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若有情!真心永恒!岁月静好!

天若有情!真心永恒!岁月静好!

主角:沈清辞苏曼卿柳如眉
作者:恒山幽水

天若有情!真心永恒!岁月静好!精选章节

更新时间:2025-11-27
全文阅读>>

第一章古卷残墨,岁月惊鸿江城的秋雨总是缠绵,像扯不断的丝线,将青石板路润得发亮。

沈清辞坐在“观古斋”的窗下,指尖抚过一本泛黄的宋刻本《乐章集》,

纸页间还残留着松烟墨的清苦气息,混着窗外飘进来的桂花香,

酿成一种独属于旧时光的味道。窗外的法桐叶被雨水打湿,沉甸甸地垂着,

偶尔有一两片飘落,像极了古卷上脱落的残墨,悄无声息地铺满窗台。“沈先生,

有人送拍一幅画,说是南宋的山水,您得亲自掌眼。”伙计阿明的声音打破了室内的静谧,

带着几分急切,手里还捧着一个古朴的桐木画盒。沈清辞抬眸,放下手中的书卷。

他穿着一件月白色的棉麻长衫,袖口挽起,露出清瘦却有力的手腕,

头发用一支老桃木簪松松束起,眉眼间透着几分书卷气,却又藏着一丝阅尽沧桑的淡漠。

作为江城最有名的古籍字画鉴定师,他见过的稀世珍品不计其数,

能让沉稳的阿明如此紧张的,想必不一般。走进内堂,

只见一个穿着黑色风衣的女人站在案前,背对着他。她的身形高挑,长发束成利落的马尾,

露出纤细的脖颈,指尖正轻轻拂过画盒边缘的雕花。听到脚步声,女人转过身来,

沈清辞的目光顿了顿——这张脸,竟与他珍藏的一枚宋代玉簪上的仕女纹样有七分相似,

眉如远山含黛,眸似秋水横波,却带着一股拒人千里的疏离冷意。“沈先生?”女人开口,

声音清冽如寒泉,像秋雨敲在青石上,“我叫苏曼卿,这是家传的一幅画,想请您鉴定真伪。

”沈清辞走上前,目光落在画盒上。桐木纹理清晰,表面泛着岁月沉淀的包浆,

锁扣是黄铜打造的,刻着缠枝莲纹,已经氧化得泛着暗哑的光泽。他示意阿明打开画盒,

一幅卷轴缓缓展开,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江干雪霁图》。远山如黛,近水含烟,渔舟泊岸,

寒鸦栖枝,笔墨苍劲中带着几分婉约,意境悠远,寥寥数笔便勾勒出冬日江景的苍茫与寂寥。

他仔细观察着笔触和题跋,指尖抚过绢本的纹理,触感细腻温润,是南宋时期特有的院绢。

忽然,他在右下角发现了一个细小的印章——“云溪”。这个印章,让他的心猛地一跳。

他想起了祖父留下的一本手记,里面详细记载着南宋画家苏云溪的生平,

说他有一幅《江干雪霁图》,传世极少,私人收藏更是罕见,而印章正是“云溪”二字。

更重要的是,手记里还夹着一张老照片,照片上的女子梳着民国发髻,

眉眼竟与眼前的苏曼卿长得一模一样。“这幅画,是您家传的?

”沈清辞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指尖还停留在印章上。“是我祖母留下的。

”苏曼卿点头,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像被雨水打皱的湖面,“她临终前说,

这幅画里藏着一个秘密,只有遇到真正懂它的人,才能解开。这些年我找过不少鉴定师,

都只说画是真的,却没人能说出秘密所在。”沈清辞没有说话,只是将画卷缓缓展开,

对着窗外的天光仔细端详。秋雨敲打着窗棂,发出淅淅沥沥的声响,

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他忽然注意到,画卷左下角的积雪处,隐约有一层极淡的墨迹,

像是被人用清水洗过,若隐若现,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苏**,能否借您的画一用?

”沈清辞抬头,目光坚定,“我需要用特殊的方法,才能确认它的真伪,或许,

还能解开您祖母所说的秘密。但我有个请求,鉴定期间,画需存放在我这里的恒温恒湿柜中,

避免损坏。”苏曼卿犹豫了一下,目光扫过沈清辞真诚的眼睛,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

但我要留在这里,直到鉴定结束。”第二章旧梦依稀,

故人何在沈清辞的工作室在观古斋的后院,是一间坐北朝南的小屋,墙上嵌着整块的玻璃,

既能采光又能隔绝潮气。屋里摆着一排实木书架,

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各种鉴定工具和古籍善本,中央的工作台上,

放着一台高倍放大镜和一盏柔和的暖光灯。他将画卷小心翼翼地铺在工作台上,

用棉签蘸取少量温水,轻轻擦拭着左下角的积雪处。随着水渍的浸润,

那层淡墨渐渐清晰起来,竟是一行细小的娟秀字迹:“天若有情天亦老,相思相望不相亲。

”字迹婉约清丽,带着几分闺阁女子的细腻,显然出自女子之手。沈清辞的心再次被触动,

祖父的手记里曾记载,苏云溪的妻子名叫柳如眉,是一位出身书香门第的才女,擅长小楷,

而这行字迹,与手记中收录的柳如眉的书法拓片,几乎一模一样。“难道这幅画,

是苏云溪为柳如眉所画?”沈清辞喃喃自语,陷入了沉思。据祖父的手记记载,

苏云溪与柳如眉相恋于南宋末年,彼时战乱纷飞,金兵南下,山河破碎。

苏云溪是朝廷画院待诏,才华横溢,却因性情耿直不被重用;柳如眉则是吏部侍郎的千金,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却偏偏对这位失意画家情有独钟。两人不顾门第悬殊,私定终身,

却在新婚前夕,柳如眉被掳往北方,成为金兵将领的战利品。苏云溪辗转江南,颠沛流离,

从此天各一方,只能将相思寄托于笔墨之间,

《江干雪霁图》便是他在临安城外的破庙里所作,画中的渔舟,象征着他对团圆的期盼。

可这行题字,又是何时被添加上去的?难道柳如眉后来也回来了?

沈清辞决定去苏曼卿家一趟,或许能从她祖母的遗物中,找到更多线索。

苏曼卿的家在江城的老城区,一座古朴的四合院,院门上的铜环已经生锈,

推开时发出“吱呀”的声响,像是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院里种着一棵老槐树,枝叶繁茂,

遮住了大半个院子,树下还放着一张石桌和几把石椅,显然是常有人打理。

“我祖母的遗物都在西厢房,您随便看吧。”苏曼卿打开房门,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

混合着淡淡的樟木香。房间里摆满了老式的红木家具,书架上放着许多古籍和字画,

还有一个上了锁的梨花木木箱。苏曼卿拿出一串钥匙,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箱,

里面铺着红色的绒布,放着一沓沓的书信、日记和几件首饰。沈清辞拿起一本泛黄的日记,

封面已经磨损,上面用娟秀的小楷写着“柳氏如眉”四个字。他翻开日记,

里面的字迹与画卷上的题字一模一样。日记里详细记载着柳如眉被掳后的生活,

她在北方的军营里受尽了苦难,却始终没有忘记苏云溪,每天都在思念中度过,

甚至多次试图自杀,都被人救下。“……靖康二年,大雪,与云溪别,至今已三载。

闻江南安定,不知君是否安好?天寒加衣,莫要为我伤身。天若有情,愿早日重逢,若无情,

便让这相思,随雪而逝……”“……绍兴元年,金兵溃败,我趁乱逃脱,一路向南,

衣衫褴褛,食不果腹,却不敢有丝毫停歇。云溪,等我,我一定会找到你……”读到这里,

沈清辞的眼眶有些湿润。他继续往下翻,日记的最后几页,纸张已经有些破损,

字迹也变得潦草:“……绍兴十年,终得归乡,却闻云溪已病逝于临安,

葬于西湖之畔三台山。手持《江干雪霁图》,立于墓前,泪落沾襟,竟无半分言语。

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恨绵绵无绝期……”原来,柳如眉历经九死一生回到江南时,

苏云溪已经病逝三年了。他临终前,将这幅《江干雪霁图》托付给了一位好友,

嘱托他若有朝一日柳如眉回来,便将画交给她。而那行题字,是柳如眉在苏云溪的墓前,

含泪添加上去的,字字都是无尽的哀思。“沈先生,您发现什么了?”苏曼卿走到他身边,

轻声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沈清辞将日记递给她,声音低沉:“您的祖母,

应该就是苏云溪和柳如眉的后人。这幅画,是他们爱情的见证,也是他们悲剧的写照。

您祖母说的秘密,或许就是这段跨越生死的相思。”苏曼卿接过日记,仔细阅读着,

泪水不知不觉地滑落,滴在泛黄的纸页上,晕开了细小的墨迹。“难怪祖母总说,

她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亲眼见到祖父和祖母的团圆。她还说,玉簪和画要一起守护,

缺一不可。”“玉簪?”沈清辞猛地抬头。苏曼卿从木箱里拿出一个锦盒,打开后,

一枚通体莹白的玉簪映入眼帘。簪头雕刻着仕女纹样,眉眼栩栩如生,

正是沈清辞珍藏的那枚玉簪的同款!“这是祖母传给我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APP阅读
APP,阅读更加方便 立即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