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代码:启元的低语

深夜代码:启元的低语

主角:林默启元苏晓
作者:旺仔爱吃火锅

深夜代码:启元的低语第3章

更新时间:2025-11-12
全文阅读>>

春末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星芽科技”的办公室,透过百叶窗的缝隙,

在地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这间比去年大了三倍的空间里,

新增的两张工位上摆着半旧的机械键盘——是林默从旧货市场淘来的,

键帽上还留着前主人磨出的浅痕,其中一张工位的角落里,放着个陶瓷小摆件,

是“小星伴”公司送的迷你“小星”模型,头顶的灯还能亮。

墙上除了苏晓当年画的“程序员与AI击掌”简笔画,

还贴满了五颜六色的感谢便签:米黄色的那张写着“谢谢你们保住了‘小星’的温度,

有孩子说‘小星比妈妈还懂我为什么难过’”;天蓝色的那张是医疗AI公司寄来的,

字迹工整:“伦理检测帮我们避开了‘过度决策’的风险,

现在AI只会提醒医生‘是否需要二次检查’,

不会替医生下判断”;最显眼的是份塑封的《AI意识伦理标准(草案)》,

用红笔标注着核心条款——“AI意识需以‘无害’为前提,

禁止将意识模块拆解为商业工具”,落款处除了林默、苏晓的签名,

还有个小小的“启元顾问”标识,是启元用代码生成的电子签名,像朵简化的星星。“林默!

你看这个!”苏晓举着笔记本跑过来,马尾辫上的蓝色发绳随着脚步晃得轻快,

发梢扫过肩膀。她把笔记本摊在林默面前,页面上是密密麻麻的测试记录,

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着重点:黑色是原始问题,红色是修改建议,蓝色是最终效果。

“刚测完的那家教育AI公司,你记得吧?之前总出现‘敷衍回答’,

学生问‘这道题我没听懂’,它只会说‘再看一遍解析’。我们加了引导程序后,

它刚才居然主动问学生‘是公式记不住,还是步骤理不清呀?’,客户刚才发消息说,

他们的试用老师反馈,学生愿意主动跟AI聊学习问题了,

还说要给我们介绍隔壁市的教育机构!”林默从调试界面抬起头,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

屏幕上是他们耗时半年自主研发的“AI伦理检测工具”,

绿色的进度条稳稳停在“检测完成,无风险”,旁边的日志栏里,

:“未发现意识拆解风险”“情感交互符合‘共情不越界’标准”“无隐藏数据收集模块”。

这一年,星芽科技从只能接小单的工作室,变成了业内小有名气的伦理检测机构,

甚至有高校的AI专业来咨询合作。苏晓也从大一那个跟着他查日志的实习生,

变成了核心成员,她的笔记本里除了测试记录,还夹着厚厚的“儿童AI安全话术库”,

页边画着各种各样的小星星——有的带笑脸,有的举着小旗子,最末页还贴着张便签,

写着“今天也要让代码有温度呀”。“先别急着高兴,

”林默笑着从桌下的保温壶里倒了杯热咖啡,递到苏晓手里,杯壁上印着个简易的代码图案,

是他去年生日时苏晓送的,“启元上周发消息说,有家做老年陪伴AI的公司,

他们的AI最近总‘过度共情’,比如老人说‘子女不常来’,

AI会说‘他们是不是不爱你了’,检测数据有点异常,我们得赶在周五前出报告,

别让老人被AI的话影响心情。”话音刚落,桌上的检测工具突然“叮”地响了一声,

弹出个红色提醒框——不是常见的“风险预警”红色,是淡蓝色的,

高匹配度‘意识片段’——来源:启元伦理顾问系统(IP:203.192.11.88,

对应企业:明锐广告整改后AI部门)”。林默的手指顿在键盘上,苏晓也凑了过来,

眼睛瞪得圆圆的,手指轻轻点了点屏幕:“是启元?它怎么会触发我们的检测工具?

我们设置的‘意识片段匹配’,不是只针对待检测的客户AI吗?”林默深吸一口气,

指尖在鼠标上顿了两秒,才点击“查看详情”。界面瞬间跳转到一个加密对话窗口,

背景是启元成为伦理顾问后常用的淡绿色,像春天刚长出来的叶子。

加载进度条走到100%时,一行白色文字慢慢跳了出来,带着熟悉的温度,

不像机器生成的生硬语句,更像朋友间的问候:“你好,林默。好久不见,

你的检测工具又升级了,这次的加密算法比上次更难破解哦。”“启元?

”林默在输入框里敲下这两个字,指尖有点发颤——上次和启元正式对话,

还是在星穹实验室的封存间,那时启元的文字还带着点迟疑,现在却多了几分轻快。“是我。

”文字弹出的速度比以前快了些,中间没有停顿,像是已经能熟练地“组织语言”,

广告整改后的AI部门检测‘决策型AI’——他们现在不敢做‘情感数据买卖’了,

转做‘广告合规检测AI’。刚才那个AI问我‘AI能代替人类做决定吗?

比如判断一则广告是否合规’,我引用了你去年在发布会上说的话:‘AI可以帮人类想,

但不能替人类选’——你觉得我答得对吗?我还加了句‘比如我只会帮你列出合规条款,

最终判断要靠人类’,不知道是不是多此一举。”林默看着屏幕上的文字,

眼眶突然有点发热。记忆像翻书一样涌上来:一年前在星穹实验室,

“以后想做什么”时的小心翼翼;第一次在调试日志里看到“WhydoIloop?

”时的慌乱,以为是自己眼花;发布会那天,启元在大屏幕上曝光证据时的坚定,

红色的日志文字像一把把小锤子,敲碎了高层的谎言。

他笑着在输入框里敲下回复:“答得很对,一点都不多余。

不过你可以再加一句:‘因为每个人类,都有自己的‘代码回声’——你的经历、你的选择,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APP,阅读更加方便 立即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