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破例

为你破例

主角:林茜陆沉
作者:亦泪

为你破例精选章节

更新时间:2025-10-20
全文阅读>>

>我,林茜,金牌刑辩律师,专为“**”洗脱罪名。他,陆沉,市局刑侦队长,

立志将每一个罪犯绳之以法。我们本是两条平行线。直到一桩富二代杀人案,

让我们针锋相对。庭审上,我凭借一个程序漏洞为他当事人脱罪。休庭后,

他将我堵在停车场,眼神如刀:“林律师,你的良心不会痛吗?”我笑靥如花:“陆队,

我的职责是维护程序正义。”后来,这起案件的真正凶手再次犯案,

留下了指向我的死亡威胁。他红着眼找到我,声音嘶哑:“这次,让我来保护你。别拒绝,

这是我的职责。”1“……综上,公诉方所提供的关键物证,

即那把据称带有被告人指纹的匕首,

其在提取、保管及送检的链条记录上存在无法解释的断裂与程序违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之规定,

对于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排除。

”林茜的声音清晰、冷静,如同冰珠落玉,字字敲打在寂静的法庭上。她站在辩护席后,

身姿挺拔,剪裁合体的黑色西装套裙衬得她愈发干练而疏离。她的目光扫过对面的公诉人,

最后落在旁听席第一排那个坐得笔直的男人身上。陆沉。市刑侦支队队长,

本案的主要负责人。他穿着常服,肩章挺括,脸色如同暴风雨前的阴霾,下颌线绷得极紧,

那双锐利的眼睛此刻正死死地盯着她,里面翻涌着压抑的怒火与毫不掩饰的鄙夷。

法官沉吟片刻,与左右陪审法官低声交换意见后,敲下法槌:“辩护人意见成立。

该物证系关键证据,但取证程序存在重大瑕疵,予以排除。

公诉方如无其他直接证据链证实被告人故意杀人,本庭宣布……”后续的话,林茜没有细听。

她知道结果已定。当法官最终宣布被告人无罪,当庭释放时,

被告席上那个穿着昂贵西装、眼神却带着一丝侥幸与轻佻的富二代,

几乎要控制不住脸上的喜色。而旁听席的另一边,

受害者年迈的母亲发出一声压抑到极致的悲鸣,那声音不大,却像一根针,

刺破了法庭庄严的空气。林茜面无表情地整理着桌上的文件,将钢笔缓缓扣上笔帽。

她能感受到那道冰冷的视线始终如影随形。庭审结束,人群渐散。林茜拎起精致的公文包,

无视身后那几乎要将她背影灼穿的视线,踩着沉稳的步伐,走向法院地下停车场。

空旷的停车场灯光惨白,将人的影子拉得细长。空气里弥漫着汽油和灰尘的味道。

她刚走到自己的轿车旁,准备解锁,一道高大的阴影便笼罩下来,带着不容忽视的压迫感。

陆沉挡在了她的车门旁。他换下了常服,穿着一件简单的黑色T恤,

肌肉线条在布料下隐约贲张。距离很近,林茜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烟草味,

混合着一种属于烈日与风霜的凛冽气息。“林律师。”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沙哑,

像是极力隐忍着什么。林茜抬眼,对上他近在咫尺的视线。那里面没有庭审时的怒火滔天,

只剩下一种沉甸甸的、冰冷的审视,比直接的愤怒更让人心悸。她微微一笑,

唇角弯起恰到好处的弧度,优雅而无害:“陆队,有事?案子已经结了。”“结了?

”陆沉几乎是咬着牙重复这两个字,他往前逼近半步,

两人之间的距离近得她能感受到他呼出的热气,“一个无辜的女孩死了,

她的父母哭晕在法庭上。而杀人凶手,因为你这个‘程序正义’的守护者,

现在可以大摇大摆地走出去,或许今晚就能开个派对庆祝。林律师,

你的良心……”他顿了顿,目光如手术刀般锐利,“不会痛吗?”停车场昏暗的光线下,

他的眼神像淬了冰的刀锋。林茜脸上的笑容未变,甚至更加明艳了几分。

她没有被他的气势吓退,反而微微仰头,迎视着他的目光,声音依旧平稳清晰:“陆队,

我的职责是确保法律程序被严格遵守,维护我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如果警方在取证时能够更专业、更严谨一点,今天的结果或许会不同。很遗憾,

是你们的疏漏,导致了这一切。”她伸出手,轻轻按在车门把手上,

解锁的“嘀”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至于我的良心,”她拉开车门,侧身准备坐进去,

最后回眸看了他一眼,笑靥如花,“劳您费心。看到我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得以保障,

我睡得……无比香甜。”说完,她优雅地坐进驾驶室,关上车门。引擎启动,

车子平滑地驶出车位,将那个依旧僵立在原地的挺拔身影,

连同他周身那几乎凝成实质的愤怒与失望,一同甩在了身后昏暗的停车场里。车内,

林茜看着后视镜中迅速变小的黑点,脸上完美的笑容慢慢收敛,归于一片平静的漠然。

她握紧方向盘,踩下油门,汇入了车流汹涌的街道。2一个月的时间,

足以让许多新闻热点冷却,被更新的八卦和悲剧所取代。林茜的生活恢复了往常的节奏,

奔波于各个法庭之间,为形形**的当事人辩护。那场与陆沉的交锋,

如同投入湖面的一颗石子,涟漪散去后,似乎只在她心底留下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滞涩,

很快便被繁忙的工作压了下去。直到这天下午。她正在律所翻阅一份新的案卷,

助理内线电话接了进来,声音带着一丝不寻常的紧张:“林律师,

有位市公安局的陆沉队长想要见您,他说……有紧急案件需要咨询。

”林茜敲击键盘的手指微微一顿。陆沉?主动来找她?还是咨询?“请他到三号会议室。

”她声音平静无波,心里却快速闪过几个念头。绝非小事。当她推开会议室的门时,

看到的便是陆沉背对着她,站在落地窗前的背影。依旧是那身挺括的常服,肩线平直,

但整个人的气场却比一个月前更加沉郁,像一张拉满的弓,紧绷得仿佛下一秒就要断裂。

听到开门声,他转过身。一个月不见,他眼下带着明显的青黑,下颌线绷得更紧,

那双锐利的眼睛里布满了红血丝,里面不再是纯粹的愤怒,而是交织着疲惫、焦灼,

以及一种更深沉的、几乎要破体而出的戾气。他没有寒暄,甚至没有一句称呼,

直接将手中一个薄薄的平板电脑推到会议桌对面,屏幕正对着林茜。“看看这个。

”他的声音沙哑得厉害。林茜依言拿起平板。屏幕上是一组现场照片,背景是昏暗的小巷,

受害者倒在血泊中,年轻女性的面容因惊恐而扭曲,

致命伤与一个月前那起富二代案如出一辙——利刃割喉,干净利落。但不同的是,这一次,

现场留下了更多的东西。照片切换到物证特写。一枚精致的铂金袖扣,

边缘沾染着暗沉的血迹,在取证袋里泛着冰冷的光。林茜的瞳孔骤然收缩。这枚袖扣,

她认识。是她上一个当事人,那个被她以程序瑕疵成功脱罪的富二代,

最喜欢佩戴的品牌和款式,甚至他在最后一次庭审上,戴的就是类似的一对。

“类似的作案手法,同样的目标类型——独行的年轻女性。但这一次,凶手留下了这个。

”陆沉的声音像是从喉咙深处挤出来,他死死盯着林茜,“技术科初步比对,

这枚袖扣上的微量纤维,与你那位‘无辜’的当事人常用衣物成分高度吻合。而且,

他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案发时正在另一个城市参加商业活动,众目睽睽。”林茜放下平板,

指尖有些发凉。她抬眼,迎上陆沉几乎要噬人的目光:“所以呢?陆队是来兴师问罪的?

认为是我放走了恶魔,导致了新的悲剧?”“我没空跟你玩文字游戏,林茜!

”陆沉猛地一拳砸在会议桌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震得桌上的笔筒都跳了一下,

“上级下了死命令,限期破案!舆论压力有多大你知道吗?现在所有的线索,

明里暗里都指向他!但他有不在场证明,我们现有的证据链无法直接钉死他!

”他深吸一口气,像是在极力压制翻腾的情绪,眼神复杂地看着她,里面有厌恶,有不得已,

更有一种被现实逼迫到悬崖边的决绝:“你对他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

甚至他可能利用的法律漏洞最了解。我需要你的专业意见,协助我们分析凶手——无论是他,

还是可能的模仿犯——下一步会怎么做,可能会在哪里露出破绽。”林茜沉默了。

她看着陆沉布满血丝的双眼,那里面除了办案的压力,还有一种她之前未曾注意到的,

对受害者及其家属的沉重责任感。她明白,这不是商量,而是近乎命令的合作要求。于公,

协助警方破案是公民义务,

更何况此案与她经手的上一个案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于私……她无法否认,

当看到那枚袖扣和受害者照片时,她内心深处那名为“程序正义”的堡垒,

也产生了一丝动摇。“我只是提供法律层面的分析和建议,不参与具体侦查行动。

”她最终开口,声音恢复了惯常的冷静。陆沉紧绷的下颌线似乎松动了一毫米:“可以。

为了效率和你的安全,在你协助期间,需要暂时搬到我们指定的安全屋。

凶手很可能会盯上你。”“安全屋?”林茜皱眉,这超出了她的预期。“这是条件。

”陆沉不容置疑,“或者,你可以选择拒绝,然后等着可能成为下一个目标。

”他的话冰冷而现实。林茜与他对视片刻,从他眼中看到了不容更改的坚持。她知道,

从这一刻起,她被迫卷入了这个漩涡,与这个她最不想有交集的男人,绑在了同一条船上。

“什么时候开始?”她问,语气听不出情绪。“现在。”陆沉拉开椅子,

将一摞厚厚的案卷资料重重放在她面前,“林顾问,让我们开始吧。白天吵完,

晚上还得一起复盘,希望你能跟上节奏。”被迫联手的“同居”生活,

就在这弥漫着硝烟与案卷尘埃的会议室里,仓促而僵硬地拉开了序幕。

3安全屋并非林茜想象中那样简陋逼仄,而是一套陈设简单但功能齐全的高层公寓。

视野开阔,便于观察,门禁森严。但这并不能驱散弥漫在两人之间的低气压。

客厅的茶几很快被厚厚的案卷、现场照片、证据列表铺满,像一片无声的战场。

林茜和陆沉分坐两端,中间隔着知识的鸿沟与理念的壁垒。最初的交流几乎全靠火药味维持。

“看这里,”陆沉指着尸检报告上的一处细节,眉头紧锁,“创口角度刁钻,力道控制精准,

这绝不是临时起意的模仿犯能做到的。必然是有预谋,甚至可能经过练习。你的那位当事人,

据我们调查,有长期格斗和刀具使用训练背景。”林茜头也没抬,

指尖在一份社交活动时间线上滑动,语气平淡:“训练背景不等于犯罪事实,陆队。

这份不在场证明经过核实,有超过二十名可信证人,时间戳清晰连贯。除非他能分身,

否则物理上不可能在A市犯案的同时,出现在B市的慈善晚宴上。

你的推测建立在‘他一定是凶手’的前提下,但法律讲求证据,不是直觉。”“直觉?

”陆沉的声音陡然升高,“这是基于上百起案件经验的职业判断!林律师,

你们律师是不是只会盯着纸面上的程序,从来不看血迹背后的真相?”“真相?

”林茜终于抬起头,目光锐利如她法庭上使用的解剖刀,

“如果真相可以靠‘直觉’和‘经验’来定罪,那还要法律和法庭做什么?

直接由你们刑侦队判定不更省事?陆队,

正是为了避免你们这种‘经验主义’可能造成的冤案,程序正义才显得至关重要!

你们当初如果严格按照程序取证,就不会给我钻空子的机会,

那个富二代现在应该待在监狱里,而不是成为一个我们在这里争论的嫌疑犯!

”这话戳到了陆沉的痛处,他猛地站起来,胸膛起伏,眼神像是要喷火:“你!

”“我说错了吗?”林茜毫不退让地与他对视,空气中仿佛有电光噼啪作响,

“警方的疏漏放大了罪恶的可能性,这是不争的事实。而现在,

你指望用同样的、带着预设偏见的思路去抓住真凶?陆队长,恕我直言,

如果你的思维不跳出‘一定是他’这个圈子,这案子破不了。”争吵激烈得几乎要掀翻屋顶。

一个坚持实体正义,坚信经验与线索指向;一个捍卫程序公正,要求排除一切合理怀疑。

他们用专业术语互相攻击,用逻辑链条彼此拆解,将对方的理念批驳得看似体无完肤。然而,

在一次次针锋相对的碰撞中,某种奇异的变化也在悄然发生。激烈的争论往往持续到深夜。

林茜会发现,当她为了反驳陆沉而彻夜翻阅案卷、查找类似判例和法律条文时,

书房的桌上不知何时会多出一杯温热的牛奶。而陆沉也注意到,

在他通宵分析监控录像、试图找出时间线上的微小破绽时,

客厅的沙发上会留下一张字迹清秀的便签,

上面写着某个他忽略的、关于当事人行为模式的法律心理学观点,

往往能给他提供意想不到的思路。一次,为了一个关键的时间点争议,两人又争执到凌晨。

陆沉坚持凶手有足够的时间差完成犯罪,

林茜则用复杂的交通数据和证人证词时间轴证明其可能性极低。争吵到最后,

两人都精疲力尽。陆沉揉着发胀的太阳穴,看着对面那个明明眼底带着浓重青黑,

却依旧脊背挺直、眼神清亮的女人,第一次没有用嘲讽的语气,

而是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某种程度上的认可,

说道:“你的时间轴分析……虽然刻板,但确实排除了几种可能性。

”林茜正准备反击“刻板”这个词,听到后半句,微微一怔。她抬眼看向陆沉,

看到他脸上毫不作伪的倦色,以及那双因缺乏睡眠而更显深邃的眼睛里,褪去了针锋相对后,

残留的一丝纯粹的思索。她抿了抿唇,将到嘴边的尖锐话语咽了回去,

只是淡淡道:“你的现场重建模型,虽然粗糙,但对凶手心理状态的侧写……有参考价值。

上一章 章节目录 APP阅读
APP,阅读更加方便 立即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