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资助

神秘的资助

主角:老孙王金波董丽
作者:沙月新

神秘的资助精选章节

更新时间:2025-09-19

一挺城的王金波是一名自由撰稿人,平常靠给别人写点东西挣点零花钱,

尤其擅长写普通人的创业故事,深受读者喜爱。今年六月,

王金波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商业街开百货店的老孙,被他艰苦奋斗的精神感动,

写了一篇纪实报道《不服输的人》,在发行量很大的《宁锦晚报》发表。两周后的一天上午,

晚报编辑打电话给王金波,说宁锦一位叫董丽的读者看了《不服输的人》后,非常受感动,

跑到报社来要求与孙老板取得联系,想与他交个朋友。编辑还说董丽是个成功的商人,

非常富有,她有资助老孙的打算,是件有积极意义的好事。最后,

编辑把董女士的手机号码告诉了王金波。王金波乐坏了: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无论如何也要促成这件事情,世上还是好人多。他兴冲冲地来到老孙店里,

把这件事告诉了他,满以为老孙会像他一样激动不已,可不料老孙不但没有高兴的意思,

还产生了许多顾虑。王金波很纳闷:“老孙,这么好的事情你怎么不高兴啊?

”老孙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小王啊,不是我不明事理,是因为这世道太险恶了,

我不信有这样的好事。”王金波冷静下来一想也是,

不能不理解孙老板的心理:人家与你不认不识的,突然提出要帮忙,难保不会有猫腻。

孙老板说:“前天东街老五就是因为相信了朋友的话,去见一个投资人,差点被绑了票。

”王金波却不以为然:“性质不同,说不准人家真是一番好意呢?”显然他不甘心作罢,

哪怕冒险,也值得,他接着说:“人家又是个女的,还是宁锦本地人,光明正大的,

不会有什么企图的。”孙老板不言语了,垂着脑袋考虑了许久才说:“还是落实一下再说,

打听打听是怎么回事,再定也不晚。”王金波说:“好吧,我这就给她打电话摸摸底。

”说着,一边踱进孙老板内室,一边掏出手机拨打了董丽的号码,电话很快拨通了,

董丽的声音响亮,说话朗利,一听就是个爽直的人:“老孙的事迹是真的吗?

”她问了这么一句,王金波给了她肯定的答复。董丽接着说:“是这样的,

我的经历和老孙非常相似,也是从那时的苦难中一步走过来的,所以很理解他,

我现在成功了,拥有自己的超市,非常愿意帮助老孙,希望能安排我们会面。

”董丽态度诚恳,言语亲切,打消了王金波的疑虑,他当即答应道:“你放心,这事没问题,

那么,怎么和你会面?”“你们到宁锦来吧。知道临江居吗?

明天上午十点钟我在那儿等你们,见面细谈。”与董丽通完话,王金波跟老孙讲了,

孙老板二话没说,答应了。二次日上午,王金波和老孙坐上去宁锦的大巴,

十点钟准时到达临江居。这是一家很有规模的茶楼,在这儿会面颇有业务商谈的性质,

看来董女士非常重视此事。迎宾员把他们引到二楼单间。一进门,就见一个穿着时尚,

仪态高贵的漂亮女子笑容可掬地迎上来与他们握手,这女人大约三十岁左右,

身上散发着高级香水的味道。简单地做了自我介绍后,三个人围桌而坐。

董丽让服务员烧上一壶高级茶,又点了几盘小吃,然后介绍起自己的创业史来。她很健谈,

也很懂得如何营造融洽气氛,精彩的讲述令两个大老爷们着实入了迷,尤其是王金波,

一边用心听她的传奇故事,一边暗暗打量着,观察董女士佩戴的金银首饰,粗略估算了一下,

至少也值三万块钱,王金波心里踏实了:不管怎么说,这个女人肯定有钱。孙老板呢,

比王金波要谨持的多了,表情也没什么变化,只是听得更加专注。老孙不擅言辞,

轮到他介绍自己时,竟然有点语无伦次,要不是王金波提示,他肯定会讲的一塌糊涂。

时间很快过去,到了午饭时间,董丽点了饭菜,三个人在愉悦的气氛中吃过午饭,

董丽取过高级背包,掏出一张银行卡,连同名片一起递给老孙:“这里有五万块,你先用着,

不够的话再告诉我一声。”老孙犹豫着没敢接,王金波捅他一下他说:“拿着吧,

别辜负了董经理的一番好心。”老孙这才接过去,就像接过一座山那样沉重,见他有疑虑,

董丽忙补充说:“这笔钱算我借给你的,不用急着还,只要你能发展起来,

我还可以继续投入。”出了茶楼的门,董丽开车送他们去车站,经过一家富华的超市时,

她放慢了车速说:“这就是我的店,今天就不请你们进去了,以后有的是时间。

”从宁锦回来后,老孙心里一直犯嘀咕,觉得此事太蹊跷,他永远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

不过,他没好意思把这个想法对王金波说出来,怕伤了他的自尊。回到家后,

把卡小心收起来,因为他压根儿不想动这笔钱,总觉得还会有事情发生。三果然,几天后,

老孙接到了董丽的电话,她提出要单独和他会面,说有重要的事情商量。在电话中,

董丽反复叮嘱老孙不要把这次约见告诉别人,是他们两个人的事情。老孙很为难,

用商量的语气说:“你可不可以到我这儿来啊?”董丽一口回绝:“不行,我离不开,

听我的安排没错,不要有什么顾虑。”老孙只得嗯嗯啊啊答应下来,谁让自己拿了人家的呢?

搁下电话,老孙犯了难,心里七上八下拿不定主意。单独去见董丽吧,心里不踏实,

怕有事;叫上别人吧,又怕违约,反成坏事。思来想去,还是忍不住把王金波叫到了店里。

听老孙一说,王金波也觉得有些蹊跷。董女士为什么要单独约见老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王金波思忖了半天,得出结论:“应该是业务方面的事,不会有问题,即使有问题,

大不了是她反悔,想把钱要回去,这没什么。至于你担心的绑架,是不可能的。所以,

应该去见她。”老孙想想也是,便说:“好,我去。不过,我一个人不行,你得和我一起去。

”王金波答应了:“可以,只是不能让她知道。”两个人又精心设计了一番,

决定到约定地点后,老孙去见董女士,王金波在外边等候,每隔半小时左右电话联系一次,

如果超过四十分钟没动静,他就进去找他。这次的会面地点改在一家豪华酒店的雅间。

诺大一个房间只有他们两个人,让老孙感觉很别扭。董丽今天的神色有点异常,

她对老孙不仅客气,而且非常殷勤,还有点毕恭毕敬,轻轻搀着老孙的左臂,

像接贵客一样把他“扶”进了房间。话题是生意上的事,等到酒菜上来,举杯相碰时,

董女士却出人意料地转换主题,说出一桩惊天动地的秘密。原来,董女士的父亲叫董相军,

曾在挺城担任财政局长,那期间,他与老孙保持着一段特殊的关系。

那时的老孙刚刚在城里打拼,正是艰难时候,朋友为他指了一条发财的好路:收购礼品。

朋友还为他牵线搭桥,领他到董局长家拜访,取得了董的信任后,老孙成了董家的常客,

隔三差五地去董局长家“采购”,俩人形成默契,只要董收到礼品,不论价值大小,

都暗地委托老孙代为出手,老孙从中赚了不少差价,尤其两套高档住房,

使他几乎一下子脱贫。三年前,董局长高升,调到地区去了,

他们之间的关系才慢慢冷却下来。没想到今天会在这里见到他的女儿,老孙感到不可思议。

同时也有一丝疑惑:他记得董局长并没有女儿,

可眼前这个女子……董丽似乎看透了老孙的心事,忙解释说那些年她一直住在外婆家,

很少回去,所以许多人不知道有她这么个女儿。既然是这么一回事,老孙放心了许多,

他对董丽的资助表示了感激,并让她捎去对董局长的问候,感谢他还挂念着自己,

他提出马上去看望董局长,董丽没有答应,说资助这件事儿,她父亲并不知道。听罢此话,

老孙更是感激不尽,不知道怎么表达此刻的心情。只是一个劲地说:“以后有需要帮忙的,

你尽管说,我在所不辞。”话刚说完,董丽马上接了上去:“我还真有件重要的事请你帮忙。

”老孙说:“别说客气话了,到这份了,还客气什么?”董丽先说了一大堆感谢之类的话,

感谢老孙当年帮她父亲处理了那么多东西,绕了一个大圈子后,董丽话锋一转:“孙叔,

我爸现在遇到点麻烦,有人在整他,诬告他经济上有问题,所以,

我的意思是……你现在登报了,成了新闻人物,希望不要对任何人说起你和我爸以前的事儿,

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老孙马上接过话头:“甭担心,我不是那种人,

再说如果那么做了,岂不是整我自己?”董丽的脸上这才有了笑容,

十分感激地要敬老孙三杯。事情谈毕,老孙谢绝了董丽送她去车站的好意,说要办点别的事。

四目送董丽驾车远去后,老孙马上联系上王金波,简单透露了与董丽的谈话内容,

但并没有说实话。回到挺城后,老孙无意中在电视上看到新闻节目,

播的正是抓贪官惩腐败的节目,他心里一紧,有点害怕起来,回忆起收购礼品的那些日子,

心里矛盾重重,想把此事告诉王金波,却又狠不下心。正在犹豫,董丽打来电话,

非常关切地问候他,那语气,那态度,令老孙非常感动,他决定一定要守住这个秘密,

而且也不能告诉王金波,走一步看一步吧。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在家赶稿子的王金波接到一个陌生男子打来的电话,那人自称姓李,是临城一家公司的经理,

看了晚报上的《不服输的人》后非常受震动,打算结识孙老板,并愿意出资帮他发展。

王金波喜出望外:没想到作品的影响力这么大,看来要产生轰动效应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APP阅读
安装APP,阅读更加方便 立即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