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妻

弃妻

主角:颜知信刘玉兰苏珊珊
作者:老龙鸣

弃妻精选章节

更新时间:2025-09-06

.---《弃妻》.第一章:离乡暮春的晨光透过薄雾洒在颜家村的小路上,

露珠在草叶上闪烁着晶莹的光芒。颜知信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背上的书箱沉甸甸的,

里面装着他十年寒窗苦读积累的经史子集。"夫君,再检查一遍可有什么遗漏的?

"刘玉兰小跑着追上来,手里捧着一个蓝布包袱。她的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显然是匆忙赶来的。颜知信转身,看见妻子气喘吁吁的模样,心头一软。

刘玉兰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藕荷色襦裙,发间只簪了一支木钗,朴素得不像举人娘子,

倒像个农家妇人。但她的眼睛却明亮如星,盛满了对他的关切与期待。

颜知信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暗暗发誓,一旦高中,绝不负娘子。"该带的都带了。

"颜知信拍了拍书箱,"娘子不必担心。

"刘玉兰将包袱塞进他怀里:"这是我连夜赶制的两件新衣,京城不比家里,

总要穿得体面些。"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下来,

"还有...这个..."她从怀中掏出一个沉甸甸的布包,

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五锭白银和一些散碎铜钱。"这..."颜知信瞪大了眼睛,

"哪来的这么多钱?"刘玉兰垂下眼帘:"我把娘家陪嫁的那三亩水田卖了。京城花销大,

夫君此去路途遥远,穷家富路,总要...总要宽裕些才好。"颜知信的手微微发抖。

那三亩水田是刘家给女儿的最后保障,是玉兰的命根子啊!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

却觉得喉咙发紧。"夫君不必挂怀。"刘玉兰抬头微笑,眼角的细纹在晨光中清晰可见,

"等你高中归来,咱们再置办更好的田地。"她替他整理衣领,

手指粗糙却温暖:"到了京城就托人捎个信回来。

若是...若是考中了..."她的声音微微发颤,"若是没中,也早些回家,

我和娘都在等你。"颜知信重重点头,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娘子放心,此次赴考,

我必全力以赴,不负你所望!"村口陆续聚集了送行的乡亲。颜知信向众人拱手告别,

转身踏上通往县城的黄土路。走出很远,他回头望去,仍能看见刘玉兰站在老槐树下,

单薄的身影在晨光中如同一株坚韧的芦苇。第二章:京城梦颜知信一路风餐露宿,半月后,

颜知信站在京城的城门外,仰望着高耸的城墙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一时间竟有些恍惚。

城门上方"永定门"三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护城河上的吊桥宽阔得能并行四辆马车,这一切都远比他想象中还要壮观。

"这位兄台可是来赴考的举子?"一个清朗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颜知信回头,

看见一个身着湖蓝色绸缎长袍的年轻男子,手持折扇,面如冠玉,正含笑望着他。

“兄台是叫我吗?”“正是”。"在下颜知信,江南西路人士,正是来应会试的。

"颜知信拱手行礼。"巧了!在下赵明德,也是江南西路的,咱们算是同乡啊!

"赵明德热情地走过来,拍着他的肩膀,"颜兄初到京城,想必还未寻到住处?

不如与我同住'聚贤楼'如何?那里住的都是各地来的举子,交流学问也方便。

"颜知信正愁无处落脚,闻言大喜:"如此甚好,多谢赵兄!"“不客气,随我来吧。

”聚贤楼位于城南,虽不是最豪华的客栈,却也干净整洁。安顿下来后,

赵明德便拉着颜知信逛起了京城。大街小巷,看不尽的新鲜,说不完的感慨。更巧的是,

还遇见了这位热情的同乡。颜知信感觉这次进京,自有天照应,大比定能金榜题名。

"颜兄初来乍到,小弟理当尽地主之谊。"赵明德摇着折扇,指着街道两旁的店铺一一介绍,

"这家'墨香斋'的文房四宝最好,

那家'状元楼'的八宝鸭堪称一绝..."京城的热闹远超颜知信的想象。街道宽阔平整,

商铺鳞次栉比,叫卖声此起彼伏。绸缎庄里流光溢彩的布料,酒楼中飘出的诱人香气,

还有那些衣着华丽的公子**,无不让他这个乡下书生眼花缭乱。颜知信怎么看也看不夠。

"赵兄在京城已久?"颜知信好奇地问。赵明德笑道:"不瞒颜兄,这已是我第三次赴考了。

家父在京中有些生意,故而我对京城还算熟悉。"“赵兄三次赴考了?

那怎么……”“哈哈哈”赵赵明德的口气有些玩世不恭“我来赴考不过是应个景,

我不来我爹面子上过不去,我只是到京城来玩玩,我家有生意在京城,不缺钱”。

赵明德看看天色,压低声音:"今晚带颜兄去个好地方,保准让你大开眼界!"夜幕降临,

赵明德带着颜知信穿过几条幽深的小巷,来到一座灯火通明的楼阁前。

朱漆大门上挂着"怡红院"的烫金匾额,门前站着两个衣着鲜艳的姑娘,正娇笑着招揽客人。

颜知信顿时面红耳赤:"这...这如何使得...""颜兄莫要拘谨。

"赵明德熟门熟路地拉着他往里走,"京城名士哪个不来此处寻些雅兴?

读书人也需放松心情嘛!"丝竹声声入耳,脂粉香气扑面而来。

颜知信手足无措地站在大厅角落,看着那些衣着暴露的姑娘们在客人间穿梭调笑,心跳如鼓。

"赵公子来啦!"一个浓妆艳抹的中年妇人摇着团扇迎上来,"这位公子面生得很,

是新科举子吧?"赵明德笑道:"妈妈好眼力,这位是江南来的颜举人,才高八斗,

前途无量啊!"老鸨眼睛一亮:"哎呀,原来是颜举人!我们这儿刚巧来了位苏姑娘,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最是仰慕读书人..."她话未说完,楼梯上传来一阵环佩叮当。

颜知信抬头望去,只见一位身着淡紫色纱裙的女子缓缓而下。她发髻上只簪一支白玉兰花,

眉不画而黛,唇不点而朱,与其他浓妆艳抹的姑娘截然不同。

更引人注目的是她手中执着一卷《楚辞》,神情恬淡,宛如画中走出的仕女。

"这位就是苏珊珊姑娘。"老鸨得意地介绍,"她可是我们怡红院的头牌,

等闲人见都见不到呢!"苏珊珊走到颜知信面前,盈盈一礼:"这位公子气度不凡,

想必是饱读诗书之人。珊珊近日读《离骚》有些疑惑,不知可否请教?

"她的声音如清泉击石,眼神清澈见底,丝毫没有风尘女子的轻浮。颜知信一时恍惚,

竟忘了身处何地。那一夜,颜知信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酒不醉人人自醉"。

苏珊珊不仅能与他谈诗论赋,更精通音律,一曲《阳关三叠》弹得他心驰神往。

当黎明微光透过窗纱时,他才惊觉自己竟在此处盘桓了一整夜。"颜公子才学过人,

珊珊仰慕已久。"临别时,苏珊珊含情脉脉地望着他,"不知何时能再与公子论诗?

"颜知信心猿意马,暗自庆幸自己所学有成,不然今天如何能与苏珊珊对答如流?

立马回道:“姑娘博学多才,在下定然常来讨教。”第三章:温柔陷阱从那天起,

颜知信便频频出入怡红院。起初他还惦记着温书,每天只在傍晚时分去听苏珊珊弹一曲琴,

论几句诗。渐渐地,他在怡红院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有时甚至彻夜不归。情到深处,

完全忘了自己到京城来干什么,忘了妻子和老母亲日夜盼望。神仙般的府地,神仙般的美人,

令人陶醉啊!"颜兄近日气色不佳啊。"一日清晨,赵明德在客栈走廊遇见颜知信,

意味深长地笑道,"可是用功过度?"颜知信面上一热,支吾几句便匆匆回房。

桌上堆积的书册已蒙上一层薄灰,他随手翻开一页,却发现思绪早已飘到苏珊珊那里去了。

这些书册此刻仿佛成了阻碍他与苏珊珊相见的墙。"我这是怎么了..."他喃喃自语,

却无法控制自己想要再见她的冲动。刘玉兰寄来的家书堆在床头,他已经好几封没有回复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APP阅读
安装APP,阅读更加方便 立即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