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忍不住笑了,脱下自己的长衫,披在她身上。长衫上有淡淡的墨香和皂角味,是他身上独有的味道,苏念裹紧了长衫,心里暖暖的。两人沿着江边慢慢走着,沉默却不尴尬。过了许久,沈砚之停下脚步,转过身看着苏念,神色认真。江风拂起他的头发,眼镜片上蒙了一层雾气,可他的眼神却格外清晰,直直地撞进苏念的心里。“苏念,”沈...
1947年春,上海的局势突然变得动荡不安。战事再起,街上常常能看到穿军装的人匆匆走过,偶尔还会传来枪声,人心惶惶。洋行的生意也受到了影响,开始大规模裁员,留下来的人也人人自危。
沈砚之的工作越来越不稳定,常常早出晚归,脸上的笑容也少了许多。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每天傍晚陪苏念在老槐树下看书,也很少再能吃到苏念温的粥。苏念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却不敢多问,只能默默给他准备好饭菜,等他回来……
入冬后,上海飘起了小雪。细碎的雪花落在青石板上,很快就积了薄薄一层,整个弄堂都笼罩在一片雪白里,空气冷得刺骨。
沈砚之的工作越来越忙,洋行里的事多,他常常要忙到深夜才能回来。每次路过裁缝铺,都能看见窗台上亮着一盏灯,苏念坐在灯下,要么缝补衣服,要么就托着腮等着他。窗台上总放着一碗温好的粥,有时是小米粥,有时是红枣粥,都是她特意留给他的。
“这么晚了,怎么还不睡?”沈砚……
1946年秋,上海法租界边缘的石库门弄堂还浸在战后初歇的慵懒里。梧桐叶刚染上浅淡的鹅黄,风一吹,细碎的叶子便打着旋儿落在青石板路上,被往来行人的布鞋碾出细碎的声响。
苏念蹲在自家裁缝铺的窗台前,正给一件藏青长衫钉纽扣。她的手指纤细灵巧,捏着细银针穿梭在布料间,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她垂着的发顶,发梢泛着柔软的光泽。忽然指尖一阵刺痛,细针扎破了指腹,冒出个鲜红的小点。她皱了皱眉,把手指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