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莱昂的“能量守恒定律”:游戏时瞳孔放大如探照灯,学习时眼皮沉重如坠铅块。
他能用舌头精准点击每秒刷新三次的虚拟蝇群,
却无法在《丛林生态学》课本上聚焦超过十秒。
直到期末体能检测那天——他对着模拟日光灯管疯狂变换了三十种颜色,
却因找不到藏在苔藓下的真正昆虫而晕倒在地。
校医的诊断书上写着:“长期将生存能量错误分配给幻觉系统,
导致现实捕食功能永久性退化。”---丛林大学302宿舍,
午后的阳光本应是炽热而明媚的,却被厚重如墨的遮光窗帘拦在窗外,
只余下几缕微弱的光线艰难地钻过缝隙,在空气中滤出一丝暧昧又沉闷的昏黄。
悬浮的细小灰尘在这缕光中清晰可见,它们慢悠悠地飞舞着,
与液晶屏幕散发的幽蓝荧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奇特又有些压抑的画面。变色龙莱昂,
陷在身下的电竞椅里——这是一款专门根据蜥蜴脊柱曲线特制的“龙骨”牌电竞椅,
椅面的弧度与他的脊背完美贴合,仿佛是为他量身打造的专属宝座。
他的身体颜色随着椅子的深灰色缓慢变化,不仔细看,几乎难以将他与椅子区分开来。
他的瞳孔,此刻像是两颗被点燃的、剧烈震颤的炭火,闪烁着狂热的光芒。屏幕上,
光影飞速交错,激烈的爆炸声、炫酷的技能音效、队友们急促又充满兴奋的指令,
还有对手濒死时凄厉的惨叫,通过那副价值不菲的环绕声耳机,化作一股股强劲的电流,
毫无阻碍地直接泵入他的大脑。每一次音效的冲击,都让他的身体微微颤抖,
仿佛身临其境般感受着虚拟世界的激烈战斗。
他的长舌偶尔会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弹射而出,精准地点击在屏幕特定区域——那里,
一群虚拟的、闪烁着诱人光泽的“闪光蝇”正以每秒三次的频率不断刷新。每一次点击,
屏幕上都会立刻跳出令人愉悦的金币掉落动画,伴随着清脆的“叮”声,
同时经验值上涨的进度条也会发出细微的嗡鸣,一点点向着下一级别推进。“能量满格!
状态神勇!”莱昂在内心疯狂嘶吼,爪子在定制键盘上飞速飞舞,留下一道道模糊的残影。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位至高无上的君王,统治着这个由代码和像素构成的绚烂世界,
每一个神经末梢都在尖叫着兴奋,每一次操作都仿佛能掌控整个虚拟战场的走向。
在这个世界里,他所向披靡,无人能敌,所有的荣耀和成就都触手可及。然而,
这种极致亢奋状态的维持,需要源源不断的燃料。
“咔嚓咔嚓……”莱昂的另一只爪子熟练地摸索着,
从旁边堆满零食袋的桌子上捞起一大袋“超能昆虫脆”——这是一款高能复合型零食,
里面添加了大量**及多种兴奋成分,是他熬夜打游戏时的必备“续命粮”。
他看也不看,直接撕开包装袋,抓起一把就塞进嘴里,机械地、快速地咀嚼着,
清脆的咀嚼声在安静的宿舍里格外清晰。在“超能昆虫脆”旁边,
还放着他赖以续命的“闪电”牌能量饮料,
瓶身上印着一道劈开乌云的刺目闪电logo,极具视觉冲击力。只是此刻,
瓶子里琥珀色的液体已经见底,只剩下瓶壁上残留的几缕黏腻痕迹,
诉说着它曾被一饮而尽的命运。就在莱昂全身心投入游戏,即将攻克一个高难度副本时,
宿舍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他的室友,一只名叫贝尔的角蛙,
小心翼翼地探进他布满疙瘩的大脑袋。贝尔的眼睛圆溜溜的,带着一丝担忧。
他看到莱昂那副“人机合一”的亢奋状态,身体微微一滞,犹豫了一下,
但还是硬着头皮,瓮声瓮气地提醒道:“莱昂,下午两点,《丛林生态学》小测验,
你……你还不走吗?再不走,就快迟到了。”仿佛被人突然按下了静音键,
整个宿舍瞬间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屏幕上的喊杀声依旧激烈,光影依旧闪烁,
但莱昂瞳孔里那两颗燃烧的炭火,却像是被人兜头泼了一盆冰水,“噗”地一声,
瞬间熄灭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迅速弥漫开来的、深入骨髓的生理性疲惫与抗拒,
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知道了……”他的声音瞬间变得沙哑、绵软,带着浓重的鼻音,
与刚才在游戏里发号施令时那个中气十足、充满威严的存在判若两人。
他极其缓慢地、带着万般不情愿的情绪,一点点摘下了耳机。耳机刚一离开耳朵,
现实世界的嘈杂便毫无预兆地涌了进来——窗外单调又聒噪的知了叫,
隔壁宿舍树獭睡觉时磨牙的“咯吱”声,还有远处走廊里传来的模糊说话声,
这些声音在此刻的莱昂听来,都显得格外刺耳,让他烦躁不已。他磨蹭着移动鼠标,
关闭了正在进行的游戏。屏幕上跳出游戏结算界面,看着上面耀眼的战绩和丰厚的奖励,
他却丝毫提不起兴致。随后,
他胡乱地抓起桌面上那本簇新得几乎能割伤爪子的《丛林生态学导论》。
书本的重量似乎有千钧之重,压得他的胳膊都开始发沉。他打了个巨大的哈欠,
眼角溢出生理性的泪水,眼皮也开始不受控制地打架,仿佛上面挂了两颗沉重的铅砝码。
刚才还灵活无比、在键盘上飞舞自如的爪子,此刻连一支笔都拿不稳,微微颤抖着。
从宿舍到教学楼,短短几百米的路程,莱昂却走得如同跋涉在黏稠的沼泽里,
每一步都异常艰难。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身上,
原本温和的光线此刻却变得格外刺眼;微风拂过,带着青草的气息,
可在他看来却无比恼人;就连脚下偶尔碰到的小石子,都显得格外硌脚,
让他忍不住皱紧眉头。他感觉自己全身的能量,都在离开电竞椅的那一刻,被瞬间抽空,
然后一股脑地注入了一个名为“学习”的无底黑洞,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填补。
阶梯教室里,《丛林生态学》的教授,一只年迈的、背甲上布满深浅不一知识纹路的陆龟,
正用他那缓慢而富有磁性的催眠语调,讲解着“不同光照条件下苔藓植物的分布与演化”。
陆龟教授的动作十分缓慢,每一次翻动幻灯片,都像是经过了漫长的等待。
“……由此可见,光照强度与光周期,是影响苔藓孢子萌发和配子体生长的关键因子。
在弱光环境下,苔藓的孢子萌发率会显著降低,而在适宜的光周期条件下,
配子体的生长速度则会明显加快……”教授的声音平稳而单调,像温暖的泥流,
缓缓包裹住莱昂。那声音没有起伏,没有波澜,一步步将他推向睡意的边缘。
莱昂努力地想撑开沉重的眼皮,试图将讲台上那些缓慢移动的幻灯片影像,
与课本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对应起来。但那些字句仿佛活了过来,变成了一条条游动的蝌蚪,
在他眼前扭曲、模糊,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无法在脑海中形成任何有意义的连接。
教授的声音越来越远,像是从深邃的水底传来,模糊不清,最终变成了一阵嗡嗡的背景音。
他的头开始不受控制地一下一下地点着,像是在给教授的讲课打节拍,最终,
彻底埋进了摊开的课本里。鼻尖抵着书页,能清晰地闻到油墨和纸张陈旧的混合气味,
那气味带着一股沉闷的感觉,进一步加剧了他的睡意。在陷入黑暗前的最后一秒,
里闪过的念头是:“这‘能量守恒定律’……**的准……在游戏里把能量都耗光了,
到了学习的时候……真的一滴都不剩了……”不知过了多久,
刺耳的下课**猛地将莱昂惊醒。他猛地抬起头,嘴角还挂着一丝亮晶晶的口水,
那口水正好滴落在课本插图上那一片茂盛的苔藓群落上,在纸面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他茫然地环顾四周,眼神涣散,看到同学们正纷纷收拾东西起身,准备离开教室。
旁边的贝尔合上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转过头,带着关切的目光看了他一眼:“莱昂,
你没事吧?刚才教授讲的重点内容,你都记下来了吗?”莱昂胡乱地用爪子擦掉嘴角的口水,
强打起精神,声音有些含糊地说:“没……没事!我听了,都听了!
”可他的心里却一片虚空,刚才教授讲的内容,他一个字都没记住,只记得在梦里,
他似乎也在追逐一群发光的飞虫,但无论他怎么努力奔跑,都总也追不上,
那种无力感至今还残留在心头。这样的场景,日复一日地在莱昂的生活中上演。
在虚拟的游戏世界里,他的游戏角色在丛林中等级一路飙升,身上的装备豪华无比,
每一件都是稀有珍品。他的反应速度在那些需要毫秒级操作的副本中,
被锻炼得如同最精密的仪器,无论遇到多么突发的状况,都能迅速做出反应。
他能清晰地记住上百个游戏技能的冷却时间和复杂的连招顺序,
甚至能凭借经验分析出最刁钻、最省力的副本通关路线,成为游戏世界里人人羡慕的高手。
然而,在现实的学业丛林中,他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营养不良者”。
《丛林生态学》的课本,永远停留在介绍光合作用的那一章,后面的内容崭新如初,
仿佛从未被翻阅过。笔记?对他来说,那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最多只是在课本的边角,
无意识地画上几个游戏里的怪物草图,或是写下几句游戏里的台词,
课本的真正用途被彻底遗忘。他的“能量”,
仿佛被一个无形的开关控制着——只要切换到游戏模式,开关拨到“ON”,
他就立刻精神百倍,瞳孔聚焦,反应神速,
全身的细胞都充满了活力;可一旦切换到学习模式,开关拨到“ON”,
他就会自动进入低功耗休眠状态,眼皮耷拉着,思维停滞不前,大脑一片空白,
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集中注意力。他也曾试图挣扎过。为了能在学习时集中精神,
他买过各种号称能“提神醒脑”的草药香囊,那些香囊散发着浓郁的草药味,
可对他来说,除了让他更加烦躁之外,
没有任何作用;他还换过据说能矫正坐姿、促进血液循环的“学霸专用椅”,
椅子的设计确实舒适,可他坐在上面,依旧抵挡不住睡意的侵袭,
入沉睡;他甚至还下载过一款名为“专注森林”的APP——只要不切出学习界面,
里面的小树就能茁壮成长。可结果往往是,他刚打开学习界面没多久,就会不小心睡着,
树苗在他酣睡的呼吸声中悄然枯萎,一次次的失败,让他逐渐失去了挣扎的勇气。
他的一切精神活力,似乎都只为那个闪烁的屏幕和其中的虚拟幻象而生。现实世界,
尤其是需要持续投入心智力量的学习活动,对他而言,成了一片耗竭心力的荒漠,
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在这片荒漠中开辟出一片绿洲。
丛林大学每学期末的“野外生存基础测评”,是所有学生的噩梦,
尤其是对于莱昂这样偏科(如果游戏能算一科的话)严重的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今年的测评内容格外残酷:要求学生在限定的三十分钟内,
于指定的、高度模拟自然环境的“迷踪苔原”生态箱中,
寻找并捕捉到隐藏的五只活体昆虫作为食物来源。这不仅考验学生的观察力,
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野外生存技巧,对莱昂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测评当天,
“迷踪苔原”生态箱外挤满了围观的学生,大家都好奇地伸长脖子,
想要看看这场测评的结果。生态箱内布置得极为逼真:湿润的腐殖土铺在底部,
散发着泥土的腥气;几块错落有致的岩石随意摆放着,
表面还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青苔;大片大片不同种类、生长得郁郁葱葱的苔藓遍布其中,
有的翠绿,有的深绿,还有的带着一丝泛黄,营造出一种原始而神秘的氛围。
五只肥硕的面包虫被测评老师巧妙地藏在苔藓覆盖的缝隙、岩石背阴处和腐烂的木屑底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