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府盼我死,我偏要攀高门,嫁皇子!

全府盼我死,我偏要攀高门,嫁皇子!

主角:孟瑶楚墨渊
作者:圭土

第4章

更新时间:2025-08-07

第4章

孟良平彻底出不了营帐。

一来身体实在虚弱。

二来,没脸见人。

“都是瑶儿的错,若不是瑶儿一时不查,也不会被那贼人偷袭得手,露出真面目。”孟瑶眼眶红红的,看起来很是愧疚。

孟良平磨了磨后槽牙。

在营帐内侍奉的军士,正偷偷看他。

他以手抚额,深吸两口气:“这事也不能怪你,战事瞬息万变,只要你无事,祖父便谢天谢地了。”

他虽然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愤恨不已。

以一敌十,全歼敌军!

夜袭魏营,尽灭粮草!

这泼天的功劳,泼天的功劳啊!

怎么就从手里溜走了呢?

若孟瑶没有暴露身份,他凭借今日之功,怎么也能连升两级,得一个正二品大将军衔。

结果,全坏在孟瑶手里。

这大丫头,平时看着就火急火燎,一点也不稳重!

如今看来,果然成不了大事。

他实在不想看她:“你前日一战实在辛苦,这两日又连着守在祖父这,身子怕是吃不消的,还是回帐休息吧。”

“瑶儿不累。”

“祖父知道你孝顺,但祖父更心疼你。听话,快回去歇着,这里让刘闯他们守着便好。”

“刘副将今日不在营中。”孟瑶“突然”想起来,“一大早他便将那三千俘虏送去了荥阳城的战俘营。”

果然,孟良平差点跳起来。

“什么?怎么能把俘虏送去那里?”若让驻守荥阳城的吴将军知道,他还怎么掩盖孟瑶的功劳?

孟瑶心里冷笑,面上却一脸无辜。

“俘虏转送战俘营不是祖父您定下的规矩吗?”她多听话呀,“再说了,那些人一日要吃掉四车米粮,咱们常山大营哪里养得起。”

孟良平:“......”

“而且,万一魏军起意,前来抢夺俘虏,咱们常山大营岂不危险?”

好了,别说了......!!

她越是有理,孟良平的心越疼。

这泼天的功劳,泼天的功劳啊。

孟瑶出了中军大帐,青鸾连忙迎上前:“**累了吧。”

“演的累。”孟瑶轻笑。

“**如今顽皮的很。”青鸾笑着,为孟瑶系上披风,“这几日风大,**当心咳疾和喘症。”

整个孟家,只有青鸾关心她的身子。

而前世,青鸾被孟家人打死时,她却像个废物一样,被捆在榻上动弹不得。

只能对着青鸾的尸身泪流满面。

“青鸾,想回京吗?”她突然问道。

“当然!”青鸾眼睛一亮。

但很快又黯下:“可**还有两年才能回去......”

五年前,老夫人突发疾病,府医束手无策。

最后请来了灵妙庵的住持,说大**煞气重,刑克老夫人,需要远远的避开,要等到十七岁方能化解。

于是,十岁的大**,只得跟老太爷来到边境。

如今,时限未到,只怕孟家人不会同意**回京。

孟瑶笑笑:“放心,咱们很快便能回去。”

“真的?”

“我何时骗过你?最多半个月,老太爷会亲自派人送我们回去。”

......

十四天后。

宫中来了人。

孟良平一下子精神了!

前些日子,家中来信:一切俱已安排妥当。

皇长子入京,孟怀一亲自去城门迎接。

太监江与收下孟家好处,便让孟怀一上了皇长子车驾。

孟怀一以问安和致歉为名,反复提及孟柔:孟柔是去边境探望祖父时救回殿下的,柔儿年幼行事莽撞,还请殿下勿怪柔儿......

皇长子看着似懂非懂,听他说完后,口中念念有词:孟柔,好的,是好人。

皇长子入宫后,孟家又私下送给江与一套玉石古玩。

江与表示,自己在常山大营的确见过一女子,听副将唤她**。

至于是孟家哪位**,副将未说,他也不想问。

如此,诸事已成!

只待宫中封赏!

虽不知封赏诏书何时下达,但孟府上下俱已做好谢恩的准备。

请老太爷这边也早做打算,切勿让孟瑶知道真相。

从接到家书那日起,孟良平便不再让孟瑶进入中军大帐,并让人拦截一切京中传书。

好在,那丫头很是听话。

这些日子只顾着巡营,丝毫不曾起疑,昨日甚至还叮嘱膳房给他送点心来。

今日,宫中来了使者。

定然是为了封赏。

但是为何京中未送消息过来?

算了!不管了,先领赏要紧!

“快!伺候本将更衣。”

......

孟良平在中军等了足足半个时辰。

宫中的人,始终没有出现。

不应该啊......他的常山营这么大吗?从营门走到中军大帐需要这么久吗?

“主将!”副将刘闯兴冲冲的跑了进来,“大喜!大喜啊!”

孟良平“噌”一下站起身:“你......你都知道了?”

刘闯兴奋得满脸通红:“当然,整个常山营都知道咱们大**被封为常宁郡主了!”

孟良平呆住了:

孟瑶被封为郡主?还得了封号?

“陛下还追封大**生母宋夫人为诰命夫人!”

宋氏?孟瑶那早死的娘?

“陛下还赐了大**百人卫队!”

竟然......竟然准许孟瑶养私兵?

“陛下还说大**今后可以随时入宫!”

这泼天的富贵啊!

“那本将呢?陛下可曾提到本将?”孟良平满脸希翼。

“有!当然有!”刘闯大声道,“陛下说,能有大**这样大败十倍魏军的孙女,主将您......有福气!”

......

孟瑶刚接完旨,就听说孟良平在帐中晕倒了。

她心中冷笑。

嘴上却说:“想必祖父是欢喜极了。”

传旨太监未置可否。

孟良平让孟瑶出战迎敌,若非当时出了意外,这大败敌军的功劳便全落到他头上。

至于救下皇长子一事,孟家呈上的奏贴只写明是孟家女,还提到孟柔前些日子去了常山大营探望祖父。

虽未直说是谁救了人,但这话里话外谁不以为是孟柔?

若不是皇长子念经一般的“我的恩人是孟瑶,孟瑶是我的恩人”。

只怕这泼天的赏赐又落到了旁人身上。

流水的封赏越过中军大帐,直接送到孟瑶这,足以说明皇帝的态度——只认孟瑶之功,不认孟家人。

只是,不知道那孟老将军和孟家人能不能看明白。

孟瑶看了眼赏赐:“祖父身子一向不好,这百年人参可否转赠给他补身?”

“郡主仁孝。”太监嘴上说着,心里却叹息这姑娘憨得很。

举世之功差点被抢走,不仅没看出来,还要把矜贵的赏赐送人!

但到底,这是别人家事,与他无关:“这人参既是陛下赏赐给郡主的,郡主便可自行处置。”

孟瑶招手唤来青鸾。

将人参交到她手中,又耳语几句。

青鸾先是一怔,直到走出营帐才缓过来。

**方才分明说的是:

“把这人参给收好了。”

“老太爷那,让人煮点萝卜水送去,让他通通气。”

既然由她处置,那她这会儿又不想给了。

要回京了,这里的戏,她不想演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安装APP,阅读更加方便 立即安装