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资助的女孩,开学向我要十五万

我资助的女孩,开学向我要十五万

主角:陈阳张苗苗
作者:五路财神掌上明珠88

我资助的女孩,开学向我要十五万精选章节

更新时间:2025-11-17
全文阅读>>

“陈哥,这是我开学需要的东西。”“麻烦您了。”“清单有点长,您别嫌我烦。”“对了,

机票您也别忘了给我定头等舱。”“我有点晕机,听同学说头等舱会好很多。

”1手机震动的时候,陈阳正在签署一份价值千万的合同。他示意对面的合作伙伴稍等,

拿起手机瞥了一眼。是张苗苗发来的消息。那个他资助了三年的山区女孩,

今年刚考上本市最好的大学。陈阳的唇边不自觉地带上了一点笑意。他一直觉得,

自己做过的所有投资里,这是最值得的一笔。他点开消息,是一张长长的图片,

似乎是手写的清单。字迹娟秀,一如他印象里那个女孩的模样,文静,秀气。

可当他看清上面的内容时,他脸上的笑意一点点凝固。“学习用笔记本电脑(高配,

设计专业用):苹果MacBookPro,21999元。”“宿舍生活用品(四件套,

床垫,枕芯):某国际奢侈品牌,合计18800元。

”“专业绘画工具(**):德国进口,13500元。”“开学置装费(四季衣物,

鞋包):预估30000元。”……清单一条条罗列下来,从大件的电子产品,

到小件的洗漱用品,一应俱全。最下面是一个汇总的数字,用红笔圈出,格外刺目。

十五万六千七百元。合同的另一端,王总察言观色,试探着问:“陈总,是出了什么事吗?

”陈阳放下手机,将已经签好字的合同推过去,恢复了商场上惯有的沉稳。“没什么,

一点私事。王总,合作愉快。”送走合作伙伴,陈阳独自回到空旷的办公室。

他重新拿起手机,将那张清单反复看了三遍,每一个字都看得清清楚楚。

他甚至点开了张苗苗的头像,那是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

在田埂上笑得羞涩又灿烂的女孩。三年前,他通过慈善机构“一对一”帮扶了这个女孩。

资料上写着,她家是国家级贫困县里最困难的一批,父母体弱多病,

靠着几亩薄田和低保为生。这三年来,他每月给她打去两千元生活费,寒暑假还会额外增加。

他从未去打扰过她的生活,只是偶尔会收到她寄来的信,信里汇报着她的学习成绩,

讲述着山里的趣事,字里行间都是对他的感激。高考后,她第一时间打电话来报喜,

声音激动得发颤:“陈哥,我考上了!我考上A大了!谢谢您,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

”那一刻,陈阳由衷地为她感到高兴,承诺会负责她大学四年的所有学费和生活费。

可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等来的,是这样一张清单。他拨通了张苗苗的电话。

电话很快被接起,女孩的声音一如既往地甜美清脆。“陈哥!您看到我发的清单了吗?

”“看到了。”陈阳的声音听不出什么情绪。“那个……是不是有点多啊?

”张苗苗的口气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试探,“我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但是我问了好多师哥师姐,他们说大学就是个小社会,穿得用的太差,会被人看不起的。

我不想给您丢人……”她的声音听起来委屈极了,好像受了天大的欺负。

“而且我们设计专业,对电脑要求特别高,老师都推荐用苹果的。还有那个画具,

德国的牌子是公认最好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嘛,工具好了,我的专业能力才能更快提升,

以后才能更好地报答您呀。”她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

把所有的奢侈品都和“学习”“未来”“不给你丢人”绑定在了一起。陈阳安静地听着,

没有打断她。直到她说完,他才缓缓开口,问了第一个问题:“十五万。你父母身体不好,

这笔钱,够他们在老家看一辈子病了。”电话那头沉默了。过了几秒,

张苗苗才用一种近乎抱怨的口吻说:“陈哥,您怎么能这么说呢?他们生病是他们的命,

难道我就要因为他们,一辈子在泥潭里打滚吗?我努力学习考上大学,

不就是为了跳出那个环境吗?”这句话,像一根淬了冰的针,扎进了陈阳的心里。

他想起自己刚创业的时候,吃了一年的泡面,住在没有窗户的地下室,

也从没觉得自己的出身是什么拖累。“你的意思是,你的未来,和他们无关了?

”陈阳的声音冷了下来。“我不是那个意思!”张苗苗的音量陡然拔高,

带着一丝被戳穿的恼怒,“我以后有出息了,当然会孝敬他们!但现在是关键时期,

我的起点不能比别人低!陈哥,你是有钱人,这点钱对你来说不算什么吧?

你就当提前投资我了,我保证,我以后一定会十倍、百倍地还给你!”“十倍,百倍?

”陈阳重复着这几个字,忽然觉得有些可笑。他沉默了片刻,张苗苗在电话那头也有些不安,

开始放软姿态。“陈哥,我求求你了,你就帮帮我吧。开学典礼就要到了,

我真的不想穿着旧衣服去……”陈阳打断了她的话,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我知道了。

这件事,我需要考虑一下。”说完,他便挂断了电话,没有给张苗苗任何继续纠缠的机会。

办公室里,巨大的落地窗外是城市的万家灯火,璀璨繁华。陈阳站了许久,然后拿起手机,

拨出了另一个号码。“老周,帮我查个人。”2老周是陈阳多年的朋友,

开着一家信息咨询公司,说白了,就是个能力通天的**。“什么大人物,

劳动您陈总亲自来电?”电话那头,老周的嗓门还是一如既往地洪亮。“一个山里的小姑娘。

”陈阳走到酒柜前,给自己倒了一杯威士忌,琥珀色的液体在杯中轻轻晃动。

他把张苗苗的名字和基本信息告诉了老周。“要求呢?”“我需要她的一切。

”陈阳喝了一口酒,辛辣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却压不住心里的那股无名火。“家庭背景,

父母的真实健康状况和工作情况,她这三年的消费记录,社交圈子,有没有男朋友,

所有社交平台的账号,隐藏的,加密的,我全都要。”老周在那边吹了声口哨:“哟,

这是被小姑娘骗了感情还是骗了钱啊?下手这么狠。”“都有可能。”陈阳没有多做解释,

“尽快给我结果。”“放心,最迟后天。”挂了电话,陈阳的心情没有丝毫放松。

他有一种预感,这件事可能比他想象的要复杂。第二天上午,他正在开会,

手机在静音模式下亮了一下。是张苗苗发来的消息。“陈哥,您考虑得怎么样了呀?

离开学只有一周了,好多东西都要提前预定呢。”陈阳没有回复。半小时后,

又一条消息进来。“陈哥,您在忙吗?机票的事情也麻烦您了,我看中了一个航班,

早上九点起飞的,时间刚刚好。”紧接着,她发来一个航班截图,赫然是头等舱的座位。

会议室里,各部门主管正在激烈地讨论着新季度的营销方案,陈阳的思绪却完全飘了出去。

他想起三年前,第一次看到张苗苗资料时的情景。照片上的女孩穿着不合身的校服,

站在破旧的土坯房前,背景是连绵的群山。她的眼神里有胆怯,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渴望。

那份资料详尽地描述了她的家庭困境:父亲常年患有肺病,

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母亲腿脚不便,

只能在家做些零散手工活;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在读初中,所有的重担都压在这个女孩身上。

正是这份几乎毫无希望的履历,和那双不肯认输的眼睛,打动了陈阳。可现在,

那个渴望知识的女孩,却熟练地挑选起了头等舱。会议结束,陈阳回到办公室,

老周的电话正好打了进来。“陈阳,你让我查的那个小姑娘,料很足啊。

”老周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幸灾乐祸的笑意。“说。”“首先,家庭情况。

她爸妈身体确实不太好,但远没到资料里写的那么夸张。她爸不是什么肺病,就是老烟枪,

有点慢性支气管炎。她妈腿脚也没问题,利索得很。两口子在镇上开了个小卖部,

生意还不错,一年下来少说也能挣个十来万。供两个孩子读书,紧巴点,

但绝对到不了需要人资助的地步。”陈阳捏着手机,指节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紧。“其次,

消费记录。你每个月给她打的两千块,加上节假日的额外补助,她一分钱都没给家里寄过。

大部分都花在了买新衣服、新手机和各种化妆品上。我查了她的快递记录,

收件地址除了学校,还有一个是镇上的网吧。”“网吧?”“对,她在那里有个男朋友,

职高毕业的,没正经工作,就喜欢在网上跟人炫富。我黑进了那小子的社交账号,

里面全是晒他女朋友给他买的各种东西,还得意洋洋地跟人吹嘘,

说他女朋友傍上了一个城里的大款,人傻钱多。”老周顿了顿,继续说道:“最精彩的来了。

这个张苗苗,有两个微信。一个是你加的,朋友圈里岁月静好,感恩生活。另一个,

是她的‘真我’小号,里面全是各种吃喝玩乐的照片,还有跟她男朋友的亲密合影。哦,

对了,关于那张十五万的清单,她在小号里跟她男朋友是这么说的——‘先报个高价,

那个傻子心疼我,肯定会给。等钱到手,我们先去欧洲玩一圈再回来报到。

’”“傻子……”陈阳从牙缝里挤出这两个字,胸口一阵翻涌。原来他三年的善意,

在别人眼里,只是一个“人傻钱多”的标签。他自以为的雪中送炭,

不过是为别人的奢靡生活添砖加瓦。“还有更劲爆的。”老周的声音压低了一些,

“我顺着她男朋友的社交圈,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群。群名叫‘助学金致富经’。

里面的人,都是像张苗苗这样,接受私人或企业资助的‘贫困生’。

”“他们在群里交流怎么包装自己的人设,怎么博取资助人的同情,怎么一步步试探底线,

索要更多的钱。那个十五万的清单,就是群里一个‘成功前辈’分享的模板。

据说那个前辈用这个方法,从他的资助人那里拿到了二十万。”“而且,这个群的群主,

好像是个职业的中间人,专门负责牵线搭桥,

把这些‘学生’介绍给不同的慈善机构和资助人,然后从中抽成。

”陈阳的呼吸变得沉重起来。这已经不是一个个体事件了。

这是一条完整的、寄生在善意之上的黑色产业链。“陈阳?你还在听吗?”“在。

”陈阳闭上眼睛,再睁开时,里面已经一片冰冷。“把所有资料,包括那个群的聊天记录,

全部打包发给我。”“没问题。不过你打算怎么做?直接戳穿她?”“不。

”陈阳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那样太便宜她了。”3陈阳花了半个小时,

仔细看完了老周发来的所有资料。照片、视频、聊天记录截图……证据确凿,不容抵赖。

张苗苗在她的“真我”小号里,完全是另一副面孔。她穿着时髦的衣服,化着精致的妆容,

和她的男朋友在各种网红餐厅、酒吧打卡。

配文充满了对小镇生活的鄙夷和对大城市繁华的向往。其中一张照片,

是她拿着最新款的手机,对着镜子**,身上那件T恤的牌子,陈阳认得,价值四位数。

而这张照片发出的时间,正是她上一封信寄到他手里的第二天。信里,

她还在说自己因为没钱买新文具而发愁。巨大的反差让陈阳胃里一阵恶心。他强压下怒火,

拨通了张苗苗的电话。这一次,他的声音里没有了之前的冷漠,反而带着一丝暖意和歉疚。

“苗苗啊,不好意思,昨天公司事情太多,没来得及仔细看你的清单。

”电话那头的张苗苗显然愣了一下,随即语气变得惊喜起来:“陈哥!没关系没关系,

您工作要紧。”“我仔细想过了,你说得对。”陈阳的声音放得更柔和了,

“上大学是人生的新开始,不能因为物质上的东西让你受委屈,影响了学习。

是我想得太简单了。”“陈哥,您能理解我真的太好了!”张苗苗的声音里充满了激动,

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十五万在向她招手。“钱不是问题。”陈阳轻描淡写地说,

仿佛十五万真的只是一笔小数目。“你把清单再完善一下,看看还有没有缺的,

一次性报给我。机票我也让助理去定了,就你说的那个航班,头等舱。”“谢谢陈哥!

您真是我的贵人!我……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张苗苗开始语无伦次地表达着她的“感激”。陈阳耐心地听着,等她情绪稍稍平复,

才话锋一转,用一种不经意的口吻说道:“不过,苗苗啊,这次的金额毕竟不是小数目。

我个人的钱,都投在公司项目里周转。所以这笔钱,我打算让公司财务走账,

以‘优秀学生专项助学金’的名义发给你。”“啊?走公司账?”张苗苗显然有些意外。

“对。这样也显得正式一些,对你以后申请奖学金或者出国留学,都是一份很漂亮的履历。

”陈阳循循善诱,“不过呢,走公司的账,流程上会稍微麻烦一点。”“需要我做什么吗?

”张苗苗立刻紧张地问。“很简单。需要你来我公司一趟,签一份助学金的授予协议。

毕竟是十几万,财务那边需要有正规的文件才能拨款。”陈阳的口气轻松得像是在谈论天气,

“对了,因为你还没满二十周岁,签署这种大额的协议,法律上需要监护人陪同。所以,

你得把叔叔阿姨一起请过来。”“啊?还要我爸妈来?”张苗苗的口气瞬间变了。“是啊,

这是规定。怎么了,叔叔阿姨不方便吗?”陈阳故作不解地问。“没……没有不方便。

”张苗苗支支吾吾地回答,“就是……他们没出过远门,怕他们不习惯。”“这你不用担心。

”陈阳的计划天衣无缝,“我会让助理安排好一切,派专车去你们老家接他们。

来回的路费、食宿,公司全包。就当请叔叔阿姨来城里玩一趟。”话说到这个份上,

张苗苗再也找不到任何拒绝的理由。如果她坚持不让父母来,反而会引起怀疑。

她犹豫了几秒,最终还是咬牙答应了:“那……那好吧。我跟他们说一声。

我们什么时候过去?”“越快越好。”陈阳看了一眼日历,“就后天吧。后天上午十点,

在我办公室,我等你们。”“好的,陈哥,那就这么说定了!”挂断电话,陈阳靠在椅背上,

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鱼饵已经撒下,就等鱼儿上钩了。他给助理打了电话,

让她安排一辆商务车去张苗苗的老家接人,并且反复叮嘱:“一定要把人接到,全程服务好。

”然后,他又给律师打了个电话。“老李,帮我准备一份文件。不是助学金协议,

是一份……借款合同。”4后天上午,九点五十分。陈阳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他的助理小林探进头来,低声说:“陈总,人到了。”“请他们进来。

”陈阳整理了一下领带,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神色平静。门被推开,鱼贯而入的,

是四个人。走在最前面的是张苗苗。她今天特意打扮了一番,穿着一条崭新的连衣裙,

脸上画着精致的妆,但神情却有些不自然,眼神躲闪,不敢与陈阳对视。跟在她身后的,

是一对中年男女。男人身材微胖,头发梳得油亮,女人烫着卷发,戴着金项链和玉镯子,

脸上带着一种拘谨又掺杂着一丝精明的笑容。他们完全不像陈阳在资料里看到的,

那对被生活压弯了腰的贫困夫妻。最后面,是一个染着黄毛、穿着紧身裤的年轻男人,

嘴里嚼着口香糖,一脸吊儿郎当的模样。他一进门,就好奇地打量着办公室里的一切,

眼神里满是贪婪。陈阳的目光在四人脸上一一扫过,心中了然。“陈总,您好您好!

”张苗苗的父亲搓着手上前,脸上堆满了笑,“我是苗苗的爸爸,这是她妈。

这次真是太麻烦您了,还专门派车去接我们。”“应该的。”陈阳站起身,却没有与他握手,

只是做了一个“请坐”的手势。四人在他对面的沙发上坐下,

那个黄毛青年很自然地挨着张苗苗坐着,还把胳膊搭在了她的椅背上。“这位是?

”陈阳的目光落在他身上。“哦,这是我……我表哥,不放心我们,跟着一起来看看。

”张苗苗慌忙解释。陈阳不置可否地笑了笑。“陈哥,我们……什么时候签协议啊?

”张苗苗迫不及待地问。“不急。”陈阳端起桌上的茶杯,慢悠悠地喝了一口,“叔叔阿姨,

一路过来辛苦了。听苗苗说,你们在老家身体一直不好?”张苗苗的父母对视一眼,

她母亲立刻捂着胸口,露出一副痛苦的表情:“是啊,我这心脏一直有毛病,

她爸的肺也不行,常年吃药,家里早就被我们这两个病秧子拖垮了。

要不是有您这样的好心人,苗苗这大学都不知道该怎么上。”她一边说,

一边偷偷给张苗苗使眼色。张苗苗会意,立刻低下头,开始抹眼泪:“陈哥,都怪我没用,

不能替我爸妈分担。”一家人配合得天衣无缝,要不是陈阳提前看过资料,

恐怕真的会被这出戏感动。就连那个“表哥”,也适时地叹了口气:“是啊,他们家太难了。

”陈阳静静地看着他们表演,直到他们词穷了,才放下茶杯,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

“好了,既然大家都到齐了,我们就来办正事吧。”他把文件推到茶几上,

“这是我为苗苗准备的协议,你们先看看。”张苗苗的父亲一把拿过文件,

看到封面上“助学金授予协议”几个字,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他粗略地翻了翻,

直接翻到最后一页的金额处。“十五万六千七百……哎呀,陈总,您真是太大方了!苗苗,

快谢谢陈总!”张苗苗也破涕为笑,连忙站起来鞠躬:“谢谢陈哥!”“别急着谢。

”陈阳的语气忽然冷了下来,“我建议你们,还是仔细看看条款。”他的话让气氛瞬间一僵。

张苗苗的男朋友,那个黄毛“表哥”,不耐烦地说道:“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签字拿钱吗?

磨磨唧唧的。”陈阳没有理他,只是看着张苗苗的父亲。张父脸上的笑容有些挂不住了,

他狐疑地拿起文件,从第一页开始,逐字逐句地看了起来。越看,他的脸色越难看。

“这……这是什么?”他指着文件,声音都变了调,“这上面怎么写着……借款合同?

”“什么?”张苗苗和她母亲也凑了过去。白纸黑字,清清楚楚。“甲方(出借人):陈阳。

”“乙方(借款人):张苗苗。”“借款金额:人民币拾伍万陆仟柒佰元整。

”“还款方式:自乙方大学毕业后次月起,每月偿还本金及利息,

十年内还清……”“这……这不是助学金吗?怎么变成借钱了?”张苗苗的母亲尖叫起来。

张苗苗也懵了,她冲到办公桌前,双手撑着桌子,质问陈阳:“陈哥,你这是什么意思?

你不是说给我助学金吗?”“我确实准备了助学金。”陈阳靠在椅背上,好整以暇地看着她,

然后从旁边又拿出一个文件夹,轻轻地拍在桌上。“但助学金,

是给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的。而不是给你们这种,

把别人的善意当成提款机,满口谎言的骗子。”他打开文件夹,

将里面的东西一样样地拿出来,洒在桌上。那是张苗苗小号的朋友圈截图,

她和男朋友的亲密合影,她父母在自家小卖部门口打麻将的照片,

还有一份镇上卫生院的体检报告,上面显示二老身体健康,并无大碍。最后,

是一沓厚厚的聊天记录。“‘先报个高价,那个傻子心疼我,肯定会给。

’”陈阳一字一顿地念出那句话,目光冰冷地锁定在张苗苗惨无人色的脸上。

“你……你调查我?”5整个办公室死一般地寂静。

张苗苗的父母呆呆地看着桌上那些照片和文件,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刚才还活灵活现的病容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个黄毛“表哥”,也就是张苗苗的男朋友,

在看到自己和张苗苗的聊天记录被打印出来时,脸都绿了,下意识地想往后缩。“我调查你?

”陈阳冷笑一声,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们,“如果我不调查,

是不是就要心甘情愿地当你们口中的那个‘傻子’,把辛辛苦苦赚来的钱,给你们拿去挥霍,

上一章 章节目录 APP阅读
APP,阅读更加方便 立即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