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卖大米,一朝成了皇叔

我在明朝卖大米,一朝成了皇叔

主角:朱夜朱元璋
作者:丹丹顶鹤

我在明朝卖大米,一朝成了皇叔第3章

更新时间:2025-10-27
全文阅读>>

朱允炆长这么大,听过最重的话,也不过是太傅说他某篇文章策论写得“尚有欠缺”。

何曾被人指着鼻子,用这种市井泼皮一般的语言,骂得体无完肤。

朱允炆的脑子嗡嗡作响,一片空白。

黄子澄气得胡子都在抖。

士可杀不可辱!

他堂堂翰林侍讲,帝师之尊,竟被一个泥腿子出身的商贾骂作“狗”!

“反了!反了!你这刁民,你可知你在与谁说话!”黄子澄的声音尖利得变了调。

朱夜嗤笑一声,根本懒得再看他。

他转身,面向那些不知所措的灾民。

“各位乡亲。”

他的声音恢复了平和。

“别在这儿耗着了,他这假惺惺的包子,不吃也罢。”

“我朱夜在南城开的粥棚,只要天没黑,就一直施粥,管饱。”

“想吃饭的,跟我走。”

说完,他便转身,朝着南城的方向走去。

灾民们面面相觑。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颤颤巍巍地从地上捡起一个还带着泥的肉包子。

这是朱允炆的家丁刚才“赏”下来的。

老者浑浊的双眼看了看朱夜远去的背影,又看了看面前脸色煞白的朱允炆。

他佝偻着身子,一步一步走到朱允炆面前。

然后,在所有人惊愕的注视下,把那个脏兮兮的肉包子,用力砸回了朱允炆的怀里。

“呸!”

老者吐了一口浓痰。

“俺们是灾民,不是乞丐!不受这嗟来之食!”

他身后的人群随即应和道。

“对!不受这鸟气!”

“什么玩意儿!把娃的胳膊都弄断了,还在这装好人!”

“走走走!去朱老板那儿喝粥去!”

灾民们纷纷将手里的包子扔在地上,用脚狠狠地碾过。

片刻之间,朱允炆和黄子澄的面前,就只剩下了满地狼藉。

人群,都跟着那个叫朱夜的商人走了。

朱允炆呆呆地看着自己胸口上那块油渍。

前所未有的屈辱,涌上心头。

他从小到大,都是天之骄子,何曾受过这等待遇。

“黄……黄先生……”他的声音带着哭腔。

黄子澄的脸色阴沉。

他扶住摇摇欲坠的朱允炆,声音里压着滔天的怒火。

“太孙殿下,莫慌。”

“区区一个商贾,竟敢煽动灾民,冲撞殿下,此乃大不敬之罪!”

“他以为他是个什么东西?不过是个下九流的商人,咱们动动小指头,就能让他万劫不复!”

朱允炆像是找到了主心骨。

“对!不能就这么算了!”他咬着牙,原本有些懦弱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怨毒。

“我要让他死!我要让他全家都死!”

黄子澄的嘴角勾起一抹阴冷的弧度。

“殿下息怒,直接弄死他,太便宜他了。”

“对付这种人,要诛心。”

“他不是自诩仁善,爱惜羽毛吗?臣,便要让他身败名裂,被他想帮助的那些贱民,活活唾骂死!”

朱允炆不懂:“黄先生,此话怎讲?”

“殿下,附耳过来。”

……

朱夜的粥棚前,人满为患。

柱子满头大汗地跑过来,脸上全是焦急。

“东家,不好了!人太多了,比刚才多出好几倍!咱们的米缸就快要见底了!”

朱夜站在一个高处,看着那条望不到头的长龙。

他眉头微皱。

不对劲。

队伍里,有许多人虽然衣衫也算不上华丽,但面色红润,身强体壮,交头接耳间中气十足。

这哪里是饿了几个月的灾民该有的样子。

倒像是城里无所事事的闲汉、泼皮。

柱子也看出了些门道:“东家,这些人……好像不是灾民啊,他们怎么也来领粥?”

朱夜心里跟明镜似的。

他刚在那边得罪了一个公子哥,这边就立马有人来找茬了。

这手脚,真够快的。

他要是现在宣布停了粥棚,那他刚刚在灾民面前竖立起来的“仁善”形象,就会瞬间崩塌。

大家会说,朱老板也不过是沽名钓誉之辈,没安好心。

他要是继续施粥,照这个势头,城里所有游手好闲的人都跑来占便宜,他就是有金山银山,也撑不了三天。

进退两难。

“东家,怎么办啊?再这么下去,咱们的米真就没了,那些真正需要粥的灾民,可就喝不上了!”柱子急得团团转。

不远处的一座茶楼二楼,雅间内。

黄子澄和朱允炆正凭栏远眺,将粥棚前的景象尽收眼底。

朱允炆看着朱夜陷入困境的模样,心中的屈辱和怨气消散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报复的**。

“黄先生,此计甚妙!”

黄子澄呷了一口茶,慢条斯理地说道。

“殿下,此计名为‘捧杀’。”

“我已派人暗中散播消息,就说朱家粥棚行善积德,施粥不**,引得城中游手好闲之徒尽数前来。”

“他朱夜,如今是骑虎难下。”

“继续施粥,不出三日,必然倾家荡产。停止施粥,便是言而无信,方才积攒的些许民望,将顷刻间化为乌有。”

“届时,他就是个背信弃义的小人,人人唾骂!”

黄子澄放下茶杯,脸上是智珠在握的得意。

“殿下,对付这等市井小人,不必与他逞口舌之快,让他自食恶果,才是上上之策。今日国子监的课业,臣都替您告了假,咱们就在这儿,好好看一出好戏。”

朱允炆连连点头,看向朱夜的表情,充满了快意。

废物?

我倒要看看,你这个“废物”,怎么收场!

粥棚前,喧闹声越来越大。

一些混在队伍里的闲汉开始故意起哄。

“朱老板!怎么还不上粥啊!锅都见底了!”

“不是说管饱吗?怎么,没米了?”

“没那个本事,就别装这个大头蒜啊!”

真正的灾民不敢说话,只是用期盼又担忧的表情看着朱夜。

朱夜在万众瞩目之下,却异常镇定。

他对着柱子招了招手,低声吩咐了几句。

柱子先是一愣,随后重重点头,转身跑了。

没过一会儿,柱子就带着两个伙计,抬着两个大簸箕回来了。

簸箕里装的,不是米,不是面。

是黄澄澄的,沙子。

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是要干什么?

在黄子澄和朱允炆不可思议的注视下,朱夜亲自抄起一个簸箕,走到了那口已经没剩下多少米汤的大锅前。

哗啦——

一整簸箕的沙子,被他尽数倒进了锅里。

“疯了!他疯了!”

“往粥里掺沙子?这是给人吃的吗!”

“黑心商人!我就说他没安好心!”

“这粥还怎么喝!狗都不喝!”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APP,阅读更加方便 立即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