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上辈子,方子期是华五高校理科博士。这辈子,穿越到大梁农家!贫困的家,偷学的爹,偏心的爷,十次落榜的大伯……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方子期只能勒紧裤腰带走上科举路!六岁开蒙!八岁下场!十四岁科举及第!二十岁外放封疆大吏!收琉球!灭扶桑!征南洋!北逐蛮夷,胡马不敢饮黄河之水;南抚百越,瘴烟尽化桑麻之香!旌旗所指,草木皆识汉家法度;马蹄所至,沙石亦染华夏文章!方子期:“凡阳光所照之地,皆为我土!凡江河所至之处,皆为我臣!”“所谓我土,不止于舆图所载;所谓我臣,不限于编户之民!”“昔年全族以血肉铺路,助我踏过科举荆棘;今日臣持天子剑,当为大梁拓万里疆!”皇上笑着问他要什么赏赐,方子期叩首:“臣别无所求,只求为家乡做点事——比如,给当年陪着臣熬夜苦读的老黄狗,讨个‘御赐忠犬’的诰命牌,让它也风光风光!”
永德二十三年,宁江府,禾阳县,柳溪村。
烈日烘烤着大地,空气中散发着浓郁的稻香气。
方子期瘦弱的身躯佝在田地间,不停地拾起遗落的稻穗。
这个天,别说是干活了,就算是在外面站一会儿,都得汗流浃背。
更别说方子期这刚到六岁的稚童了。
这天杀的古代。
六岁小孩就得出来干活。
一想到穿越到这个世界已经六年了,方子期就……
继续争论显然是无用的。
今晚所谓的商议明面上也就是走个过场。
爷爷方守义和奶奶柳氏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但是话里话外的,都想让大房的方文舟去。
只是这样一来,大房就有三个读书人了。
二房和三房反倒是一个没有。
理上说不过去。
要知道现在可还没分家。
大房这么多读书人,那就表明二房和三房是要供养着大房的。……
“你送他来。”
“束脩减半!”
“仲礼,你也知道,这是族学,我若是将束脩全免,族里是会说闲话的。”
方夫子此刻也起了爱才之心,当即对着方仲礼叮嘱道。
方仲礼眼前一亮,连忙道谢,然后拉着方子期就归家了。
回家之后。
方仲礼将方子期丢在一边,随即兴致勃勃地冲进自家爹娘所在的正屋。
等方仲礼再回来时,一脸的愤愤不满……
“在胡乱吵闹些什么!”
“闹得家宅不宁的!”
“赵氏!”
“伯山读书已经够辛苦了!”
“你还在那里挑事!”
奶奶柳氏走上前,儿子和儿媳吵架,她自然是要站在自己儿子这一边的。
大伯母赵氏还未开口,方伯山就连忙走上前。
“娘。”
“没什么事,就是拌了几句嘴。”
“爹,娘,你们快回去休息吧。……
一夜好眠。
第二天。
方仲礼就带着银子和方子期去了柳溪村的学堂。
给方夫子交上一两银子的束脩后,方仲礼成功入学了。
因为方仲礼刚入学,所以被分到了乙班。
学堂共有甲乙两个班。
甲班都是即将要下场考县试的,大多都是十几岁的学生。
而乙班大多都是十岁以下的孩童。
大房的大堂哥方文轩已经十四岁了,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