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衍的目光落在那匹云锦上,眉心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天水碧云锦,价值不菲。
他一个穷书生,平日里接触的都是最普通的纸墨,何曾见过这样精美的料子。
他抬眼看我,眼神里带了审视:“姑娘,在下笔拙,恐污了这上好的锦缎。”
这是在变相地拒绝了。
我早有预料,微微一笑,并不气馁。
“公子谦虚了。我久闻公子才名,今日一见,方知公子风骨更胜才情。”
我顿了顿,将那盒桂花糕往前推了推,语气放得更柔。
“实不相瞒,家姐对我恩重如山,不日即将出嫁。我想为她备一份特殊的嫁妆,思来想去,唯有公子的墨宝,方能配得上家姐的品貌。”
我特意加重了“家姐”两个字。
顾衍的眼神动了动。
我继续说道:“这首诗,也不求什么惊世骇俗,只求应景。至于润笔费,我知公子高洁,不愿谈钱。这盒桂花糕,是我偶遇一位老婆婆,见她可怜,便买下的。但我一人又吃不完,扔了可惜,不如赠与公子,也算是一番心意。”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
既捧高了他,又说明了缘由,还把钱换成了一份不会让他感到被施舍的“赠礼”。
果然,顾衍的脸色缓和了不少。
他的目光从我脸上,落到那盒包装精美的桂手糕上,沉默了片刻。
“姑娘想题什么诗?”
他问。
我知道,他这是答应了。
我心中一喜,报上了一首前世林清最喜欢的、描写爱情的诗。
顾衍提笔,饱蘸浓墨,手腕悬空,笔尖在光滑的锦缎上游走。
他的字,如龙飞凤舞,铁画银钩,带着一股扑面而来的磅礴之气。
一首诗写完,他放下笔,额上已渗出细密的汗珠。
在锦缎上写字,远比在纸上耗费心神。
我由衷地赞叹道:“好字!”
顾衍没说话,只是默默地开始收拾东西。
我将锦缎小心翼翼地卷好,把桂花糕留下,真心实意地道了声谢,然后转身离开。
走出几步,我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回头对他粲然一笑。
“对了,公子。家姐闺名林清,若是日后有缘相见,还望公子看在今日薄面上,多多关照。”
说完,我不再停留,径直离去。
我没有回头,但我能感觉到,顾衍的目光,像两道利剑,久久地停留在我背上。
种子,已经埋下。
接下来,就等它生根发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