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似玉抹抹眼泪,笑着宽慰她姐:“姐姐既然重活了一回,这也算是老天有眼,咱们姐妹的日子自然是越过越好的。”
“那是当然!”陈如花精神一震,对妹妹兴冲冲地讲着自己的打算,“等我和周跃进结了婚,我们就跟他随军去。部队里怎么也有教娃儿读书的地方,你可是大学生,到时候叫你姐夫给你找个工作去。等你大了点儿,姐再给你找个不错的男娃儿,倒插门也好,你嫁出去也好,反正有个小娃儿姓陈,就算我们姐妹对得起爹妈了!”
陈似玉道:“姐,这个周跃进,又是咋个一回事?”
周跃进其实跟周淑芬也扯得上一点儿关系。周淑芬是第一生产队嫁过来的,第一生产大队以前就叫周家村,村子里几乎一大半的人都姓周。
周跃进的爹妈生了三个娃,周跃进是老小,老大周建国,老二周卫国。当时实在是穷得饭都吃不起,周跃进和他两个哥就跟着部队走了,好歹部队有饭吃。
一去五年,三子去,一子回。周跃进的两个哥都没了,死在战场上,只有周跃进还活着。虽然活着,但背后有一条长长的疤,脸上也有一条疤,看起来能止小儿夜啼。
他们哥仨的媳妇儿,老大媳妇儿是得了病没了,丢下个小的叫周向北。老二媳妇儿丢下个女儿叫周小花,再嫁去了。周小花命薄,死在水里,七岁生日都没过,人就没了。老三媳妇儿留下个儿子周望北,也改了嫁了。
周家三个儿子十来年没音信,大伙儿都觉得他们三兄弟是死完了的。
周家老爹老娘又要拉扯孙儿孙女,又天天盼着儿子回来——向北和望北两个孩子的名字就很好的说明了老两口对儿子们的期盼。
周老二媳妇儿和周老三媳妇儿改了嫁就像是再没有这个人了一样,也不顾念家里还丢下了自己亲生的孩子,这些年别说回来看了,连一块糖也没给孩子捎带过。
周老爹因为周小花淹死在河里,自己心里承受不住——要是老二真没了,那就是老二唯一的一根苗了,可他没给老二守住。天天自责,不到三年人就没了。
周跃进回来时,周家老娘可能也快命不久矣了。周母知道自己老朽,身子也差,可能活不了几年了,可在她死前,她要给她仅剩的两个孙儿安排好路。
于是准备给周跃进找个媳妇儿,她的第一选择其实就是陈如花。陈如花没爹妈,却能把妹妹供成大学生,一看就是个既能干又有良心的人,要是叫她做大娃三娃的后妈,定然不会亏待大娃三娃。
但陈如花一门心思要找入赘,周老娘遣人去探口风的时候,都本来没报什么希望,可结果陈如花一口答应下来,只提了两个要求:“既然要我嫁人,那嫁人该有的彩礼我也要有。第二个,我爹妈死前我是给他二老发过誓的,我这个做姐姐的要把妹子养大,直到她嫁人。我妹子才十六岁,我去哪,她就要去哪的。要是不同意我带着妹子,将来还要给她操办结婚的事情,那就别谈了。”
周老娘不仅没生气,反而还有些高兴——陈如花是个重情义的,既然能不忘她的妹妹,将来也不会对周家两个娃儿太坏。
周小花是怎么死的?那就是因为家里穷,又没爹没妈,孩子从小就懂事,见她爷爷生病了,想着去湖边捡野鸭子蛋,叫她爷爷补补身子,哪知道脚下一滑,人就到了湖里去,小花从此就没能再回去。
所以周老爹一直觉得是自己害死的孙女,在自责与悔恨中离开了人世。
周老娘觉得,孩子们还得要有个妈才行!这样才能护着两个孩子长大。
周跃进听了陈如花的条件,倒也点了头,他欣赏重情义的人。何况陈如花是嫁给他又不是卖给他,陈似玉是她的妹妹,也就是他的小姨子,小姨子跟着姐姐活了十来年,难道就因为陈如花要跟他结婚,就要把小姨子赶走吗?他还没那么没良心。
它就跟他妈和介绍人开了口:“陈家妹子提的要求都是应当的。她是个青头姑娘(没嫁人的姑娘),我是个二婚头子,还带着两个孩子,本来就是我占她的便宜。我呢,在部队里头好歹是个团长,有分的房子,到时候妹儿跟到一路去就是。至于彩礼,我晓得我们现在兴什啥子三转一响。但是呢,我领导只给了我一个月的时间探亲,我们置办起,也是放灰。干脆我就给陈家妹子折现,一下给三百八十八的彩礼,妈,嬢嬢(阿姨),你们看要的不。”
时下彩礼并不多,少的十来块,,多的百来块,周跃进一下子出三百多,的确算是一笔巨款。
介绍人也姓周,是从第三大队嫁到周家村来的,名字就叫做周翠,她年纪约莫四十多岁,平日里也爱做一些拉媒的活儿,她性格耿直,做事爽快,不像其他媒婆一般,为了赚那点儿谢媒钱,什么生意都做,天生哑巴不会说话都能说成是性格沉稳内向。但周翠却不是,什么好什么不好,她明明白白的讲出来,大家也都信她几分。
譬如陈如花这事儿,周翠也提前说了的——陈如花好是好,但是陈家就剩那么两根苗了,陈如花想着要给陈家续香火,只怕不是那么容易答应。再一个,就算答应了,陈如花出嫁,定然要带着她妹子陈似玉出嫁的,要是周家不喜欢陈如花带着陈似玉出门子,那她就索性不去说。
周老娘和周跃进两个都表示愿意接受陈如花带着妹子陈似玉出嫁,周翠才去找陈如花说的这件事。本来也没抱希望,哪知道陈如花也答应了。
周跃进也是带着诚意来的,他既然答应了陈如花提出的要求,陈如花也一点儿别的话也没说,直接就点了头,答应嫁给周跃进,拒绝了秦爱党那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