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囤货大站:10天塞满50个快递柜
陈峰盯着手机屏幕,指尖泛白。前晚分8个账号下的40箱自热米饭,凌晨醒来看时,3个订单标着“仓库异常,已取消”,客服只回“物流停运,无法补货”。他咬着牙蹲到凌晨三点,终于蹲到一家**店有货,加了50%运费,对方才答应“明天送到站点,不包上楼”。
“峰子,你咋黑眼圈这么重?”早上交车时,小李拍他肩膀,“昨晚抢货去了?我妈让我抢两箱泡面,超市都空了。”陈峰揉了揉眼,没敢说自己囤了几十箱米饭,只含糊“帮客户盯补货”。心里却急得慌:还差20箱米饭,只能去批发市场碰碰运气。
批发市场的饼干批发商老张,正坐在柜台后数钱。陈峰搬个凳子凑过去:“张哥,要20箱压缩饼干,临期的也行。”老张抬头瞥他,手指敲了敲桌面:“临期的只剩10箱,保质期到下个月,正常的还有10箱,一起拿算你便宜点。不过我问你,你这是送快递,还是自己囤货?”
陈峰心里一紧,早编好的瞎话脱口而出:“给山区学校捐的,公益组织托我买的。”老张笑了,摸出手机翻出“山区捐赠公示”:“我昨天刚看的,没你这号人啊。”陈峰手心冒汗,赶紧补:“刚备案,还没上公示。”老张盯着他看了几秒,突然说:“要真是囤货自己吃,我再给你留10箱正常的,算你成本价。这天气,后面指不定啥样。”
这话像根刺扎在陈峰心里——他确实缺物资,可一旦承认,就等于暴露了。他硬撑着摇头:“真捐山区,张哥你别不信。”老张叹口气,指了指角落的箱子:“那10箱临期+10箱正常,运费加20%,不然不送。”陈峰咬咬牙答应了——临期饼干的保质期,刚好在冻灾爆发后一个月,后面还得想办法续存。
送饼干到站点时,陈峰没敢多停,拉着小推车就往快递柜跑。第一个目标是老机床厂的柜,他之前踩过点,闲置了快俩月。可刚走到柜前,就皱了眉:柜门密封条裂了道缝,风往里灌,柜身靠近围墙的地方,地面有积水——冻了之后,肯定会结冰卡柜门。他只能从包里掏出胶带,绕着密封条缠了三圈,手指冻得发僵。
更麻烦的在城西拆迁区。他推着小推车绕到柜后,刚掏钥匙,就听见“噼啪”的烤火声——三个流浪汉围在柜旁,用捡来的木板生火。陈峰赶紧躲到断墙后,等了快俩小时,直到后半夜流浪汉睡熟了,才蹑手蹑脚摸过去。刚打开柜,其中一个流浪汉突然翻了个身,陈峰吓得屏住呼吸,手里的饼干箱差点掉地上。
最险的是城南工业园的柜。密码锁坏了,他掏出快递员的撬锁工具,折腾了半小时才撬开,刚要塞物资,远处突然传来保安的手电筒光:“谁在那儿?”陈峰赶紧躲到柜底,手电筒光扫过柜身,他听见保安嘀咕“这破柜还没拆”,脚步声渐远,他才敢爬出来,后背的汗早把衣服浸透了——这柜还得换把新锁,不然后面谁都能开。
囤到第5天,陈峰发现暖宝宝不够了。原计划每柜塞50片,翻遍网购订单,只到了1500片,分摊到50个柜,每柜只能塞30片。他蹲在物资堆前算:“冻灾时取一次货,至少要10片暖宝宝,30片只够三次……”只能优先给偏远的柜塞,家附近的柜少塞点,心里却慌:“万一被困在偏远的柜旁,暖宝宝不够怎么办?”
更糟的是囤老机床厂的柜时,他拆工业盐包装,手一抖撒了半袋在柜底,盐粒渗进柜门轨道。他赶紧用扫帚扫,可缝隙里的扫不出来,心里骂自己:“这盐一冻,轨道肯定锈得更厉害,后面开门更难了。”还有城西拆迁区的两个柜,慌慌张张塞完物资,忘了贴“密码提示”——那是他自己画的符号,没提示,过几天说不定自己都忘了密码。
第8天下午,他在工业园柜旁撞见了小李。小李骑着快递车路过,看见他蹲在柜前,疑惑地问:“你修这破柜干嘛?早该报废了。”陈峰心里一紧,赶紧摸出螺丝刀假装拧螺丝:“站点让修的,说还有人用。”小李凑近看了看,突然说:“我上周来送快递,好像看见流浪汉在这柜旁翻东西,你小心点。”陈峰笑着应下来,等小李走了,赶紧用树枝挡住柜旁的监控——刚才小李的话,让他更担心流浪汉会发现柜里的物资。
终于到第10天,最后一个柜在城北加油站旁。陈峰搬着最后一箱饼干塞进去,刚关柜门,就听见加油站旁的超市传来吵嚷声。他凑过去看,一群人围着货架抢泡面,有人为了最后一袋推搡起来,一个老太太被挤得摔倒在地,手里的面包撒在地上,瞬间被踩烂。
陈峰的手摸向口袋里的快递柜钥匙,心里突然踏实——50个柜,每柜2箱米饭(缺的20箱用自热火锅补了)、1箱饼干、30片暖宝宝、2个手电筒,还有夹层的工业盐,够他撑3个月。可这份踏实没持续几秒,他看见张强站在超市门口,举着手机往快递柜方向拍,心里一沉:这家伙不会盯上这些柜了吧?
他赶紧转身往快递车走,又想起那两个没贴密码提示的柜,还有老机床厂柜底的盐、拆迁区的流浪汉……刚才看见老太太摔倒时,他手里攥着袋饼干想递过去,可脚像钉在地上——一旦暴露,这些物资就可能被抢。风裹着碎雪吹过来,陈峰裹紧外套,摸了摸钥匙串上的快递柜钥匙,心里清楚:这些铁柜子,是他的移动粮仓,可藏在里面的隐患,说不定比冻灾本身更难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