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你当信仰,你拿我当祭品

我拿你当信仰,你拿我当祭品

主角:李青山许诺
作者:魏林景轩

我拿你当信仰,你拿我当祭品精选章节

更新时间:2025-10-24
全文阅读>>

我来落雁村支教,是为了接替意外坠崖的前任许老师。所有人都说那是一场意外,

包括她那个深情款款的村长未婚夫。直到一个孩子在我耳边悄悄说:“许老师穿上红嫁衣,

被山神娶走了。”我才猛然惊觉,在这座淳朴的村庄里,隐藏着一个百年秘密。

而那本记录着历代祭品的户籍册最后一页,已经为下一个外乡人,留好了位置。1我叫陈雪,

是一名支教老师。大巴车在土路上颠簸了七个小时,最后停在了一个叫落雁村的村口。

来接我的是村委会的一个年轻人,皮肤黝黑,话不多。他接过我的行李,

简单地说:“陈老师,辛苦了。”“我是张志强。”我点点头,跟着他往村里走。

村子比我想象的还要破败。土坯墙,茅草顶,零星夹杂着几栋砖房。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尘土和牲畜粪便混合的味道。“之前那位许老师,真的是意外吗?”我问。

张志强的脚步顿了一下,随即恢复正常。“是。山路滑,许老师是为了去家访,

不小心摔下去了。”他的声音没有波澜。我没再追问。许诺,我的前任。她的意外离世,

才有了我这次的支教名额。2张志强把我带到村小学的宿舍。一间独立的砖房,

算是村里最好的建筑之一。推开门,一个男人正站在里面,擦拭着一张木桌。他约莫三十岁,

身材高大,五官端正,穿着一件干净的白衬衫,在这贫瘠的村落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陈老师,这是我们村的村长,李青山。”张志强介绍道。李青山转过身,

对我露出一个温和但难掩悲伤的微笑。“欢迎你来,陈老师。我是李青山。

”“许诺的事……谢谢你愿意过来接替她。”他的声音很沉稳,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

“应该的。”我说。房间不大,但收拾得很干净。一张床,一张桌子,一个旧衣柜。

桌上摆着一个相框,是李青山和许诺的合影。照片里的许诺笑得灿烂,依偎在李青山身边。

“这间宿舍,是许诺之前住的。她的东西,我都收拾好了。”李青山指了指墙角的一个木箱。

“都是她的一些书和日记,我想,或许你会需要。”他的眼神落在相框上,

充满了怀念和痛苦。3安顿下来的第一晚,我睡得并不安稳。夜里,我打开了那个木箱。

里面大部分是教学类的书籍,最上面放着几本硬壳日记本。我随手翻开一本。

许诺的字迹很娟秀。“2022年3月5日。来到落雁村的第一天,比想象中更穷。

”“但孩子们眼睛里的光,是这里最宝贵的东西。”“青山是个很有魅力的男人,

他想改变这里,我相信他。”“2022年6月10日。和青山确定了关系。”“他说,

我是照进这个村子的一束光。”“我们约定,要一起把这束光,变得更亮。

”“2022年9月2日。今年的干旱很严重,地都裂开了。”“村民们脸上的愁容,

像刻在石头上一样。青山一直在想办法,带着大家挖井,但收效甚微。

”我一页一页地翻下去。日记里记录着她对工作的热情,对孩子们的关爱,

以及对李青山毫无保留的爱意。我翻到最后一本,也是最新的一本。日记停在了某一页。

“2023年4月12日。天气晴。”后面是无尽的空白。我查了一下日期。警方公布的,

许诺的意外坠崖日期,是2023年4月15日。一个每天坚持写日记的人,

为什么会突然停笔三天?一个念头在我脑中一闪而过。4第二天,我正式开始上课。

教室里有二十多个孩子,年龄参差不齐。他们大多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但眼睛很亮。

课间休息时,我试图和他们聊聊许老师。孩子们都很喜欢她,

说许老师会给他们讲外面的故事,会唱歌给他们听。我把话题引向她的死。

“你们知道许老师是怎么去世的吗?”大部分孩子都低下头,

重复着大人的说辞:“许老师去家访,不小心掉下山崖了。”只有一个坐在角落里的小男孩,

约莫六七岁,他小声地嘀咕了一句。声音太小,我没听清。“你叫什么名字?

”我走到他面前,蹲下身。“我叫石头。”他怯生生地说。“石头,你刚才说什么,

老师没听清。”石头看了看周围的同学,把嘴凑到我耳边,

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许老师……被山神带走了。”我的心脏猛地一缩。“谁告诉你的?

”“奶奶说的。奶奶说,许老师穿上红嫁衣,去做山神的新娘了。”童言无忌。

但我无法将这句话当作简单的玩笑。红嫁衣,山神的新娘。这和意外坠崖的说法,

完全是两回事。5下午放学后,李青山来到学校。他手里提着一些蔬菜和肉,说是给我的。

“村里条件不好,委屈你了。”他把东西放在厨房。我看着他,决定试探一下。“李村长,

今天听孩子们说,许老师是被山神带走了,这是村里的什么传说吗?”李青山的动作停住了。

他转过身,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山里人愚昧,总喜欢把什么事都往神鬼上靠。

”“许诺走得突然,他们接受不了,就编出这么个说法来安慰自己。”他的解释合情合理,

无懈可击。“原来是这样。”我点点头,装作接受了这个说法。“对了,许老师出事那天,

天气怎么样?”“那天?”他似乎回忆了一下,“下了点小雨,山路特别滑。我劝过她别去,

她不听,非说学生家里的事要紧。”他的眼圈红了。我心里却咯噔一下。

许诺日记的最后一篇,清清楚楚地写着“4月12日,天气晴”。

而警方记录的出事日期是4月15日。这中间有两天。可我查过县里的气象记录,那一周,

根本没有下过雨。他在撒谎。6为什么要在天气问题上撒谎?唯一的解释是,

他想强化意外这个概念。路滑,所以摔下山崖,这很合理。可如果那天根本没下雨,

路是干的,一个成年人怎么会轻易不小心摔下去?我对李青山的怀疑,从一个模糊的影子,

变得清晰起来。这个在外人看来完美、深情的村长,或许并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样。

他和许诺的死,到底有什么关系?是感情纠纷?还是另有隐情?

我决定去许诺出事的山崖看一看。7我找张志强带路。那处山崖在村子西边,

当地人叫断魂崖。名字很不吉利。路确实不好走,但对于一个常年在山村生活的人来说,

也谈不上多危险。我们来到崖边。下面是几十米深的山谷,云雾缭绕。“就是这里。

”张志强指着一处被踩踏得比较凌乱的地面。“当时法医来勘察过,

说许老师就是从这失足的。”我蹲下身,仔细观察。这里除了凌乱的脚印,什么都没有。

如果不是意外,那只有两种可能。自杀,或者,被人推下去。许诺在日记里对生活充满热情,

对未来充满向往,不像会自杀的人。那就是他杀。第一嫌疑人,

就是那个在关键细节上撒谎的李青山。8接下来的几天,我开始有意无意地观察李青山。

他每天都来学校,有时是送东西,有时是看看孩子们的学习情况。他表现得无微不至,

对我的关心,对孩子们的爱护,都像一个真正的楷模。他越是这样,我心里的寒意就越重。

一个能如此完美伪装自己的人,内心该有多么强大和冷酷?我试图从村民口中套话,

但所有人都三缄其口。他们对李青山充满敬畏和信赖,只要我稍微表露出一点对他的怀疑,

他们就会立刻警惕起来。“李村长是好人。”“要不是他,我们村早就完了。

”“许老师的死,他比谁都难过。”整个村庄,像一个密不透风的铁桶。李青山,

就是这个铁桶的中心。9调查陷入了僵局。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因为先入为主,

才把一切都想得太阴暗。也许李青山只是记错了天气。也许孩子的话真的只是童言。

就在我准备放弃的时候,转机出现了。这天晚上,我正在备课,宿舍门被轻轻敲响了。

打开门,门口站着一个佝偻的身影。是村里的一个老太太,大家都叫她哑婆婆。

听说她年轻时受了**,从此就不再说话了。她平时总是一个人待在村口的老槐树下,

眼神空洞地看着远方。此刻,她浑浊的眼睛里,却充满了恐惧和焦急。10我把她让进屋里。

她一进来,就反手把门锁上。然后,她颤抖着从怀里掏出一个用手帕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东西,

塞进我的手里。我打开手帕。里面是一块红色的布料。颜色很正,是嫁衣的那种红。

布料的边缘,有被撕扯过的痕迹。我抬头看向哑婆婆。她指了指窗外,又指了指天,

双手合十,做出一个祈求的动作。然后,她用干枯的手指,在我手心上用力地写了两个字。

“求雨”。写完,她像是用尽了全身力气,惊恐地看了我一眼,拉开门,迅速消失在夜色里。

11我握着那块红布,呆立在原地。求雨。红嫁衣。石头的话,哑婆婆的举动,像两道闪电,

劈开了我脑中的迷雾。我立刻冲回桌边,翻开许诺的日记,找到关于干旱的记录。

“2022年9月2日。今年的干旱很严重,地都裂开了。”“2022年10月15日。

已经快两个月没下雨了,村里的井都快见底了。大家都在唉声叹气。”许诺的日记里,

从头到尾,都只有对干旱的忧虑。但是,哑婆婆给我的信息,指向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向。

这不是天灾,而是人祸。我打开电脑,连上我带来的微弱的卫星网络,开始搜索。

关键词:偏远山区,求雨,风俗。一条条信息跳出来,大部分是民俗介绍。

但其中夹杂着几条骇人听闻的社会新闻。在一些极度封闭和愚昧的地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APP阅读
APP,阅读更加方便 立即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