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停卡!纨绔公主的"流放"我叫苏妲。在过去二十四年的人生里,
我的主要职业是苏氏集团唯一的继承人兼资深纨绔。
我的日常是研究新款高定、打卡米其林三星、以及收集各种颜色鲜艳的超跑,
直到我爹——苏氏集团的掌门人——用一张冻结所有信用卡的短信,
将我的人生剧本强行改写。"苏妲,"他坐在那张能俯瞰半个上海的红木办公桌后,
语气平静得像在讨论天气,"从今天起,你去城西的百货公司报到,从楼层经理做起。
你的车,除了那辆白色的帕拉梅拉,其他的我会替你保管。""爸!那是行政轿车,
一点都不酷!"我试图用夸张的表情唤醒他的父爱。"正是要让你知道,生活不是演戏。
"他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没有丝毫动摇,"要么,去上班。要么,
你自己出去体验生活。你选。"我选了第三条路——离家出走。
开着我那辆被他评为"最实用"但实际上选配了顶级内饰和音响的白色保时捷帕拉梅拉,
只带了一个塞着几件替换衣服和少量现金的包,冲出了家门。后视镜里,
那栋金碧辉煌的别墅越来越小,
我心里涌起一股混合着愤怒、委屈和一点点...**的复杂情绪。当晚,
我躺在闺蜜林薇的大学宿舍床上。是的,宿舍。复旦大学的研究生宿舍,四人间,上床下桌,
空间狭小得让我感觉连转身都困难。薇薇是我发小,不同于我这条咸鱼,她是个学霸。
"苏大**,"薇薇从上铺探出头,递给我一包薯片,"我这庙小,您将就几天,
找到地方就赶紧搬哈。不过你这车停我们宿舍楼下,也太扎眼了。"我嚼着廉价的薯片,
看着天花板上斑驳的水渍,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生活落差"。以前我住的酒店套房,
浴室都比这整个宿舍大。但现在,这是我唯一的避难所。第二章:谋生!
当帕拉梅拉成为移动办公室现金迅速消耗。
我甚至开始认真考虑要不要去我爹指定的百货公司看看,
但一想到要对着一群可能比我妈还大的柜姐指手画脚,我的自尊心就强烈**。
就在我对着钱包里最后几张钞票发愁时,
手机弹出一条推送——"高净值人群新选择:豪车跑溜溜,日入过千不是梦!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我脑海中成型:开溜溜!用我的帕拉梅拉!这不仅能解决经济危机,
更是对我爹"体验生活"要求最极致的讽刺!而且这车四门,接客比跑车方便多了!
注册过程出乎意料的顺利。
我的保时捷帕拉梅拉在溜溜平台上仿佛一只闯入沙丁鱼群的金枪鱼,瞬间吸引了无数目光。
第一单的目的地,竟是复旦大学。命运的安排总是如此巧妙。当我按照导航到达上车点时,
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棉布衬衫、戴着细边眼镜的年轻男人站在梧桐树下。他身姿挺拔,
像一棵沐雨而立的青松,正低头专注地阅读一本厚厚的书,与周围喧嚣的车流形成鲜明对比。
"尾号7788?"我降下车窗。他合上书,看到我的车时,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似乎在确认什么。"是的,去复旦大学哲学系。"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种学究式的严谨。
他坐进车里,动作克制,尽量不碰到任何地方。我习惯性地深踩油门,
帕拉梅拉平稳而迅速地启动。他还是下意识地扶了扶车门。"可以...开慢一点吗?
"他开口,语气是商量的,但带着不容置疑的坚持,"安全第一。"我心里翻了个白眼,
但还是松了松油门。这人,事儿真多。为了打破沉默,我打开了柏林之声音响,
动感的电子乐瞬间充斥车厢。他立刻抬手示意:"抱歉,音乐声可以小一点吗?
或者换些...安静的?"他的表情像是被噪音污染了耳朵。我忍着不爽,
换上了古典音乐频道。他这才微微后靠,闭上了眼睛。透过后视镜,我打量着他:皮肤白皙,
鼻梁很高,睫毛很长,长得...还挺顺眼,就是太严肃了,像个老学究。到达复旦,
他付了钱,下车前还认真整理了一下坐皱的衣角。看着他那副一丝不苟的背影,
我撇撇嘴:"真是个怪人。"第三章:重逢!象牙塔里的"程夫子"几天后,
我去复旦找薇薇吃饭。走在梧桐掩映的校园小路上,
我正跟她吐槽开溜溜遇到的各种奇葩乘客,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哲学系的小楼里走了出来。
正是那个"怪人"!他抱着一摞书,正和几个学生模样的人边走边讨论着什么,神情专注。
薇薇顺着我的目光看去,惊讶地说:"咦?你认识我们程教授?""程教授?""对啊,
程曦教授,我们系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学术大牛,就是人特别严肃古板,
我们都偷偷叫他'程夫子'。"薇薇压低声音,"他可厉害了,
就是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程曦...原来他叫程曦。看着他被学生簇拥着,
侃侃而谈的样子,倒是比在车上时多了几分神采。原来他不只是个古板的乘客,
还是个厉害的教授。就在这时,程曦也看到了我们,或者说,看到了薇薇。他走了过来,
对薇薇点了点头:"林同学。"然后,他的目光落在我身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这位是?""程教授,这是我朋友,苏妲。"薇薇连忙介绍。
我赶紧挤出一个社交式的微笑:"程教授,您好,我们又见面了。"他显然认出了我,
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讶异,但很快恢复平静,只是微微颔首:"苏**。"算是打过招呼,
便抱着书离开了。态度礼貌而疏离。"你们认识?"薇薇好奇地问。"嗯,我拉过他的溜溜。
"我耸耸肩,"真是个...特别的教授。"这次校园偶遇,
让我对程曦的印象稍微具体了一点。他不再是那个仅仅在车上挑三拣四的陌生乘客,
而是薇薇口中那个"学术大牛"、"程夫子"。这种身份的叠加,让我对他产生了一丝好奇。
第四章:交锋!价值观念的碰撞我与程曦的第二次见面,并非在溜溜平台上,
而是在一个我完全意想不到的场合。那天下午,我送一位乘客到复旦大学附近,
顺道去薇薇的宿舍拿落下的充电器。刚把车停稳在宿舍楼下的临时车位,
就看见程曦和薇薇一起从哲学系办公楼的方向走来,两人似乎在讨论着什么,
薇薇手里还抱着一摞厚厚的资料。薇薇一脸苦恼,程曦则是一如既往的严肃,
但眼神里透着一种师长式的专注。“薇薇?”我降下车窗打招呼。两人同时看过来。
薇薇像看到救星一样,快步走过来:“妲妲!你来得正好!
程教授刚给我指出论文里的几个核心问题,参考资料都在系资料室,
可我待会还得赶去**……”程曦也走了过来,对我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
然后对薇薇说:“资料室五点关门,关键文献需要尽快查阅。”我一看这情形,灵机一动,
脱口而出:“程教授,您待会是不是回市区?要不我送您一程?正好我也要回去。
”这并非完全撒谎,我确实打算接一单回市区的溜溜。程曦看了看手表,
又看了看一脸焦急的薇薇,略一沉吟,似乎权衡了一下时间和便利性,
最终点了点头:“那就麻烦苏**了。林同学,你先去忙**,论文的事明天再讨论。
”就这样,我并非以溜溜司机,而是以“薇薇朋友”的身份,再次载上了程曦。这次,
车内的气氛比第一次缓和了许多。“程教授,薇薇的论文很棘手吗?”我找了个话题。
谈到学术,他的话匣子似乎打开了一些:“林同学很有灵气,但论证不够严谨,
需要引导她建立更扎实的哲学框架。”他简单解释了几个概念,虽然依旧专业,但语气平和,
更像是在阐述,而非说教。我虽然听得半懂不懂,但能感受到他对学生的负责和用心。
到达他位于市区的公寓楼下时,他下车后,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迟疑了一下,
转身对我说:“苏**,谢谢。这次……不算溜溜订单,
车费我……”我笑着打断他:“程教授,您是薇薇的老师,顺路送您一趟是应该的,
谈钱就太见外了。”这话一半是客气,另一半,我承认,是对他这位“严师”多了几分好感。
他闻言,似乎松了口气,又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再次道谢后离开了。转折点发生在几天后。
一个傍晚,我正准备收工,手机突然接到一个预约订单,出发地是程曦的公寓,
目的地是复旦大学。我愣了一下,点了接单。到达地点时,程曦已经等在楼下。
他拉开车门坐进来,很自然地说:“苏**,又麻烦你了。”语气熟稔,
仿佛我们早已达成了某种默契。我忍不住好奇:“程教授,您怎么……又打我的车了?
”按理说,他完全可以叫别的车。他系好安全带,语气平淡地解释:“我的车还在维修厂,
预计还需要一周。上次坐你的车,感觉……很平稳。”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
系统似乎有偏好推荐。”我心里暗笑,这“偏好推荐”恐怕是他自己手动选择的结果。
但“很平稳”这三个字从他嘴里说出来,简直是对我车技的最高褒奖!
看来上次“顺风车”的体验不错。“原来如此。”我压下嘴角的笑意,“那这一周,
程教授您的通勤就包在我身上了!”他微微颔首:“有劳。”自此,
程曦真的成了我的“老主顾”。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每天早晚,我都会准时接到他的预约单。
我们的行程,也从最初的沉默尴尬,渐渐变成了……嗯,一场场小型辩论赛。
他会说:“苏**,你这辆车的油耗,似乎不太符合绿色出行的理念。
”我会回敬:“程教授,我这叫提升出行效率,减少整体拥堵,宏观上更环保!
”(我瞎编的)他会对我车内过于浓郁的香氛提出异议,
我会反驳说这是为了提升乘客的感官体验。他坚持付钱时精确到分,
我会嘲笑他缺乏生活情趣。我们为音乐、为车速、甚至为上海糟糕的交通状况都能争论几句。
但奇怪的是,在这种针锋相对中,我渐渐发现了他严肃外表下的一些东西。比如,
他上车时总会先说“谢谢”,下车时说“麻烦你了”。比如,
有一次一个骑共享单车的学生差点撞上我的车,我猛按喇叭,
他却第一时间说:“别吓到孩子,他可能刚学会骑车。”还有一次,我无意中听到他打电话,
语气温和耐心,是在指导一个似乎不太开窍的学生修改论文。那一刻,他脸上的神情,
不再是讲台上的威严,也不是和我争论时的固执,而是一种……带着光亮的责任感。
我开始觉得,这个“程夫子”,或许并不像表面那么不近人情。
而我也在他一次次的“挑剔”中,不知不觉改变了一些开车的习惯,比如,
真的会把车速放慢一点,音乐调轻一点。这辆帕拉梅拉在我手里,也渐渐从炫耀的工具,
变成了真正承载生活的空间,以及……连接两个世界的奇妙载体。第五章:破冰!
雨夜里的温暖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一个暴雨夜。那天晚上,我又接到了程曦的单,
从学校到他的公寓。雨下得极大,能见度很低,我开得格外小心。他罕见地没有坐在后座,
而是坐到了副驾驶。"雨太大,坐后面看不清楚路况,不方便提醒你。"他解释了一句,
语气平淡,却让我心里微微一动。路上,我们没怎么说话,
车内只有雨刮器规律的声响和柔和的古典音乐。在一个红灯前,
我无意中瞥见他放在膝盖上的手,指节分明,指甲修剪得很干净,
手腕上戴着一块款式简单的机械表,看起来有些年头了。"程教授,您这表挺特别的。
"我找了个话题。他低头看了看手表,眼神柔和了一些:"我父亲留下的。他以前也是老师。
"就这么一句简单的话,却像一把钥匙,轻轻打开了他内心世界的一丝缝隙。我忽然意识到,
这个看似刻板的男人,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情感和记忆。把他送到公寓楼下时,
雨丝毫没有变小的意思。他下车后,撑着伞,却没有立刻离开,而是敲了敲我的车窗。
我降下车窗。"雨太大了,不安全。"他看着我,声音在雨声中有些模糊,
"要不要...上去喝杯热茶,等雨小点再走?"我愣住了。
这是那个连我音乐声大都受不了的程曦会说的话?
看着他被雨水打湿的肩头和镜片后那双依旧严肃却带着一丝真诚担忧的眼睛,鬼使神差地,
我点了点头。他的公寓和我想象中一样,整洁得近乎刻板,满墙的书,几乎没有多余的装饰。
他给我泡了杯热茶,又走进厨房。过了一会儿,他端出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粥和一碟小菜。
"晚上没吃饭吧?凑合吃点,暖暖胃。"他把粥放在我面前,动作有些生硬,
似乎不太习惯这样的招待。那一刻,看着那碗朴素却冒着暖气的粥,
再看看他略显局促的样子,我长期被各种山珍海味滋养的胃和心,
竟然被一种前所未有的暖流击中了。这个雨夜,这碗粥,让之前所有的争吵和摩擦,
都变得无关紧要起来。第六章:靠近!两个世界的交汇点从那晚之后,
我和程曦的关系进入了一种微妙的"和平期"。他依然是我的老主顾,但我们不再争吵。
有时,他会问我一些"外面"的事情,比如某种新出的网红饮料为什么那么多人排队,
或者年轻人为什么喜欢看某种类型的短视频。我会用我夸张的方式给他解释,
他虽然时常皱眉,但也会很认真地思考。我也会开始问他一些"傻问题",
比如柏拉图到底说了啥,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他会用尽可能浅显的语言解释给我听,
虽然我多半听得云里雾里,但看着他专注讲解的样子,我觉得...挺有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