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出价,你的死刑

我的出价,你的死刑

主角:林晚沈聿白陆辰
作者:笔随先生

我的出价,你的死刑精选章节

更新时间:2025-11-25
全文阅读>>

他曾说我的爱像地摊货一样廉价。后来,在亿万瞩目的拍卖会上,

我身旁的男人举牌买下他的整个未来,然后低头温柔问我:“宝贝,这个玩具,你喜欢吗?

”---玻璃杯碰撞的清脆声响,混合着空气中昂贵的香水味,

构成了陆辰新欢生日宴的背景音。那家奢侈品旗舰店,甚至为了他们提前闭店,

只为这一小撮人服务。林晚站在灯火辉煌的店内,脚下是光可鉴人的大理石,

映出她洗得发白的牛仔裤和略显陈旧的运动鞋。她感觉自己像个误入宫殿的灰姑娘,

周身都与这里的奢华格格不入,连空气都带着一种她无法呼吸的昂贵密度。

她手里紧紧攥着一枚古钱币,用红绳细心编成了手链。钱币是北宋的“大观通宝”,

瘦金体字清晰如昨,是她花了无数个夜晚,在出租屋那盏昏暗的台灯下,

用最微小的工具一点点清理、还原,小心打磨掉千年积垢,却不敢损伤半分它原有的包浆。

这是她能想到的,送给前男友陆辰最有意义的生日礼物——在他们还相爱的时候,

他曾偶然提过,喜欢瘦金体的风骨。她记住了,并付诸心血。“哟,林晚,你还真来了?

”陆辰的声音带着一丝刻意的惊讶,他搂着身边妆容精致的女孩,款步走来。

那女孩身上的一条当季**款裙子,价格恐怕抵得上林晚半年工资,

脖颈间的钻石项链在灯光下折射出刺眼的光芒。林晚深吸一口气,

将胸腔里那股酸涩的闷痛强行压下,把手链递过去,声音尽量平稳:“陆辰,生日快乐。

这是……”她的话没说完,陆辰已经漫不经心地接了过去,指尖捏着那枚古币,

像捏着什么脏东西,嘴角勾起一抹毫不掩饰的讥讽:“这是什么?地摊上淘来的破烂铁片?

林晚,我们分手了,你不用再拿这种玩意儿来彰显你的‘与众不同’了。

”周围他的几个朋友发出一阵低低的、心照不宣的哄笑。那些目光,像细密的针,

扎在她**的皮肤上。林晚的脸色瞬间白了,像被抽干了血液:“这是大观通宝,

我清理了很久……”“大观通宝?”陆辰打断她,笑声更大了,带着一种表演性质的夸张,

“林晚,我们都已经不是大学里谈谈恋爱、用点不值钱的小玩意儿就能哄开心的小孩子了。

看看你现在,全身上下的行头,加起来买得起这店裡的一個包吗?你的‘心意’,

现在对我来说,一文不值。”他旁边的女孩依偎着他,娇声说:“辰哥,别这么说嘛,

好歹是人家一片‘心意’呢。”那“心意”二字,咬得格外重,充满了居高临下的嘲弄。

陆辰像是被取悦了,他低头看着那枚古币,然后又看向林晚,眼神里是毫不留情的轻蔑,

仿佛在审视一件失败的赝品:“心意?我陆辰现在的时间,一分钟值多少钱你知道吗?

你的心意,配得上浪费我的时间吗?”他手指一松,

古币手链掉落在光洁如镜的大理石地面上,发出一声微弱又刺耳的脆响,那声音不大,

却像惊雷一样炸在林晚耳边。“我们早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林晚。”他俯身,

凑近她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冰冷地宣告,气息喷在她的耳廓,却只带来寒意,

“别再来自取其辱了。你的爱,就像这地摊货一样,廉价。”说完,他搂着新欢,

在一众朋友簇拥下,像避开什么脏东西一样,从她身边绕开,走向柜台,

指着里面一款**款皮包,扬声道:“宝贝,这个喜欢吗?包起来。”店员殷勤备至的笑容,

像一束灼热的聚光灯,将林晚的狼狈照得无所遁形。

她感觉自己像被剥光了衣服扔在人来人往的广场上,每一寸难堪都暴露无遗。她站在原地,

仿佛被抽干了所有力气。周围那些或好奇、或鄙夷、或怜悯的目光像针一样扎在她身上,

密密麻麻,让她无处可逃。她没有弯腰去捡那枚古币,只是死死咬着下唇,

直到口腔里弥漫开一股淡淡的铁锈味,疼痛让她维持着最后一丝清醒。那一刻,

心底某种柔软的东西,彻底碎裂了。不是悲伤,不是留恋,而是一种被彻底践踏后,

从废墟里生长出来的冰冷和坚硬。眼泪似乎都冻结在了眼眶里,流不出来。

她缓缓地、极其缓慢地转过身,没有再看那枚被遗弃的古币,也没有看陆辰得意的背影,

一步一步,走出了这个让她窒息的金色牢笼。门外的冷风吹在她脸上,带着一种麻木的刺痛。

**不是结局,只是开始。这仅仅是林晚蜕变的序曲。**接下来的日子,

林晚把自己彻底埋进了工作和学习里。她辞去了那份只能糊口的闲职,

凭借着扎实的古物修复功底和近乎疯狂的投入,历经层层苛刻考核,

终于抓住了国家博物馆书画修复部的实习机会。几个月后,国家博物馆书画修复工作室。

这里的时间流速仿佛与外界不同。

空气里弥漫着宣纸、陈墨、特制浆糊和淡淡草药混合的独特气味,

安静得只剩下呼吸声、笔尖触碰宣纸的沙沙声,以及自己心跳的声音。

林晚穿着一身素净的棉质工作服,戴着口罩和手套,正全神贯注地伏在案前。

她眼前是一幅巨大的宋代山水画,岁月在其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破损、虫蛀、颜色剥落。

她手持细长的镊子,动作轻柔得像在触摸婴儿的皮肤,又稳得像最精密的手术医生,

一点点地将一块比指甲盖还小的破损画绢,归位到画作的留白处。她的眼神专注而沉静,

外界的一切纷扰,陆辰的嘲讽、生活的窘迫,在此刻都与她无关。在这里,

只有她与千年前的古人对话,与时间的痕迹博弈。“这里,绢丝的经纬走向,

要顺着原画的力道,逆着了,补得再天衣无缝,气韵也断了。

”一个温和低沉的男声在她身旁响起,语气平和,带着专业的审慎。林晚微微一惊,

从那种物我两忘的状态中抽离,抬头望去。不知何时,

一个身着深灰色定制西装的男人站在了她工作台不远处。他身姿挺拔,气质儒雅清贵,

年龄看上去不到三十,但那双眼睛却深邃得仿佛能洞悉一切岁月的秘密。他并没有靠得太近,

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目光正落在她刚刚修复的那处细节上,带着欣赏。“沈先生。

”工作室的负责人李老恭敬地站在一旁,出声介绍,“这位是我们这里最年轻,

但手艺最稳、最有悟性的林晚。”被称作沈先生的男子目光转向林晚,微微颔首,

眼中带着一丝纯粹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欣赏:“‘接笔’如续命,最难的是不露痕迹,

保留古画的‘魂’。林**,你做得很好了,气是通的。”他的赞美直接而诚恳,

没有半分居高临下的评判,只有内行人之间的尊重和懂得。这种“懂得”,像一股暖流,

悄然渗入林晚曾被冰冻的心湖。林晚摘下半边口罩,露出清秀却难掩疲惫的脸庞,

礼貌地回应:“谢谢沈先生指点,还在学习。”她的声音有些干涩,

是长时间专注工作后的常态。

沈聿白——她后来才知道这个名字在艺术收藏和投资界代表着怎样的分量——没有再多言,

在李老的陪同下,继续参观其他修复中的文物。但他的到来,

像一缕清风吹进了这间略显沉闷的工作室,也吹动了林晚沉寂已久的心弦。休息间隙,

林晚从李老口中得知,沈聿白是国内外知名的顶级收藏家和赞助人,出身显赫却低调异常,

自身学识渊博,眼光毒辣。这次是来考察,并为他的私人艺术基金会物色合作修复师。

“小林啊,沈先生对你刚才那手‘隐补’的技术很感兴趣。”李老拍了拍她的肩膀,

语气中带着难得的提点与欣慰,“他手里有个非常重要的明代绢本项目,是幅宫廷珍品,

破损严重,正在寻找可靠的修复师参与。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很多人挤破头都得不到。

”林晚的心轻轻一跳。她想起陆辰那句“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是的,

他的世界充满了浮夸的logo、虚伪的奉承和用金钱堆砌的瞬时快乐。而她的世界,

在这里,在这些跨越千年的沉默艺术品之间,

在需要极致耐心、深厚学识和纯粹匠心才能守护的文化传承之中。谁的世界更高级,

更有价值,不言而喻。她没有主动去接近沈聿白,只是更加投入地工作,

将所有的精力、所有曾被否定和不被珍视的情感,都倾注在指尖的方寸之间。

她修复的不仅是古画,更是自己那颗曾被轻视、被打碎的心。每一寸绢布的贴合,

每一笔接续的勾勒,都在重塑她的自信与尊严。几天后,她接到了李老正式的通知,

沈聿白先生亲自点名,邀请她加入那个明代绢本的核心修复团队。挂掉电话,林晚走到窗边,

看着窗外车水马龙、流光溢彩的城市。她想起了被陆辰扔在地上的那枚古币,

它象征着一段被否定的过去和真心。但现在,她清晰地感觉到,一条新的、更广阔的道路,

正在她脚下徐徐展开。这条路上,有她热爱的事业,有懂得欣赏她价值的人。那条路的尽头,

她会站在那里,身披属于自己的荣光,让所有曾轻视她的人,都需要仰望。而这荣光,

并非来自任何人,源于她自身。---在参与明代绢本修复项目的过程中,

林晚与沈聿白有了更多的接触。他并非时常出现,但每次来,都会认真查看进度,

与修复团队交流意见。他的话语总是切中要害,引经据典,显示出深厚的艺术修养,

但他从不颐指气使,始终保持着对修复师和文物本身的尊重。

他会注意到林晚因为长时间低头工作而偶尔揉捏后颈的小动作,下一次来时,

便会带来一些据说对缓解肌肉疲劳有效的特制草药膏,交由李老分给大家,体贴得不露痕迹。

一次午休,工作室只剩他们两人。沈聿白站在那幅正在修复的明代绢本前,

忽然开口:“知道为什么这幅画破损如此严重,仍被认为价值连城吗?”林晚思索片刻,

答道:“因为它的艺术造诣,历史价值,以及它所代表的那个时代的审美巅峰。

”沈聿白点点头,又摇摇头:“不止。更因为,它承载的时间无法复制,

它经历的沧桑本身就是故事。真正懂它的人,不会因为它身上的裂痕而轻视它,

反而会因为这些痕迹,更理解它的珍贵和不易。”他转过头,目光沉静地看向林晚,

“人亦如此。”林晚的心猛地一震,仿佛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他话中有话,

她却不敢深想。项目中期,遇到一个技术难题,一种特殊的矿物颜料褪色严重,

无法用常规方法补色。团队连续加班几天,气氛有些低迷。那天晚上,

沈聿白带来了一个不起眼的木盒,里面是几块同样矿物研磨的古墨彩块。“家里旧藏,

或许能用上。”他轻描淡写地说。正是这几块彩块,解决了燃眉之急。林晚看着他,

心中充满了感激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他总是在她最需要的时候,提供最恰当的帮助,

如同及时雨,却从不让她感到被施舍。他们的交流越来越多,从书画修复到历史哲学,

甚至偶尔聊起生活中的趣事。林晚发现,沈聿白渊博却谦和,风趣而不失稳重。在他面前,

她可以完全放松地展现自己的专业见解,而他会认真倾听,眼神里是纯粹的欣赏。

这种被平等对待、被深刻理解的感觉,是她从未在陆辰那里得到过的。一次,

沈聿白邀请林晚去参观他的私人收藏室。那是一个如同小型博物馆的空间,

每一件藏品都摆放得恰到好处,诉说着不同的历史。他走到一个展柜前,

里面静静地躺着一枚与她之前那枚相似的“大观通宝”,但品相更为完美。“瘦金体,

铁画银钩,风骨峭拔。”沈聿白看着那枚古币,缓缓道,

“它诞生在一个文化艺术登峰造极的时代,本身却曾是流通的货币,最世俗,也最高雅。

懂它的人,自然能看见它跨越千年的美与价值。不懂的人,只会把它当成一块锈蚀的铜片。

”他转向林晚,目光深邃,“林晚,你要相信,真正珍贵的人和物,自有懂得欣赏的人。

而那些不识货的人,他们的评价,一文不值。”那一刻,林晚明白,他什么都知道。

他知道陆辰,知道那枚被丢弃的古币,知道她曾受的伤。他没有直接安慰,却用这种方式,

给了她最有力的肯定和最温暖的疗愈。她的心,在不知不觉中,早已向他敞开。

---三个月后,苏富比拍卖行亚洲艺术珍品夜场。水晶吊灯的光芒如瀑布般流淌而下,

映照着满室衣香鬓影。空气里混合着高级定制香水的尾调与一种无声的、属于资本的力量感。

这里是名利场,是财富无声交锋的战场,也是身份与地位的秀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APP阅读
APP,阅读更加方便 立即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