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号,在一周内涨粉十万。
无数被家庭琐事和糟糕的婆媳、姑嫂关系折磨得心力交瘁的女性,在我的评论区里找到了共鸣。
“博主是神仙吗!这套KPI简直是为我婆婆量身定做的!”
“哈哈哈,用户需求调研问卷!姐妹,借我抄一下,今晚就给我老公填!”
“**,公证处这一招太绝了!学到了学到了,这就去咨询!”
“跪求博主开课!付费也行!手把手教我怎么把我家那几个巨婴改造成合格的社畜!”
私信箱每天都被挤爆。
有求助的,有分享自己“实践经验”的,还有一些MCN机构和出版社找上门来,希望能跟我合作。
我敏锐地嗅到了商机。
于是,我辞掉了原来那份不咸不淡的工作,注册了一家文化传媒公司,法人代表是我自己。
公司的主营业务,就是“家庭关系咨询”和“个人成长赋能”。
我把我家的那套管理体系,进行系统化、理论化的梳理,开发出了一系列的线上课程。
《KPI在家庭管理中的实践与应用》
《如何用CEO思维重塑你的婚姻关系》
《非暴力沟通与情绪价值提供技巧》
课程一上线,就卖爆了。
我还开通了付费社群,每天在群里解答学员们遇到的各种奇葩问题,分享我的“实战经验”。
我的事业,以一种我从未想过的方式,蓬勃发展起来。
我赚的钱,很快就超过了陈翰。
当我的公司账户里,第一次有了七位数的存款时,我给家里的“员工们”,开了一次临时会议。
“鉴于公司(家庭)近期运营状况良好,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经CEO办公室研究决定,对现有薪酬体系进行全面升级。”
我宣布,婆婆的底薪上调至5000元,小姑子的项目奖金翻倍。
并且,我为他们,购买了五险一金。
以我新注册的公司名义。
当张桂芬和陈婷婷,拿到属于自己的社保卡时,她们彻底懵了。
她们做梦也没想到,在自己家里“上个班”,居然还能有五险一金。
这意味着她们老了有养老金,病了有医保。
张桂芬拿着那张薄薄的卡片,手抖得比上次拿奖金时还厉害。
她看着我,嘴唇嗫嚅了半天,终于,流下了两行浑浊的眼泪。
“苏……苏总,”她带着浓重的鼻音说,“我……我对不起你。以前……是我的不对。”
这是她第一次,真心实意地,向我道歉。
陈婷婷也红着眼圈,默默地站在一边,对我深深地鞠了一躬。
只有陈翰,看着这一切,眼神里充满了无尽的失落和茫然。
他发现,这个家,已经越来越不需要他了。
我用我自己赚的钱,给他母亲养老,给他妹妹保障。
而他,除了提供最初的那点“启动资金”(他的工资),在这个高效运转的体系里,越来越像一个可有可无的“技术顾问”。
甚至连这个“技术顾问”的活,都快被新买的智能家居取代了。
他的价值,正在被无限稀释。
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