢过小张,一路小跑去档案科,李科长已经在帮他找资料了,好不容易在找到复印后盖了章。等他赶回公务员管理科,已经3点50分了。小张没敢耽误,拿着材料去隔壁找领导审核签字,回来后在“组织部意见”栏盖了章:“赶紧回去上传,再晚系统就关了。”
徐尚连声道谢,抓起报名表就往家跑。出租车里,他盯着手机上的时间,4点20分,4点30分……终于到家,他鞋都没脱,冲到电脑前,登录报名系统,上传证明和回执,点击“提交”。页面弹出“提交成功”的提示时,时间正好是5点整。
他瘫在椅子上,浑身的力气都被抽干了,后背的衬衫全湿透了。李文回来时,看见他这副样子,赶紧递过一杯温水:“报上名了?”
徐尚点点头,把今天的事说了一遍,李文坐在他身边,轻轻拍着他的背:“辛苦你了,能报上就好。周末咱们去市里的房子,好好放松一下。”
第二天上班,徐尚刚走进茶水间,就听见里面传来压低的说话声。是老刘的声音:“听说小徐报了遴选,市里的岗位竞争可激烈了,去年录取率才3%。”
“可不是嘛,他在县城待了四年,去市里不一定适应。”另一个同事的声音传来。
徐尚没躲,端着空杯子走进去,笑着说:“刘哥,我就是想试试,家里在那边有房,也想多学点东西,考不上就继续在咱们单位发光发热。”
老刘愣了一下,赶紧说:“挺好,挺好,年轻人就该多试试。”
徐尚接了杯热水,走回座位,翻开调研报告——他知道,职场上总有议论,不用放在心上,只要他把工作做好,把复习抓稳,就能离市里的家更近一步。午休时,他没去食堂,从包里拿出手机,打开遴选题库,调成静音刷题。刷到“社区邻里因养老站噪音起冲突”的案例时,他想起溪头镇的经历,赶紧在备忘录里记“第一步:实地走访听诉求,第二步:调整活动时间,第三步:公示方案”。
窗外的阳光照在手机上,有点晃眼,可徐尚看得很认真。他知道,遴选的路很难,职场的荆棘也多,但为了给家人更好你的生活,为了自己的职场盼头,他得坚持下去——毕竟,风已经在吹了,他得往前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