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白头,苏冉却“玩消失”

说好白头,苏冉却“玩消失”

主角:孟星苏冉
作者:回忆里搁浅

说好白头,苏冉却“玩消失”第10章

更新时间:2025-08-21

高三的风总是裹挟着试卷的油墨香。苏冉的书桌上永远堆着半人高的习题册,台灯亮到深夜的光,在窗帘缝隙里投出条细长的亮线,像根绷紧的弦。

孟星就坐在窗边的小沙发上,手里摩挲着那颗蓝玻璃弹珠。五年来,珠子被他摸得愈发温润,红绳却磨出了毛边。他看不见苏冉伏案疾书的样子,只能听见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像蚕食桑叶,又像沙漏在计时。

“这道物理题好难。”苏冉偶尔会抬起头,对着空气说话,声音里带着点疲惫的哑。

孟星会循着声音转过头,尽管眼前只有团模糊的暖黄,他还是会轻声应:“慢慢来。”

他的听力更差了,很多时候,苏冉的话像隔着厚厚的棉花,只能捕捉到零星的音节。但他学会了从她的语气里分辨情绪——语速快时是焦虑,声音低时是疲惫,尾音带点颤时,是需要被安慰了。

每天清晨,苏冉会牵着他的手出门,先送他到巷口的公园长椅上。“我中午回来找你。”她会轻轻拍他的手背,这个动作他能清晰地感觉到。

孟星就坐在长椅上,听着公园里的鸟鸣(虽然已经很模糊),感受着阳光从凉到暖的变化。他像个耐心的守时人,等着那团熟悉的粉白影子穿过晨雾跑回来,带着食堂的饭菜香。

“今天模拟考,数学好像考砸了。”苏冉坐在他身边,把温热的饭菜递给他,声音里的沮丧像水滴落在石板上。

孟星摸索着握住她的手,她的指尖总是凉的,因为常年握笔。“没关系。”他说,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你已经很厉害了。”

他知道自己帮不上任何实际的忙,不能替她算题,不能帮她背书,甚至连一句清晰的安慰都很难传递。他能做的,只有陪着她,在她学习时保持安静,在她疲惫时递上一杯温水,在她偶尔崩溃时,用沉默的陪伴告诉她:你不是一个人。

苏冉好像从来没觉得他是负担。她会把错题本念给他听,即使知道他可能听不懂那些术语;她会在睡前给他讲学校里的趣事,模仿老师的语气,笑得肩膀发抖;她甚至会拉着他的手,在草稿纸上一笔一划地写:“孟星,你看,这个‘医’字,是不是很像一个人在治病?”

孟星的指尖抚过纸上凹凸的痕迹,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他隐约猜到了什么。

高考前最后一个月,苏冉的状态越来越紧绷。有天夜里,他听见她压抑的哭声,像小猫在呜咽。他摸索着走到书桌旁,轻轻碰了碰她的胳膊。

苏冉猛地抬起头,带着泪痕的脸在他眼前是团模糊的白。“我怕考不好。”她的声音哽咽着,“我怕……”

孟星伸出手,笨拙地替她擦眼泪,指尖触到温热的湿意。“你可以的。”他说,这三个字说得格外用力,“我相信你。”

他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只能一遍遍地重复这句话,直到她的哭声渐渐平息,直到她重新握住他的手,把脸埋在他的掌心,像只找到港湾的小船。

高考那两天,孟星每天都跟着苏冉去考场。他不能进去,就在外面的树荫下坐着,手里紧紧攥着那颗蓝弹珠。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落在他手上,明明灭灭的,像他忐忑不安的心。

他听见考生们进进出出的喧闹(虽然很模糊),听见家长们的议论,却只能在心里一遍遍地祈祷。直到那团粉白影子跑出来,带着点雀跃的气息扑到他面前,他才松了口气。

“感觉……还不错。”苏冉的声音里带着笑意,像含着糖。

孟星笑了,伸手摸到她的头,像小时候她安慰他那样,轻轻拍了拍。

填志愿那天,苏冉把志愿表念给孟星听。当念到第一志愿——临床医学时,她停顿了一下,声音变得格外认真:“孟星,我想当医生。”

孟星的手指猛地收紧,那颗蓝弹珠硌得掌心发疼。

“我想知道你的眼睛为什么会这样,想知道有没有办法能让你看得清楚一点,哪怕只是一点点。”苏冉的声音很轻,却像锤子,一下下敲在他心上,“就算……就算最后什么也做不了,我也想离你近一点,更懂你一点。”

空气里安静得能听见窗外的蝉鸣。孟星抬起头,朝着那团模糊的粉白影子,眼眶慢慢热了。他想说“不值得”,想说“别为我这样”,可所有的话都堵在喉咙里,最后只化作一个颤抖的拥抱。

他看不见她的表情,听不清她的心跳,却能清晰地感觉到她环住他后背的手,带着坚定的力道,像在给他一个承诺,也像在给自己一个信念。

夏天快结束时,苏冉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她把通知书凑到孟星眼前,一字一句地念:“苏冉同学,你已被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录取……”

孟星的手指抚过烫金的校徽,冰凉的触感里,却仿佛带着能灼伤皮肤的温度。

——孟星的十天

上一章 章节目录 APP阅读
安装APP,阅读更加方便 立即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