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囡囡醒啦,你再去玩会,爸爸这就给你做好吃的。”
见到女儿,林振邦脸上的笑容愈发明显。
“哼听你胡扯,闺女最喜欢吃的明明是我做的蟹黄包。”俞纹心嗔了一眼丈夫。
她仔细打量,发现女儿状态好了不少,又摸摸林纫芝的额头,放下心来嘱咐道,“囡囡,你先拿点桃酥垫垫肚子,饭马上好。”
餐桌上,林振邦先给老婆女儿各夹了两块红烧肉,“囡囡,快尝尝味道,看爸爸的水平有没有下降?”
“还是熟悉的味道,爸爸你的厨艺还是这么好。”林纫芝连连称赞。
嘴里的肉炖得烂透,轻轻一抿便化开了,满口都是美味滚烫的荤香。
听到女儿的夸奖,林振邦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哪里还有工作时严肃板正的样子?
他一向骄傲自己的好厨艺,当初就是凭着这一手才打败众多情敌,成功抱得美人归。
“囡囡,你以后得找个会做饭的对象,不会也没事,爸爸保管教会他。你喜欢的几道菜是一定要学的,可不能让我女儿结婚后吃不到好吃的。”
他眉头紧锁,严肃地念叨。
至于教自己女儿做饭?林振邦从没想过。
女儿的手是拿来刺绣和画画的,他这个父亲都舍不得芝芝去做这些,其他男人就更不配了。
听着丈夫絮絮叨叨,俞纹心连连点头。
想到什么,她欲言又止地看着林纫芝。
“妈妈,你想和我说什么呀?”
接收到妻子的眼神,林振邦咳了咳嗓子。“囡囡啊,你现在也毕业了,程叔这两天和我提起他的儿子,你看要不要见见?”
林纫芝在记忆中搜索到和程叔有关的内容。
程叔本名叫程建国,是长风厂后勤科主任。程明远是他的独子,在教育局当办事员,长相斯文秀气,是很多女生喜欢的文艺青年类型。
有次原主去厂里给林父送东西,偶然撞见了对方。在那之后,他们在不同场合也遇到过几次。
程明远每次都会偷偷看她,被发现了又装作不经意的样子,脸色微红。
原主大概清楚他对自己有意思,可是她不喜欢程明远的长相和性格,加上对方也没挑明,便装作不知情,并且尽量避开。
虽然是为了转移舆论,但林振邦俞纹心也没想过要随便找一个女婿。他们也担忧自己百年之后,没有人照顾女儿。
夫妻俩打算借此机会,亲自选个信得过、靠得住的人。
正好这时程建国托人传达了相看意向,林振邦试探了对方对谣言的态度,程父明确表示“相信女儿为人”。
尽管程家说不在意,林振邦还是私下多方打听。
程建国早年从农村来城里打拼,靠自己爬到了现在的位置。
程母在外的名声也是很好的,至少俞纹心听到的都说她待人温和。
程家和老家人也没有来往了,如果女儿嫁过去,就不需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林振邦接触过程明远本人,发现他确实人品不错,长相端正,有上进心,有孝心,对待老人妇孺也很宽容。
最重要的是,他喜欢自家女儿。
而且林振邦的职位比程建国高,两家又都住在大院,如果对方敢欺负自家女儿,他们也能及时照顾到。
确认了程明远没啥问题,夫妻俩才来和女儿商量相看一事。
林纫芝听完父母的细细分析,望着他们忧虑的眼神,心口一软,“爸妈,那你们看着安排吧,我先见见他再说。”
只是见一面,便能安父母的心,不合适还可以拒绝,林纫芝没道理不同意。
林振邦和俞纹心开心又有点酸涩。在他们眼中,自家囡囡条件是顶顶好的,谁都配不上她。
先不说林俞两家的家世背景和经济条件,就单单长相而言,她女儿也是世间罕见的美貌。
林纫芝眉似远山含黛,一双桃花眼微微上挑,眼波流转间,尽显少女的娇媚。嘴唇丰润如花瓣,下颌圆润,不笑时清冷疏离,笑起来如同明媚春光。
她身上的气质中和了古典与仙气,加上肤质细腻,如釉色极好的白瓷,整个人自带柔焦滤镜。
看着面前乖巧娇俏的女儿,林家父母又开始不舍了。
“囡囡啊,只是见一面,你也不要委屈自己。不喜欢我们就继续挑,再不济还有你爷爷舅舅呢。”
林振邦和俞纹心温和安抚道。
“好呀,爸爸妈妈你们放心吧,我不会委屈自己的。”林纫芝抱着俞纹心的手臂,一副撒娇的口吻。
俞纹心含笑看着女儿恢复往日的明媚模样,摸了摸她的头发,“好,那等解决了赵家那群黑心肝的,再安排你们两个见面。”
她可舍不得囡囡去看别人白眼,又对着林振邦催促。
“老林,这事你得抓紧了,问问爸那边到哪步了。”
林振邦把剥了皮的葡萄放在妻女面前,抬头应道:“我一直催着呢,上午打电话时说证据收集得差不多了。我晚点再问问。”
夜晚回到房间,林纫芝躺在床上。想到原主父母的满腔爱意,鼻子酸涩。
她想自己爸妈了,他们对自己也是千娇百宠的。不知道原主现在在哪,也和自己一样吗?
迷糊间困意涌来,林纫芝在睡梦中回到了21世纪的中式宅院,看到“她”和自己父母和睦相处。
“她”好像也看到了自己,对着空气轻声开口。
“我一时想不开钻了牛角尖,有愧于父母。如果可以的话,希望你能替我尽孝。我也会善待他们的。”
林纫芝答应了。她明白她们两个应该是互穿了,而且可能再也回不去了。
以后她就是1975年的林纫芝,她得放下之前过往,好好经营今后的人生。
没过两天,林纫芝就在《苏城日报》上看到赵家的消息。
赵父涉及利用职权滥杀无辜、迫害群众、贪污受贿等多项罪名,由于贪污金额过大、情节过于恶劣被判处死刑。
赵向红也因**多名女性和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
苏城公安局局长是林大伯的老同学,有这层关系在,很快警局以正式文件形式澄清了林纫芝的谣言。
当天广播固定时段,长风厂和军工大院的大喇叭准时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