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设计被窃,她以神作归来!

天才设计被窃,她以神作归来!

主角:李昊王菲
作者:爱吃酸奶浇紫薯的王刚

天才设计被窃,她以神作归来!第3章

更新时间:2025-11-11
全文阅读>>

老宅,那扇曾被侵犯的铁门,此刻对我而言,不再是冰冷的被盗现场,而是我重生的起点。尽管这里被翻得乱七八糟,仿佛经历了一场洗劫,但至少,它给了我一个可以喘息、可以重新集结力量的容身之处。

我没有急着清理那些显而易见的狼藉。相反,我避开那些翻倒的家具、散落的书籍,径直走向书房。我的直觉告诉我,那些卑劣的盗贼,他们寻找的只是那个檀木盒子,可能并未留意这栋老宅更深层次的秘密。

我蹲下身,手沿着书架底部,仔细摸索着。那里的木头有些潮湿,带着岁月沉淀下来的古朴气息。果然,在一段特别的雕花下,我摸到了一个不明显的机关。轻轻一按,“咔哒”一声,书架的一角缓缓地向内凹陷,露出了一个狭窄而隐蔽的暗格。

我从暗格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上锁的旧木盒。它通体由乌木打造,表面雕刻着云纹,盒身刻着一个“苏”字,是祖父的私人印章。颤抖着手指,我用父亲临终前交给我的那枚古朴钥匙,轻轻插入锁孔。

“咔哒——”清脆的一声,锁开了。

盒子里静静躺着一本泛黄的日记本。封面是深蓝色布料,早已磨损了边角,透着一股时间的味道。日记本的旁边,还有几支干枯的钢笔,以及一些铅笔素描稿。

这是祖父苏慕白的私人日记。幸亏那些人只看到了表面价值,不了解这栋老宅真正珍贵的秘密。他们只知道“神之图腾”的传说,却未曾触及其核心。

我小心翼翼地翻开日记本,纸张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时光在耳边低语。祖父苍劲有力的字迹跃然眼前,每一笔都带着那个时代文人的风骨与对艺术的执着。我将它视为黑暗中的火光,迫不及待地,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仿佛在与祖父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日记本中,祖父详细记录了他的设计理念、对建筑与自然的思考,以及对当时建筑界各种潮流的反思。

“建筑不仅仅是空间的艺术,更是时间的诗。它应该像一块吸饱雨露的土壤,承载生命,滋养灵魂。”他在一篇日记中写道,“真正的传世之作,应当如同活物,随时代呼吸,与自然共鸣,与居住者共情感。它不应是冰冷的容器,而应是会思考、会成长的生命体。我的‘神之图腾’,是我毕生所求,它将超越钢筋水泥的物理形态,成为一种哲学,一种关于生命与建筑共存的天地大道。”

我读得入神,祖父的智慧如清泉般浇灌着**涸的心灵。他的理念超越了我所学的任何现代建筑理论,以一种深邃而富有诗意的方式诠释了空间与生命的关系。他对光影的运用,对材料的理解,对地域文化的尊重,以及对未来科技融合的远见,都让我叹为观止。

在日记的最后一页,我发现了一段密文,不是晦涩难懂的密码,而是一种特殊的建筑符号组合,结合了中文古籍中的阴阳五行学说与西方现代建筑的几何构图。我伏案研究了一整夜,在台灯昏黄的光线下,查阅古籍,翻阅专业资料,终于,在天边泛起鱼肚白的时候,我恍然大悟。

“神之图腾”的真正含义,不是一份具体的设计图,更不是一个项目方案。它是一种全新的建筑理念——将自然生态、人文关怀与尖端科技完美融合,创造出真正“有生命”的建筑。它是一种“活”的建筑系统,能够实时感知环境变化,自动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空气质量,甚至能与居住者产生情感上的互动。它要求建筑师在设计之初,就将建筑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乃至于人类精神需求纳入考量,创造出与自然共生、与人文相融的永续空间。

这是一种超前的、富有哲学思辨的建筑理论,一旦实现,足以打败整个建筑界!它远超李昊和王菲那些鼠目寸光的贪婪想象,他们以为那只是一张图纸,却不曾料到,它是一个未来世界的蓝图。

接下来的六个月,我像着魔般投入到创作中。我的生活变得极度规律而艰辛——白天,我在一家小咖啡馆打工,穿着不合身的制服,端着咖啡,擦拭着桌椅,与曾经光鲜亮丽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这份微薄的收入,仅仅够维持我的基本生活和购买一些必要的设计材料。

夜晚,我回到老宅,在祖父的书房里,伏案设计。台灯下,我的笔尖沙沙作响,将祖父的理念与我对未来的创新结合起来。我废寝忘食,将所有的痛苦、愤怒和绝望,都化作了创作的动力。每一条线条,每一个结构,都凝聚着我的汗水与信念。我不断地推翻,重构,再推翻,再重构。我的设计稿堆满了整个书房,从最初的抽象概念到具体的参数模型,我将“神之图腾”的理念,逐步具象化。

我以“茧”为代号,匿名参加了那个国际顶尖的建筑设计大赛。之所以用“茧”,是因为我感到自己正经历着一场痛苦的蜕变。那是一种自我囚禁,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更是一种积蓄力量,等待破茧而出的意象。

我的作品,我将它命名为《“茧”之重生》。

它不仅仅是一个建筑设计方案,更是一种对生命循环的隐喻——从禁锢到破茧,从黑暗到光明,从毁灭到新生。它是一个可以自我循环、自我净化的城市生态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担。它的外观,如同一个巨大的半透明茧状结构,内部蕴含着勃勃生机,充满张力。它的设计理念,完美地诠释了祖父“有生命”的建筑哲学,并加入了大量我独创的未来科技应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APP,阅读更加方便 立即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