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叫头遍的时候,苏云晚就醒了。窗外天刚蒙蒙亮,土坯墙透着股子凉气,她动了动胳膊,昨天那种拆骨头似的疼减轻了不少,只是身子还有些发虚。
想起昨天跟陆建军说的话,她没敢再赖床,扶着墙慢慢挪到外屋。家里就一间正房带个小厨房,外屋摆着一张掉漆的八仙桌,四条腿有一条用砖头垫着,桌角堆着孩子们的旧衣服,地上还散落着几根柴火棍——这就是她以前不管不顾的“成果”。
厨房更乱,水缸里的水只剩个底,灶台上积着厚厚的油垢,锅里还放着前天没洗的碗,结着一层硬邦邦的玉米糊糊。苏云晚皱了皱眉,挽起袖子就开始收拾。
先把碗刷干净,又借着灶膛里没灭的余火添了柴,烧了一锅热水。倒了半瓢进水缸,剩下的用来擦灶台,硬邦邦的油垢得用热水泡着刮,她擦得胳膊发酸,才把灶台弄出点亮堂劲儿。
刚收拾完,里屋就传来了动静。五岁的明华揉着眼睛走出来,看到外屋干干净净的,又看到站在厨房门口的苏云晚,吓得往后缩了缩,小声问:“妈妈,你……你没生气吧?”
苏云晚心里一软,走过去蹲下来,尽量让语气更温和:“妈妈没生气,明华饿不饿?妈妈给你做糊糊。”
明华眼睛瞪得溜圆,好像没听懂似的。以前苏云晚从来不会早起做饭,要么是陆建军早上提前做好,要么就是孩子们自己啃冷窝头。他愣了半天,才怯生生地点了点头。
苏云晚从粮缸里舀了半碗玉米面,这粮缸还是陆建军昨天补满的,里面除了玉米面,就只有一小袋红薯干——家里的粮食从来都紧巴巴的。她往玉米面里加了点热水搅开,等锅里的水开了,慢慢倒进去,一边倒一边搅,防止糊底。
又在角落里翻出两个蔫了的红薯,洗干净切成块,扔进锅里一起煮。这红薯还是上个月陆建军出差,人家给的土特产,她以前嫌不好吃,扔在角落里忘了,现在倒成了宝贝。
“妈妈,我能帮忙吗?”明华凑到灶台边,看着锅里冒着的热气,小声问。
“当然能,”苏云晚把手里的小勺子递给他,“帮妈妈搅着,别让糊糊粘锅底,好不好?”
明华赶紧接过勺子,踮着脚尖,认真地搅了起来,小脸上满是郑重。
这时,里屋的晓玥也醒了,三岁的小姑娘穿着件粉色的小棉袄,是明华穿小了改的,她揉着眼睛走到苏云晚身边,没像以前那样哭闹着要糖,只是拽了拽苏云晚的衣角,小声喊:“妈妈。”
苏云晚摸了摸她的头,刚想说话,就看到陆建军从里屋走了出来。他穿着秋衣秋裤,头发有些凌乱,看到外屋收拾得干干净净,又看到苏云晚在灶台边做饭,明华还在帮忙,整个人都愣住了,站在门口半天没动。
“建军,你醒了?”苏云晚抬头看到他,心里有点发慌,怕他不信自己的改变,“早饭快好了,你先坐会儿。”
陆建军没说话,走到八仙桌旁坐下,眼神一直落在苏云晚身上。他还是不敢相信,昨天那个眼神坚定的女人,今天真的早起做饭了。
没过多久,玉米糊糊就煮好了,红薯的甜香混着玉米面的香味飘满了屋子。苏云晚盛了五碗,最大的一碗给陆建军,然后是明辉、明华,晓玥的碗最小,她自己的碗里则少了些,多放了块红薯。
明辉是被香味勾醒的,他今年八岁,已经上小学了,平时最懂事,也最记恨苏云晚不管家。他走出里屋,看到桌上摆着热乎的糊糊,又看了看苏云晚,眼神里满是疑惑和戒备。
“明辉,过来吃饭。”苏云晚把碗推到他面前,“今天要上学,多吃点。”
明辉没动,直到陆建军开口:“坐下吃吧。”他才慢慢拉开椅子,拿起筷子,却没敢先吃,眼睛盯着碗里的糊糊,好像里面有什么东西似的。
一家人围着桌子吃饭,没人说话,只有勺子碰到碗的声音。苏云晚看着孩子们小口小口地吃,尤其是晓玥,把碗里的红薯吃得干干净净,还想再要,她赶紧把自己碗里的红薯夹给她。
陆建军看在眼里,手里的勺子顿了顿,把自己碗里的红薯也夹给了晓玥:“你吃。”
晓玥眨了眨眼,接过红薯,小声说了句:“谢谢爸爸。”
吃完饭,陆建军要去上班,临走前看了苏云晚一眼,想说什么,最后只说了句:“别太累。”
苏云晚心里一暖,点了点头:“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孩子们。”
陆建军走后,苏云晚开始收拾桌子,明华主动过来帮忙擦桌子,明辉则背着书包准备上学。苏云晚叫住他:“明辉,等一下。”
她从口袋里摸出一块水果糖,这是昨天陆建军给她买的,她没吃,一直揣着。递到明辉面前:“路上吃,放学早点回来。”
明辉看着那块糖,愣了半天,以前苏云晚从来不会给他们买糖,更不会主动给他。他犹豫了一下,接过糖,小声说了句:“谢谢妈妈。”然后背着书包跑了出去。
苏云晚看着他的背影,心里酸酸的——以前她欠孩子们太多了。
刚收拾完,就听到院门口传来张婶的声音:“建军家的,在家吗?”
苏云晚心里咯噔一下,知道张婶肯定是来看热闹的,她定了定神,走出去:“张婶,有事吗?”
张婶看到院子里干干净净的,又看了看苏云晚,眼神里满是惊讶:“你……你病好了?这院子是你收拾的?”
“好多了,闲着也是闲着,就收拾了一下。”苏云晚笑着说。
旁边的李嫂也凑了过来,上下打量着苏云晚:“哎呦,云晚啊,你这病一好,整个人都不一样了,以前可没见你这么勤快。”
苏云晚知道她们心里肯定还在怀疑,也不辩解,只是说:“以前是我不懂事,让大家见笑了,以后我会好好过日子的。”
张婶和李嫂对视一眼,没再说什么,转身走了。苏云晚知道,要让她们彻底改变对自己的看法,还需要时间,但她有耐心。
回到屋里,晓玥拉着她的手要讲故事,明华也凑了过来。苏云晚坐在炕边,把两个孩子抱在怀里,讲起了以前听来的童话故事。看着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她心里暗暗发誓:不管付出多少努力,她都要让这个家好起来,绝不让书里的悲剧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